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景别分析 电影《辛德勒名单》
2014-06-12 | 阅:  转:  |  分享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景别分析

一部影片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辛德勒的名单》也不例外。当我们撇开其他原因不说,仅从景别内含的影视语言分析,许多成功节点值得总结。

色彩蕴含意味

火柴的光亮划破黑暗,男子的颂声撞击着寂静,影片在温馨的“烛光祷告”声中拉开序幕。(00:0:20)

我们看到了一片平和、宁静的景象:画面光线柔和,小男孩纯真的眼神被轮廓光修饰的充满暖意,突显出浓郁的生活意味。伴着抑扬顿挫的颂声,由远及近的不同景别的叠化(蜡烛的全、中、近、特)和“人去屋空”的全景,搅动了观众的心。尤其是烛光熄灭,一缕青烟袅袅上升与火车冒出的白烟相连,画面由彩色转成黑白,观众仿佛被拉进黑暗里。这个章节,充分运用光线、色彩和不同景别的连接,营造出强烈的反差效果,使灾难的到来更显突兀、更具撞击力。

《辛德勒的名单》全片出现过四次彩色画面,片头、片尾和片中两回呈现的“黑白世界一点红”。

片尾彩色画面彰显犹太人终于获得了解放,走出黑暗年代,从生死线上挣扎过来的喜悦心情。他们从天际走来(大远景),(02:54:48)画面由黑白渐渐转为彩色,人群向镜头涌过来,景别的切换使观众看到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远景的宏大和气势,近景的精彩和活跃,在白云蓝天之下被诠释的淋漓尽致。

影片中出现的一抹红色,(01:04:42)是整部影片浓墨重彩的部分。它让人扼腕悲叹,体味到希望破灭的哀伤。

画面以“两极镜头”叙述“黑白世界一点红”的消失。远景中,身穿红衣的小女孩,漫无目标地穿梭在混乱的人群中,弱小的红色在四周黑白的世界里,格外醒目。近景里,辛德勒的目光搜寻着时隐时显的“红衣女孩”。镜头在“远景”和“近景”之间来回切换。突显出不同景别所造成的视觉冲击和张力。

“红衣小女孩”躲进街边门楼、“红衣小女孩”上楼梯、清晰的楼梯扶手、模糊的女孩身影。“前实后虚”的画面给人留下强烈的心理暗示:担忧和忐忑。

“红衣小女孩”钻入床底,儿童稚嫩、天真的小脸以特写景别展现在观众面前,随着孩子捂着耳朵、四处张望目光,“红色”渐变,缓缓融入黑白之中。观众也随之坠入希望和失望拔河,喜悦和忧滤参半的复杂心境里。

再一次看到“红衣女孩”是在焚尸现场。(02:10:03)

火焰中,堆积如山的尸体被焚烧,黑烟蔽日。一辆辆装着尸体的平板车,摇摇晃晃的经过。黑白画面中,小女孩面目全非的躺在颠簸的平板车上,满目疮痍的红色分外刺眼。镜头疾速摇向辛德勒,微微颤抖的定格在他脸上。整部影片不多的“大特写”,留给了辛德勒。辛德勒惊鄂复杂的面部表情,让我们找到了他倾家荡产救助犹太人的动因。

累积生成冲击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多处使用相同或不同景别连接,达到效果积累,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目的。

“站台登记”。(00:01:57)

每秒一个的特写镜头:墨水瓶、钢笔、印泥、钢印一一摆上桌面,小全景中白胡子老者和几个犹太人朝镜头走来,紧接着是拧开瓶盖、笔尖插入墨水瓶的特写。尔后镜头从公务员(近景)拉出,熙熙嚷嚷的犹太人群,出现在人们眼前。随着各式各样犹太人(近景)的报名声,不时插入打字的特写镜头。一组组不同景别的画面连接,给人此起彼伏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

影片主角辛德勒大彻大悟惊醒后,决定全力救助他工厂的犹太人。另一组类似景别的组接在我们面前展开。辛德勒用金钱买通了纳粹指挥官戈丹后,与斯坦(辛德勒的犹太经理人)通宵达旦打印名单。(2:38:54)

