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忠解读《弟子规》(14)信之三

 昵称15925553 2014-06-11


       见未真①,勿轻言;知未的②,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①真:真实情况②的:确实。
  在什么情况下不能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什么样的事情不可以随意传播?什么样的要求可以答应别人?什么样的要求是不能够答应的?如果承诺了对方却没能兑现该怎么办?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弟子规》会教给我们如何处理呢?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五花八门的资讯充斥着人们的耳目。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当他们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更容易失去正确的判断,不知所措。因此,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诚信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语言表述习惯至关重要。让他们从小就明白,什么情况下不能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什么样的事情不可以随意椽笔?什么样的要求可以答应别人?什么样的要求是不能够答应的?如果承诺了对方却没能兑现该怎么办?关于这个问题,《弟子规》又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建议呢?


  当今的社会生活实在是丰富多彩,所以教育孩子从小就按《弟子规》要求养成“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的良好习惯,就格外重要了。不是你亲眼所见的,或者就算你亲眼所见,但是看得并不真切的,就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事情的真相,没有足够的把握,没有确切的了解,就不要轻易地去传播。这四句话背后是一种慎重的、踏实的、负责任的习惯,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为人处世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否则,即便是最大的学问家,最有才华的人,也会闹出笑话来的。我们大概没有人敢说自己比苏东坡聪明,或者说比苏东坡有才气的吧?但他就犯过这样的错。


  据说,有一天,苏东坡到丞相王安石的府上去拜访,当时王安石正忙着接待别的客人。于是家里的仆人就引导苏东坡到书房里先坐一下,等王安石忙完了再过来相见。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房里等得挺无聊,就跑到书桌前看看。他发现王安石的书桌上有一张纸,纸上还有一首还没写完的诗,里面有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意思是昨天晚上,西风吹到了我的园林里来,把菊花全部吹落在地,一片金色。苏东坡读完以后,哈哈大笑,说你这叫什么诗,堂堂的一个丞相,又是一代大文豪,连季节都没搞明白。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怎么会有菊花落下来呢?所以苏东坡就拿起笔写了后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意思是:菊花跟别的花不一样,秋天不掉的,你这位诗人啊,想明白了再吟诗吧。写完之后笔一扔,走了。过了不久,苏东坡犯事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了这个地方,有一年的秋天,他推门一看,突然发现自己花园里边的菊花被风吹落满地,一片金色。苏东坡大吃一惊:菊花秋天怎么会落呢?“见未真,知未的。”你看到的只是一部分菊花,你了解的也是一部分菊花,天底下的菊花,真有秋天会落的。这就是一个例子,再有学问的人,如果不注意、不慎重,也会犯错误。苏东坡误以为菊花在秋天是不落的,这还是有影子的,但是还有好多事情,连影子都没有。假如我们轻易相信,往往会产生错误的判断,甚至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西汉时期,南阳有个人叫直不疑。此人好学,不图名利,非常忠厚。后来朝廷发现了这个人才,就让他去当了一个官。旁边有人开始嫉妒他,就诽谤这个直不疑:这个直不疑啊,相貌堂堂,也有水平,书读得也不少,但是这人品行不端正啊,和他的嫂子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下,天底下的人都怀疑这个直不疑,认为这个人很不堪。直不疑一看没办法了,开始还不想去争辩,到最后直不疑说:瞎扯什么呢,我连哥哥都没有,哪里来的嫂子啊?朝廷一查,直不疑果然没有哥哥。这就是非常著名的一个典故,叫“无兄盗嫂”(《汉书·直不疑传》)。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遇到什么事情,假如没有确实的证据,就不要轻易地乱讲,也不要轻易地相信。有这样一句谚语,叫“谣言止于智者”。谣言,碰到了真正有头脑的人,就没有市场了。


