分享

【转】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和发展的根本

 卓雅9010 2014-06-08
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和发展的根本
四川省资阳市伍隍中学 闵文 

  历史的使命、民族的希冀,社会的要求,把重点高中推到了教育创新的高地。我们意识到,基础教育的目的要求我们对受教育者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重点中学的示范要求,也要求我们尽快探索出富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创新机制;"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又呼唤我们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积累更多的办学经验。
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我们深知:谁执了教育科研的牛耳,谁就抢得了先机,谁就占据了教育发展的制高点。鉴于此,我校以教学科研为突破口,积极倡导教育科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着力点,大力开展教改实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使教育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并以之推进现代科研型教师群体的建设,从而不断提高学校各项工作的水准,最终凸现我校办学特色,提高我校办学效益。
一 .教育科研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振兴教育,必须依靠教育科研,必须树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的思想。目前,“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被实践证明是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探索学校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选择。
  一、深刻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发展的关系
  教育管理和教育科研是促进教育发展的两大要素,也是推动学校不断进步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没有科学、规范的管理,便没有良好的规范、秩序,学校就不会稳定,也谈不上质量的保证;而没有教育科研,学校的发展便缺少生长点,没有活力,不可能持续发展。
  教育科研具有三大功能。其一,是促进学校改革。针对教育、教学及管理中的问题,根据教育规律,寻求解决的办法,以促进学校深化改革。其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传播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借鉴先进的教改经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三,是发展教育理论。学校生动、鲜活的改革经验,经过理性升华,可以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许多现代教育理论就是从学校的改革实践中,或通过学校的教育实验总结提炼而成的。
  教育科研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功能,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说明。
  1.教育科研可促使教育决策科学化
  关于教育决策的科研有三大类型:现状研究、发展研究、比较研究。
  现状研究,即正确、科学地分析、认识区域教育或学校的现状,把握阻碍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自身优势,确定学校发展的生长点,明确学校发展的目标。这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起点。
  发展研究,是对区域或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按照学校的定位,依据学校发展阶段理论(后面将有详述),制定学校发展的近期、长远发展规划,使学校依据合格学校——特色学校——核心学校的轨道,实现持续发展。
  比较研究,是针对学校发展的横向、纵向联系,提供国内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信息,使教育决策者建立大教育观,开拓视野、把握全局、比较优势、博采众长,使教育决策建立在分析比较、科学选择、合理定位、优化组合的基础之上。
  上述现状研究、发展研究、比较研究是教育决策研究的三大支柱,因此,教育科研是使教育决策科学化的保证。对教育决策的咨询论证理应是教育科研的一大功能。
  2.教育科研为学校发展提供目标导向和动力支持 
  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校长处于决策地位、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校长的角色定位,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定位。
  校长的角色功能是什么?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提出,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是学校的教学领导。当前,还应该强调的是校长应是教育思想家,应有自己的办学思路和教育理想。
  按这一认识,校长在办学、管理、教学三个学校发展的关键方面的表现大致可分为三个递进的层次。
  办学层面:一是有改革想法,愿意改革;二是有改革的系统目标,开始行动;三是形成改革理念,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理性分析,成为有理论基础、科学有序的办学思想乃至教育思想。
  管理层面:一是具体的管人管事,是个踏踏实实的事务主义者;二是建制用人,对学校实行科学、民主管理;三是把学校作为独立的办学实体,自主办学,并以战略的眼光,着眼于学校的经营和发展。
  教学层面:一是某一学科的专家,因为大多数校长到任前都是某一学科的优秀教师;二是学校的教学领导,熟悉各学科教学,对学校教学能进行全局性指导(即对各科教学都能进得了课堂,听得懂课,评得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问题);三是教学理论专家,通晓各教学流派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能对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改革进行理论指导。
  学校发展首先取决于校长的水平,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这不仅是经验之谈,更有理论依据。校长的改革理念,经营和发展战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是学校发展的生长点。这些从哪里来,来源于教育科研,关键在于校长对科研的过程参与。因此,校长只有投身于教育科研的行动,从中获得理论、思路,才能产生推动学校发展的理念、目标与改革的想法,促使学校不断发展。
  3.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载体
 教育科研,特别是应用研究,应吸收更多的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理应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体。通过教育科研,可以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可以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可以提炼经验,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与特长;可以验证教育假说,丰富教育理论。有许多“科研兴校”的成功范例,如上海市浦西中学,他们组织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科研,在科研中促进教学改革,取得了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同步发展的良好效果。这充分说明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的有效载体。
三 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认为:教科研工作的目的是从观念到实践上对教学的改进和变革为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先导,它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服务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没有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群体的参与,要搞好教科研工作是不可能的,因而,学校领导非常重"名师工程"。
  学校以"双向成才"为名师工程建设的方针,以"抓师德,抓学识,抓科研,抓教改"为主要培养途径,促使骨干教师早日成名成家。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教学理论与教学技能大赛,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评选活动;为骨干教师展示教研、教改成果创造条件,寻找机遇;学校鼓励骨干教师抛头露面,为骨干教师搭台子,给骨干教师压担子;学校还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名师管理措施,从名师的考核认定到名优教师档案的建立管理,包括调动、晋升、成果奖的量化评定、学术津贴考核发放、课题评估与奖励方法等等,学校都健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评估与奖励方法;学校鼓励教师著书立说,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带动、导向、辐射功能;学校维护名师再学习的权利,尊重他们的个人爱好,注重他们的特长发挥,为他们解疑难,办实事,同时对名师也不求全责备。近年来,我校骨干教师茁壮成长,名师队伍迅速扩大,目前各阶段、各学科在不同范围内都有一定影响的名师存在,他们是学校的无形资产,他们是我校师资力量方面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名师工程促成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蓬勃开展。学校教科研工作不同于科研院所的理论研究和事业单位的专业研究。从研究的对象看,学校教育科研研究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工作及现象;从研究的队伍看,从事研究的人员由在科研时间和精力等条件上受到较多限制的教学一线人员组成;从研究的时间看,研究人员只能是教学之余的业余参与,特别在办学机制多元化、办学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教科研时空的延伸和拓展只能通过领导的重视与机制的健全来实现;从研究的特点看,学校教育科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践性。正因如此,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具有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研究的不可替代性,研究人员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问题,及时总结并快速反馈,最终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可喜的是,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一开始就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领导自身非常注重前沿理论的学习和借鉴,因而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很强的科研意识,做到与时俱进,超时求进。他们工作责任心强,热情高,一手抓科研,一手抓教学:抓科研,导教学;抓教学,促科研。他们工作思路明确,措施得力,与同层次的其它学校相比,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有"五个固定"。
  一是有固定的机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层集体领导,冯朴书记总负责,以学科带头人、课题领题人为核心,以教科室为职能部门,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实施单位,以教学新秀以上业务荣誉称号的教师为成员的教学研究机构。 
  二是有固定的投入。近年来,学校搞创建,硬件投资力度非常大,加上学校进一步扩大教育规模,对资金投入需求量很大,但校长层有一个共识:教学高质量,科研为先导。因而,学校非常重视对教科研的投入。学校组织学科带头人走出国门,学习取经;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会议;派出教师前往先进学校上门取经;为获得"教学新秀"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订《教育研究》、《国内外教育信息》等刊物;为一线教师配备手提电脑,为教育科研提供了物质保证。
三是有固定的阵地。为了给本校教师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也为了本校教师能够有一个教科研交流的阵地,教科室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去年年初,创办了内部交流刊物--《教科研究》。由于教科室的大力宣传和发动,该刊稿源丰厚,定期出刊,及时搜集提供信息,快速总结科研成果,质量高,容量大,学术气氛浓郁,已成为我校集教学、科研、文化为一体的优秀品牌。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年终论文报告会。
  四是有固定的活动。长期以来,我校形成了"以我为主,兼容并蓄,注重学习,指导实践;的教育科研特色,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教育科研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近一段时间以来,学校相继邀请贺淑曼、成尚荣、施良方、陈玉琨、霍益萍、杨裕前、杨启亮、彭坤明等著名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我校多人前往省内外作专题讲座;在校内,教科室每周都安排扎实多样的科研活动,这些活动渗入到学校的各个层面,比如学校管理、学科研究、后勤服务、第二课堂等等,教科室随时指导,定期督促;学校每年从各部门的科研选题中遴选出有代表性、前瞻性的课题,指导立项,组织研究。
  五是有固定的任务。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如果组织不得力,随意性就会很大,效果就很难保证。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较好地克服了这一点。学校鼓励教师自由组合、自由选题的同时,又给每个教研组、每个部门下达课题任务,教科室对全校性的课题统一规划、统筹调度、组织实施。这些课题往往下达到部门,甚至个人。由同志申领的省级立项课题《超常儿童群体教育的实践研究》、特级教师张颉申领的省级立项课题《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研究》本学期相继结题,取得了一批丰硕的研究成果。目前,学校尚在实施的课题有沈茂德领题的省级立项课题《中学超常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冯朴领题的省级立项课题《重点中学实施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陆韧、浦云龙领题的省级立项课题《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研究》、张彩萍领题的省级立项课题《中学生学习心理指导的研究》等,部分学科的相关老师正着手规划新的课题。我校狠抓课题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组织建设。精心物色课题组领题人、组长和组员,挑选热爱教科研事业、有一定科研基础的老师组成课题组,多用"志愿军",不用"雇佣军",有权之士,有识之士,有志之士三者结合。二是制度建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完善一套课题管理制度和方法,使课题组开展活动有章可循,同时,加强教科室对课题组各项工作的支持、帮助和监督、考核。三是思想建设。经常对课题组成员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献身教科研的思想,让他们始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教科研。课题组内部管理包括组织、计划、过程、资料、经费及其他常规管理。教科室采取措施,协助分工,使课题组成员做到既分工,又合作,从而成为一支富有"团队精神"的战斗集体,确保课题组工作的正常高效地开展。
以上这"五个固定"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我校已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以科研意识是否强烈、科研气氛是否浓烈、科研能力是否高、科研成果是否多、科研效果是否好为标准的激励机制。