打印头敲击滚筒(特写);辛德勒抽着烟边走边想大声地报着“姓名”(近景);滚筒纸上一个个出现的英文字母(特写);辛德勒穿梭在镜头前(近);打字(特写);字母(特写);辛德勒提着皮箱走向纳粹指挥官戈丹别墅(中景),戈丹打开皮箱(镜头越过箱盖定格在“钞票”上);打字(特写);字母(特写)。不同角度的镜头,相同景别、不同景别的画面渐次出现。伴着老式打字机的声响和辛德勒“报名声”,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完成了中最重要的章节。当打印机嘎然而止时,观众领略到了斯坦所说的感受:这份名单的四周,围着一圈蓝色的港湾。



“运动”突显张力

长镜头和运动镜头使影片流畅、生动,产生一气呵成的艺术冲击力。《辛德勒的名单》中不乏这样的段落,“辛德勒出场”诠释了这一点。(00:04:10)

装饰一新、收拾停当的辛德勒,背影入画出现在镜头里,在酒店侍从的引领下景随步移,场面、人物不断变化,热闹、喧嚣的环境纷纷涌入视线。侍从出画,镜头移向端坐的辛德勒,主角气宇轩昂地登场亮相。

另一长镜头留给人的则是疼楚、震撼、刺痛的视觉冲击,它长久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

“枪杀犹太女工程师”。(00:50:35)

负责营地建造的犹太女工程,在守卫的叫喊声中冲进画面,气喘吁吁的说明工程质量有问题。一分多钟的长镜头里,相对静止的女工师,走动的纳粹指挥官使画面形成内在的动感。特别是,冷酷的纳粹指挥官戈丹下令枪杀女工程师后,她被士官推向镜头又被拽回画内。接着,士官推搡着跌跌撞撞的女工程师向远处走去。注意画左!端着杯子喝水的卫兵,瞟了一眼被推倒在地的女工程师,继续喝水,杯子里的热气向上升腾。

中景内,戈丹刚挑选的女佣海伦,胆怯地朝“行刑地”望了一眼。小全景中,跪在雪地里的女工程随着枪响,一头栽倒在雪地里。士官拎着手枪,跨过尸体,摇头晃脑跟着戈丹向停放汽车的方向走去。镜头跟着戈丹与军官行进路线前行,他们一左一右从海伦身边经过,伫立的海伦瑟瑟发抖。

这场长镜头、运动镜头、固定镜头、旁观镜头相互渗透的拍摄,到达了寒风四起、毛骨耸然、令人窒息的境地。

正常拍摄过程中,晃镜头使用不当会成败笔。《辛德勒的名单》晃摄“焚烧尸体”的场景却让人留下了铭心刻骨的颤栗。(02:08:30)

德国人为掩盖罪证,命令纳粹分子,焚烧已经埋入地下的犹太人尸体,一组摇摇晃晃的镜头记录了这一过程。

在圣母颂一般的合声背景下,密密码码的尸体被挖掘出来,一辆辆平板车装着尸体推向运输带,一具具尸体从高高的运输带上落下,跌入如山的尸堆里,浓烟腾空而起。活着的犹太人筋疲力尽刨挖着尸体,他们被德兵推的东倒西歪,有的跌趴在尸体上,有的站起来又摔倒。德国军官士兵狰狞狂叫,朝尸体开枪射击。镜头醉汉般的摇来晃去,拍摄下令人心悸画面。很难设想用冷静的固定镜头拍摄“焚尸场”会是怎样的效果。在这悲惨疯狂焚尸场,辛德勒看见了“红衣女孩”的尸体。

光效和背景的艺术感染力

光效和背景在影视作品中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影响力至关重要,影片中多个章节向人们展示出它的魅力。

“劳动营”借体验名义,准备清理出一批犹太人,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实际上就是送上死亡之路。操场上,大人赤身露体的奔跑,生死未卜。孩子们被装上卡车,一车车运走。(02:12:50)

一名叫“奥力克”的小男孩,悄悄溜出混乱的人群窜进大棚,镜头跟着他焦虑的身影前行。多处的“藏身地”都挤满了小孩,他逃到了公共厕所内,从圆圆的坐坑跳了下去。当他落下时,发现里面已经躲藏了好几个孩子,其中有他的小伙伴-----戴眼镜女孩丹卡。大一点的男孩轻声斥喝奥力克,叫他离开。中景内,阳光透过圆圆的坐坑投射在污浊恶臭的水面上。全景里,奥力克和孩子们形成对角线分布,凸显出奥力克的孤单无助。水面上闪着两圈扎眼晃目的白光,高光下女孩丹卡面色惨白、麻木地凝视着前方。近景画面中,奥力克投头望着圆洞,下巴、鼻子、露出水面的衣服上沾满了粪便和污垢,身子不停地颤抖。

