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煎药与服药的方法和禁忌

 PJ书屋 2014-06-10

煎药与服药的方法和禁忌

(2011-03-09 22:09:45)

如何煎药?

煎药操作流程
一、 煎药用水
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
二、 加水量
根据饮片质地、吸水性能、煎煮时间长短、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计算加水量。
三、 煎前浸泡
煎前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也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药物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
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漫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四、 入药方法
(1) 先煎:贝壳、甲壳、化石以及多数矿物药,如牡蛎、磁石等,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同煎。另有一些中药毒性较大,如附子、生半夏等,为减少其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2) 后下: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发或破坏二不耐煎煮者,如薄荷、大黄、番泻叶等,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完毕再将其纳入,煎煮5-10分钟即可。
(3) 烊化: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阿胶等,不宜与其他药共煎,需要另外炖化,再兑入其他药同服。
(4) 冲服: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芒硝),液态药物(如竹沥、姜汁等),宜用开水冲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可。

煎药常识:汤剂多由复方煎制而成的,其药物成分相当复杂,大体上有易溶于水和难溶于水的,亦有易挥发的,有久煎易破坏、分解、焦化的等等。为了提高汤剂煎出量,减少挥发性物质的损失和有效成分的分解破坏,提高汤剂的质量,确保疗效,应视各种药物的不同性质,在入煎时要分别对待。 
  ⒈先煎 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毒性,充分发挥疗效。 
  ⑴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须先煎。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灵磁石、紫石英、白石英、代赭石、海浮石、鹅管石、青礞石、花蕊石、自然铜、牡蛎、石决明、珍珠母、海蛤壳、瓦楞子、龟板、鳖甲、穿山甲、龙骨、龙齿、虎骨、豹骨、鳖甲、水牛角等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 
  ⑵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雪上一支蒿、落地金钱、商陆、痕芋头等等,要先煎1~2小时,先煎、久煎能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乌头类药物,因含有乌头碱而有毒,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次碱,进而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及原来的1/2000。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强强心作用。附子酯酸钙遇热产生钙离子,有协同去甲基乌头碱的强心作用。 
  ⑶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藏青果、火麻仁只有先煎才有效。石斛内含内酯类生物碱,只有久煎的水解产物才起作用。 
  ⒉后下 后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坏。 
  ⑴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木香、豆蔻、砂仁、红豆蔻、草豆蔻、檀香、降香、沉香、青蒿、玫瑰花、细辛等等均应后下,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入药即可。 
  ⑵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等应后下。钩藤含钩藤碱,煎20分以上,其降压成分被破坏。杏仁含苦杏仁甙,久煎能水解一部分,产生氢氰酸而随水蒸汽逸散,减弱止咳作用。对于炮制不透的杏仁,由于酶的作用,水解得更迅速。大黄取其泻下作用,因大黄甙泻下效果比甙元强,故不宜久煎。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入煎。 
  ⒊包煎 
  ⑴花粉类药物,如粉花粉、蒲黄;细小种籽类药物,如葶苈子、苏子、菟丝子;药物细粉,如六一散、黛蛤散等等均应包煎。这些药物虽体积小,但总表面积大,颗粒的流水性强表面张力大,不与不充分接触而浮于水面,故须用纱布包好与其它药物入砂锅中同煎。 
  ⑵对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如秫米、浮小麦、车前子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糊化、焦化,故需包煎。 
  ⑶对附绒毛药物,如旋覆花等,采取包煎,可避免由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⒋烊化冲入 对于一些胶类或糖类,粘性大,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鸡血藤胶、蜂蜜、饴糖等等,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中或入汤液中烊化服用。如若混煎,会导致药液的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溶出,胶亦受一定损失。 
  ⒌煎汤代水 一般体积庞大吸水量较大的药物如丝瓜络、灶心土、金钱草、糯稻根等先宜与水煎煮,将所得的药汁去滓后再煎他药。 
  ⒍溶化 如芒硝、玄明粉等亦可溶化冲入汤剂中应用。 
  ⒎另煎后兑入 一些贵重的药物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均可以另煎,其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⒏生汁兑入 如鲜生地汁、生藕节、梨汁、韭菜汁、姜汁、白茅根汁、竹沥等,不宜入煎可兑入煮好的汤剂中服用。 
  ⒐合药冲服 某些贵重的药物有效成分不在水中溶解的或加热后某些有效成分易分解的药物,如人参粉、牛黄粉、羚羊粉、三七粉、麝香粉、全蝎粉、肉桂粉、甘遂粉等,将药末合于已煎好的煎剂中搅拌后服。 
  ⒑去滓加蜜煎 为便于病人服用,监制药物的毒性,延长药物的疗效常用去滓加蜜煎。如《金匮》方大乌头煎,以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xx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个别病人服用乌头药物出现胃中不适的副反应时,用去滓加蜜煎的方法,常能消除这种副反应。

