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笔下的卫辉:(晋)卢无忌《齐太公吕望表》

 laoxuesheng 2014-06-11

 

《齐太公吕望表》又称《吕望表》、《太公望表》,西晋太康十年(289)三月十九日刻。石连额高五尺四寸,广三尺一寸。碑阳20行,每行30字,有竖行界格,碑阴21行,字有漫漶,碑额隶书“齐太公吕望表”。此刻石原在河南汲县太公庙,明万历时移至府治,后丢失。清朝乾隆五十一年(1786),黄易获上段于于河南卫辉府署,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下段出现,藏于河南汲县县学。现已失,仅存拓片。

按,此处之“表”乃墓表。犹墓碑。因其竖于墓前或墓道内,表彰死者,故称。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墓表》:“按墓表自东汉始,安帝元初元年立《谒者景君墓表》,厥后因之。其文体与碑碣同,有官无官皆可用,非若碑碣之有等级限制也。”清·恽敬《与李爱堂》:“惟是墓表之法,止表数大事,视神道碑、庙碑体不同,视墓志铭体亦不同。墓志铭可言情,言小事,表断不可。”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三》:“至与墓碣式同而名异者,有墓表,如吕宪;有墓专,如房宣。表则树于墓外,专或藏于墓中。”故,本文只述其事,并无抒情之句。

  

齐太公吕望表

 

齐太公吕望者,此县人也。遭秦燔书,史失其藉。至大晋受命,吴会①既平,四海一统。太康二年②,县之西偏有盗发冢,而得竹策之书。书藏之年,当秦坑儒之前八十六岁。其《周志》曰:“文王梦天帝服玄禳以立于令狐之津,帝曰:‘昌,赐汝望。’文王再拜稽首③,太公于后亦再拜稽首。文王梦之之夜,太公梦之亦然。其后文王见太公,而叫之曰:‘而④名为望乎?’答曰:‘唯,为望。’‘吾如有所于见汝!’太公言其年与其日,且尽道其言,‘臣此以得见也。’文王曰:‘有之!有之!’遂与之归,以为卿士。”其纪年曰:“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参考年数,盖寿百一十余岁。先秦灭学⑤而藏于丘墓,天下平秦而发其潜书,书之所出,正在斯邑,岂皇天所以章明⑥先哲、著其名号、光于百代、垂示无穷者乎!于是,太公之裔孙范阳卢无忌自太子洗马⑦来为汲令。磻溪⑧之下,旧有坛场⑨,而今堕废,荒而不治,乃谘之硕儒,访诸朝吏,佥以为太公功施于民,以劳定国,国之典祀,所宜不替⑩。且其山也,能兴云雨,财用11 所出,遂修复旧祀,言名计偕12 ,镌石勒表,以彰显烈。俾万载之后,有所称述。

其辞曰13

于铄14 我祖,时惟太公。当殷之末,囗德玄通15 。上帝16 有命,以锡17 周邦。公及文王,二梦惟同。上帝□命,若时登庸18 。遂作心膂19 ,寅亮20 天工。肆伐大商,克咸厥功。建国胙土21 ,俾侯于东。奋乎百世,声烈弥洪。般溪22 之山,明灵所托。升云降雨,为膏为泽。水旱疠疫,是穰是禜23 。来方24 禋祀,莫敢不敬。报以介福25 ,惠我百姓。天地和舒,四气通正。灾害不作,民无夭命。嘉生26 蕃殖,囗囗远迸。迄用27 康年,稼穑茂盛。凡我邦域,永世受庆。春秋匪解28 ,无囗兹令。

太康十年三月丙寅朔十九日甲申29 造。

 

【注释】

①吴会:秦汉会稽郡治在吴县,郡县连称为吴会。东汉分会稽郡为吴、会稽二郡,并称吴会。后亦泛称此两郡故地为吴会。唐以后,俗亦称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为吴会。

②太康二年: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

③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  稽(qǐ)首: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