如果说,厕所里的场景叫人惊恐,无望无助。那么,“海伦与戈丹”无声的交流则让人恐怖,窒息。(1:44:50)

宽敞的客厅,四周落地大窗,阳光明媚,轻纱飘曳。海伦身着碎花上衣,戈丹头发锃亮,衬衣雪白。静静的客厅里只听见小挫轻轻打磨指甲的声音。特写画面:戈丹修长的手、海伦捏着小挫刀的手,戈丹阴郁的眼神斜眯着海伦,海伦身子僵硬,双眼盯着挫刀。近景画面:戈丹缓缓俯向海伦,阳光里泛着质感的白衬衣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画面。海伦木然的眼神紧盯着上下移动的小挫刀,“沙、沙”的声响在阳光如水的客厅里回荡。

“背景”恰到好处的运用,不仅使画面生动,活泼,而且深刻的寓意耐人寻味,增加了影片的层次和厚度。

火车站仓库内,犹太人的行李被一一打开,物品被分门别类摆放到不同的区域。(00:46:35)摇镜头中依次排列的检验人员,在自己专长的领域忙碌着,他们背后是来回走动的德国军人。一个特写镜头出现在我们面前,画面中一堆人的大牙倾倒在桌面上,切换近景后,一手握放大镜一手拿着钳子的检验专家,目瞪口呆的僵住了。背景中,德国军官影像模糊的脑袋左右上下转个不停。

另一场景的故事地点在辛德勒工厂的二楼。(01:30:00)

画外音是一个犹太女人苦苦的衷求声,她恳求辛德勒收留她年老的双亲,避免被德国人无端杀害。中景画面里是玻璃窗上辛德勒的身影,透过窗户,工人们来回穿梭忙碌着---------

最终,我们在“解放”的人群里看到了这两位老人。

影片中还有很多关于“画面景别”解析的内容值得探讨,诸如画面调度、拍摄角度、主客观视点等等,限于篇幅,就此打住。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影像的财富,《辛德勒的名单》给世界影坛留下了简约而凝重的一笔;作为历史的记忆,《辛德勒的名单》让我们缅怀着那些散落在时间深处的感人故事。





入夜



德军用这种方式寻找有没有躲在夹层里的犹太人。注意第二张的底光。





德军埋伏在楼下,等藏匿的犹太人出来,就上去屠杀。第二张的光非常强,给人以刺痛之感。



被找到的犹太人。



屠杀开始。机枪开火的亮光在墙上投下诡异的影子。德军军官却在弹奏巴赫的钢琴曲。







白天逃过一劫的犹太人在夜晚又遭到了屠杀。第二张建筑窗户透出的亮光不是灯,而是机枪开火的火光。





“有用”的犹太人被赶到集中营中居住。包括辛德勒的犹太人。亲眼目睹了大屠杀悲惨场面的辛德勒,想法也发生了变化,从仅为图便宜而雇用犹太人,开始有意识有目的的保护犹太人



集中营早上点名的场面。后两张我个人的感觉就挺纪实了。











阿蒙哥特清晨起来,用狙击枪随意处决营里的犹太人。犹太人狂奔逃命。第一张左边的灯是我后来才注意到的





辛德勒的工人也被赶到集中营内,工厂停产了。辛德勒来找阿蒙。德军指挥犹太人将墓碑推倒,铺成集中营里的道路。





斯坦被阿蒙留下,要求他认清谁才是主子。拉尔夫费因斯真是把这个德国军官演绝了。



集中营里的劳工营内,阿蒙哥特不满一犹太老人做铰链做得太少,准备枪毙老人为新来的工人腾出空间。







谁知手枪卡壳,修了还是卡壳,换一支枪仍旧卡壳。第一次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对我的精神折磨非常厉害。开一枪,卡住了,又瞄准,开枪,卡住,换了一支枪,再瞄准,开枪,又卡住-----





辛德勒用一个打火机换到了这位幸存的老人





阿蒙自己的的账务也受到了检查。



犹太男孩因刷不干净阿蒙的浴缸,遭到枪杀。



拉尔夫费因斯的眼睛。



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辛德勒名单》做为影视专业最为经典的教科书之一,赏析它的视听语言可能成为一种必要。《辛德勒名单》约有一千七百多个镜头几百个场景吧,现在我想按场景进行拉片。这不是一个小工程,不过与斯庇尔伯格把一千个镜头几百个场景拍出来所花费的人力、财力、时间和精力相比,我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应该说是九牛一毛了。我试图以编剧或导演的角度审视欣赏《辛》。我想我应该以这样一种姿态走进光影世界的门槛,蚂蚁能啃骨头,愚公可搬大山,“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阿门!??