 五、 煎煮次数
在煎煮药物时,其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需要将药液滤出,再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保证疗效,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
六、 煎取药量
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
七、 煎煮操作
1、按照中药付数、所煎药物重量、药物质地、煎煮时间及煎药量计算加水量,用自动加水机进行计算并加水,浸泡药物30分钟。
2、一般宜先武火(大火)后文火(小火),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煎药时间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通常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避免久煮而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滋补药则在煮沸之后,用文火维持30-4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3、注意需要先煎、后下等特殊操作的药种,保留传统煎药特点,满足不同处方需求。
4、每剂中药宜煎煮两次或三次,充分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提高疗效;药料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
5、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煎干或煮焦者禁止药用。
6、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当使用不同的标识区分。
7、煎煮好的药液应当装入经过清洗和消毒并符合盛放食品要求的容器内,严防污染。
8、使用煎药机煎煮中药,煎药机的煎药功能应当符合本规范的相关要求。应当在常压状态煎煮药物,煎药温度一般不超过100℃。煎出的药液量应当与方剂的剂量相符,分装剂量应当均匀。

 

今天一位豆友文我,这药如何煮?那就介绍一下吧~
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我国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中药煎煮方法。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煎煮用水分为雨水、千扬水等多种;徐灵胎认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出了药液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这些都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而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中药药效的发挥。
    中药煎煮过程中要发生两种变化:一是药物有效成份的溶出;二是药物中各种生理活性成份进行化合反应。因此,汤剂的煎制方法有许多特殊的讲究。
    可见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有效地利用药物和提高治疗效果十分重要。中药的合理煎煮可以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对于防治疾病均有重要意义。中药的煎煮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1.清洗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份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2.器具
煎药器具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份发生化学反应,导热均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小,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但砂锅孔隙较多易“串味”,且易破碎。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具有抗酸耐碱的性能,可以避免与中药成份发生反应,大量制备时多选用。铜、铁质煎器虽传热快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中多种成份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质量,不能使用用铜、铁、铝锅、锡等器具,铝锅虽传热快、化学性质较稳定,但铝锅不耐强酸强碱,对酸碱性不很强的药可以选用,但不是理想的煎药用具。
3.浸泡
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份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常温水--室温水浸泡60分钟,轻压药材时水高出药平面约2厘米。以药材浸透为原则。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冬季可以长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浸泡中药绝对不能用沸水浸泡。
4.用水
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水最好采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以减少杂质混入,防止水中钙、镁等离子与药材成份发生沉淀反应。
加水多少:按理论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水的用量一般为:第一遍煎煮时为药材量的5-8倍,或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头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5-1厘米,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份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一般如果方中草、花、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补充加水,可以多放一点水。
很多中药说明是三碗水煮成大半碗。其实这是笼统的说法而已。碗有大小之分,药物有多少之别,药材质地亦有所不同,不能简单以三碗煎煮成大半碗而论。
5.方法
5.1煎煮中药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
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大火、急火称武火,小火、慢火为文火)。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减慢水份蒸发,有利于有效成份的溶出。至于火候和时间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
5.2煎煮次数与方法
中药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最少应煎两次。煎煮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药材损失大;煎煮次数太多,不仅耗工和燃料,而且煎出液中杂质增多。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的有效成份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在两次煎煮后可能存留的有效成份较多,可再煎第三遍,改为一日3次服用,以节约中药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份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份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份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或三次。治疗一般疾病的中药煎煮以2次为宜,一般先用急火煮沸,水沸后计算煎煮时间,一般为头煎20~30分钟,二煎10~20分钟。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宜用武火,时间宜短,煮沸时间为l0~20分钟即可,,并趁热服用。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以3次为宜,头煎为40~50分钟,二煎为20~30分钟,三煎为l0~20分钟。有效成份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用效成份充分溶出。以上煎煮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
煎煮好的中药要趁热滤出,免得有效成份沉淀在药渣上;如果不小心把药物煮干煮焦了,则此药不能服用,因为此时产生很多有毒物质,服用对身体有害。
5.3煎煮榨渣取汁
 汤剂煎完后应榨渣取汁。因为一般药物加水煎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其次主药液中的有效成份可能被药渣再吸附。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有效成份损失,尤其是一些遇高热有效成份容易损失而不宜久煎或煎两次的药物,药渣中所含有效成份所占比例会更大,榨渣取汁的意义就更大。
一般在最后一次煎煮时,趁热将药液滤出后,要将药渣用双层纱布包好,绞取药渣内剩余药液。有研究表明绞取药渣内的药液可增加药液成份的l5%~25%。
中药煎后所取得的药液成人一般每次150毫升,学龄期儿童100毫升,婴幼儿50毫升为宜。按一日2次服用,成人每剂300毫升日服2次,学龄期儿童200毫升日服2次,婴幼儿100毫升日服2次为宜。

 

 

 

 

 

 

服中药汤剂的注意事项:

简单的说,服中药汤剂时忌吃腥辣刺激的食物,晚上吃完晚饭后2个小时服用比较好,这时胃已经排空60%以上了,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注意,中药汤剂要热服.千万不要放冷了再服,热服容易吸收,冷服不易吸收还容易拉肚子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1.喝中药请在饭后30-60分钟服用为宜.可以避免中药成分对胃粘膜的刺激.
2.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鞣质,咖啡因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可以喝水.
3.如果服用中药后有不舒服或腹泻等现象,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感冒咳嗽请停服汤药.
4.如果觉得口味较苦,可以加些糖再服用!

