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养生方剂大全7

 欣然书斋 2014-06-08
浏览次数:79 |日期:2013-11-27 12:36:25
出处:《医林改错》 本方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实、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诸药组成。用于胸中瘀血,阻碍气机、兼肝郁气滞之瘀血证,证见胸痛、头痛曰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舌质黯红,脉涩或弦紧等。有活血袪瘀、行气止痛之功。...
浏览次数:144 |日期:2013-11-27 12:36:03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叶等组成为末,清茶调下。用于外感风邪头痛,证见偏正头痛,巅顶作痛,或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有疏风止痛之功。本方为治疗风邪外袭所致头痛有效方。方...
浏览次数:178 |日期:2013-11-27 12:35:07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本方由生黄耆、当归、枸杞子、山萸肉、生乳香、生没药、鹿角胶七味药组成。用于治疗肢体痿废,或偏枯,脉象极细微无力者。有益气和血、滋补肝肾之功。「干」者,有制止、干预之意;「颓」者,即败坏、颓废为谓也。本方中生黄耆补中...
浏览次数:177 |日期:2013-11-27 12:34:50
出处:《外科正宗》 本方由青皮、陈皮、乳香、没药、连翘、黄耆、当归、甘草节、白芷、射干、天花粉、穿山甲、贝母、白芍药、金银花、皂角刺、木香、大黄等十八味药物组成,加水、酒各半煎服。用于五脏内痈、发背,尻臀诸种,脏毒初起肿硬等症。有清热解毒、...
浏览次数:78 |日期:2013-11-27 12:34:31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本方由生山药、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地黄、生杭芍、柏子仁诸药组成。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目眩晕,耳鸣目胀,心悸健忘,梦多失眠,脉弦硬而长等症。有镇肝熄风之功。 「建」,音蹇,通湕,倒水、泼水之意;「瓴」,一指...
浏览次数:65 |日期:2013-11-27 12:34:15
出处:《摄生秘剖》 本方由生地黄、五味子、当归身、天门冬、麦门冬、柏子仁、酸枣仁、人参、玄参、白茯苓、远志、桔梗组成为丸,朱砂为衣,龙眼肉汤送下。用于心肾不足,阴亏血少所致之虚烦心悸,健忘失眠等症。有滋阴清热、补心安神之功。 「天王」,指邓...
浏览次数:186 |日期:2013-11-27 12:33:49
出处:《脾胃论》 本方由黄耆、人参、升麻、葛根、蔓荆子、芍药、黄柏、炙甘草诸药组成。用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风热上扰,头痛眩晕;或目生障翳,视物不清;或耳鸣耳聋,齿痛等症。有补中气,升清阳、散风热之功。「益气」者,指本方有补益中气作用;「聪...
浏览次数:55 |日期:2013-11-27 12:33:20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大黄、朴硝、甘草、山栀子仁、薄荷叶、黄芩、连翘,加竹叶、蜜水煎服。用于上、中二焦热邪炽盛所致之烦躁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等症。有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 王晋三云:「膈者,膜之横蔽心下,周围相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