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朗克3部歌剧

 豆子猫 2014-06-09
普朗克和他的三部歌剧

作者:harmonic73 提交日期:2006-7-28 23:54:00
  修士+流氓,普朗克写照
  
  弗兰西斯?普朗克,1899年1月7日生于巴黎,家境富裕,普朗克从小就有音乐天赋,特别是灵敏的听觉,但是,他并不刻苦。同许多有钱人家的孩子一样,他的教育主要是在家里完成的,15岁,普朗克开始了自己的音乐生涯。他首先遇到的人是古怪的萨蒂,18岁,普朗克因为自己的《黑人狂想曲》而一举成名。然而,他终生都没有以作曲为职业,更没有去教书或者演出,普朗克始终在巴黎徘徊。
  普朗克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是一个欢乐与忧愁混合于一身的人。他是20世纪最杰出的歌剧作曲家之一,同时他的许多乐队作品也非常出色,他的宗教合唱作品曲调优美,令人沉浸在喜悦之中,只有在海顿的作品里才能听到同样的效果。但他又喜欢不协和音以及20世纪各种音乐形式,包括爵士乐,他可以谱写出神圣庄严的宗教赞歌,同时也会创作充满性欲暴力的歌剧《泰瑞希阿斯的乳房》(Les mamelles de Tiresias),他可以拿音乐来逗乐开玩笑,写一些诙谐机智的小品,却也会以重大题材创作正歌剧,象《加尔莫洛会修女的对话》(Les dialoges des Carmelites)。总之,人们不理解普朗克,他也不期盼有人能够理解,或许法国音乐评论家克洛德?洛斯坦对他的评价是一语中的,他说普朗克是“修士与流氓的结合”,但他是20世纪最优秀的天才作曲家,这是毫无疑问的,起码我们应当了解这样一个事实,虽然普朗克师从凯什兰学过3年和声,但他从没学过配器和曲式,在这些方面他依靠本能来弥补理论的缺憾。
  如果没有贾吉列夫和他的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大力推广,那么世界就有可能不会注意到普朗克的天赋,人们喜欢上了他的钢琴小品和精致的歌曲。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普朗克被归入了“六人团”而广为人知,而他自己却将兴趣转向了歌剧创作,即便如此,其实,普朗克还是更象一个音乐界的流浪汉,徘徊于各种风格之间,幸亏他有钱,也幸亏他有与生俱来的幽默感,才使他能够顺利地活下去。
  
  超现实主义代表作 ——《泰瑞希阿斯的乳房》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法国文学传统势力十分强大的时代,然而,仍有新鲜的思潮在涌动,在这些先锋思想的开荒者中有一位诗人对普朗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就是法国诗人阿波利内尔(Guillaume Apollinaire)。他只活了38岁,人们给阿波利内尔一个“Enfant terrible”(调皮鬼)的绰号,可是,也有人认为正是他和纪德、毕加索以及德彪西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文化最具生命力的部分。
  阿波利内尔是诗歌改革家,主张诗歌要打破形式和句法的局限,但是,与普朗克一样,他从来没有背弃过传统,阿波利内尔写爱情诗,评论家甚至认为比龙萨还要美,然而,他又勇于探索,就是他首先提出“超现实主义”( Surrealism)这个术语。普朗克喜欢读阿波利内尔的《酒精集》与《象形文字》,对于诗人对诗歌本原的探索赞叹不已。
  1903年,阿波利内尔完成了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戏剧 —— 《泰瑞希阿斯的乳房》,泰瑞希阿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盲预言家,有一次,他听到一对夫妇争吵,原因是妻子抱怨孩子太多。泰瑞希阿斯恶作剧地将妻子的乳房移到那个不负责任的丈夫身上,最后,不停生孩子的“丈夫”只能恳求泰瑞希阿斯将性别换回来。当时,阿波利内尔对戏并不太满意,到他去世前的一年,1917年,他重写了剧本。
  1940年,当法国战败投降,巴黎陷于敌手的时候,普朗克在寓所内捡起了被他束之高阁的剧本,然后,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普朗克学会了从超乎常理的角度去看待问题。1944年,战争快结束的时候,他开始动笔谱写自己的第一部歌剧《泰瑞希阿斯的乳房》。这部作品的音乐继承了加布里埃利的传统,在和声上则可以明显看到拉威尔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子,虽然情节怪诞,但是音乐却很动听。
  