 

服中药是中医药物治病的最后一关,服不得其法,会影响疗效,甚至“前功尽弃”,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一、每日服中药剂数、次数及服药后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一般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但对治感冒等急性病,据病情必须每天服2剂以上,次数可每4-6小时一次,甚至每2小时一次,得效则减少服药频率。服药后宜休息半小时左右,不宜立刻活动或劳作。此外,非常重要的一条,治感冒发热或进温补之剂时,必须服药后喝1-2碗稀饭,以助药力,绝不可药后恣意吹空调、饮冷水或凉台露天贪凉,否则极易失去中药温散与温补作用。

二、服药温度

  中医对服用中药的温度非常讲究,素来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具体地说,就是分热服、温服和冷服三种。

  1)热服:在药液比较热时服用。凡解表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出汗的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宜热服。

  2)温服:药煎好后放一会,待其不冷不热时服。凡平和补益药均宜温服。

  3)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冷服。

三、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根据治疗疾病的不同分成6种:

  餐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用于治疗肝肾虚症和肠胃病,以及腰以下疾病的均宜餐前服,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性容易下达,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餐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用于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或因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或毒性较大的药,均宜在饭后服用,以免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常用于治疗脾胃病。

  空腹服:凡滋补类汤药,宜早晨空腹用,以利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

  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侧卧。

  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一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一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四、服药时饮食禁忌

  1、忌口:即服药期间的忌口。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性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滑腻;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2、特定药的忌口:具体指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食物,如常山忌葱;地黄、首乌忌葱、蒜、萝卜;人参忌萝卜等。

  五、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一般定做的水丸、浓缩蜜丸,每次服用量为一瓶盖,每日二到三次;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质硬者,可以开水溶化后服。胶囊剂,中号胶囊,每次8粒,每日二到三次。

  六、散剂、粉剂:可以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

  七、膏剂:易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呕吐。

 

 

 

 

 

1、要服质量最好的中药
    服中药治病的第一步,就是去医院看病,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在全面了解病情的基础上开出处方,这处方便是买药的依据。
    俗话说千医易得,良医难觅。看病吃药决不能随便马虎,否则不但治不好病,还会延误加重病情。因此,找一个自己比较了解的、医术精湛、态度认真的大夫看病,这是保证药物质量的第一步。为什么这么说呢?一张功夫上乘的处方,不仅药物之间配伍严密、药量讲究,而且药物的产地、炮制方法等都写得一清二楚,这样,药店抓药的人不会模棱两可,从而保证了疗效。
    其次必须在药物质量可靠的医院、药店买药。中药质量的优劣相差很大,有些由于贮藏不当或时间过长,往往有虫蛀、霉烂等变化,有些由于加工炮制过程中粗糙,常常达不到要求,还有些在运输、搬运或吹风干晒等过程中混入了杂质,更有甚者出售假药,所有这些直接影响着服药的疗效。

2、煎中药须选择水源
    前人对煎药用水很有讲究,常常特别注明以防病人忘记。常用的有流水、甘澜水、米泔水、酒水,以及麻沸汤渍等。所谓流水即是流动的水;甘澜水也称劳水,即用勺子扬过数遍的水;麻沸汤即滚烫的开水。现在煎药用水医生一般不作规定,病人可以自己选择,常用的如自来水、甜井水、河水、泉水或蒸馏水等,视方便而定。
    煎药用水应以水质纯净为原则。自来水宜先放在盆中以便其中的灭菌物质氯逸出;井水、河水宜放置一段时间,以便除去沉淀后其中的杂质;泉水、蒸馏水因来源少,一般不用。
    总之,煎药用水定先静放一定时间,以达到纯净水质的目的。选择何种用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3、煎药宜用什么器皿
    中药汤剂煎煮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加热过程,药物的各种成份之间也进行着复杂的反应。因此煎药的器皿必须认真选择,如果选择不当,往往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古人主张“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锅煎煮。目前都用砂罐,因为砂罐导热较快、受热均匀,性质稳定,从而不会使中药的有效成份发生变化,而且价格便宜,所以,是理想的煎药器皿。
    没有砂罐,也可以用搪瓷罐、大搪瓷缸或铜、铝制品,不宜使用铁锅。因为许多中药中含有生物碱,它必须和鞣质或有机酸生成盐之后,才能溶于水;如用铁锅煎药,容易使中药里的鞣质与铁反应生成鞣酸铁或其他成份,影响生物碱的利用,使中药中有效成份浸出减少,降低疗效,甚至发生毒副作用,如大黄、首乌等用铁锅煎后,会使汤液变色,因此,不宜使用铁器煎药。