④而:你(们);你(们)的。《诗·大雅·桑柔》:“予岂不知而作。”《左传·昭公二十年》:“余知而无罪也。”

⑤灭学:消灭学术。指秦始皇焚书坑儒。

⑥章明:昭著;显扬。《管子·版法解》:“使君德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礼义章明。”

⑦太子洗马: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子太傅、少傅的属官有洗马之官,颜师古注引张晏说:“洗马原十六人,秩比谒者。”又引如谆注:“前驱也,《国语》曰:勾践为夫差先马,先或作‘洗’也”。后世皆称洗马。“洗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为太子的侍从官。梁代以洗马隶属典经局。隋唐于司经局置洗马,一变而为掌管书籍的官,直至清代均沿设。清代司经局所设之洗马用满汉各1人,从五品。

⑧磻溪:亦作“磻谿”。水名。传为周吕尚未遇文王时垂钓处。一说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 。《韩诗外传》卷八:“太公望少为人壻,老而见去,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磻溪。”晋·李石《续博物志》卷八:“汲县旧汲郡,有硖水为磻溪,太公钓处,有太公泉、太公庙。”《水经注·清水》:“县故汲郡治,城西北有石夹水,飞湍浚急,人亦谓之磻溪,言太公常钓于此也。”

⑨坛场: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

⑩替:废弃或停止。《离骚》:“謇朝谇而夕替。”

11 财用:财物;财富。

12 言名计偕:按,“言”、“偕”皆漫漶,有争议。

13 按,明万历《卫辉府志》卷一“地里志·古迹”收录此文,附在“太公旧居”条目下。最后有立碑的时间,但无“其辞曰”及其后的“辞语”,今据王昶《金石萃编》补出。

14 于铄:叹词。表赞美。《诗·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15 玄通:谓与天相通。《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河上公注:“玄,天也。言其志节玄妙,精与天通也。”

16 上帝:天帝。《易·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17 锡:赏赐。

18 若时:那时,当时。  登庸:选拔任用。《书·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19 心膂(lǚ):心与脊骨。喻主要的辅佐人员。亦以喻亲信得力之人。《书·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

20 寅亮:恭敬信奉。《书·周官》:“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孔传:“敬信天地之教,以辅我一人之治。”

21 胙土:即胙土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用五色土筑坛,一方一色,分封某方的诸侯,就用白茅包取某方的土,连同祭肉授给他,即“胙土分茅”。

22 般溪:即磻溪。

23 穰(ráng):通“禳”。祭名,去邪除恶之祭。  禜(yíng):古代一种祈求神灵消除灾祸的祭祀。《左传·昭公元年》:“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

24 来方:谓前来祭祀四方之神。

25 介福:大福。《易·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高亨注:“盖谓王母嘉其功劳,锡之爵禄,爵禄即大福也。”

26 嘉生:茂盛的谷物。古以为祥瑞。《国语·周语下》:“阴阳次序,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龢利。”

27 迄:至。  用:因。

28 匪解:亦作“匪懈”。不懈怠。《诗·大雅·烝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29 太康十年三月丙寅朔十九日甲申:太康十年,公元289年。三月丙寅朔十九日甲申:三月十九日。丙寅朔,指该三月初一是丙寅日;三月十九日是甲申日。

 

【简析】

《齐太公吕望表》是天下名碑,在太公文化研究、汲冢书研究、晋朝碑刻及书法艺术研究等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

1. 西晋武帝时在汲郡(今河南汲县)的一座战国古墓中发现并出土了一批竹简古书,即被成为中国文化大发现之一的“汲冢书”。关于竹简出土的具体时间,有咸宁五年(即279年,《晋书·武帝纪》)、太康元年(280年,《春秋左传集解·后序》)、太康二年(《晋书·束皙传》)及太康八年(《尚书·咸有一德正义》)等四种说法。本表明确提及出土时间为“太康二年”。本表的写作时间是“太康十年三月十九日”,距离“太康二年”不远,想必作者应经历此事,所记应更准确。