?









然后是一组多机位多角度放东西的特写镜头表现出形势的严峻和不可逆料。这种节奏快速的蒙太奇方式是好莱坞流畅剪辑的典型手法









从花白胡老者所罗门拉出并开始横向移动,出人意料的是镜头里已经是人潮涌动,犹太人以及一些德国宪兵站满了站台。登记人员也坐下了长长的一排,只听各种通报姓名的声音包括小孩的声音此起彼伏,与此同时,一声尖厉的汽笛阵阵响起,这意味着恐怖。这也是个长镜头,15秒钟,交代了整个车站重新登记犹太人名单的情况。





几幅截图可看出,斯皮尔伯格对空间的驾驭能力极强。表现一个大场面,要有主有次,并且要用合适的手段表现出来。几幅组图之间能相互独立,且各自拿出来能够作为单幅,好的纪实作品,又需要图之间有某种形式上,或内在的相互联系。

法西斯徽标的特写交代身份,他是纳粹党。



镜头跟随人物的行踪时,先上下摇,再从背面跟拍,背面跟拍适合表现一种气势或表现拍摄主体所处的地位。比如《意志的胜利》中希特勒检阅仪式就是从背部拍的,导演是德国著名的瑞芬斯塔尔。但我就没有发现中国的导演有敢于从背部拍国家领导人的。《辛》和《意》两片都获得过奥斯卡奖。



前一场景中的音响充满了歌舞升平,而下一场景中的音响则充斥着萧杀的旋律。转场过渡,对比强烈。





第一个镜头的景别为黑衣男子的中景,下一个镜头的景别为黑衣男子的近景,这两个镜头之间并没有“硬接”,而是插入了一个过渡镜头:车辆驶过,占据整个画面——1景别变化显得不突兀,更加流畅;2以模拟人眼观察事物的镜头运用(第一眼只看了个轮廓,被遮挡后“加大功率”主动搜索),突出了客观记录性,淡化了人为编排的感觉。



一阵门铃声,辛德勒太太来了,开门的却是歌娜,辛太太以为是找错了门,重新看手中的地址正确无误,原来是辛德勒太太正好碰上了辛德勒和情人幽会。满以为会有一场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却是十分平静地过去了,表现了辛太太的大度。这也反映了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细微差别。



?场面调度情况:辛德勒夫妻二人为前景,手忙脚乱的歌娜做为后景,一个镜头展现了两组人物的表演情节,这样的场面调度节省了视听语言的笔墨。



因为辛德勒的偷情,心理优势的一方是辛太太。从镜头上表现就是辛德勒应该处于低位,辛太太应该处于高位。幸亏辛德勒拯救了上千的犹太人,否则导演可能要给辛德勒背上道德的包袱。



集中营的夜晚,米拉讲起她听来的奥斯威辛的事情。



集中营内的婚礼。

体检。对阿蒙来说,体检是好事,但对集中营内的人们来说,体检不过关就直接意味着死亡。









囚犯刺破手指,将血涂在脸上,使自己看上去更有血色。



体检过程中放着音乐,金属喇叭上倒映着奔跑的人们。









孩子们被装上汽车直接送走。





辛德勒来到营里,目睹了犹太人被装上火车。









德军开始遭遇失败,阿蒙收到上级命令,将所有埋葬的犹太人掘出焚烧。







辛德勒又一次见到了他在聚居区大屠杀时见到的红衣小女孩。他决定拯救他所有的犹太人。





辛德勒开始列名单。辛德勒的名单。



火车开到了奥斯威辛。大光比下的用光。





犹太人在工厂里收听德国无条件投降的消息。





德军士兵接到命令,杀掉全部工人。这两幅的构图非常好,大扇的窗户在我看来有着极强的象征意义。









对犹太人来讲,阿蒙无疑是魔鬼的化身,他的出现几乎就预示着死亡和挣扎。不能不承认阿蒙肯定是个合格的军人,挺拔的身姿,锐利的眼神,但可惜的是他始终站在了历史的对立面,与正义为敌,与一切善良的人为敌!



(犹太女工程师要求将房屋地基打掉重灌,否则房屋将会下陷,并倒塌。前景的作用







战后,阿蒙哥特以反人类罪被处绞刑。





献花(0)
+1
(本文系大才的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