  让人伤神的《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曾经发生过一件比较出名的康白尼地方修女集体殉教的事件,康白尼(Compiegne)离巴黎大约一小时的车程,那里有大片森林,从路易十五开始就是国王狩猎的场所。后来,王室在康白尼修建行宫,但是,直到法国大革命爆发,城堡也没有完工,据说,王后玛丽?安东奈特曾经动过念头准备到康白尼度过余生,她还特地命人到康白尼把房间都粉刷成白色,然而,世事多变,直到她上了断头台也没能到康白尼城堡。拿破仑三世上台之后,非常喜欢康白尼,他重修了城堡,并且经常在康白尼宴会、办公,使康白尼成为了继凡尔赛之后法国最重要的政治中心。
  19世纪,加尔默罗会修女中一个名叫玛丽亚的嬷嬷的回忆录被发现并出版,1931年,小说家福特(Fort,G.)根据回忆录里的内容创作了一篇小说,福特还特意虚构了一个主人公,而且给了她自己姓名的法文谐音福尔斯。这部小说在当时还比较轰动,后来被改编成戏剧和电影,其中比较著名的改编出自老剧作家、小说家乔治?贝纳诺斯(Bernanos)之手,1948年贝纳诺斯写了《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他给这部戏增加了更多的虚构成分,甚至给了剧中那个垂死的修道院院长嬷嬷一个自己当时的年龄 —— 59岁,贝纳诺斯说因为那是个“去世的最佳年龄”。贝纳诺斯是大器晚成的人,早年毕业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依靠卖保险为生,20年代开始写作,直到1936年才脱离保险业成为职业作家,当时贝纳诺斯已经48岁。
  1953年,意大利著名音乐出版商里科蒂邀请普朗克为斯卡拉歌剧院创作一部歌剧,脚本出自里科蒂的指定,就是《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一开始,里科蒂只是希望普朗克写一部短小的作品,大概一个半小时左右就足够了。然而,普朗克却对作品投入了过多的情感,以至于音乐一改再改、规模越来越大。还有一件令普朗克很伤心的时候,当他写第一幕院长嬷嬷去世的那场戏的时候,他的恋人也病入膏肓、奄奄一息,这令普朗克在现实、历史的情感纠缠中痛苦不已。结果,创作的速度很慢,直到1956年下半年才完成整部歌剧,普朗克的健康也因为艰苦的创作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而大大衰退。
  《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是一部讲述恐惧的作品,作为个人如何对抗国家机器施行的恐惧,普朗克在思考这些问题,虽然现实生活中信奉享乐主义的他对政治并没有多少兴趣,但是,对于集权限制每个人的自由,普朗克却要通过作品来讲述自己的观点。他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家庭,他相信自我拯救和坚定的信仰,因此,普朗克挑选了殉教的主题。
  
  宗教史上的加尔默罗会
  
   歌剧中提到的那个加尔默罗会是天主教托钵会的流派之一,又叫“圣衣会”,12世纪中叶在巴勒斯坦的加尔默罗山上创建,所以叫加尔默罗修会。12世纪时,有一个意大利人带着几个修士追随十字军东征,发现了加尔默罗山上的修会,于是,提出隐修的意愿,后来按照教规要求耶路撒冷宗主教批准加尔默罗会合法化,并建了修道院。1238年后,由于战争侵扰,加尔默罗会被迫解散,信徒到塞浦路斯、西西里以及英、法等地传教。13世纪下半叶,英国人斯托克(Simeon Stock)创建天主教加尔默罗会修道院,因据说他曾获得圣母授予的“圣衣”,所以,加尔默罗会又叫“圣衣会”。
  在经历了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的天主教大分裂之后,加尔默罗会衰落,直到16世纪经过西班牙修女特蕾茜娅的重整后才得以起死回生。加尔默罗会的女修道院势力较强,曾经订立缄默不语、与世隔绝的苦行教规。
  法国大革命一开始,教会就成了被冲击的主要对象,加尔默罗会同样在这个行列里。1789年11月2日就颁布法令没收一切教会财产,第二年又颁布教会财产全部变成国家财产的法令,这只是从物质上打击教会。1790年2月颁布了全部教士还俗的法令,这是从精神上对教会的沉重打击,但是,大批虔诚的教士宁愿被送上断头台还是拒绝了这一系列的法令。
  