4、煎药的药罐一定要擦洗
    不论在医院还是在家里,煎煮中药一般都使用固定的容器,由于煎煮的药物常常有变化,所以每次煎完药后应该清洗干净,每次煎药前再重新洗净擦干,如此擦洗的主要目的有三个:
     (1)防止不同性质的药物相互干扰。煎煮中药时,药汁因受热蒸发水份后而被浓缩,使容器的周围常积成一层干燥的药汁,这样若不及时擦去,而继续煎煮另一帖药物,这些干燥的药汁就会溶解,如果前后两帖药物不同,特别在公共煎药场所,往往出现药物的“串味”、“串气”等。万一含有烈性或有毒药物的,影响会更明显,轻则服药效果降低,重则并发其他症状,贻误病情。所以不管在家中,还是出差在外在公共场所煎药,认真擦洗煎药容器是很重要的。
    (2)防止煎煮的药物沉底、粘结和焦化。有些药物由于质量较重,在煎煮时容易下沉,往往粘结在锅底,如龙骨、牡蛎、磁石、瓦楞子等矿物或介壳类药物,若不及时擦洗干净,势必越积越厚,甚至出现药物焦化,使药液浑浊且充满焦味,严重破坏药物在效成份,影响药物疗效,严重时出现腹痛、吐泻等不良反应。
    (3)防止变味变质。这种情况夏天比较多见。夏天气候炎热,病菌滋生繁殖极快,煎药后药罐如不及时清洗擦干,往往出现异常气味。因此夏天煎药时更应注意药罐的清洁卫生,每次用后用前均须清洗擦干。

5、煎中药前的注意事项
    中药从药店或医院买回来以后,不宜放入药罐中立即煎煮,应打开药包,认真检查一下有否霉变、虫蛀或杂质,对吃药有数的人或对中药比较熟悉的人,还可检查一下药是否有错,药味是否齐全。
    如果药物无霉变、虫蛀等,可以打开浸泡。步骤如下:先将药物倒入盆中,放入适量的清水(将另煎或包煎的药放在旁边即可),用手轻轻扰动,再将水慢慢倒了,如此两到三次,即可将药物漂洗干净。将经漂洗的药物装入药罐中,加水适量,加盖或不加盖均可,浸泡1小时左右。通过浸泡使水渗入药物组织中,药物因而膨胀,有效成份容易煎出。

6、怎样掌握煎药的水量、火候与时间
    煎药必须加入合适的水量,具体多少水量为宜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简单地规定一碗或两碗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药的剂量有大小,药味有多少,煎药的时间也有长、有短,所以要根据具体的药物来决定添水多少。一般情况下,头煎(第一次熬),以水漫过药面一指厚(约半寸)为宜,这在浸泡药物时就应掌握好,宁可略少一些,也不可过量;二煎(第二次熬)以水漫过药面半指即可。补药需要多煎一会,加水可适当多一点。总的来说水不能加得太少,也不能加得过多。太少,容易熬干熬焦,太多,延长了煎熬时间,有时会损失药物的有效成份。
    至于煎药火力的大小、时间的长短亦随药物的性质灵活掌握。中药煎煮历来强调火候得宜,正如李时珍所说:“火候失宜,则药无功”且强调:“先武后文,如法服之,未有不效者。”武火即急火,文火即慢火。实际火力大小与水量、时间密不可分,如祛风解表药,一般气味芳香,极易挥发,这时要求加水量不要过多,火力要大,煎煮时间短,这样煎出来的药汁气味芳香,发汗解表作用就强,服后能迅速奏效。又滋补调理药,一般质地比较坚韧、粘稠(以根、茎类为多),一时不易煎出有效成份,这时就要求加水量多一些,开始时用大火煎沸,然后改用小火慢煎,时间宜长,这样煎出来的药汁味浓质稠,滋补作用明显,服后药力持久。
    一般而言,药物煎煮在水量、火候适宜的前提下,开锅后10-15分钟即可,解表药开锅后5-10分钟,补虚药可在开锅后再煎20-30分钟。给小儿煎药,水量宜少些,煎煮时间稍长些,这样药汁少而浓稠,便于服用,又不影响疗效。

7、什么是先煎后下
    中药的种类极为丰富,有矿物类、动物类、植物类,即使植物还有根、茎、叶、花、果实等各种不同药用部位,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所以,煎煮的时间、方式也不相同。医生在处方中特意标明“先煎”、“后下”以示同其他药物的区别。
    先煎就是先用多量的水煎一定时间,冷却后再加入其他药物同煎。一般先煎不少于半小时,而磁石、珍珠母、龟板、鳖甲等,以先煎1小时以上为宜。
    先煎的药物一般为矿石类与介壳类,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赭石、寒水石、生白石英、龙齿、龙骨、紫石英、牡蛎、石决明等,这些药物结构致密,质地极为坚硬,有效成份一时不易煎出,需要打碎后先煎,方能使其有效成份充分煎出,所以,像有些中药包装袋上写的先煎1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此外,有些中药需要通过高热以减低其毒性,也应单独先煎1-2小时左右,如乌头、附子等。
    后下就是在其他药物将要煎好前的一定时间再放入同煎,一般在煎好前3-5分钟放入,与其他药物混和后稍等片刻即可取汁。
    后下的药物气味芳香轻薄,如薄荷、砂仁、白蔻仁等,这些药物有效成份大多是挥发油,如薄荷所含挥发油有发汗、解热的功效;白蔻仁的挥发油能调整胃肠蠕动、促进胃液分泌的功能,煎煮时间长则易使芳香气味耗散,药效降低甚至丧失。
    总之,中药的“先煎”、“后下”是有科学依据的,煎药时切忌图省事将之一同放入,这样会影响疗效。