  过去,民间流传这么一首打油诗,很有道理:“谗言慎勿听,听之祸殃劫。堂堂七尺躯,莫听三寸舌。蛇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什么意思?就是说谗言你不要去听它,听了以后就会有灾祸、有劫难的,堂堂七尺男子汉(过去一般讲男子汉身高七尺。当然过去的尺子比较短了,不是今天这种尺子,如果按照今天的来算,三尺一米,那么这个人就是两米三三,比姚明都高,那是不可能的),不要相信三寸舌头。你人高七尺,舌头才三寸,为什么要相信它?舌头上有龙泉,杀人见血。龙泉是宝剑(龙泉在今天的浙江,出宝剑的地方),舌头像龙泉剑一样,有的时候杀人不见血啊。传说有人拿着宝剑去砍一个人的头,其中有一把宝剑很锋利,砍完了以后,这个人头滚到一边居然还瞪着刀说:好快一把刀!假如你相信谣言,就是你自己倒霉;如果不仅你自己相信,还竭力地去传播谣言,那就非常有害,很有可能使社会产生一种不安,产生一种动荡。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弟子规》用这十二个字告诫孩子们,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不了解时,不可以轻易传播。正所谓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三人成虎。


  三人成虎这个成语的背后也有一个故事。《战国策·魏策二》中说:“夫市之无虎名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什么意思呢?在一个城市里,怎么可能有老虎呢?这个道理不用说,大家都明白。但是三个人都说有老虎,大家就真的相信有老虎了,这就叫“三人成虎”。


  战国的时候,各国之间彼此之间互相攻伐,但是也经常妥协,签订一些和约、盟约。签完了盟约,为了让双方信守,有个规矩是彼此把国君的儿子交换一下,作为人质押在对方那里。那个时候,正好魏国跟赵国签订了一个类似于停战协议的东西,于是魏国就要派自己国君的儿子去别国当人质。当时有一个大臣姓庞,奉命护送太子到敌国的都城去。因为他心里知道,自己陪着国君之子到别的国家去,难保旁边没有小人进谗言,自己又不在国君身边,连一个申辩解释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想事先跟国君敲敲警钟。但是话不能直说,古人很讲究说话方式的,只能用比喻。


  临行前,这个大臣就对魏王讲,大王啊:假如现在有一个来跟您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这不胡扯吗?这么多人哪来的老虎呢?我不相信。这个姓庞的大臣说:假如又来了一个人,跟大王说,街市上有一只老虎,我看见了,大王您相信吗?魏王说:又来一个人说,这我就有点将信将疑了。这个姓庞的大臣紧盯着魏王又说:大王,如果现在有第三个人跑过来跟你说,街市上来了一个大老虎,我看见了,您相信吗?魏王说:那我肯定要相信了,三个人都说有老虎啊。这个大臣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大王,这是明明白白的事情啊。现在经过三个人一说,您就相信真的有了老虎。现在赵国的国都邯郸远离魏国的国都大梁,我身处异地,议论我的人,说我坏话的人,一定不止三个,希望届时大王您明察。魏王说:好的,好的,一切我都知道,你放心去吧。


  但是,当这位姓庞的大臣陪着魏王的儿子完成了使命,回到魏国的国都大梁后,魏王再也没有召见过他。为什么?还是听信了谗言了。也就是说这个谗言不断传播,不断重复,它的欺骗性会增加。如果我们轻易去传播谣言,我们在无意之间就成了一个帮凶了,就成了传播谣言的人的工具,这是我们要再三警惕的。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仔细观察,不能道听途说。假如我们忘记了“三人成虎”这个典故的话,那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谣言,传来传去,扰得我们生活不得安宁。


  这一部分的《弟子规》,讲的一个关键词,或者叫核心概念,就是一个“信”字。既然要讲信,就不可能不讲承诺,不可能不讲诺言。


  人们常说,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碰到这种情况,对于别人提出的要求不好拒绝,勉强答应后又无法做到。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弟子规》又是如何告诉我们的呢?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天底下的事情,没有一件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去做的,所以你不要轻易地答应别人。如果你轻易地答应了别人,而实际上又做不到,就会把自己放到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狼狈不堪。《弟子规》里边的意思非常清楚,道理也很简单,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真正要做到确实千难万难。


  在现在生活当中,这样的例子真是太多了。一位男士跟他太太说自己是钓鱼的高手:我今天钓点鱼回来,晚上准备好熬鱼汤吧。但他又钓不着,只好去买了两斤鱼,可被太太发现了,说:人家钓的鱼,都是有大有小的,怎么你钓的鱼都是一个品种的,还都一样大小的。所以我们在承诺某件事情之前,一定要仔细思考,充分衡量,不适合自己的,自己没有能力做到的,就不要承诺;假如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古代守信用的典范人物叫魏文侯。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文侯守信,在中国古代是传为美谈的,而且被载入了法家非常著名的一部著作《韩非子》里。