  关于《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的音乐
  
  50年代,普朗克已经步入了暮年,创作风格变得越来越保守,尤其表现在歌剧创作方面,他更多借鉴威尔第、德彪西和莫索尔斯基的技法。在宣叙调的写作方面,普朗克场使用蒙特威尔第时代的风格,同时又借鉴了德彪西朗诵调的应用,为了描述好第二幕大革命的气氛,普朗克又仔细阅读了《鲍里斯?戈东诺夫》的总谱,他希望写好一个梦魇般的狂乱时代。
  在人物音乐的设计上,普朗克比较偏重玛丽亚嬷嬷这个次女高音角色,在这部气氛压抑的作品中,玛丽亚嬷嬷的音乐始终是C大调,明朗、坚强,很容易看到威尔第某些歌剧角色的影子。而女主人公布兰契的音乐前两幕调性上不太明确,可是,到了第三幕也渐渐明朗起来,回到C大调,这当然也是人物性格的写照。
  在歌剧中,普朗克特意谱写了两个音乐形象贯穿全剧,第一个是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风格的主题,另一个则是建立在小三度基础上的“恐惧主题”,或者也可以说是女主人公布兰契的主题,两个主题根据剧情交替出现,在最后一幕,这两个性格上截然相反的音乐形象统一起来,形成辉煌的尾声。
  
  《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剧情
  
  第一幕 侯爵小姐布兰契?福尔斯一家对于巴黎开始的革命惊恐不已,虽然一开始贵族的日子还不是太难过,但是,心存恐惧的福尔斯侯爵还是决定将女儿送到加尔默罗会修女院去避一避。好心的院长嬷嬷收留了布兰契,虽然她也知道布兰契并非因为信仰而来。在修道院里,布兰契遇到了一个无忧无虑的农家女孩康斯坦丝,她们很快成为了好朋友。科洛茜院长嬷嬷已经病入膏肓,但是,面对死亡她并不平静,因为她感到恐惧和焦虑,布兰契和玛丽亚嬷嬷默默一起照顾院长,直到去世院长仍然在忏悔自己的软弱与恐惧,面对这坚定的信仰布兰契有所触动。
  
  第二幕 开场是科洛茜嬷嬷的葬礼,普朗克专门写了一段精彩的安魂曲。布兰契依然被恐惧缠绕,一度情绪失控,幸好得到玛丽亚嬷嬷的劝导才稍感安慰。布兰契的哥哥查维雷偷偷来到修道院见布兰契,他希望能够把妹妹带到安全的地方躲藏起来,在这里,普朗克创作了动人的二重唱,因为这部戏里没有爱情戏,所以,作曲家只能在这里发挥一下旋律写作的才能,布兰契左右为难。此时,大革命的恐怖时期来到,群众围攻修道院,公安委员会的官员们也来强迫修女们放弃原来的信仰。无伫的布兰契跪倒在圣母怀抱耶稣的圣像前默默祈祷。
  
  第三幕 修道院遭到了空前的劫难,人们冲进加尔默罗会修道院,任意占有财物。恐惧的布兰契化妆成女仆跑回自己原来的家躲避。不久,她听到消息说加尔默罗会修道院的全体修女都被逮捕,关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康席居瑞(巴黎最高裁判所监狱的别名)。新任的院长嬷嬷号召修女们宁可殉教也不放弃信仰。普朗克把全部精力和情感都投入到了歌剧终场的创作中,这个场景不仅场面大,而且音乐的描绘性也很强。先是加尔默罗会的修女们出现在广场上,一个一个鱼贯走向断头台,她们唱着圣歌从容赴死。然后,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布兰契出现在这个死亡队伍的末尾,此时此刻的布兰契已经摆脱了恐惧,完全被献身的激情包围,她真正成为了加尔默罗会修女的一员。
  
  独角戏 —— 《人声》
  
  让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自说自话演40分钟而不被观众轰下舞台,这的确需要一点方法。1958年,普朗克就写了这样一部作品 —— 歌剧《人声》(La Voix humaine)。据说,普朗克曾经开玩笑说《人声》是自己写了献给玛丽亚?卡拉丝的,原因是她不肯与任何演员在舞台上分享一部歌剧。其实,这部作品是普朗克写给歌唱家丹尼斯?杜瓦的,她与普朗克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主演过普朗克的前两部歌剧。脚本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科克托,他把自己1928年写的戏拿来改编,就成为了现在的《人声》。
  在整部歌剧里,我们就听到女主角在不停地打电话絮絮叨叨,她似乎是想打给自己的情人,可是老是打错,于是,就抱怨,如此循环往复。当时,不少评论家不理解保守的普朗克为什么会写这样的作品,不久,普朗克招供说由于他的情人离开了自己(作曲家已经59岁),他非常伤心,于是,情不自禁写了这样的音乐,他认为《人声》是自己的“音乐自白,主角或多或少就是我自己!”虽然普朗克有时候喜欢撒谎,但是,我们可以从《人声》中那个美妙的乡愁主题听出他的哀伤,那种真挚、自然的情绪流露是难以伪造的。
  1963年1月30日,普朗克在巴黎去世,十分孤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