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撼心灵的两部影片

 负鹏载舟 2014-06-09

 

  震撼心灵的两部影片

                             文/程致中

 

震撼心灵的两部影片 

震撼心灵的两部影片
(图片转自网络,谢谢!)

   上世纪90年代初,看过两部传记性的美国故事片,主人公噩梦般悲剧的一生,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对于我们思考人性,感悟生命,有振聋发聩的意义。这两部影片就是《弗兰西斯》和《天堂窃情》。

    影片《弗兰西斯》(《Frances》,格·克雷福德执导,摄于1982年)讲述好莱坞1930年代著名影星弗兰西斯·法默的悲剧一生。她从小就是一个我行我素、特立独行的人,16岁就在中学里做过诋毁上帝的演讲。她义无反顾地追寻自己的梦想,终于成为百老汇舞台剧的名角、好莱坞的明星。这位美丽优雅的天才影星,因为想要做一个人,不甘心受好莱坞老板的支配,于是受到制片人和导演的百般羞辱和诽谤攻击。男人们只拿她当玩物,玩过就扔掉,终于有一天她暴打了一个出言不逊的化妆师,被投进监狱。爱慕虚荣的母亲将她弄出了监狱,却把她送进疯人院。在疯人院八年,她受到非人的虐待和蹂躏,医护人员不把她当人,将她当作发泄情欲的工具,精神分析专家甚至拿她做试验,她被切除了脑垂体,变成毫无感情、不会恋爱的傻瓜,她失去了自己深爱的男人,也失去了父母亲的爱,她在56岁的时候(1970年)孤独地病逝。这个关于个人与社会之间尖锐冲突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人生的变幻无常,人性的卑劣;在病态社会里,一个人要发扬个性,坚守自己的理想,光明正大地做人,真难啊!

    《天堂窃情》(《STEALING HEAVEN》,美国环球影片公司1990年出品)也是一部悲情故事片,演绎了阿贝拉尔和海洛丽丝的爱情传奇。阿贝拉尔(1079—1142)是中世纪法国著名神学家和哲学家,出生于骑士家庭,少年时代遍访神学名师,后在巴黎圣母院(主教学校)教授神学,他雄辩,自信,英俊,谈吐高雅,成了巴黎的偶像,人称“思想导师”、“高卢的苏格拉底”,“一个多才多艺的、精细的、敏锐的天才”。1115年,39岁的阿贝拉尔冲破了宗教禁欲的誓言,与美丽的巴黎才女17岁的海洛丽丝热恋并秘密同居。他们的婚恋始终为海洛丽丝的舅舅富伯特主教所不容,他们的儿子出生不久,富伯特在一个深夜里雇佣流氓,将阿贝拉尔阉割,阿贝拉尔和海洛丽丝双双被逐,进了修道院。几年后他们都做了修道院院长,海洛丽丝见到阿贝拉尔撰写的传记《我的苦难史》,二人又有了书信往来,阿贝拉尔在书信中匍匐在上帝脚下忏悔,海洛丽丝却一直对他们的爱情悲剧不能释怀。他们始终没能生活在一起,只能遥遥相望,彼此用心灵相伴,默默走完漫漫的生命长途。时人有诗悲悼他们凄美的爱情:“新娘问她的哲学家在哪里,/ 他的一言一语都经过上帝的赐福。/ 为什么他像陌生人一般将她离弃,/ 虽然她曾把他紧紧地拥在怀中?”

    这部电影真像是一则寓言!

    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青年时代也确立了一个信仰,几十年来我们为此进行了持久不懈的抗争。可是回首望去,有些教导别人信奉真理的“大师”原来竟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假圣人,他们顶礼膜拜的原来是另一路“真理”!相反地,他们对真理的追随者进行无情的打压、摧残,甚至施以“宫刑”。鲁迅先生说得好:“阔人”绝不是笨牛,他们从“读经”懂得“怎样敷衍,献媚,弄权,自私,然而能够假借大义,窃取美名”(《十四年的读经》)。为了坚守那信仰,许多人像阿贝拉尔一样受过许多煎熬,吃了不少苦头;但是一切都是自己选择,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痴心不改,今生无悔,依然欢天喜地的追随那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光辉理想。真理的门徒何罪之有?他们的“罪过”只是真诚地信奉真理,只是不能容忍一切虚伪、无聊和诓骗,向形形式式的假圣人说过“不!”

     我不止一次地看过《天堂窃情》,为主人公凄美的爱情和不幸的遭遇而下泪,也为自己和一代知识分子被扭曲、被阉割的运命而太息。但我确信真理只有一个,真理引导人类走向光明,一切假圣人和虚伪的道德哲学,终将原形毕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实是悲剧性的;人生本来就是悲剧性的,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