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舌象的研究

 johnney908 2014-06-10

一、舌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的《皇帝内经》中就有察舌辨证的记载;到了东汉时期,《伤寒论》等古籍中对舌象的观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不仅观舌而且查苔;到元朝,已有舌诊专着《敖氏伤寒金镜录》;直至清朝,舌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原来的36种舌增加为149种,并绘有彩图122幅,墨图6幅。舌诊为中医临床辨证的重要指针,正如《临症验舌法》中所说:“凡内外杂证,亦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惟有舌可验。”舌象的变化,能客观地反映正气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病情进退,可以判断疾病转归和预后,可以指导临床治疗。

二、近年来,国内的许多医家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运用现代仪器,对舌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舌象与癌症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之一。

2.1癌症患者的舌象变化与其肿瘤部位的不同、病程的不同以及自身体质的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对癌症患者的舌象进行研究就有助于癌症的诊断、治疗、预后及病情判断。早在1965年和199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医诊断协作组就因此组织全国30余个医疗、研究单位对16865例癌症患者、4049例非癌症患者和8845例健康人进行舌象的研究(包括舌质、舌体、舌苔、舌脉4项)。发现淡红舌为正常舌质,健康组高达55.64%,癌症组为19.95%,非癌症组为36.08%;但青紫舌癌症组最高,达57.35%,健康组为20.74%,非癌症组为35.59%。正常舌体健康组最高,达79.71%,而胖大、齿印、裂纹等病理性舌体以癌症组最为严重,占38.96%。正常薄白苔亦以健康组最高,占75.42%,病理性腻苔、剥脱苔仍以癌症组最高,达52.61%。舌脉正常者健康组为84.12%,而癌症组异常舌脉则高达38.11%。可见癌症患者的病理舌象较为严重。下面就从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肠癌、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这八大癌症来进行舌象论述。

2.1.1肺癌

苏晋梅等对38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进行舌象分析,发现舌质淡红、舌苔薄而质润者多为病之早期,舌质红或紫、舌苔厚而腐腻者多为肺癌中晚期病人。舌质由紫转淡红或晦暗转明润,舌苔由厚变薄,由无苔变薄苔,说明病情好转,反之为逆;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表示胃气已绝,预后差。徐文均等对326例癌症患者舌象分析表明,在各种异常舌象中肺癌占比例最高的是胖大舌或兼齿印,达53%,说明肺癌患者多伴有气虚。顾梦彪等报道480例原发性肺癌,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八型,除无证候型10例患者外,其余各型患者舌质均呈灰黯、黯红、瘀紫、瘀斑等改变;并研究证实了肺癌患者舌象变化比机体免疫状态降低出现要早。柯岩的资料认为,肺癌患者的舌象变化与病情有一定关系,肺癌II期患者以淡和淡红舌为多,占87.5%,紫舌12.5%,薄白苔7.5%,薄黄及黄腻苔各占12.5%,经治疗后显效者5例,均为淡和淡红舌;III期患者以绛紫舌为主,占67.9%,红舌1.38%,淡红舌7.7%,薄黄、黄腻苔占69.23%,此期病人以绛紫舌为主表示正气大部分已伤,阴伤明显、气血瘀滞,黄苔与腻苔表示邪盛,病情发展,正邪对峙,经积极治疗可获一定疗效;IV期患者绛紫舌占78.95%,红舌21.05%,薄黄、黄腻、花剥、无苔者占16例表明此期正气大伤,邪气盛,正气无力抗邪,死亡的15例病人中以绛紫舌,黄腻、花剥、无苔的舌象为主。

2.1.2食道癌

陈玉山观察了100例食道癌患者的舌象发现早期(I期)舌质呈粉红色,苔薄白而滑润,偶有暗红或青紫其形如桃,常伴齿印,故认为早期以桃形舌为其特征;中期(II-III期)以暗紫红舌,胖大,齿印面粗糙,苔垢,尤以舌根部绿豆样丘疹为其特征;晚期(IV期)以暗灰舌,苔剥脱,龟背样裂黄白色云团岛样厚舌,重度异臭,尤以根部扁平丘疹和暗青舌为其特征。李天海等曾对食道癌患者早中晚期的舌象进行观察,认为早期患者常见气滞型、痰湿型舌象以淡红舌,黄苔,厚腻苔比例最高;中期患者常见血瘀型、热毒型、痰湿型,舌象以红紫、青紫舌,厚腻苔、黄、剥苔多见;晚期患者常见血瘀型、虚弱型,舌象以淡青紫、青紫舌,厚腻苔、无苔比例最高。徐文均等对326例癌症患者舌象分析表明,在各种癌症患者中舌质暗红兼瘀点、瘀斑的有174例,其中食道癌占的比例最高,达64.5%。杨振江等报道了63例食道癌患者舌象观察结果,淡红舌仅占16例,其余均为稍暗、紫暗、瘀斑舌,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舌质紫暗是食道癌患者的共有特征。刘嘉湘观察了596例癌症患者的舌象,其中淡红舌112例,占18.9%;青紫舌168例,占28.9%;红绛舌292例,占49%;淡白舌12例,占4%,与100例正常人舌象相比,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尤其在青紫舌中癌症患者为正常人的2.8倍,其中食道癌最高,占80%