8、什么是包煎与另煎
    有些小粒的种子类药物,如车前子、葶苈子、秫米等,入汤煎煮后变得粘腻,使药液混浊,不易滤出,而且常常贴在药罐壁上或底部,容易煎焦,所以需要用布包起来煎煮。有些粉末类药物,如蒲黄、海金砂、灶心土等,以及入汤的散剂、丸剂,也宜包煎,否则使药液浑浊,难于下咽。另外,有些附有细小绒毛的药物,如旋复花、枇杷叶、白茅花等,更宜包煎。若不包煎,则绒毛极易散浮于药液中,不易去除,服后常常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有人服用旋复花、枇杷叶等药后,咳嗽不但不见减轻,反而咽痒咳嗽更重。可能就是这上缘故。
    对于某些贵重药品,如人参、羚羊角等,常常采取“另煎兑入”的方法,就是单独煎煮后再和入药汁同服。这些药物一般价格昂贵,用量较少,且其本身成份不易煎出,因此,如果与其他药物一同煎煮,很难将有效成份充分煎出,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造成了不必要的药材浪费。这些药物平常还将之弄成小片后反复隔水炖服。

9、什么是烊化与冲服
    烊化就是指一些胶类药物一般宜用黄酒炖烊,或加水蒸化,待其他药物煎好并除去药渣后,再兑入煎剂同服,或用开水冲服。常须烊化的药物如阿胶、鹿胶、龟胶等。这些药物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煎,否则易于粘附于药罐壁底,容易煎焦,因而难于发挥疗效。
    冲服指一些比较贵重的药物既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煎,也不宜单独煎煮,而应该研成细末后开水冲服。如鹿茸、沉香、琥珀、川贝母、三七等,常常研末开水冲服。羚羊角片可以另煎,也可以研末冲服,研末冲服效果更好,更节省药物。散剂、小丸剂、丹剂、自然汁也宜冲服,如六神丸、藉汁等。

10、什么是煎透与榨干
    煎透与榨干是中药煎煮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煎透关系质,而榨干则关系到量,两者直接影响到药物的治疗效果。
    煎透就是将药物加适量的水,在火候及时间恰到好处的情况下,使药物的有效成份充分煎出,从而发挥最佳的疗效。煎透并不是加水多煎的时间长,而是把握药物疗效的最佳时机。比如说解表药,气味芳香,其中的挥发油容易挥发,因此在开锅后5分钟即可;而补益药,质硬坚韧粘稠,其中的有效成份一时难于煎出,所以煎煮时间宜长。这两者都叫“煎透”。掌握煎透的依据,可以观察药物内部是否已经充分吸入水份,质地是否转柔软,颜色是否已经变老等。
    榨干就是通过外力,将药渣中的药汁全部挤压出来,从而保证煎出的药量。榨干必须趁热操作,待凉后则均为药物吸收,很难榨出药汁。特别对有些质地疏松、吸水性强的药物,若不经过榨干,部分药汁随药渣丢弃,造成浪费,影响疗效。

11、煎药是否需要加盖
    一般地说,加盖可以使中药煎透,节省煎药时间。含有挥发成份的中药,如薄荷、苏叶、藿香、佩兰、荷叶等,均宜加盖,且要求在短时间煎好,以免有效成份的挥发,降低药效。一些贵重的补益药物,如熟地、枸杞、人参、鳖甲,煎煮时间较长,也宜加盖。
    当然对那些质轻、体积大的药物,如灯芯草、夏枯草、丝瓜络、金钱草等,加盖后往往溢出罐外,故宜开盖煎煮,并要随时搅拌,以利煎透。
    所以,是否加盖应视药物的特性、药罐的大小而定。

12、汤药怎么吃效果好
    服药是否合法,对疗效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服药的时间与方法如下:
    服汤药与吃饭应间隔1小时左右,一般的药物饭前服或饭后服均可,对胃肠有刺激药物宜在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发作前2小时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治疗痛经药,宜在行经前3-5天服,治发烧感冒药,在晚上9-10点钟服。对于急性重病,无时间限制,可随时服用。
    一般一帖药煎两次后,将药汁兑匀,分成两次或3次服。早中晚各1次,或早晚分服。对病情比较急重的也可1帖煎汤后1次服,如急性肠梗阻见腹痛,大便干结,或呕吐者,可用大承气汤顿服。也有一日服3次以上者,如感冒高烧不退,可给予解表药,4小时服1次,不分昼夜。也有一日连服两剂,以增强药力。
    一般情况下,汤药宜温服,凉服容易刺激胃肠引起不良反应,尤其是晨起后空腹服药,更是如此。

