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扬:小崔村的葬礼

 诗人麦扬 2014-06-10

  

葬礼,是一个人戏剧性人生一生的终场戏,只是主角死了,活着的都是演员。

一个春天的午后,一场葬礼正在冀中平原滹沱河畔的小崔村举行,哭声此起彼伏,鞭炮声接连不断,亲戚朋友,远亲近邻都来了,全村的乡亲们也几乎都来了。在一阵响亮的鞭炮声过后,殡仪行列走出了村庄,白茫茫孝服一大片,逶迤而行,缓缓向滹沱河堤下的墓地走去。又是一阵鞭炮声,又是一阵哭声,一位老人被安葬了,终了一生,戏剧收场,入土为安。

老奶奶活了94岁,无疾而终,可谓寿终正寝。据说,前天傍晚,她感到不舒服,喘气困难,儿女们急忙把她送到县城医院里,医生检查之后,说是并无大碍。不料,快天黑的时候,人就没气了。

老奶奶生养了一个儿子和六个女儿,留在身边的却只有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他人都在外地。闻听噩耗,儿孙们纷纷赶回家奔丧。老奶奶活了这么大岁数,也没有什么令人悲伤的,哭两声也就得了。葬礼仍是按照村庄的老礼儿办理,亲戚们和乡亲们陆续前来家中吊唁。院子里的枣树下原来就有一口大铁锅,此时又在旁边支起了一口同样大的铁锅,十几位妇女在锅台周围忙碌着做饭,招待来客吃饭用餐。而在院子入口的南墙根下,支着一张圆桌,几个庄稼汉围拢吸烟,桌子上放着几盒香烟,供给客人们吸。葬礼的主事人就在其中,他们几个人负责筹办葬礼,遇有大事则跟主家协商。这中间有一位记账的人,摊开桌子上的白纸账簿,正楷记录每位吊客送上的礼金,钱就压在账簿旁边的木块下面。

乡亲们聚集在院子里,述说着老太太一生的功业,感念老人的恩德,人人都在回忆自己跟这位慈祥老人的交往旧事,大家在一起悼念死者,用这种方式寄托心中绵绵不尽的哀思。

一场葬礼,延续着乡村古老的习俗。

老奶奶的重孙女在满院子的客人之间穿梭跑动,见到这么多的陌生人,小姑娘仿佛过节一样快活。她,尚不知太奶奶的死是怎么回事,她眼里见到的只是葬礼的热闹。新生与死亡,生命在大地上延续,生活依旧按照四季更替在轮回。俗话说,一茬儿庄稼一茬儿人,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这座滹沱河畔的小村庄里出生,长大,婚丧嫁娶,衰老,疾病,死亡。然而始终是生生不息,新旧更替,每年每月每天都在这片土地上诞生着新的生命。

我们兄弟三人从白池村出发,穿过县城,来到小崔村,三姐一家人也赶来了,一起参加了老太太的葬礼。

小崔村是滹沱河畔一座宁静的小村庄,就像村南那条小河渠里的水一样,庄稼人的日子总是平平淡淡的,但却平静而幸福。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增长,经济收入得到很大提高,乡亲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宽绰。然而,河滩宽阔的滹沱河依旧多年断流,两岸的居民得不到水利,间或发水却深受其害。村南的这条小河,原来是村民们挖出来的水渠,尽管河套里没有水,但水渠里存着雨水。三十多年前,我曾跟随大姐夫在水渠中捞鱼捉虾,渠水是那样的干净。抓到一只透明的小虾,放到嘴里,嚼起来有一股清香的海鲜味道。乡亲们劳动的时候,口渴了,就趴在水渠边上,用双手捧出水来,痛痛快快喝下去。时移世易,现在,谁敢喝!邻村办起的小工厂,日夜不停地向河渠里排放污水,水渠中的水竟变成了像黑墨水一般的颜色,水渠沟边,寸草不生,牛羊不敢靠近。我们从县城乘车去小崔村,汽车在水渠边的大路上驶过,隔着车窗就闻到了渠水发出的恶臭气味。乡亲们说,夏天更臭,远在十里地之外就能闻到。奇怪的是,当我们从小崔村返回县城时,墨黑色的污水上,竟然游动着一只野鸭子!难道,墨黑色的渠水里还有鱼虾不成?这真是一桩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回望小崔村,绿树成荫,麦浪涌动,白色的温室大棚环绕在村庄四周,云雀在蓝天上飞鸣,那里依旧是一派田园诗的气象。

 

                              2014610日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