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舌象辨胃炎

 johnney908 2014-06-10

看舌象辨胃炎

 

  

 

  细胞凋亡是细胞在一定的生理病理条件下 ,遵循自身的程序 ,自己结束生命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人体的各组织器官、系统中都存在。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学的研究人员认为 ,细胞凋亡同样也是舌象形成特别是舌苔细胞学特征形成的重要基础。他们借助细胞凋亡理论和现代诊疗手段 ,开展脾胃湿热证与舌象的相关性研究 ,获得如下发现 :

 

  一、正常对照组舌象以淡红舌、薄白苔为主 ,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 ,反映了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但是由于个体差异 ,淡红舌、薄白苔并非正常人唯一舌象。脾胃湿热组以红舌、黄腻苔多见 ,脾胃气虚组虽也以淡红舌多见 ,但异常舌质特别是淡白舌的比例高于对照组 ,而舌苔则以薄白苔和白厚苔多见 ,体现了红舌主热 ,淡舌主虚 ,黄苔主热 ,厚苔、腻苔主湿、主痰的普通规律。

 

  二、观察发现 ,脾胃湿热证虽以舌苔黄腻多见 ,但是大约有 40%的患者见其他舌苔。这可能与患者体质的强弱、胃气的盛衰、病证的夹杂以及湿热的偏颇有关。

 

  三、正常胃粘膜凋亡细胞较少 ,而在胃粘膜的炎症病理变化中凋亡细胞明显增多 ,且逐渐弥散分布于胃粘膜全层。从中医病理学角度观察 ,慢性胃炎发展过程往往是先实证后虚证 ,在脾胃病早期 ,随着病理由正常→实证→虚证的演变 ,细胞凋亡不断增加 ,这符合胃粘膜病理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也符合中医对疾病转归的一般认识 ,即初病多实证、热证 ,而“久病必虚”、“久病入络”。

 

  四、不同舌质组之间胃粘膜细胞凋亡指数与舌细胞凋亡指数均有明显差异。从淡红舌→红舌→紫舌→淡白舌 ,舌色与舌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 ,但与胃粘膜细胞凋亡指数无相关性。不同舌苔组之间胃粘膜细胞凋亡指数无显著差异 ,但舌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显著 ,以白厚苔为最高。这说明舌象形成与细胞凋亡指数有一定关系。另外 ,舌细胞与胃粘膜凋亡指数变化规律在不同舌苔间存在着一定差异 ,可能是由于各种病理因素对不同部位的影响不同 ,从另一角度也说明舌质主要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由此可见 ,在慢性胃炎确定病理分型后 ,中医舌诊对辨证是有意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