13、什么是温服或冷服
    汤剂一般多采用温服,因为温服不会刺激胃肠,以利胃肠对药物的吸收。
    有些药物更强调温服或热服,如感冒后发热、恶寒、头痛等,给予解表药温服或热服,有利于发汗解表,达到汗出邪去的目的。因此服解表药还常常喝热稀粥,以调和胃气,增强药力。另外脾胃虚寒或脾肾虚寒的病人更宜热服,以免凉药折伤阳气。寒湿痹证,热服有利于温通血脉,散寒除湿。
    有些病证采用冷服,如服药呕吐,冷服可以减少呕吐;有些清热解毒药冷服则清热解毒作用能更好地发挥。
    在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中,只有特殊的服药方法,才能适应病情的需要。如伤寒的假热真寒,应用“热药冷服”的方法来适应病情的转化。反之,如属真热假寒,则应用“凉药热服”的方法,来适应病情的转化。不这样,则往往会发生药汁入口即吐的抗药现象,达不到治疗效果。这在中医治疗法则中属于反佐法的一种。

14、什么是顿服或频服
    顿服也就是一次服一剂药。将头煎与二煎或混匀或不混,一次吃完。
    顿服常常用于一些危重病证,如阳明病燥、实、痞、满明显,可以用大承气汤顿服,以清热通腑。因为头煎、二煎同吃,往往在短时间内使体内药物达到较高的浓度,因而产生治疗作用。但又因为药物浓度很快下降,治疗作用不能持久,所以一般情况下不用。
    频服指小量多次服,两次服药之间间隔时间短,频度高。治疗呕吐常常采用频服的方法,对那些咳嗽严重,甚至引起呕吐的病人,服咳嗽药也可每次量少些,多服几次。小孩服汤药后,常常出现呕吐,因此宜用频服。中风昏迷的病人可用棉花条蘸药汁少量多次服。频服往往通过药物浓度在体内不断积累而达到治疗作用。

15、如何给小孩喂汤药
    中药味道复杂多样,或苦、或酸、或辣,服用量较大,一般一口两口服不完,因此,对孩子来说,服中药是一件痛苦的事。
    小孩拒绝喝汤药怎么办?当然,打骂、训斥不是上策;捏住鼻子,强行灌药也不好,因为小孩挣扎反抗,容易引起呕吐而全功尽弃,有时还发生药物灌入气管引起窒息的不良后果。因此,给小孩喂中药时,对大一点的应讲清道理,鼓励他自己服药,对较小的孩子可采用以下方法:
    (1)将中药熬浓一些,少服一些,加些白糖、冰糖以矫味,慢慢用小勺喂服。1-3岁,每天150毫升左右,分6-8次服;3-7岁300-400毫升,分4-6次服。
    (2)对容易反胃或喂药特别困难的孩子,可不让孩子看见汤药,在转移其注意力的同时,每次将少量药物连同糖水一起喂下。
    (3)汤药具有一定的体积,因此,喂药与喂饭、喂奶宜间隔开,不要刚喂完饭或奶就喂药,这样容易引起呕吐。3岁以下的婴儿采用被动喂药法,将病儿抱成半卧位,头部抬高,颈部垫上小毛巾,固定手足,取塑料软管吸满药液,将管口放在病儿口腔颊粘膜和臼齿间慢慢挤滴,这样药液可慢慢从舌下入口。
    (4)喂药时如出现呛咳呕吐,应抱起小孩,轻拍其背部,过一段时间再继续喂药。
    总之,给小孩喂药宜小量频服,因为小孩的胃体积较小,一次不能装下许多药物,加之小孩好动,喂药后容易出现呕吐,因此,不能同成人一样一帖药分两次服或三次服。30天以内的新生儿,味觉尚未形成,因此,可以将中药汤液放在奶瓶中,让患儿自己吮吸。

16、如何给呕吐或口噤病人服汤药
    有些病人服中药就呕吐,口服汤药也不例外,加上汤药多有一定的气味,所以往往服后即吐,不能发挥药效,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如有这种情况,应当试用以下办法:
    (1)有服药前先服少量生姜汁,再服汤药,也可以在药液内加入适量的生姜汁,或用鲜生姜汁点舌或鲜生姜片擦舌。
    (2)嚼少量陈皮,然后再服药。或先服少量绿豆汤。
    (3)采作频服的方法少量多次服。
    (4)冷服。
    对于这些措施尚不奏效者,可以取一块干净毛巾,用温水湿透拧干后围于颈项(毛巾温度不宜过高),此时再服汤药,常常可以避免呕吐。
    有些危重病人昏迷不醒,牙关紧闭;或者中风以后,口噤难开,服药极为困难,这种情况下,可先用乌梅擦牙龈,待牙关紧闭稍好时,顺势将药灌下;另一种办法是用竹板撬开牙关,然后将药灌下。但无论何种方法,均不宜灌得太急,以免药液呛入气管。对于采用鼻饲进食的病人,则可通过鼻饲管灌药。