  我们知道国君一般都有自己打猎的场地,比如过去清朝的皇帝,在承德那边打猎,那边有围场,所以有管理那个地方的官员。有一次,魏文侯跟自己猎场的官员约好,什么时候我要来打猎。到了约好打猎的这天,突然刮起狂风,身边的侍从就劝魏文侯:那么大的风,您就不要去打猎了,魏文侯不同意。那个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电子邮件,也没有办法通知那边的官员。魏文侯就说:不可以因为风大的缘故就不去了,事先没有通知他们,现在单方面取消,这样的事情我不能做。所以魏文侯自己驾着马车,顶着大风赶过去,通知管理猎场的官员取消这次打猎活动。约定相会的日期,如果不能如约前往,应该在事先通知对方,免得别人苦等,这是守信,也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从小应该培养孩子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


  在现代生活当中,我们很多人都把这当小事,比如上级跟一个下级约好了,明天晚上五点半,在那里聚会,谈一件事情,上级突然有事了,往往不通知就不去了:你是我部下,你等等怎么了?这是千万不可以的。因为在讲诺言、讲信誉、讲守信方面,没有上下级的区分,没有尊卑的区分,没有长幼的区分,作为上级,作为长辈,更应该以身作则,社会要健康地运行,需要每个人都做到诚实守信。魏文侯在位的时候,受到当时各国的普遍敬重。其实当时的魏国并不强大,主要就是因为魏文侯人格的感召力,让大家特别地敬重他。


  《弟子规》告诫孩子们,无论说话做事都要遵循一个“信”字,诚实守信才是立身之本。凡是都要量力而行,无法兑现的事一定不要承诺。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你承诺别人的时候,往往预料不到这件事情有多难,那么当你无法兑现诺言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叫华歆的人,让我们来看一下他是怎么做的呢?
  当时国家大乱,各地战火纷飞,华歆要逃难,同行的还有一位他的同伴叫王朗,两个人一起坐船避难。本来船就很小,又装了很多东西,后面还有追兵,这个时候有一位陌生人突然过来说:救救我,捎我一把,让我也坐你们的船逃跑吧。华歆很为难,船太小了,他们自己还想快点逃走。所以华歆就拒绝了这个人的请求,说我带不了你,你还是自己保佑自己吧。但是旁边的王朗说:哎,华歆啊,船虽然小了点,不是还可以挤一个人吗?也不会沉没,你还是让他上来吧,咱们积点德、行点善,能帮一个人也算做件好事。华歆这么一听,就没有继续反对,这个陌生人就上了船。船上很挤很重,船速当然就慢了,就在这个当口,后面的追兵已经赶上来了。王朗慌了,就跟这个陌生人说:哥们儿,我们管不了你了,要么你跳河里,要么我们靠岸,你自己走。这时候说:不行,我当初之所以不敢答应他,不敢承诺带他走,就是怕后面的追兵赶上来。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答应他了,已经承诺他了,就不能因为危难而把他抛下,我们现在必须带着他一起走。这个故事在当时也传为美谈,所以被记载到《世说新语》里面。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如果不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做,随口答应别人,随口许诺别人,那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这样的故事更多。有一个故事也很有名,但是大家不一定熟悉,这个叫棘刺刻猴。在荆棘的尖上刻一只猴子,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谁又会做这样的承诺呢?这样的承诺又该怎么兑现呢?


