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嫁错郎为什么成为太平公主生命的转折

 激扬文字 2014-06-08

  历史上的太平公主应该是一个不幸的生命个体,是政治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是史籍典故里“嫁错郎”的代名词。而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里,太平公主这个角色以多种形象示人。文学作者们对于“太平公主”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甚至倾注了浓烈的个人情怀于其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郑重、王要两位海归编剧笔下的《大明宫词》。因为《大明宫词》,太平公主从历史长廊里走进了普通观众的视野,也走进了很多“大明宫”迷的心。本人正是入魔的一位。

  也许是迷恋编剧笔下那史诗歌剧般的台词,也许是迷恋大美女陈红复古的惊艳妆容,也许是迷恋那故作沉重沙哑却引人入胜的旁白,也许只因那场“犯错”的皮影戏,我爱上《大明宫词》这部戏近10年。甚至妄想,有生之年,如果能导演或者编写这样的一部剧,该是多么的幸福。

  纵观太平公主一生,她有过两次婚姻八个孩子,参加过三次政治斗争。而这三次政治斗争都在她第一次婚姻之后。如果没有第一次婚姻的“失败”,或者是“嫁错郎”,太平公主一生也许会止步于一个贤妻良母,一个众人皆知的孝女,未必会如此深刻地涉入政治。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而这次著名而失败的婚姻,并不是由她自己造成的,而是拜赐于她伟大的母亲,认为她“嫁错郎”的也是这位当时威仪天下的武皇陛下。

  

  

  太平公主的第一任驸马,是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历史上记载,他们情笃意合、生活美满,但两人的婚姻因为薛绍长兄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受牵连,武则天下令将薛顗处死,薛绍杖责一百,饿死狱中。而历史上关于薛绍是否真正谋反,说辞不一,很有一派言论认为薛绍是被冤枉的。事后,武则天为了安慰女儿,打破唐公主食实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将她的食邑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户。

  《大明宫词》里,残忍的编剧抛开了史籍,直接恶狠狠给了太平公主一段唯美、凄厉而悲凉的爱情。也许是为了稀释大明宫词里过于阴暗、复杂的权势斗争,而为该剧增添华彩绚烂的爱情色彩,薛绍与慧娘的《长相守》成了编剧所有爱情、忠贞、理想的象征和寄托,成了大明宫外一道独特而叛逆的风景。编剧仿佛也在向我们传递着另外一个真理:大明宫内无真爱!

  扯远了,我们回到太平公主来吧。

  

  由于母亲为了维护自己政治势力的纯净到了疯狂而残暴的地步,太平公主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平日宠爱自己的哥哥们被遗弃、被流放、被处死,而且要奉上自己甜蜜的婚姻做埋葬品。对于一颗狂野地追求权力的母亲,排除异己比女儿的幸福要重要得多。在母亲眼里,权力即一切,她可以用权力来换取她想要的一切,包括男人的身体,群臣的叩拜,甚至女儿的幸福。

  于是,这样凶残而冷酷的血液于微妙之间一点点注入太平公主的身体里。渐渐的,太平公主开始猖狂地变身为政治的俘虏和牺牲品,直至713年因涉嫌谋反,被唐玄宗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其第二任丈夫武攸暨坟墓也被铲平。

  此时,女人参政议政达到了历史热潮,一段时间内,太平公主权倾朝野、大肆包养情人、与朝臣通奸,与武则天共享男宠等畸形、叛逆行迹甚嚣尘上。同时,朝堂上下出现了多位女流之辈,比如著名的女宰相上官婉儿,还有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不过正史上,除了上官婉儿因为辅佐武则天流芳千古,其余都以被唾弃、牺牲生命为代价。

  接近尾声,我不想谈论女人是否应该参政议政之类的深刻话题。你想,政治,是一个多么残酷的战场。我只是为太平公主的一生而唏嘘不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