二、新形势下教育科研的几大热点课题

  1.区域及学校教育诊断和发展研究

  区域、学校的教育发展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对科教兴国战略的重任,面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面对教育产业竞争,学校必须走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区域及学校都在制定新世纪的教育发展规划,要搞好发展规划,有两个关键问题必须明确:一是学校的定位,给学校的发展现状一个科学定位,才能确定学校发展从何处起步;二是要遵循发展的阶段理论,这是学校发展的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

  学校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内涵是:学校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

  初级阶段,即规范化阶段,是从无序到有序,从新学校到合格学校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学校的工作重点是建立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争取稳定的教育教学质量。这两条是学校建设自我形象得到社会认可的根本。在初级阶段,管理是最重要的推动力,只有严格、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形成学校稳定、规范、良好的秩序,这是学校生存的前提条件。该阶段科研在启动改革,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能代替管理,放松管理。

  中级阶段,即个性化阶段,这一阶段各个学校可依据自己发展的基础,确定各自的发展生长点,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也是学校校长个性化办学思路的充分体现阶段。该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有一整套体现学校特色的办学经验(办学思想、理念),有一支实现学校特色的干部、教师队伍。此时,规范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管理已成为成熟的经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运行体系融合了校长的办学思想。因此,学校的发展以科研为主,可以有效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管理则成为一种辅助手段。在这一阶段,科研不仅成为学校发展必然选择,也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高级阶段,即核心化阶段,从有特色到向外辐射,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影响一批学校,成为核心校的进程。核心化发展的特征是向外输出先进的经验、理念,向外输送人才(干部、教师)。教育的集约化高效的发展,需要以核心校为轴心,形成教育集团或联合体,上海市已经建立了这样的教育联合体。

  区域及学校教育诊断和发展研究,就是依据学校发展阶段理论,为学校诊断定位,找出学校正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而后为学校发展确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学校发展没有科学定位,就不能确定从何处起步。高、大、全,过于理想化的发展目标只能是“空中楼阁”,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只有在“最近发展区”才是切实可行的。

  2.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要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教书育人专家,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这是中央“决定”对教师继续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

  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应立足于教师发展的理论。教师成长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新教师——合格教师,这是以学会操作为特征的初级阶段,最终目的是要教师能胜任教育教学。其次是合格教师——特长教师,这是以投身科研、学会创作为特征的中级阶段,最终目的是要教师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进行教学创作。第三是特长教师——学科带头人,这是以带领一批人开展学科教学改革与研究为特征的高级阶段,最终目的是要教师带领一批人发展某一学科的教学理论。

