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职清华爸爸的另类育儿经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6-13

全职清华爸爸的另类育儿经


  □曹慧颖
  一个月前,有一群实践不输理论的清华爸爸、感性文艺的复旦妈妈,共建了一个名为“爸爸真棒”的微信公众账号,分享爸爸们不一样的育儿故事。
  谈及平台成立的初衷,创建人曹慧颖说,这源自于一个以清华爸爸为主体的亲子聚会,在聚会中妈妈们惊讶地发现,好多爸爸对于亲子教育都非常有研究,这些理工科出身的爸爸都成了家中育儿的主力,洗澡陪玩、辅导作业,样样在行。
  如今,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开始渐渐回归。越来越多有想法的父亲,开始投身亲子教育中,与孩子们一起,在玩乐中共同成长。
  
  每天傍晚,在上海徐汇区的一个体育场内,总能见到一对父子的身影。他们或打羽毛球,或踢足球、打排球。这对父子就是玉米爸和儿子。自从6年前玉米进入小学,毕业于清华大学、就职于一家知名外企的玉米爸就辞去工作,回家当起了全职爸爸。一位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为什么在三十多岁的事业黄金期辞职?这还要从孩子进幼儿园说起。
  当时玉米爸费了不小的力气,才把孩子送进了一家很多人挤破头的“名园”,甚至不惜让儿子借宿在姑姑家。没想到,儿子对“名园”完全不买账,从小班一直哭到大班,就是不想去。每天上幼儿园前,孩子痛苦,大人也很头疼。
  孩子不喜欢幼儿园的原因很多:老师不喜欢我,从不表扬我;黑人外教长得有点吓人;我不想睡午觉……玉米爸夫妻绞尽脑汁,甚至带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孩子挺正常,最多就是有点分离焦虑。
  眼看要上小学了,家人觉得幼儿园的失败教训绝不能重演。夫妻俩决定,两人中有一个要辞职专门照顾孩子。妻子不愿意辞职,于是,儿子进小学2个月后,玉米爸办了辞职手续,回家做全职爸爸兼职业投资者。
  
陪伴孩子运动培养自信
  成为全职爸爸,玉米爸做的一件事便是带着儿子“玩”。
  每天写完作业后,其他家长带着孩子赶往补习班的时候,体育馆内就出现了这对父子的身影。踢足球、打羽毛球、打排球……这位清华爸爸的运动天赋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
  在玉米爸看来,运动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自己当年在清华园也是每天各种运动不断,而现在孩子们的运动时间远远不够。瑞士洛桑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青少年每周运动14小时最有益健康,在14小时内,运动越多,压力和焦虑程度就越低,信心和智力水平也会更高。
  除了运动,玉米爸还办了科技馆、海洋水族馆、博物馆的年卡,周末就带着儿子去这些地方玩。儿子最喜欢鱼,他们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水族馆。
  为了锻炼儿子的社交能力,玉米爸还常带着儿子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渐渐的,儿子不仅身体越来越好,而且内向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很快就适应了小学生活。
  
用围棋磨练儿子性格
  上三年级时,玉米玩的东西更具技术含量了。玉米爸觉得孩子学有余力,可以培养一些兴趣。他给了儿子四个选择:奥数、英语、围棋、乐器。儿子选了围棋。玉米爸说,既然选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三年级是学业压力开始增加的时候,班上不少学围棋的同学都放弃了。玉米显然起跑得太晚了——在零基础围棋班一群幼儿园小朋友当中,这个三年级的大哥哥显得有些鹤立鸡群。
  不过,因为在理解力、接受能力上占优,他的棋艺开始突飞猛进。到四年级时,玉米爸已经下不过儿子了。
  如今,学棋只有三年多的儿子已经考出了围棋四段,距离业余棋手的最高段位——五段,只有一步之遥,甚至比老师还厉害。如果说运动锻炼了孩子的体魄,那么围棋则磨练了孩子的性格。
  刚开始学棋时,玉米爸的儿子每输一次便要哭一场。为了增加孩子的抗挫能力,玉米爸便有意多赢一些,锻炼孩子的平常心。后来儿子面对成败越来越淡定,这种心态也让他坦然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成绩一直保持稳定。
  现在围棋已成了玉米最大的爱好,他甚至开发出了围棋的“抗郁闷”功能。每当遇到不开心的事,他就到网上找个比较“菜”的对手杀一盘,把对方杀个落花流水,郁闷的心情也排解一空。
  到小学毕业时,凭借在围棋方面的特长和小学期间的优秀成绩,玉米被本市一所颇具声望的民办初中录取。如今的玉米爸非常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他说:“这6年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成了儿子最亲近的人。过去6年中,我没有错过他成长中的任何风景。将来他长大了,我老了,我们会有很多共同的回忆。如果重来一次,我还会选择辞职,甚至会选择更早一点辞职。”
  
