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14年中考二模理化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
1.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主要步骤《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6.甲、乙两车的s-t图像A.B.C.D.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S1S2闭合,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C.
D.电表的示数将
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甲<S乙),分别盛(ρ<ρ<ρ)待甲和乙容器对的压分别为甲和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B.甲乙C.甲乙 D.9.“玉兔号”月球车索契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3库,电流做的功为1焦,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安导体两端的电压为伏。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伏时,电阻为欧。“220V40W”字样,其额定功率为(10)瓦,通电0.2小时,需用电(11)千瓦时。它里面的水加热后温度下降较慢,是因为水的(12)。
13.如图所示,重为0牛的物体通过滑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牛秒钟内做功是,其功率为瓦α的关系。他用悬线拉着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通过移动斜面,改变悬线与斜面AB夹角α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悬线拉力的大小。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7所示。
(1)分析比较a、b或a、c或a、d可得初步结论是(21)
(2)分析比较b、c、d可得初步结论是(22)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17.根据图8中的反射光线OB和法线ON,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
18.在图9中,请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四、计算题(第19、20、21、22题分别为4、4、8、8分,共24分) 19.炎夏,某工厂用冰块降温。一块质量为20千克的大冰块,温度由-20℃升高到0℃过程中,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多少热量?[c冰=2.1×103焦/(千克·℃)]
20.老李设计了如图10(a)所示的独轮车,所对应的侧视示意图如图10(b)所示。(1)用此独轮车运货物时,若所装货物重为300牛,老李最少需要多大的力?(2)若老李将手往前移动一段距离,他所用的力将如何变化?请简要说明理由。
21.如图11所示,轻质柱形容器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S、S。甲容器中装有3×10-2米3的水,A点离水面0.2米。
(1)求甲容器中的水的质量,A点水的压强。
(2)将乙容器中注入密度为ρ0的液体后,甲、乙两液面相平,深度均为h。再将密度为ρ、体积为V的物体A放入甲容器中,将密度为ρ、体积为2V的物体B放入乙容器中(液体不溢出)。已知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是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3倍。求ρ0的表达式
22.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平面镜应(2)纸面放置。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3所示,电流为(3)安,电流表应与导体(4)(选填“串联”或“并联”)。
24.现有焦距为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三个凸透镜,小高同学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行实验。如图14所示。他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节在(5)上。再将蜡烛放于光具座A点处,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至E点找到清晰缩小的像,这个像一定是(6)像(选填“实”或“虚”),他所选的凸透镜焦距为(7)厘米,此时凸透镜应位于光具座(8)两点之间(选填:“AB”、“BC”、“CD”或“DE”)。
25.小王、同学分别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他们使用的器材中,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为伏的整数倍),滑动变阻器两个(分别标有“10Ω2A”和“20Ω2A”字样),两待测小灯额定电压为2.2伏伏同学连接电路额定电压为2.2伏滑片动中点(即电阻)小灯正常发光。26.小张同学使用能省力但费距离。G,
并竖直向上使木块匀速上升一段高度h;再将木块放在斜面底端,沿斜面用测力计将木块匀速拉到相同高度h。读出每次实验的拉力F的大小,量出木块上升的高度h和斜面的长度L,并把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表三中。
表一(斜面A)
实验
序号 重力G
(牛) 拉力F
(牛) 上升
距离h(米) (米) 直接提起
做功WG(焦) 拉力通过
做功WF(焦) 2.5 1.5 0.3 1.2 0.75 1.8 2 5 3 0.2 0.8 1.0 2.4 3 7.5 4.5 0.2 0.8 1.5 3.6 表二(斜面B)
实验
序号 重力G
(牛) 拉力F
(牛) 上升
距离h(米) (米) 直接提起
做功WG(焦) 拉力通过
做功WF(焦) 2.5 2 0.3 0.6 0.75 1.2 5 5 4 0.2 0.4 1.0 1.6 6 7.5 6 0.2 0.4 1.5 2.4 表三(斜面C)
实验
序号 重力G
(牛) 拉力F
(牛) 上升
距离h(米) (米) 直接提起
做功WG(焦) 拉力通过
做功WF(焦) 2.5 2.25 0.3 0.42 0.75 0.95 8 5 4.5 0.2 0.28 1.0 1.26 9 7.5 6.75 0.2 0.28 1.5 1.89 (1)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斜面对物体做功(13)不用斜面直接对物体做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最后两列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WG和W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4)。
(b)分析表一和表二和表三中WG和W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5)。
(3)小张同学为寻找更普遍性的实验结论,应该选择(16)继续进行实验。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题号 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 一、16分B。2.C。3.C。4.A。
5.D。6.C。7.B。8.D。(每题2分) 二、填空题
(26分) (第914题每1分,第1516题每2分,)
9.10.11.12.13.14.15.16.α越小,悬线的拉力越小。(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三、作图题
(6分 17.、
(24分分Q吸=cm△t2分
=2.1×103焦/(千克·℃)×20千克×〔0℃-(-20℃)〕1分
=8.4×105焦1分 20.
4分F1l1=F2l21分
F1=F2l2/l1=/60厘米1分=750牛1分F2、l2不变,将手往前移动一段距离,动力臂l1变小,根据F1l1=F2l2,则动力F1变大。1分 21.
8分⑴m酒=ρV水1分×103千克/米3××10-2米1分p水=ρ水gha1分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1分⑵p甲=3p乙1分(ρg2Sh+ρgV)/2S=3(ρ0gSh+ρg2V)/S分ρ0=(2ρSh-11ρV)/Sh1分 22.
8分 IL=P/U=UL/=12伏/0.3安=40欧1分
②当滑动变阻器达到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安时,电流表是安全的。
所以滑动变阻器允许连入最小值为R2=U/I2R滑≤50欧1分
(2)断开S1、S2,R1、R2串联。
I最大=0.6安,U最小=I最大R总最小=0.6安×10欧=6伏1分
U2=3伏时,U=U1+U2=10欧×(3伏/50欧)+3伏=3.6伏,
此时电流表不可能达到最大,所以3.6伏舍去。1分
当I最大=0.6安且U2最大=3V时,U′最大=U1+U2=0.6安×10欧+3伏=9伏;因题中要求两个电表先后均能达到满刻度,所以最大电压应小于9V。1分
所以6伏≤U<9伏1分 说明:在计算中,有关单位错写、漏写,扣1分错写、漏写、分“20Ω2A”;6;0.836。
26.
(1)大于。
(2)
(a)沿相同材质、相同倾角的斜面拉物体,拉力所做的功与直接提起重物所做的功的比值相同。2分
(b)沿相同材质、不同倾角的斜面拉物体,拉力做的功与直接提起重物所做的功的比值不同,斜面倾角越大,WF与WG比值越小。2分
(3)不同的物体,不同材质的斜面,不同倾角的斜面。
学科网(www.zxxk.com)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网站!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学科网
20
40
甲车
2
4
6
8
0
t/秒
乙车
s/米
10
30
图1
A
P
V
S1
S2
R1
R2
图2
甲乙
A
B
C
C
图3
图4
图5
图6
F
图10(b)
60厘米
90厘米
图10(a)
甲乙
图11
图12
S2
图13
图14
图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