  对新教师的培训,应以规范为主,使其尽快熟悉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对合格教师,应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使其成为骨干教师。对于特长教师,各地都开展了“名师工程”,要帮助他们总结教学经验,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与特长,使其成为教学专家、学科教学专家。

  3.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

  根据中央“决定”的精神,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结合的新课程体系。对学校来说,如何通过学校课程的开发研究,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热点。目前在上海,各学校正在大力进行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开发性研究试验,其重点是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不能追求形式化、表面化,更不能简单的以使用多媒体、开展讨论式教学为追求目标。而是应该以学生学习的效果,以及获得主动发展的程度为根本,其表现为,一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程度较高,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学习,师生互动;二是学生有效学习的程度较高,密度容量大,学生收获大。

  要引导、鼓励、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探索和实验,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要大力奖励并推广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优秀教学成果。

  4.教育手段现代化的研究

  在进行教育手段现代化的研究中,研究与改革的重点在于充分认识与开发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功能,以矫正形式化、表演化的倾向。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功能有以下五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使得教学直观,且密度大,速度快;其二,使课堂教学从同步到异步,实现集体授课情景下的个别化教学,以解决同步教学和学生差异的矛盾;其三,增加了教学的互动效应,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进行;其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书对话的学习方式,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新视野、新方法;其五,让学生获得未来数字化生存的体验,培养这方面的意识、态度与能力。对教育手段现代化的研究,只有注重挖掘上述深层次的功能,才能使教育技术和手段现代化的研究更好地为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5.学校教育组织形式的研究

  学校的班级授课制体系已沿袭多年,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这种组织形式不适于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材施教难以真正落实。 目前,上海正在积极探索分层教学的组织体系。其基本思路是:混合编班、教学分流、个性分组(选修课)、学科分层(跑班教学)、个别设计、集体授课、因材施教、充分学习。这是一种借鉴传统班级课程教学制与学生个别选课教学制的优点,形成的一种混合型教学组织形式。上海市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认为学生发展虽有差异,但依然有共性。学习差异较多出现在数学、外语等少数学科,因此实行差异教学没有必要按程度分快、慢班,所有学科都分层。可以实施混合编班,教学分流,即三分之二或更多一些时间以混合编班的方式上课学习,三分之一或更少一些时间实行重新组合,分层教学。这可能是摆脱学生差异和集体授课的同步教学矛盾的一条出路,也是当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教育科研的力量和魅力
  教育科研是对教育实践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其目的是指导和推动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它有一种凝聚力、开发力、引导力和提升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教育科研的凝聚力 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基本上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包括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规划、管理的机制和手段、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教师的实践。所以,教育科研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必须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心灵。它好比一块磁石,能把领导和教师凝聚起来,把各学科各部门凝聚起来,把学校和家庭、社会凝聚起来。
  教育科研的开发力 教育科研是对已有实践的反思和提炼,又是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和把握;是对教育现象的分析和提升,又是对教育本质的探究和概括。它需要知识、能力、智慧和良好的科研素质。每个教师都有潜在的创造力和智慧,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开发教师潜能的过程。通过科研,教师对现象分析会更深刻,对规律把握会更自觉,实践会更理性。
  教育科研的引导力 不少校长和教师埋头实践,兢兢业业,实践使人感到充实,但一味的实践又会使人陷于盲干的困境。而教育科研会让人获得探究的精神和理论支撑的力量,忠于实践,又超越实践,在实践中剖析、辨别、明确方向,引导学校和教师以理论为友、以大师为师,自觉有效地去追求教育的理想。
  教育科研的提升力 即能提升人们的理念,使学校确立先进的办学观、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能提升教师的经验并使其从经验走向规律,从个别走向一般;能提升教育的水平,使人们从现象走向本质,从一般走向概括,使教学实践既充满激情又充满理性。
二、从控制论的角度看学校与教育科研的关系
  学校应是发生和发展教育科研的地方。依靠教育科研的支撑才有可能成为成功的学校和名校;教育科研植根于学校才有可能是有效的科研;本土化、校本化的教育科研才会得到学校、教师、社会的支持。
  1、教育科学的实验室——学校的最高追求 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实验或研究,其课题应为全校教师认可和理解,其人员应是全体教师,其研究触角应伸展到学校各个方面。校长和教师都是学习者、研究者;教育理论应在实践中应用和验证,发展和完善;新的教育观点和教育主张应在这里提出。这一要求并非高不可攀,因为实验和研究是从学校实际出发,是多层次的。问题在于有没有这样的认识、理解和追求。学校应先从小课题做起,由低至高,步步攀登。
  2、主课题——学校实验研究的主攻方向 主课题是学校办学传统、办学基础的反映,更是学校办学理念及发展走向的体现。它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办学条件、原有基础和研究能力,但又要适度超前,否则不能引领和超越。主课题要体现先进教育观念,与国家教育改革合拍,但又要有具体内容,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能引导教师在实践中转变观念。
3、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实验研究的重点。这也是素质教育重点。当前要研究以下问题:
  ——创新教育在中小学(幼儿园)定位研究 1创造性是分层次的,中小学生主要是前创造性,是为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作准备,打基础。2创造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创新教育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中小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说到底是问题意识,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精神、坚持到底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和能力,提高收敛性思维、分散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运用多种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创新教育阻抗因素的研究 要从观念、制度、文化、环境、方式方法等方面破除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障碍。要重点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建立和建全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冒尖的机制,包括升级、跳级、免试等制度。要摒弃旧的文化传统影响,吸纳多元文化确立新的思想观念。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宽松、民主、合作的氛围。要建立以指导和帮助学生构建适合自己特点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
  ——课程建设和改革的研究 确立新的课程理念,把握课程改革的总体走向和主要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情境性,加强课程与生活及社会实践的联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建设校本课程,研究课程新的实施价值观,提高实施水平。加强教育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建设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促使基础教育的第二次跨越式发展。