给孩子一个高质量的陪伴
  现实生活中,很多爸爸并不能像玉米爸那样放弃事业,毕竟,父亲承担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注定奔波忙碌。作为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的爸爸,应肩负的责任是什么?来看看卢克的回答。
  从很多标准看,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卢克都算得上是个精英爸爸,因为工作关系,他与子女聚少离多。平时在香港工作、只有周末回家的卢克,不仅陪儿子的时间少,还因为没有掌握好教育方法,和儿子的关系一度比较紧张。
  直到卢克给儿子报了篮球班,两年来,每周末两个小时,爸爸陪着儿子一起进行篮球训练,或场边观看、或下场指导、或一起比赛,这让父子俩一下子“有了共同体的感觉”,关系亲密了很多。
  现在的卢克,一有时间就和儿子在一起,“看电视、读书都不觉得过瘾,而是尽可能地和儿子在一起做一件事情,做一项运动”。
  为何当初给儿子选择篮球,卢克说,也是因为儿子性格内向,而篮球是项需要团队合作的活动,在玩篮球的过程中,儿子的性格变得开朗。
  在卢克看来,运动在人格塑造方面,也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坚持体育运动,很容易看出孩子的进步,这种进步会建立起孩子的信心。信心不是来源于一开始就好,而是来源于“通过努力,就一定会越来越好”,从而让孩子树立起“我现在不会没关系,努力就一定能行”的强大信心。
  
反问儿子vs“反”教女儿
  卢克还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考习惯,不过对两个孩子他因材施教,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儿子好奇心很重,凡事喜欢问“为什么”。这时,卢克不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觉得可能是为什么呢?”经过反复训练,儿子在提问时就会先自己思考,可能是哪些原因,然后卢克再进一步引导孩子继续思考。
  女儿是乖乖女,特别听老师的话,卢克担心这样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会有意和老师唱“反调”,把女儿从原来的思维框框里拉出来,换个视角看问题。比如女儿说老师批评班上某个调皮的同学,卢克就会故意说:“我觉得这个男生做得挺好的,你看他这个做法挺有创意的……”女儿会很惊讶地看着爸爸,但这样几次之后,女儿会意识到看待事情不是只有一个标准,一个视角。
  
跟着爸爸自驾走天涯
  儿子两岁开始,清华爸爸张鹏就开车带着他到处玩,已经自驾去过广东、江西、福建,最长的时候一天开过十几个小时的车。
  张鹏希望以后每年用两周左右的时间,用各种慢的交通方式带孩子丈量世界。“今年夏天准备去呼伦贝尔,我叫它‘骑鹅旅行记——父子走天涯第一季’。张鹏很欣慰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儿子慢慢爱上了旅行,会非常期待每次出游,回来后也会翻照片回忆出游的故事。
  在张鹏看来,选择慢游,是让孩子享受整个旅行的过程,看到平时在城市里看不到的风景,感受世界和社会的多样性。同时,希望通过旅行,让孩子对陌生的地方和事物不感到恐惧,不要只觉得自己是某个地方的人,而是要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培养出开放的视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