2.本表首句“齐太公吕望者,此县人也”,可谓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论断。卢无忌的主要依据就是“汲冢书”中的《周志》。卢无忌既然提出这样的论断,说明当时关于太公的籍贯就存在争议,他从出土的《周志》得到准确的描述,才作出如此斩钉截铁的论断。我们不知道卢无忌是否看到了出土的竹简,可我们至少可以推断:他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汲冢书”中有关太公的资料一定会比现在的人们所看到的纸质史书中资料鲜活得多。另外,卢无忌作为太公的子孙,在对祖先的籍贯进行判定时一定会慎之又慎。他并不是汲县人,虽说时任汲令,还没有必要因任职于此,就简单轻率地把太公籍贯断定在此处。

3.表中有“书之所出,正在斯邑,岂皇天所以章明先哲、著其名号、光于百代、垂示无穷者乎”,此乃作出断定之后的抒发感慨之句,尚不能作为准确的论据来使用。

4.研究本表时,我们对卢无忌所引用的论据(“梦验”之事)常常有一种“鸡肋”之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对此,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神话与传说”中的论述很有启发:

汉应劭说,《周书》为虞初小说所本,而今本《逸周书》中惟《克殷》《世俘》《王会》《太子晋》四篇,记述颇多夸饰,类于传说,余文不然。至汲冢所出周时竹书中,本有《琐语》十一篇,为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今佚,《太平御览》间引其文;又汲县有晋立《吕望表》,亦引《周志》,皆记梦验,甚似小说,或虞初所本者为此等,然别无显证,亦难以定之。 

……是知此种故事,当时不特流传人口,且用为庙堂文饰矣。其流风至汉不绝,今在墟墓间犹见有石刻神怪物圣哲士女之图。晋既得汲冢书,郭璞为《穆天子传》作注,又注《山海经》,作图赞,其后江灌亦有图赞,盖神异之说,晋以后尚为人士所深爱。然自古以来,终不闻有荟萃融铸为巨制,如希腊史诗者,第用为诗文藻饰,而于小说中常见其迹象而已。

按,鲁迅的论述很有价值。他指出,卢无忌所引的《周志》现已不存,卢无忌从《周志》中究竟得到多少有关太公的珍贵史料现在已难以知晓了。同时,“神异之说,晋以后尚为人士所深爱”,故卢无忌在论述太公籍贯时就仅仅引用了所谓“皆记梦验,甚似小说”的部分,这是当时的时尚,却让后人感到不可信。其根源就在这里。

5.《齐太公吕望表》属晋隶。汉隶追求高华奇古,东汉以至三国,人们追求笔画的雕琢、字形的妍丽,汉隶的雄厚之气渐弱。到了晋朝,晋人书法承汉末之遗势而顺进之,书法大家多精隶书,方整近于魏隶,但用笔、结字近于程式化,缺乏创变之意和自然之趣。虽然,《吕望表》上承汉魏古隶,下启唐代真楷,不失一方名刻。

只可惜此碑已不存。


古人笔下的卫辉:(晋)卢无忌《齐太公吕望表》

古人笔下的卫辉:(晋)卢无忌《齐太公吕望表》

古人笔下的卫辉:(晋)卢无忌《齐太公吕望表》

古人笔下的卫辉:(晋)卢无忌《齐太公吕望表》

古人笔下的卫辉:(晋)卢无忌《齐太公吕望表》

古人笔下的卫辉:(晋)卢无忌《齐太公吕望表》

古人笔下的卫辉:(晋)卢无忌《齐太公吕望表》

古人笔下的卫辉:(晋)卢无忌《齐太公吕望表》

古人笔下的卫辉:(晋)卢无忌《齐太公吕望表》

古人笔下的卫辉:(晋)卢无忌《齐太公吕望表》

古人笔下的卫辉:(晋)卢无忌《齐太公吕望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