2.1.3胃癌

黄志新等研究了179例经纤维胃镜诊断为胃癌的患者,发现舌质以暗和瘀斑居多,共111例,占总数62%;舌苔浊和腻共128例,占71.5%,苔黄93例,占51.9%。姚保泰等观察了4000余例病人的舌与胃粘膜象,认为正常舌象者胃粘膜多正常或呈浅表性炎症;黄苔或黄厚苔多见与胃窦炎较重者;腻苔、花剥苔多见于胃癌。朱翠竹对60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舌象观察发现,胃癌的舌象以质暗最为多见占80%,舌苔以黄腻多见,占53.33%。林穗芳研究了85例胃病患者病情的深浅轻重转归与舌象的关系表明由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发展过程中,舌质也由淡红→鲜红→青紫或瘀点→裂纹发生变化,舌苔的变化是白苔→黄苔→花剥苔。杨军、贾杨通过胃电图检查结合舌象对225例受检者进行分析,得出一条胃病链:正常胃→浅表性胃炎→浅表性复合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但其舌苔的变化与前不同,从浅表性胃炎起白苔率逐渐增高,黄苔率则逐渐降低,但两者均有从薄苔到厚苔、润苔到腻苔的过程。徐文均、吴建华对326例癌症患者舌象分析表明,在各种癌症患者中腻苔有160例,其中胃癌占的比例最高,达70.5%;舌质暗红兼瘀点、瘀斑的有174例,胃癌仅次于食道癌,占67.2%。范德荣等对照观察了168例胃癌患者和200名健康人群的舌象,结果胃癌组齿痕舌占23.2%,与健康人群相比有显著差异。候俊在观察417例癌症患者的舌象后总结出胃癌早、中期以白厚腻苔或黄厚腻苔出现频率最高,尤其以白厚腻苔为多。樊冬香对胃癌的舌苔观察结果与之相似,并得出黄厚腻苔的患者病情较重,多为中、晚期。

2.1.4肝癌

冯晓灵等观察了1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舌象,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发现随着病情的发展,舌质由淡红转为暗红、绛红;舌苔由薄白、薄黄变为白腻、黄腻或光苔。陈焕朝等对45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舌象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分析,发现舌质正常者生存期较长,预后较好;而舌质红、瘀者则相反。徐文均等对326例癌症患者舌象分析,发现56例肝癌中38例(67.9%)舌质暗红兼有瘀斑,29例(51.8%)表现为腻苔。汪凯波对110例肝癌患者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并发出血患者舌象变化有一定规律:舌质色泽由浅变深,淡红→红绛或青紫;舌苔由薄变厚,色泽由浅变深,薄白→厚黄、灰、黑,且舌面干燥。赵怀璧、杨保秀在对66例肺胃肝胆癌症病人的舌诊观察中发现肝胆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紫色瘀点、瘀斑占48%,出现蓝色瘀斑点占44%,并认为癌症的早中期多为紫色,中晚期或临终前多为蓝色,而两者在病情的不同时期可以相互转化,且与病情的变化、转归、结局相一致。陈泽民等将100例原发型肝癌患者分为舌红组和舌暗红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舌红组多为I-III期患者病情及病期较舌暗红组轻且早;而舌暗红组多为II-IV期患者,病情重、病期晚、预后差。在中医进行原发性肝癌研究的同时,壮瑶的民族医学也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李彤等运用壮瑶医望诊与现代医学中常用的三种望诊诊断方法在200例已确诊为肝癌的病例中进行临床验证,结果有101例出现壮瑶医舌诊肝征(舌两边瘀点、瘀线及舌下静脉曲张等表现),经灰色相关分析发现壮瑶医舌诊肝征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系数r0.882

2.1.5肠癌

王景之对235例下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舌象与纤维结肠镜诊断资料的总结表明,其舌苔均以黄苔居多,炎症者高达79.45%;舌质暗红、青紫比例较高,恶性肿瘤者居81.17%,说明下消化道恶性肿瘤以暗红舌、青紫舌为特点。徐文均等对八大癌症患者舌象分析,发现肠癌中舌质暗红兼有瘀斑的比例最高占57.5%,而表现为腻苔的占61.5%。有学者对1121例舌象与肠镜诊断资料的总结中发现炎症组的舌苔多为黄厚腻苔,占80.1%;而息肉组和恶性肿瘤组则以暗红舌、青紫舌比例较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2.1.6鼻咽癌