17、服汤药可不可以加糖
    中药除了苦味以外,有的还有其他特别的怪味,如腥味、酸味等,因此对许多人来说,服中药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减轻药物的怪味,有人常常在汤药中加糖,其结果容易降低中药的疗效。
    中医学认为,中药本身具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各具不同的作用:辛味中药多为发散,如荆芥,薄荷;甘味中药多为补益,如甘草、大枣;酸味中药多为收敛,如五味子、金樱子;苦味中药多为清热,如黄连、龙胆草;咸味中药多为软坚,如海带、昆布,而且五味入五脏,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咸入肾。如果将糖放入药液中,破坏了中药本身的味道,必然会影响疗效。例如痰多咳嗽,当理气化痰,组成药物以辛味为主,入肺以发散祛邪,加入糖以后,减轻了辛味,其祛痰作用也就减弱,这就是糖能助湿敛邪生痰的依据之一。

18、慎防中药煎干甚至煎焦
    中药品种繁多,含有的有效成份不一样,因而表现出来性能也不一样。
    煎中药时,往往因为加水过少、火力过猛或忘了煎煮时间,使药汁煎干,甚至药物煎焦。这时当如何处理?对于煎干尚未煎焦的药物,重新加水适量,稍煮片刻,仍可服用,但是有些药物的成份遭到了破坏,疗效也因此降低。如荆芥、防风、苏叶、薄荷等祛风解表治疗伤风感冒的药物,其有效成份挥发油的含量必然因此而降低。又如党参、黄芪、茯苓、淮山药等滋补药物,其所含的糖、氨基酸等有效成份也往往被破坏。如果煎焦以后,中药的有效成份几乎完全丧失,因而也就没有治疗作用,所以煎焦的药物不能再服用。
    药物煎焦以后,有些产生了其他功效,如荆芥是解表药,煎焦以后变成了荆芥炭,失去了解表作用,反而产生了止血效能;还如蒲黄用于活血,而煎焦后蒲黄炭则止血,作用恰恰相反。因此,煎药应当注意水量、火候、时间,以免煎干甚至煎焦。

 

 

 


中药也有副作用

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其多数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地讲,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毒性稍轻些的有:白附子、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马钱子、巴豆、生天南星、生甘遂、闹羊花、天仙子、蟾酥、土木鳖、吕宋果、云轴子、枫茄子、枫茄花,生硫磺、巴豆霜、白降丹、罂粟壳等。当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如枫前花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剂量过大,常会引起中毒死亡。因此,有毒性的中草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那么,平时在中药方剂中常用半夏、天南星、附子、川乌、草乌等,为什么不发生中毒呢?一方面是由于对这些药物进行了炮制,如生半夏口服会引起呕吐。唇舌发麻。声音嘶哑等副作用,而生半夏用姜汁、明矾、盐等炮制后,其毒性大为降低。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水银用做主药治疗皮肤癌、宫颈癌时,只能限于外用,严禁内服,不然会发生汞中毒。

有些中草药虽然毒性轻微,若使用剂量过大,则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如木通有通乳作用,若用其大剂量(50克)与猪蹄同煮,服后会发生肾功能损害。又如白果,因其含有微量氢氰酸,在过量情况下,就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肤青紫、瞳孔散大、脉弱而乱,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

当需要用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时,首先应慎重,要严密观察,并注意剂量是否恰当,前者时间应稍长些。其次可与一些药物配伍,以减少毒性。如用于肝硬化腹水的十枣丸,就是配伍大枣来缓和甘遂、大戟、芫花这些有强烈泻下作用的中草药,起到减少毒性的作用。对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常配伍甘草来缓和毒性。现已证明,甘草中所含甘草甜素在药理上确有解毒作用,证实了《本草纲目》上记载甘草“解百药毒”的正确结论。


吃中药如何减少副作用

《神农本草经》中,将具有毒副作用的中药与一般药物明显区分,并指出了对中药的炮制原则。

一个胃病患者,当身体的其他病需要服苦寒药时,这时如果不照顾脾胃,也许在其他病痊愈之时,胃痛反而加重了,可以说这也是中药的副作用。

寒凉药虽能清热,但易伤阳;热性药虽可祛寒,但能耗阴;攻伐药固可祛邪,但能伤正气;滋补药固能扶正,但能恋邪。因此,一方面要通过炮制、配伍、减轻药量、改进用药方法等以减少药物的偏性,同时要掌握药物的禁忌以保证用药安全。中医所说十八反、十九畏等也是防止中药毒副作用的有关论述。

