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盆镇中心村庄建设的几点思考

 yzsr273 2014-06-10

金盆镇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乡镇,现有15个行政村、2个社区,2万多人口。村庄布局体系散、规模小、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低、整体效益差,制约了新农村建设步伐。规范化发展中心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城镇化主导战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举措。现就金盆镇中心村庄建设谈几点思考和认识:

一、现实意义

1、随着城镇化主导战略进程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将逐年减少。加快中心村建设,发挥农村基础设施最大效益的有效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的有效手段。才能够实现城乡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减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复投入,加快由村级管理体制向社区管理体制转变,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2、确定中心村布局,加快中心村建设,能有效引导人口向中心村聚集,聚集农村人口,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城镇化水平,优化农村建设用地结构,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3、中心村达到一定规模后,商业服务、文教卫生等公共设施较为齐全,是城市功能向农村延伸拓展,使农民共享城市文明成果,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

4、农民的集中居住更有利于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民能更广泛、更便捷的掌握各方面的市场信息。真正做到使农民手中的土地增收、农民增效。

二、总体目标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科学确定中心村布局,搞好中心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中心村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不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使中心村逐步达到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

到2015年, 全镇建设中心村4个,农村人口基本都集中到中心村,每个中心村容纳人口平均达5000人左右。参照城市社区和小城镇的标准建设,逐步达到统一供电、供水、供气,逐步实现小区化管理,集中处理垃圾、污水,建成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优化、水面净化、村庄绿化、民居美化、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管理有序的生态和谐文明中心村。逐步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配套,社区环境优美宜人,环境面貌整洁,日常管理规范,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

三、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的原则。编制中心村布局规划,引导农村居民向交通便利、生活方便、环境宜人的宜居地带集中。在我镇以原农场分场为基础初步规划为王家坝、西湖浃、大东口、兴旺四个中心村。

布局合理、规模适中的原则。在金盆镇范围内合理确定4个中心村,中心村服务半径覆盖3公里左右,有相应的集中条件,以现有农民集中居住地为基础进行规划。

基础优先、分类指导、逐步实施的原则。在金盆镇规划的4个中心村中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确定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条件相对成熟的村,作为中心村建设的试点。

四、具体措施

1、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居民小区。在金盆镇范围内确定4个中心村布局。在大东口电排规划为大东口中心小区,辐射大东口村、格子湖村、兴旺村;原一分场集中居住地规划为兴旺中心村,辐射大东口村、兴旺村、香稻村;原二分场集中居住地规划为西湖浃中心村,辐射西湖浃村、南京湖村、友谊村、腾飞村;三分场集中居住地规划为王家坝中心村辐射王家坝村、玉成村、庆成村、腾飞村、东堤村。划定中心村后,周边村农民群众建房不再规划宅基地,要将住宅用地指标调剂到中心村集中使用。对新建住宅的农户,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土地置换等优惠方式引导到中心村居住生活。

搞好中心村建设规划修编,合理划分行政、居住、产业、商贸、旅游、休闲、文教、医疗、社区服务等功能分区,统筹安排中心村道路、供水、排水、路灯、环卫、绿化、供电、燃气、通讯、公交、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集中设置集贸市场、超市、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大院、健身场所、公园、老年公寓、警务室、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等服务性设施,综合考虑对周边村的服务功能,把中心村建成新型农村居住社区。加大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投资力度,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周边村在满足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前提下,不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避免资源浪费和破坏生态环境。采用建筑节能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倡建设多层公寓楼,减少住宅建设用地。

2、利用项目搞好基本设施配套建设。完善村内外道路系统,主要道路全部硬化,安装路灯,搞好绿化,次要道路和宅间巷道平坦整齐,便于车辆和行人通行,配套建设排水设施。加快集中供水、供气设施建设,搞好中心村饮水工程确保饮用水质卫生达标。集中建设污水收集和排放设施,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在降低污水处理运行成本的基础上,确保污水达标排放。集中设置垃圾收集点,配置垃圾收集和运输设施,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逐步实行垃圾收集袋装化、运输密闭化、处理无害化。建设公园绿地、广场游园,道路进行景观绿化。按照所有权、管理权、收益权相统一的原则,引导农民群众自愿种植、自行管理,在房前屋后院内栽植树木花草,建设绿色庭院。推广应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实施农村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强对空心部位的治理改造,运用土地资源、地域空间及其它经济要素,采用多种方式对住宅小区、市场设施和公用设施等进行综合开发,吸引周边村民到中心村居住创业。

3、深化中心村环境综合整治。以生态建设为标准,以村容整洁为目标,边建设边整治。继续抓好清理土堆、柴堆、石堆、粪堆、垃圾堆,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院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继续抓好村庄面容整治。拆除违法建设和“露头丑”。搞好沿街(路)建筑立面粉刷美化。规范户外广告设置。清理乱堆乱放、乱占道路、乱摆摊点、乱贴乱画。规范畜禽养殖,实施洁污分离,规模化养殖要专门在村外设置养殖场,按照技术标准处理畜禽粪便。加强面源污染治理,杜绝向河流、池塘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提升生产生活质量,营造清洁家园。

4、以产业支撑带动人口集聚。发展村级经济,产业吸纳和富裕村民,是中心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是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殖一村一品经济。二是着力培育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由传统单一的农业产业体系向一二三产业并举的农村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完善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方式。三是积极发展中心村服务产业,不断提高中心村的要素集聚能力,提高中心村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

5、强化中心村聚集吸纳功能。镇政府逐步将管理职能重心下移,在中心村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具体承接政府部门依法延伸在农村的政务服务及有关公共服务,在中心村社区为农民群众提供与基本生活和保障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逐步在中心村社区实现“一站式”集中受理,力争做到农民群众“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代理”,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效益最大化、高效化吸引周边村居人口向中心村集中。逐步把城市的长效管理机制引入中心村,中心村在物业管理、环卫保洁等方面实施市场化运作,推进中心村管理社区化。

6、加大中心村建设的扶持力度。探索和深化中心村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制定有利于中心村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中心村建设的管理和指导。中心村建房由居民按政府的统一规划实施联户共建或开发商统一承建。镇政府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争取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的资金扶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吸纳社会资金参与中心村建设。对各级政府扶持的项目要尽量捆绑集中在中心村使用,集中力量用于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服务中心村的效率。

7、制定优惠政策,形成激励机制。根据上级政府的精神制定适合中心村建设的农民住宅建设优惠政策,从鼓励和限制两个方面引导中心村建设,要对进入中心村建房的农户给予适当奖励。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村民在中心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农民从“要我建中心村”向“我要建中心村”转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