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江阴人李宗有一首《夜泊长寿桥》诗,这样写道:“寥落难禁客里情,隔溪渔火照深更。僧归古寺钟初动,人在孤舟月自明。野径雪晴梅有信,海天霜冷雁无声。蓉城咫尺家园近,且对篷窗酒漫倾。”诗人李宗外出归来,船停在长寿桥下。夜深了,水面上渔火点点,一片寂静,远处传来僧归古寺的钟声。诗人独坐在小船上,月光皎洁、明亮。此时,万籁俱寂,寒气袭人,江阴城的家园诗人距这里近在咫尺,但诗人却还坐在船中对着篷窗饮酒作诗。(这段文摘抄《周庄史话》) 我很喜欢这首诗描述的那种情景、氛围,在现代如果也有那种环境与情调,也会久久坐着对渔火、钟声、月光。而沉醉而愁绪。呵呵,但我写不出那么美的诗。 引用这首诗开头,想说的是,长寿桥在古代就繁华而灿美,就是在前几十年,也是长寿老镇最热闹的经济文化中心,周边码头河通四海,商场货铺繁杂林立、沿河居民安居乐业、饭店茶馆剃头书场。 很想拍诗人那种长寿桥,也想拍前几十年的长寿桥,想拍现在的长寿桥。当我拿起相机去了,发现长寿桥没了,老的没了。 从照片上看,长寿桥还是那样静静地架在长寿河上,虽然看上去是那么不堪重负、破旧残缺。但她已趟过不知多少多少代人生脚步,如果站在桥上头脑空白静静地聆听,或许会听到脚下石头缝传来久远的细细私语。没了,老桥就这样没了,繁华落寞到一不小心就没了。但她与长寿这个地方永远不会分开。因为总有人会在天涯海角,那恍然一刻会想到她。 啊,悔恨没有给她留几张好的照片。 |
|
来自: sumingyao > 《走遍江阴-周庄.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