三、重在教育科研的过程 
  课题研究重开题和结题,轻实施过程,是急功近利的一种反映。教育科研必须端正指导思想,发扬科学精神,遵循科研规律,把握好申报立项、开题、实施、结题鉴定等各个环节,整个过程做到扎实、规范和保证课题如期优质完成,真正发挥教育科研的作用。
  研究的方法要科学,要从实际出发,采用切合课题特点的需要的研究方法。如行动研究法,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研究行动,把研究和行动自然紧密地结合起来。又如案例研究法,是通过不同案例的收集、展示、分析、研究和概括,验证课题研究的假设,进而概括出一般规律。学校本身就是一个案例库,资源十分丰富。案例研究法是许多著名研究机构和著名项目研究所采用的成功方法之一。
  研究的结论要科学,要防止和反对科研的“泡沫现象”。实验和研究也可能失败。但在某种意义上失败也是一种成功。有些课题研究,评价过高,存在问题则轻描淡写,这就缺乏严肃性和权威性。教育科研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格要求,准确评价。
二 教育科研与教师的关系
教育科学研究确实推动着学校创造教育的奇迹,推动着教师创造成功。教师的专业应当是教育领域,而不应仅仅是某一学科。教育科学及其研究也应当是教师的专业领域。教师只有在研究中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人和创造者,当教师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时,这所学校才是不断发展和上升的,才是充满诗意、魅力和活力的。
让教育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
一、确切定位——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增长点
  沿着“以教科研为先导,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教学为中心,以规范管理为保障,以德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合格毕业生”的办学思路,我们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研,高起点、稳步走、逐步提速”的教育科研工作策略,提出了“求真、求实、求新”的研究活动原则,确立了“先导性、服务性、基础性三位一体”的教育科研工作宗旨。
  我们将教育科研作为各项工作的原动力,引导、促进各项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使教育科研发挥如下的作用:一般务于学校,解决学校现实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把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科研的出发点;二服务于学生,以“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各项研究的归宿;三服务于教师,要为教师的自我提高搭台,为教师个性的健康发展铺路,促进教师朝着研究型教师的方向转化,把教育科研作为锤炼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勇于创新的研究型教师队伍的有力措施。
  二、构建平台——教育科研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
  学校的发展依赖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潜能,这种潜能的本质是具有示范意义的办学经验。潜能的积蓄依赖于教师对问题的研究,而教师的研究欲望与研究活动需要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即“场”。构筑研究活动的平台,形成学术“场”,是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起点。
  支撑平台的骨架是教育科研工作体系。它包括:
  1、组织管理体系:由校长和行政业务领导组成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以及由教科室主任和从学科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中聘请的专兼职教研员组成的教科室,这两大职能实体为教育科研工作健康、扎实、顺利地开展,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提供了通畅的管理渠道和有力的组织保障。
  2、规章制度体系:《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教育科研基金使用管理办法》、《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的制定与实施,为教育科研工作沿着科学而规范的轨道发展保驾护航。
  3、课题研究体系:包括独立承担的区级以上课题,作为成员参与的区级以上重点课题,以及本校的校本课题,形成了以重点课题为龙头,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交桥式研究体系。
  支撑平台的辅助部分是交流的园地。它包括:
  学校主办或协办的一些教研刊物。一方面学校办有《北京师大良乡附中教育研究》刊物、协办了《北京师范大学附校学报》和《北京教育》杂志的“与新课程同行”栏目等,为教师们提供展示、学习、交流、观摩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还编辑出版学生报刊,目的是从学生层面折射研究的实际成效。学校还定期举办论文年会和不同规模的课题研讨活动。
  这些特殊平台的构建,使教师们置身于较为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之中,将工作任务视为研究任务,以研究方式从事工作。
  三、遵从规律——创建校本化的教育科研
  根据学校教育科研的群众性、实效性特点,以及学校现实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特点,我们提出了4个工作策略。
  1、“降低重心”策略。此策略的前提是承认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在课题的选择上,把重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同时兼顾学科的生长点。在研究内容的确定和研究过程中,坚持“学重于研”,即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并进行应用、转化和推广工作,使教师的认识水平和业务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从事教育工作。这符合教师们改进工作的愿望,同进教师觉得力所能及,能够自觉地将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与研究任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集合型”组织管理策略。学校的教育科研直接指向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解决学校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既是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由于影响学校教育的因素多且复杂,因而学校所面临的问题往往带有较强的综合性,从单一的理论出发或从事某一侧面的研究,往往事倍功半,实效性较差。为此,我们创建了“集合型”组织管理模式。“集合”,在数学中意指“一组对象的全体”,在这里则代表我校的全部课题。这种管理模式,是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对教师们申报的课题实行统筹管理,在进行必要的补充完善的基础上,选定龙头课题,确定优先发展的课题,构建本校的课题研究体系;针对学校在各个阶段面临的关键问题,开展综合性、整体性的研究,促进课题间相互借鉴,扬长补短,达成整体效益。
  3、“共同体型”研究策略。学校的教育科研活动,解决的是学校所面临的难题,不是靠单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全做得到的。因此,我们构建了两个层面的研究“共同体”。第一层面是“行政领导挂帅——专兼职教研员指导——全体教师参与”的研究共同体,即:相关领导承担并实际参与一项课题,发挥其统帅和行政督导作用;兼职教研员负责指导课题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骨干教师和学科教学带头人承担主要研究任务,发挥其生力军作用;每一位教师参与到一项课题研究之中,并承担适合于自己的研究任务,发挥其主力军作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研究单元,使课题研究成为领导和教师们的共同任务和工作内容。第二层面是“教研组——学科教学顾问——学科教师”研究共同体,即:以教研组为课题研究的基本单位,以外聘学科教学专家为顾问,带动本学科教师从事学科内研究活动,使课题研究成为教研组研究活动的载体和实质性研究内容。研究共同体的形成,充分体现了研究者相互之间的合作。正是这种集体协作,才形成了有效解决学校发展进程中诸多难题的团队力量。
  4、“双向载体”策略。研究任务与教师从事的工作任务相脱离,使课题研究成为教师的额外负担,是造成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难于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提出了“双向载体”的实验原则,即:各项课题研究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根据于各项工作之中,在工作中开展研究与实验,同时,各项工作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将现代教育理念作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研究中工作,从而实现工作与研究的有机融合。
  四、校本化教育科研的积极功效
  建校5年来,我校独立承担了4项市、区级“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参与了7项国家、市、区级重点课题的研究。通过现代课程体系的构建、EPD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高中分科课程的整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方面的实验与研究,在新型育人模式的构建上走出了自己的路,并在争创示范校的进程中发挥了5个方面的特殊功效。
  1、加速了课程体系建设。自2000年9月起,我们连续3年在高一年级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初步构建了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多元化、有弹性、开放式课程体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建立了“课程超市”。
  2、引领着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根据“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办学理念,我们提出了“现代课堂教学211结构——教师导学20分钟,师生互动10分钟,学生自主活动10分钟”,并作为各个学科教研组的重点研究任务,为课堂教学改革注人了“高效催化剂”。在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突出体现师生互动与教学开放特点的“探究——整合”课堂教学模式。
  3、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2001年9月,我们开始了“网络多媒体教育技术与资源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实验项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以软带硬,滚动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摸索出了构建本地化信息资源库的捷径——走“产、学、研”三结合的道路,使我校的信息化硬件得到了全面优化,大大提高了利用率,并为教与学铺设了一条畅通的信息高速公路。
  4、拓宽了寄宿制管理条件下的育人途径。寄宿制管理会使学生形成特殊的心理特征。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各种不良情绪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以心理课教师为骨干,确立了“探索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这一课题。我们通过大量案例的积累与研究,初步摸索出了我校高中学生心理变化的纵向规律,以及周期性变化规律。在运用这些规律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探索出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5、锤炼出一支朝气蓬勃、锐意改革的教师队伍。我校的年轻教师(30岁以下)基本上练就了较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独当一面。市、区、校三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基本形成,其中1人被评为特级教师,7人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8人被评为房山区骨干教师,11人被评为房山区学科教学带头人。在各类教学大赛中,有2人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人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9人次获市区级奖励。在教师撰写的论文中,有14篇获国家级奖励,35篇获市级奖励,255篇获区级奖励;有41篇论文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有38人参与了25部教育方面的专著的编辑工作。