  春秋战国时候,燕王有一个嗜好,就是收集各种各样非常精巧的玩物,特别是别人没有的珍奇宝贝。有时候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玩物,他不惜千金。有一天,卫国有一个人拜见燕王,他对燕王说:您不是喜欢宝贝吗?我能给你做一个宝贝,世上没有第二个。燕王当然感兴趣了,就问他:你能为我做什么人间宝贝啊?我这宫里面有的是宝贝。这个卫国人说:我手艺高超,有独门的绝活,我能给你刻一只猴子。燕王说:活猴子我那儿还有一堆呢,我还用你给我刻猴子。这个人说:大王您别着急,我能够在一根荆棘刺的刺尖上给您雕刻一只猴子。这个就是今天讲的微雕,顶级的微雕。燕王说:这个我听都没听说过,居然在那么小的地方可以雕刻一只猴子。宫里面金银宝贝有的是,但是没有这么小的猴子啊。于是心里很高兴,赶紧让人给他安排最好的生活,并且给了他方圆三十里地,作为那个卫国人的封地和俸禄。然后国王就问那个卫国人:你真能办到啊?卫国人说:没问题啊,我一定给大王刻好。燕王一想:你不给了我承诺吗?好,你去刻吧。过了几天,燕王心里痒痒啊,就把这个人叫来问:我想马上看一看,你给我雕刻的那只小猴儿呢?这个卫国人承诺是承诺了,可怎么刻得出来啊?这明摆着是不可能完成的嘛。卫国人一下子进退两难,他刻不出来,但又答应了国王,你这不是找死吗?所以卫国人开始编故事,说在荆棘刺尖上的这只猴子,那不是一件凡物,一个人要有诚心才能看见。他又对国王说:国王啊,你要向我保证,半年之内不进后宫,不能去找你的王后和妃子,半年之内不得饮酒。吃肉。国王一下就晕掉了:为了你一只猴子,你让我半年不进后宫,半年不喝酒吃肉。燕王很犹豫。这个时候,卫国人说:还没那么简单啊,这个还是最基本条件,你还得赶上一个雨过日出的好天气,还要抢在阴晴转换的那个瞬间,你才可以看到这只猴子。


  进退失据,卫国人开始编谎话了。但是大家别忘了,真相终究会显现,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这个时候,郑国有一个铁匠觉得这里边有诈,就去找燕王:大王,您看到猴子了吗?大王很郁闷,说看不着。铁匠问:为什么看不着呢?大王说:这个人说他能刻,但是他要求我半年之内不进后宫,半年之内不饮酒吃肉,还得等一个雨过日出天气阴晴转换的那一刻才能看到,看样子我没有福分。这个铁匠说:大王,你能看到。大王说:你怎么说能看到。铁匠说:您先问他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大王说我问不出来。这个铁匠说:好问啊,我是打刀的,如果要在那么小的尖上刻东西,他首先要有一把刀,比那个尖还要小的刻刀,不然怎么刻?总不能拿把菜刀去刻吧?我是一个铁匠,我知道如果大王您要叫我打这么一把刀的话,我是打不出来的,我做不到。既然这个卫国人跟您说有办法在荆棘刺上雕一只猴,您可以这么问他,说我知道这只猴雕起来很费功夫,一时半会儿我看不着,这是对的。但是你竟然能雕这么一只猴,您总得有这么一把刀吧?您先把这把刻刀给我看看,让我过过瘾。等我看到这把刀,就下决心半年不进后宫,半年不去吃酒肉,等着看这只猴。国王一想,好主意,就叫人把那个卫国人叫来,如此这般地跟他说了。这个卫国人说:有啊,这刀我有,可是我来见大王,随身不敢带啊,哪儿有见大王随身带把小刀的,我回去拿。卫国人回去之后,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等燕王再派人去他的时候,发现已经人去室空。


  我们传说当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都是为了告诉大家不要轻易地承诺。承诺了以后,如果做不到,会让自己非常被动。当然这个故事里边的卫国人,已经有点招摇撞骗的嫌疑了,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牢牢记住《弟子规》这段话:“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承诺是无比沉重的,在承诺之前,你要考虑好你多承诺的事情以及你个人的能力。一旦承诺了,唯一的选择就是履行这个承诺,把这个承诺变成事实。


  《弟子规》里讲了哪些话不能讲,哪些语言要避讳,哪些不好的表述习惯从小要戒除之后,又给我们讲述了对诺言、对承诺的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弟子规》所关注的还远远不止这点,甚至要求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对孩子的咬字、吐字的方式,以及说话的轻、重、缓、急都应该有所注意。希望从最小的细节开始,从小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弟子规》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规定?请大家听下一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