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黄雀儿’《下》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6-10

老赵吧的义子小侯走了进来,看到愁眉不展的二位,小侯问明了原因,略微思考了片刻,遂果断地说道:“这事急也没用,我年轻,又没有红卫兵找我,您要是信得过,这黄雀儿给我吧,一定给养好了。”老赵吧见爱鸟有了放心的归宿,心头的乌云这才散去一多半。

    小侯为人聪明勤快,得了个外号‘小猴吧’,在北京动物园工作。义父的这只小黄雀儿很机灵,没用多久就会了“红子音儿”,小侯也很用心,利用自己在动物园工作的便利条件,用动物毛制作了两只假猫,在园子的树林里面轰喜鹊,喜鹊看见‘猫’,就会惊飞,不停地“喳喳”叫,小侯用这种方法给自己的黄雀‘押喜鹊’,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训练,小黄雀也渐渐长大了,终于会叫喜鹊音儿了,而且是特别难学上口的‘卡头喜鹊’,这时候,他的义父已经由于疾病和郁闷不幸过世了,文革的冲击波也在逐渐减弱,北京城还有一小部分人养鸟,但是因为没有了茶馆,便常常会有朋友带着自己的黄雀儿,去小侯家“学艺”,听,学‘卡头山喜鹊’,小侯自然是很高兴。

    要说让黄雀儿押上‘像样儿的三大件’,绝对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儿。还有一个更难学的音儿‘伏天儿’,要是谁的黄雀儿学上了‘伏天儿’,那绝对名动京城。北京城从30年代至今,能正儿八经叫出‘伏天儿’的黄雀儿应该不超过五只。1951年,阜成门外的一位回民老谢,开烧饼铺的,养了一只能连续叫两声‘伏天儿’的黄雀儿,轰动一时,后来卖给了天津的三条石,卖了个吓人的天价。养黄雀儿的高手周鸣彝老先生也养过一只会叫‘伏天儿’的黄雀儿。还有北京城左安门的刘连生十多年前养过一只。

    喜爱黄雀儿的玩家很多,北京的四九城都有养黄雀儿的名家,像周鸣彝,胡永忠,索爷,李震霆,常梦州,孙四爷,尤老西,赵崇喜等,都养出过好黄雀儿。这些都已经作古的人,和他们心爱的黄雀儿,也算是人过留名,鸟过留声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