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数好莱坞新片会运用计算机绘图技术(英文缩写CGI),但是鲜有观众给予好评。大家普遍认为那些数字人物和物体看起来不太正常。大量人物和怪物都像处于失重状态,因为他们在屏幕上移动得过快。似乎从不会受到风力或重力的阻碍。
所以即使是最先进的CGI也不能完全还原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任何事物。这就是为什么CGI能将电影《地心引力》演绎得如此完美——故事背景不是地球,而是距离它60万米之外的高空。
《地心引力》的导演兼编剧由凭借电影《人类之子》获奥斯卡提名的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因担任,桑德拉·布洛克和乔治·克鲁尼两人则组成了这部技术精湛、画面逼真的生存惊悚片的全部阵容。
两人所饰演的宇航员在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时忽然收到由地面控制中心发出的紧急消息:一枚俄罗斯导弹将提前撞上卫星,航天飞机将被卫星碎片摧毁,被迫漂浮在黑暗的外太空里。如果他们想要设法回到地球,就必须在碎片云追上前登上数百公里以外的其他空间站。
这部影片中几乎观众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由电脑生成的。《地心引力》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影片里面的任何现象都超越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和想象。
例如当布洛克被一股机器碎片冲击时,她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旋转——在太空环境下这是完全可能的。当一个工具从她手中滑落后未减速或落地,而是持续往前翻滚。
日常规律被一再颠覆,卡隆因甚至打破科幻传统,坚持恪守“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原则,让惊心动魄的剧情在一片寂静中展开——除了偶尔象征性的心跳声或音乐。他的选择带来令人惊异的影片效果,显得怪诞而美丽。
《地心引力》的大获成功既开创了电影业发展的新高度,也在某种程度上为3D显像技术作出有力辩护。电影特效虽然被批评家批得体无完肤,但却被好莱坞制片人所喜爱(因为这往往能增加票房)。
在3D电影中,演员们往往看起来有一种极不自然的“分离感”。他们似乎处于漂浮状态,与大地甚至空气都缺少联系。这在其他电影中或许会为人诟病,但在《地心引力》中却显得恰如其分。
而在真实世界中,3D显像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还是医疗和工业,以GE公司为首的公司已经将彩超扫描和打印技术升级到3D维度。相信不久以后,人们会能通过更多维度的视角看待世界。(沈杰群,王小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