一.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教育要优先发展”已越来越成为国人的共识,但发展教育需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需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正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样,教育科学研究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一、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教学要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而教育科研则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把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与教育科研工作结合起来,是现代学科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我校建于1987年,办学历史不长,但近几年来,我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向管理要质量、向教学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的办学思路,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努力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质量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0年初,针对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孩子,视野比较开阔,信息摄入量大,口语能力相对较强这一特点,我们开始了“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实验”。该实验以“作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改革原先的由拼音——识字——组词——造句——作文的递进程序,根据低段学生语言发展水平,以说促写,以写促读,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从学生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探索语文教学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途径。经过二年的努力,实验成果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被列为浙江省重点规划课题、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我校一年级学生能写出二、三百字的作文,二年级同学能写出四百字以上,富有童趣的文章。根据我校“作文先导”模式形成的语文教材,被审定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材招标。通过这个课题给我校带来三个变化:一、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实现小学学科整合。三、给教师带来新的教学理念,使一批教师脱颖而出。
  我们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能否迅速全面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理念,而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促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使教学活动专题化、课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使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了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二、教育科研是培养教师的重要途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进行科研活动,没有学会分析事实和创造教育现象,那么那些年复一年地重复发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枯燥的、单调乏味的,最终它必然对自己的工作失掉兴趣。如果教师没有兴趣,那么学习对于儿童来说就会变成枯燥的事情。现代教师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追求自身的新发展,,实现自身发展的价值,真正走上自己所追求的成功之路,只有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和从事教育科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能力,才能较顺利地进行并获得预期的成功。
    我校在抓好省级课题的同时,实行校级课题立项申报制度。教师们有意识地培养研究习惯,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如我校有位教师紧紧依靠教育科研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仅2002年上半年就获得了宁波市学科论文一等奖、浙江省创新教育成果一等奖、全国“百、千、万”工程课堂实录一等奖、一篇论文在《小学数学教师》中发表,她本人也被评为宁波市名教师。教师们的勤奋、努力,营造出了一个和谐向上的科研氛围,为形成学习型学校打下扎实的基础。
    “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教育科研,使教师在课堂上,不以教师的思维结果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从以研究教材为起点转化到以研究学生为起点,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课堂的生命。一批在教育教学上崭露头角、受到社会和家长欢迎的优秀教师,在教育科研中茁壮成长。他们中有的被评为镇海区优秀科技人员和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有的被评为宁波市学科带头人、宁波市名教师、名校长、有的被邀请参加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
    教育科研,使教师们不光埋头拉车,还抬头看路,开拓未来,他们不断探索总结教书育人中的成败得失,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近年来,我校一些有水平、有质量、有成果的论文和课题相继在全国各级刊物中发表或获奖。教科研园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同时,促使一大片教师健康成长。
    三、教育科研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首要动力。
  在应试教育的统一模式下,很多学校都放弃了自己的特色,把升学率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这种“千校一面”,缺乏创造生机的办学局面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为适应竞争激烈的21世纪,学校应该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风格。而教育科研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首要动力。
    记得在北师大学习期间,陈孝斌教授用生动形象的话语指导我们学习 “第二曲线理论”,他认为,一些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办学基础,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达到了一定的办学境界。如果要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就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而学校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往往能突破原来的办学思路,找到新的生长点。
    早在1993年,我校就开始了“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模式与特长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逐步总结并完善了“激发兴趣、科学训练,分层递进、发现苗子、发展能力”的数学活动课教学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数学特长生。94年、99年及2001年和2002年,我校在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夏令营及香港举行的第三届小学数学世界邀请赛中都荣获了个人和团体第一名。在其间的几年中,我校每年都获得全国前六名。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裘宗沪教授这样称道我们:“就一个学校而言,镇海区中心学校的数学活动课是全国第一的。”教育科研使我校成为全国闻名的数学特色学校。  
    用课题指导教学,带动学校整体教改,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学校先后获得了宁波市文明单位、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浙江省示范小学、浙江省文明单位等称号。学校的《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模式与特长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浙江省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构建探索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获省创新教育成果一等奖,《小学低段语文“作文先导式” 实验》课题被列为浙江省重点规划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名优师资队伍的实践与研究》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小学审美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二项课题在省市立项。教育科研使我校的办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教育科研不是走别人走过的路,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复述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而是在接受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要进入前人没有进入或者没有完全征服的领域,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总之,要办好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学校,就必须重视教育科研、依靠教育科研、大力发展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必由之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我国百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如何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眼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
在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由此而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教师培训。在瞬息万变的21世纪,终身培训是每个人适应职业生活的最主要的武器。
然而,如何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这是新课程教师培训一项十分紧迫的要求。
目前,实验区教师普遍感到缺乏专业指导,随着实验范围的扩大,教师培训量大面广,而后续培训更为关键,任务更加突出,仅靠专家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送教师外出学习,人力、财力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些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更加凸现出来。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专家认为,需尽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探索一条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更加灵活方便自主的终身教育,将把成才的道路铺到每个人的脚下
伴随知识经济的出现,未来教育与就业的界限将日益淡化,在学校和公共场所之间的交替活动,将成为每个人在未来社会中的基本生存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成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越来越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义务,是为了谋生。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
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更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名教师只有经常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既是教师形成创造性劳动态度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工作兴趣、灵感的源泉。
