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傲世海棠未淹留——品史湘云

 木柳书屋 2014-06-12

  


 

傲世海棠未淹留

——品史湘云

 

 

(转自:红楼梦中文网)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史湘云排在第五位,前面四位分别是黛玉,宝钗,元春,探春。曹雪芹对于这十二人的筛选及排序那可都是极费讲究的。史湘云在小说中的占据的重要地位可想而知。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评史湘云说:“在旧时代常听见有些《红楼梦》读者说:'我爱史湘云!’”。人们喜爱史湘云因为她没有黛玉的清幽而怨,没有宝钗的圆润而滑,爱看她无所顾忌的大笑,直言快语的爽朗,聪颖乐观才华横溢不负真名士风流。
如此重要的一个人物,她的出场却有草率、唐突之感。凤姐出场的时候是先声夺人,人还未到气势已经迫人来;黛玉还没进府,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与宝玉一见面恍若早已前世见过的场面堪作经典。然而湘云的出场平淡的还不如晴雯等丫头。那是宝玉正在宝钗处闲话,有丫头来报说,史大姑娘来了。就这么把一个重要人物引了出来,之前没有该人物任何的背景交代,家世、品貌、才学诸如此类的。也许曹公这一抹平淡是因为在超凡脱俗的一群人中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物吧。
有人说“宝玉须眉而巾帼,湘云巾帼而须眉”(见青山山农《红楼梦广义》),湘云的性格是曹公对自然阔达的理想化人性寄托。脂粉堆里簇拥的宝玉是须眉浊物,一身女儿气,细腻柔婉。出身世宦之家,“襁褓之间父母违”,寄人篱下的湘云,性情开朗放任,好做男装不让须眉。她坦诚热情直言不讳,不受约束,也曾因此得罪了黛玉。一次看戏,王熙凤故意当着众人说台上演小旦的“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一笑不语,宝玉怕黛玉生气也不敢提,只有湘云口没遮拦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结果引发了一场大风波。敢公开挑出来并加以指责黛玉“小性儿”的只有湘云,然而最终大观园内真正关心黛玉的,除了宝玉还是湘云。
宝玉生日上,作为女孩儿家的湘云捋袖挥拳,毫无顾忌;酒醉后便用一包芍药花作枕,憨态可掬地在青石板上香梦沉酣。在庐雪庵赏雪吟诗,不顾及小姐身份提议烧烤鹿肉,腥膻大吃大嚼,却也是锦心绣口.拉着其他人饮酒联诗,才华横溢。她无视物议不拘小节,一切言谈举止都显得自然随性,旷达不羁流露名士风骚。
对香菱,对丫环奴仆,她无视高低贵贱循循善诱地悉心教导,并不恃宠而娇任性妄为。这是深居豪门而有身系不幸的她更明白世人的艰辛,更懂得处处以宽容包涵地待人吧。
虽说史湘云与丫鬟翠缕闲聊时,对阴阳的一篇宏论,突出地表现了她受封建的唯心主义的荼毒之深。暴露出了其封建阶级的本质。说湘云毫无心机算计也不然也。只有真正的傻子弱智才是毫无机心不会揣摩人心的。人性中的精密神经令人生来有欺弱怕恶的天性,因此有评价湘云对钗黛态度厚此薄彼不无道理。书读得越多的人束缚越大,反倒是目不识丁的平头百姓没有更多的矜持,也不屑于这些虚浮不实的脸面玩意儿。
但人活在世上谁躲得了俗?瑕疵才令人物更真实鲜活丰满形象,让读者觉得贴心更容易亲近。曹公于是还跟读者开玩笑似地,存心设计湘云有咬舌的缺陷,一口一个地“爱哥哥”叫着,读来不感觉遗憾反而可爱。
现代人的道德观念在变,爱湘云的人多起来了。而在这个强调个性张扬的现代,过分张扬个性如黛玉令人吃不消不招人喜欢,内敛压抑得像宝钗又让人不敢不提防,只有不失闺阁风范且有“真名士自风流”的湘云最富人情味,能够推心置腹。曹公说史大姑娘这一豪爽乐观是“幸生来”,天生而成的,你看与她境遇相似的多愁善感的黛玉,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到底这也还是曹公对于真性善情,飘洒超脱的人性追求。曹公的进步思想,不也正是现代人对“健康心理”的追求吗?我想史湘云越来越受现在一代人喜爱的原因就是在这里。
最后以湘云的《供菊》中的诗句作为结束吧:“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