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谁该对“造娃”夫妇的超生反思和担责?

 hfmhusain 2014-06-12

     端午节前第3天,58岁的刘向明带着妻儿离开苏州,回到500公里外的故乡邳州。这是他18年来第一次回家过节。18年间,除了漂泊和拾荒,刘家的生活主题就是造娃。夫妻俩育有10个孩子,这个“秘密”一直不为计生部门知晓。5月26日,5岁的老七在苏州的一个水坑溺亡,经当地媒体报道,超生之事才被曝光。他们如此罕见地超生,纯粹因为完全不懂如何避孕。

  如果不是一次意外溺水事故被曝光,一对拾荒夫妇18年间生育10个孩子的秘密,恐怕难为公众所知晓。面对如此严重的超生问题,当事人的解释是“不懂避孕”,而当地计生部门回应称,超生问题不是他们工作疏忽造成的。那么,谁该对“造娃”夫妇的超生问题反思、担责?

   刘向明夫妇的流浪“造娃”,让人们看到了现实版的“超生游击队”,比小品中的规模更大,而且似乎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顾忌及忧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18年的拾荒户,何以成为一气可以生下10个孩子的“超生大户”,其间竟没有遭遇到任何的计生教育、社会关注、政府节制和违规处理,难道他们处在一个与世隔绝、无人监管的“世外桃源”?

   值得追问的是,在计划生育全国一盘棋的社会大背景下,何以会有拾荒者的超生“死角”,更何况是一个拥有12口之众的大家庭,甚至在其21岁大女儿出嫁之时都不曾被察觉?究竟是“超生大户”的“保密”工作做得好,还是包括原住地和流入地在内的计生部门监管失责?

  诚然,人口流动的社会现实为计生部门的政策宣传、情况掌控和执法落实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这种在老家有门有户、有名有姓的计生对象,应该有相关信息的登记在册,而且不乏经常性的查询与追问,更何况流入地不过距其老家区区500公里,不出省生育10个娃无人问津的情况,着实让人匪夷所思?人们据此诘问,离乡背井就可以远离计生部门视线,随心所欲生儿育女了吗?茫茫拾荒者群体中还隐藏着多少亟待揭秘的“潜伏”超生户?

  超生户结束漂泊返回老家,但针对性的计生工作才刚刚开始。一家11口的生活困难该如何帮扶,无辜孩子的失学、失爱、失教又该怎样弥补,成为当务之急,而依法应当缴纳的社会抚养费恐怕只能是纸上谈兵的天文数字。超生多生的结果不只是家长受累、孩子遭罪,更给政府和社会增加了负担,其危害不言而喻,而由此造成的法律尊严受损、政府公信受挫,更是潜在与长期的负面效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