课改成败,系于教师。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参与、理解和支持。此次新课程实验,不仅仅是验证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铸造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因此,整个实验过程不是教师按照专家设计的图纸进行施工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到底怎么改,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可供遵循的模式,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靠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探索解决。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这是工作、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现代学校应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组织
说到学习型组织,有专家认为,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中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的实现、组织绩效可以大幅度提高。也就是说,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且也是教师不断从教学实践中继续学习的场所。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这是学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工作即学习,现代人的学习将交融于工作和生活之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学习、工作和生命融为一体,个人成长与组织绩效融为一体。“学习活动是润泽人的一生中最积极、最有意义的活动。”“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指出,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事先把教师培训好了整装待发。教师的成长是与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教师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的。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最为有效。
在我国,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推广前景。所谓“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就是专家、理论工作者、教研员等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所实施的培训。这种培训是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不能把眼光总盯在外出学习,应当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校本培训,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要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教师则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他们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要让教师结合工作与生活,在书本上学、在工作中学、在实践中学,有组织、有规划、有目标地进行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
让参与式培训在教师中掀起“头脑风暴”
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教师,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一位校长所言,通识培训把表层的土刨了一下,下面的土还非常坚硬,根深蒂固的东西要打破,是要下一番功夫的。要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
为此,积极探索“参与·分享”式等双方积极互动的培训模式,以全新的理念和模式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全程培训,显得至关重要。
传统的培训,形式上大多是讲座辅导,内容基本是从理论到理论,但教师最渴望的是如何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之中。如今,在广大实验区,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正在形成,“自下而上”的培训、“互动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实战式”培训受到教师们的空前欢迎,“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教师培训的主旋律。内蒙乌海市海勃湾区开展课堂研讨、即席指导,他们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培训者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一会儿给教师讲,一会儿给学生讲,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还有的请教师先讲,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培训者走上讲台,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引导教师讨论,整个课堂变成 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
在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员”,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讲座学习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再单纯讲理论,而是分析案例,在案例中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这种全新的培训,构建了一种新的学校文化,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使教师们受到空前的锻炼和提高,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新课程倡导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师们在培训中亲身体验了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他们说:“这是一次平等的对话,这是一次心灵的交流,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这是一次理念的升华。”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
研究表明,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岗前培训,也不在于脱产培训,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学实践中。新的教育思想,必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观念,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逐步确立。
当前,国内外教育改革普遍认同的两个观点是:一、教师事关重大;二、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我国众多优秀教师的成长无一例外地显示,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是他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
由此可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在职培训融为一体,使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这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目前,一些学校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研活动相当薄弱,多年来,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有很强的依赖性,亟待建立自下而上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学校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的单位,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最重要的队伍,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立,将对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指出,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成为校本教研制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当前,教师的在职教育形式多样,一般是短期课程,单元式研究,教学观摩和研讨等,不可否认它们的作用,但所有这些都要面对理论到实践的转换问题。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这类培训后都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课堂上,在理论与实践的转换上,有一个很难逾越的鸿沟。这种困惑长期以来困扰着教师。但教师普遍认为“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一项研究发现,教师在培训时,如参与校内同事间的互助指导,可有75%的人能在课堂上有效应用所学的内容,否则只有15%的人能有同样的表现。
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推广这一方法,但同时也发现了不足,即有了同事间的互助与横向支援,但明显缺少了纵向引领,尤其在当前教育大变革的时期,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引导,会在同一水平上重复。由此他们提出,研训一体,管训结合,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专家、优秀教师和自己一起备课的方式最受欢迎,感觉收获最大。教师认为:“理论是我们最缺乏的。”教研员说:“指导教学要避免盲目性,看来补上课程理论这一课迫在眉睫。”教育家提醒:“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不要小看理性思维。”
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确切地说,就是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的支持教与学的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才能形成改革的力量。以往更多地关注教师的自治和个人发展,如今,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当强调同伴互助和合作,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
教师要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应当在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帮助每一位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进行个案研究,促进教师不断反思,使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这样,教研就不再是简单的备课,而是研究问题,这应当成为教研活动的新亮点。
教师如何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专家认为,当前,最需要做的是反思教学与行动研究,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教师不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应该作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教师。
行动研究,是立足于教学的研究,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其特点可概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从问题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这种研究并非在教学之外另外抽出时间来做研究,而是留心教学中出现问题并设法解决,解决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那么,什么样的问题值得去研究?应当从问题到课题, 自下而上形成课题。教师一个人解决不了而且短期内解决不了的,以课题为龙头组织起学校的研究团队,进行集体攻关。