陈效莲等对112例鼻咽癌患者的舌象进行研究,发现初诊的病人舌质以红舌为主,尤以舌尖边红居多,放疗前无青紫舌的病人经放疗后约40%出现青紫舌,而青紫舌预后较差。黄火文等对517例初诊未治鼻咽癌患者进行舌象观察,发现从舌质、舌苔、舌形来看与正常人无大差别;但对其中358例可行放疗的患者治疗前后的对比来看,淡红舌比例下降,由原来的43.3%降至8.38%,青紫舌的比例上升,从5.86%47.21%,而放疗后出现青紫舌者提示预后不良。另有学者研究表明,鼻咽癌患者的舌象以红绛舌(44.4%)和薄白苔(61.1%)为主。

2.1.7乳腺癌和宫颈癌

徐宗佩、张伯礼等对7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舌象色度学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与正常健康人对比,舌色有显著差异,X值及a *值均低于对照组,Z值显著高于对照组,b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乳腺癌患者的舌色以淡紫舌和暗紫舌为主。徐文均、吴建华的研究则表明乳腺癌患者和宫颈癌患者的舌质以红绛为多,分别占41.7%43.3%,舌苔以薄白苔居多,占83.3%66.7%,舌体以胖大或兼齿印为主,达37.5%36.7%

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舌诊源远流长,而舌诊与癌症的相关研究已经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有关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的舌象变化,对于判断病情的轻重、分辨病位的深浅、区别肿瘤的性质、推断病势的进展及观察治疗效果、预测预后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预料,舌诊和癌症的相关性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苏晋梅. 原发性肺癌380例舌象分析. 山西中医, 2000.16(5):12

陈玉山. 食道癌100例舌诊与内镜对照观察. 河南医药信息, 1995.3.(7):43

杨振江等. 食道癌舌脱落细胞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初步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15(5):277

贾杨、杨军. 舌象、口味与胃电图关系的初步观察.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4.(8):10

黄志新等. 经纤维胃镜诊断为胃癌179例临床资料分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15(1):47

姚保泰等. 中医舌象与胃镜象对照图谱. 山东科技出版社, 1996.6

林穗芳. 浅谈舌象变化与胃部疾病的关系. 福建中医药, 1999.30(5):10

李彤等. 四种壮医望诊与三种现代医学望诊在诊断肝癌中的比较分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1999.20(5):19

汪凯波. 原发性肝癌并出血者舌象变化的临床研究. 中医药研究, 2002.18(3):14

李圣春等. 原发性肝癌舌象研究进展.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1.22(7):621

王惠娟等. 中医舌诊与胃部疾病对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6):474

陈效莲等. 鼻咽癌病人的舌象观察. 广州医药, 1985.3:27

黄火文等. 517例鼻咽癌病人舌象分析. 癌症, 1987.6(6):433

徐宗佩、张伯礼等. 乳腺癌患者舌象色度学研究.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0.7.(2):67

金芬芳. 齿痕舌的现代研究概况.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25(1):57

范德荣等. 胃癌患者舌象与病机分析. 中医杂志, 1991.32(10):34

朱翠竹.上消化道疾病600例舌象分析.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0.12(6):518

赵怀璧、杨保秀. 66例肺胃肝胆癌症病人的舌诊观察. 云南中医杂志, 1995.16(1):28

徐文均、吴建华. 326例癌症患者舌象分析.福建中医药, 1994.25(3):14

张向力等. 恶性肿瘤之舌象研究进展. 中医药信息, 1995.6:37

王景之. 黄芪治疗镜面舌的经验体会. 中医杂志, 1998,39(增刊):47

张荣等. 中医舌象形成机理的思考.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20(10):782

李天海. 舌诊在食管贲门癌防治中的应用. 河北中医, 1997.19(1):2

冯晓灵等. 128例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与舌象的关系分析. 江苏中医, 1991.(1):41

陈焕朝等. 453例肝癌患者舌象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1991.1(2):12

候竣. 417例癌症患者舌象临床观察. 浙江中医杂志, 1992.(8):368

樊冬香等. 胃癌手术前后舌苔变化的研究. 中医杂志, 1999.40(7):433

陈泽民等. 肝癌患者舌质与微循环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1999.9(3):44

刘嘉湘. 辽宁中医杂志, 1986.7:19

顾梦飙.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4.1:1

柯岩. 中医药信息, 1990.3:4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