在临床上,中医讲究“整体调理、辨证施治”,用药有“君、臣、佐、使”等,就是让人们使用中药时要区分个别,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例如,在用中药栀子时,它有清三焦之火的用途,但一些人服后可出现腹痛,少数可见腹泻,而这部分人在停药后大多自行缓解。如果因病不能停药时,可加理气止痛、健脾止泻的中药或服用炒栀子,即可消除其副作用。

总之,只要按照中医理论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注意加工、炮制及配伍,完全可以减轻或消除其副作用。

 

 

中药用药禁忌 

 药物具有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两重性,利用前者、避免后者是选药组方的基本原则。后者就是用药禁忌的问题,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等内容。 

一、配伍禁忌  

  中药“七情”中的“相恶”和“相反”的配伍关系,均属用药禁忌。有关反药的内容,历代古籍中记载并不一致,被后世公认并影响较大的是金元时期概括的“十九畏”和“十八反”: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其中“十九畏”的“畏”,与“七情”之一的“相畏”,涵义并不相同。 

  “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并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由于对“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作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因此,目前应采取慎重态度。一般说来,对于其中一些药物,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 

 

二、妊娠禁忌 

  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二类。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酌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反生葱等记载。这说明服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食物。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高烧患者还应忌油。

药与病的对应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6183e0100ns1a.html

释义 

我国的药物,大多是生药,但有的因有毒性或性质剧烈,不能直接使用,有的则易于变质,不能久藏,有的则须除去杂质和不适用部分,方可使用。况同一药物,由于生熟不同,作用亦就有差别。因此,就必须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这就是炮制。

炮制的方法,按其目的而分,约有四类。

一、使药物洁净

●洗:是洗去药物的泥土和杂质。

●漂:有些海产药物,或用盐渍保存的药物,在使用前多先水浸一段时间,反复换

水,以漂去咸味或腥味,如海藻、昆布、盐附子、肉苁蓉等。

● 煮:如朴硝多泥土杂质,以白萝卜同煮后,冷却,成为玄明粉,则质地纯净。

●飞:金石类药亦多含杂质,置乳钵内与水同研,留其沉淀物则较纯净,如朱砂、滑石、礞石、海浮石等。

二、便于制剂和服用

●切片或捣碎:切片的药,通常多用刀切,但忌铁器的药,如地黄用竹刀切,菖蒲

用铜刀切。动物性的角质、骨质药及植物中质坚的药可用杵、研等法,使成碎粒或粉末,如犀角、虎骨、沉香。

●干燥:药物干燥后,既便于切片、捣碎,又便于保存。除日晒外,还有烘和焙两种,烘的火力弱(置烘房中),使其干燥不致烧焦,如菊花、金银花;焙是将药置于瓦上或锅上焙燥,使表面微微黄脆,如水蛭、虻虫。

●浸泡:用水浸泡使药物柔软,易于切片,如枳壳、芍药;置热水浸泡,使皮尖易剥离如杏仁、桃仁。

●蒸和蒸馏:有些药须蒸制后才易于切片,如茯苓、厚朴。含挥发油的药,如银花、薄荷用蒸馏法提制,成品称为露。

●煅和淬:是将药物直接放于火内绕红,或放置瓦上,间接火煅,大都用于矿物及贝壳类药物,如牡蛎、龙骨。若煅后迅速投入冷水或醋中,称淬法,如礞石、自然铜,淬后易于捣碎,且可缓和某些药物的峻烈性。

三、制止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煨:把药物裹上湿纸或面糊在火中煨熟,如肉豆蔻经煨后去油,可免呕吐;生姜经煨后,其刺激性减轻,发散力减缓,而更长于温中。

●炒:把药物放锅内拌炒,但因使用目的不同,加热程度也有差别,如白术、枳壳,只须炒黄;山楂、麦芽,大都炒焦;侧柏、地榆则多炒炭。而山栀、穿山甲炒后可减缓药性。常山用酒炒、黄连用姜汁炒可减轻其副作用。再有附子、干姜在较强火力下,久炒至起烟,则药物的毒性显著减低。

●去油:巴豆、续随子可用吸水纸包后压榨去油,乳香、没药经炒后去油,可减低毒性或烈性。

四、改变药物性能,提高疗效

●炙和炒:药物用蜜涂后微火炙黄,更能甘缓补中,如蜜炙甘草、黄芪。骨质药涂脂肪再炙黄,称酥炙,如虎骨、鹿角,使易于松脆,增强滋养效力。药物用酒炒,可加强通行血脉作用,如酒炒当归;药物用醋炒,可引药入肝经,如醋炒香附;药物用姜汁炒,可温胃止呕,如姜汁制半夏;药物用盐水炒,可入肾经如盐水炒黄柏。

● 发酵:发酵可改变原来药物的作用,如将大豆制成豆豉,将杏仁、辣蓼等制成神曲。

●反复蒸晒:将药物先蒸后晒,反复再蒸晒,如生地蒸晒成熟地,何首乌蒸晒成制首乌,使补肝肾、补阴血的力量加强。

以上各类炮制方法,归纳起来,不外乎是用火制、水制或水火合制等三种基本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