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在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一套好的课程方案,只是一个平面的蓝图,只有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变成鲜活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课程,才能把理想的课程变成现实的课程。因此,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变为教学行为,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教学之中,改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是研究的成果,是最重要的成果,最有价值的成果。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为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应当探索一种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一句话,建立一种新的教学秩序。以往为什么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原因是教学管理模式未改变。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管理有助于激发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适性?答案只有一个——赋予自主权。因此,要建立教学管理新机制,赋予教师自主权,激发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有很大的自主性,不应该受拘束与模仿他人或服从他人,教师应该有机会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见,做出自己的决定。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要建立以校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创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教师对改革目标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作为研究者、作为主人来参与的,带着疑问与困惑,进行理性地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不应该以任何形式、以任何权威来压制教师个人的专业见解。教师是在由社会发展所牵动的教育改革当中,通过批判性的反思,做出新的选择。在这个意义上说,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是以校为本的,对教师来讲,这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变革的过程中,教师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应当给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关于制度建设,专家认为,首先是理论学习制度,专家提醒:“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不要小看理论思维。”理论的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这种理论学习,更加指向于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因为学校是教学活动和产生教学问题的地方。其次是建立对话交流制度,包括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三是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如何从制度上保证研究,许多实验区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福建南安市建立了新课程研讨制度,确定每周六为“新课程教研日”,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以学区、校为单位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如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教师与专家对话、专题研讨、教育沙龙等。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南安市还建立了局机关干部、市级教研员与学区、片挂钩制度,设立“校长课改讲坛”、“教育改革创新论坛”要求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提供一个典型个案、上一节研讨课、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提供一个研究的问题等,举办教学开放周、学科教学观摩研讨。同时,规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教研工作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的主要条件之一。通过这些制度保障,使教学研讨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武汉市武昌实验区通过“主题月”活动,抓住共性问题,进行全员学习,针对“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教学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等主题,开展群众性的说课、评课、议课,通过“我讲我的故事”,教师们把自己在变革过程中的体会、感悟、思考、变化以讲故事的形式现身说法。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还应当协调好教育系统各职能部门的关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为课程改革提供条件和保障。同时要争取各级教研机构和教师培训部门的支持与指导,加强与院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对引发学校变革,生成学校自主发展能力有巨大的推动力,它是学校发展的理论支撑,是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的可靠保证。科研文化是指在学校实施 ” 科研兴教 ” 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以科学理论为依据,以教育改革为指向,经过长期的积淀、探究而形成的反映教育科研共同规律、价值精神的文化现象。随着学校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科研已成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们的一种内在需求,科研文化建设也成为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战略—策略文化”是端正办学思想、创建办学特色的科学依据 
科研先导是兴校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观念形态中的精神文化。当人们从未来发展取向中去决定具体的治校策略时,首先要有一种思想去统率学校教育的方向、教育观和教育形式,明确追求学校办学特色中的特质内涵,使这些精神文化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以体现学校的精神风貌,影响学校的教育活动,呈现学校的办学形象。 
1.科研体现学校发展的思想性管理方向 
作为一项学校发展战略,我们更应该看到其“战略”的本质意义。从广义来说,战略是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 ;从狭义来看,战略是指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发展目标和规划。科研兴校是教育发展战略之下的一种具体的管理理念,它预示着学校的未来发展走向。它要求学校管理者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处理学校的长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升办学思想,由战略规划到战略实施,立足于校本建设,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科研稳定性与生长点,使学校成员形成一致或相容的价值观念,催生校园文化的科研力量。目前,开展教育科研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广大教师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和特点,探索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直至创建本校办学特色。现代学校管理,已经由单纯依靠指令性的行政管理和经验管理走向以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为指导的现代创新型管理,确立科学的办学思想已成为学校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育科研促进教育改革不断焕发生命活力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具体策略在于服务于一定的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研究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教育实践、教育改革服务,策略应该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策略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和研究,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教育科研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与支持。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科研就是教育改革的第一生命线。教育科研是为现代化的教育服务的。一是为教育决策服务,帮助决策者从宏观上分析多变的教育现象,作出准确的鉴别和判断 ;二是为教育改革服务,从中观上解决教改实践中出现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三是为培养目标服务,从微观上具体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思想品德、学识修养、个性特长等得到充分发展。 
3.育科研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办学形象 
理想的学校文化和学校形象必须以教育科研为支撑,以教育科研为依托。我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正是由于准确地把握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真正内涵和本质,才体现出全新的人才观、教育观,也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学校教育文化。它反映了现代社会、现代科学对人的发展的要求。教育科研形象是学校办学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创建办学特色的有力保障,是内涵发展的重要出路。创建办学特色是学校形象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针对学校自身特点开展科研工作,强化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健全科研网络,寻找并发挥自身的优势,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敢于实践,大胆革新。因此,搞活了教育科研,意味着学校会有蓬勃发展的后劲。 
二、 “学习—学术文化”是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的基本保证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认清教育规律,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观念的更新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坚持继续学习,做不断更新自我的终身学习者 ;通过积极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专业要求。 
1.学会学习 
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纳人到终身学习的框架之中,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这样的基本理念,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自已首先得学会学习。学会学习不仅意味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意味着确立终身学习的正确态度和积极意向。一是学习需要接收。学习是有动机和目的的,因此要看学习资源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和发展意义,以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但仅仅只利用书籍、杂志和网络去寻找学习资源是不够的,还应该利用周围已经拥有知识、经验、能力的人力资源,只有充分拥有并利用这些资源,才能直面大量的教育教学问题。二是学习需要内化。当学习获取了信息以后,紧接着要加工这些信息。根据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首先要对来自学习资源的东西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相应记忆的痕迹,然后根据信息提供的线索及时抽取需要实践应用的学习资源去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建构自身的新知识与新能力,因此,有意义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原则的 ,既要广泛摄取、逐渐分化,又要积极内化、整合协调。这种资源性学习的最大意义,在于使我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和积累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验,从而有助于形成系统结构和提升自我能力。 
2.学会反思 
学习是满足自身需求的一种自觉行为,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反思的过程。学习者在内化学习资源、建构学习信息时,有一个主动选择、加工、反思的行为经历,它不是简单的学习重复与累积,而是以自身原有知识与经验为基础,通过自身的理解,不断地调整、补充己有知识的过程。以学习人力资源为例,当我们认识到人力资源具有知识性、智力性特点的时候,我们就会去思考,将其拥有者转化为运用者和创造者,用自己的智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资源的推移和扩大,从而充实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反思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是学习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表现。它要求教师面对教育教学活动,架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搜索和利用各种信息,及时提醒自己经常思考没有做对的问题有哪些,怎样做才能做对,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做对这些问题,以不断与时俱进。 
3.学会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将知识应用到实践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并用来解决新的问题,这是发展探究思维的一种好方法。这种学习形式重视教师的实践体验,凭借已有的学习积累和教育经验去指导自身的工作活动,又在工作活动中进行不断的修改、验证和展开讨论,形成自身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它一般包括探究情境、问题、修改、推论、检验等五个环节 ,从而强化其科学价值。探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将学习活动深化到实践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引起注意,它以资源性学习为前提,以反思性学习为纽带,是有目的有条理的另一种学习活动,它比纯接受的学习要更实际、更富有现实意义。 
科研文化的基础构建为的是营造学习氛围,以此确定教师自觉的科研意识,而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在接受和发展人类文化精髓的过程中,人离开了学习就会失去任何意义。学习文化的产生意味着学术文化的兴起,当教师自觉确立起教育科研意识后,科研成果的诞生也就在不远的前面了,学校科研精神随之就成为提升学校文化的坚固支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倡导刻苦钻研的学习作风和积极探索的学术精神,以科研为先导,实现教育科研、管理、育人三结合的模式,全面安排学校工作,让全体教师一起来构建 "学习一学术文化"。 
三、 “问题—课题文化”是实施教育科研,打开名师之门的必然通道 
l.发现问题 
问题意识是科研的动力 ,是科研精神的基石。所谓问题意识,是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教师积极思维,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和努力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问题意识体现个体思维品位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一般来说,显而易见的问题无须发现,难以发现的问题往往蕴涵在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发现问题是科研活动的起点,问题来源于教育改革、教育理论与教育现实之间的矛盾,来源于教育实践第一线。从应用研究的角度来看,学校科研是运用有关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教育工作实际问题的研究,因此,要认真捕捉实际问题,灵活开展问题研究。从教师科研来说,应立足微观问题,体现具体性、单一性、灵活性的特点;从学校科研来说,也可以寻找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阵地,能反映学校教育改革、体现学校发展方向的问题。发现问题是任何教育科研的一项基本功,因为教育科学发展史一再证明,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育实践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可解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和想像力,标志着教育的发展进步。 
2.研究课题 
有了问题就可以进行课题选题,通过对这些问题归类整理,再分析其重要性、必要性和时效性等特点,确定其研究意义和价值。可以广泛听取意见,从中选取价值明显且适合自身研究水平与能力的问题作为课题。这一环节之中往往经历资料寻疑、现状分析、调查论证、选题立项等一般过程,然后确立课题进行方案的制订。方案内容又包括实验题目、提出假设、实验目的与操作定义、指导思想与原则、实验方法和主要措施、结题时间与方式、组织分工 (个人研究除外)等。课题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基于校本的课题,一类是上级立项的课题。所谓校本课题就是教师对本职工作进行研究的问题,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大量问题或在教育教学中对某一方面需要改革而进行的专题研究与实验。从学校的操作情况看,校本课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教师自选,教师选择自已教育教学工作中相对最需要解决和最感兴趣的问题向教科室提出专题研究申请,填写校本课题立项申报表;另一方面,由学校招标,通过学校行政在管理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寻找正需要揭示并解决的一些共性问题,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向教师招标。校本课题研究由校教科室专门负责,它是一种"短平决"研究,体现内容广、形式活、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是实施行动研究最贴切的形式。而上级立项课题一是来源于具有较高质量的校本单项课题,二是根据学校确定的具有学校意识的综合课题,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立项后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方法有多种,一般教育科研资源均有阐述和介绍,值得提倡的是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是一种回溯研究,是在取得一定经验之后进行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在追因中揭示经验的实质。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在研究工作中加以反思和调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为实践本身的改善而展开的研究,行动研究的特点是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和在行动中研究,相对来说,行动研究更具普通意义和操作价值。案例研究法是指对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的研究,它有助于记录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的行为,发现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加强经验之间的交流和发现自身的不足。案例记录着人的生命运行的轨迹。研究课题不单纯是个体的行为,而更应注重合作研究。因为有了合作才能开阔视野,才能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提炼主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表现形式有经验总结、资料汇编、论文报告及专著等,最常见的是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两种。它需要将科研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与结果加以提炼,用比较精炼的语言加以表述。这是一次 "理论一经验一实践"之间的整合概括,具有目标指向和过程生成的特点,是教师不断学习、积极思考、努力创新的一次成果显示。它最大的收获是通过课题研究促成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转变其教育观念,提升其教育水平,催生其研究能力。精心提炼主题,一要一致,要努力使报告与论文的主题与研究之初确定的主题基本一致;二要集中,避免因思考不周密、注意力分散而导致观点不成熟,材料不充分;三要深刻,要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科研文化的构建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整合和提升科研成果并进一步指导教育实践来进行的。在探索中进行反思与升华,在应用中发展与延续,并借助科研课题的研究干预学校的实质性变革和可持续性发展,来建立以促进自身变革为特质的校园文化。 
四、 “教学—教研文化”是改革课堂教学、推动文化建设的重要策略 
日复一日的有效教学决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教师自觉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成果,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探索活动。真正的教学活动是有着科研的性质和色彩的,是鱼与水的关系。 
1.学即研究 
教育科研能力最主要的是教学研究能力,这是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特点之一。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研究所要关注的对象,一是看教师有没有确立良好的教学观,有没有把“有效教学 "的理念去付诸行动;二是看课堂内是否构建起"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体现课堂生命的流动美;三是看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否相等,有没有改变教学远离生活、远离社会的状况。教学是交流的艺术,课堂交流是课堂情境中师生之间教学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行为过程。因此,研究"师生互动"既是个观念问题,也是个方法问题,是构建课 堂文化的一个关键。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应充分重视教学设计的环节,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准备活动,可以减少盲目性,找到一种方向感、自信心和安全感。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的处理、教学行为的选择等方面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案,予以实施。教学设计是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课前研究,而教后反思是对实施教学设计之后的研究,是帮助教师以审视的眼光去探究其教学行为的成败得失,反思研究属于行动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一方面通过某些途径获取来自他人的评价性信息,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反思把己经完成的教学过程当做对象进行分析,持续地追问自己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现在的做法更有效的教学",从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实践中懂得教学的道理,从而可以让教师去印证广泛的教学原理和先进的教学经验,让教师去"学会教学",让学生去"学会学习"。可见,不断地进行教后反思能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把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真正衔接起来,就可以进行 "教历研究",把既往行为和表现情况记录下来,为当前或以后的行为改进提供重要的参考。因为教学设计(含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准备,而且也是教师思想轨迹的记录,是教师认识自己、认识教学的重要资料;而教后反思则记录着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原计划的变更,遇到的突发事件及处理的情况,自己通过施教后获得的感悟等内容,这应该成为教师总结与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的依据。因此,教历研究是值得提倡的一种形式,它包括一般项目(课题、任教者、任教班、任教数、教时、时间等)、课前计划(目标陈述)、主教行为、过程描述、课后反思等部分,如果把"教历研究"与上文提及的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结合起来成为课题研究的组成内容,则更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构建课堂文化。 
2.师即研究者 
日益频繁而且日见深刻的教育改革,使得广大教师不得不经常面对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计划、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设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要求教师具有迅速灵活的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时代变化的综合能力,教学的压力化做从事科研的动力。因此,教师虽不是专业研究人员,但他们却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研究者,他们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浓厚的科研意识。当教师自觉地参与科研后,科研文化就成为了学校整体文化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把教师联合起来,把教师与专业研究者联合起来,教育科研就会走向深入,教师就会成为教育科研中的主力军,科研文化就会在每所学校生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