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弓床弩

 美人鱼118 2014-06-13

  唐宋时期,弩炮被广泛用于攻守城作战。唐人称弩炮为“绞车弩”或“车弩”。杜佑<通典>卷一四九说:“今有纹车弩,中七百步,攻城拔垒用之。”同书卷一六0又详细描述了其结构:在架了安装“十二石”强弩,以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诸箭一发齐起,“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也见李筌<太白阴经>卷四)。

  人通称弩炮为“床弩”或“床子弩”。其时一架弩炮往往联装两张弓或三张弓,利用多弓的合力发射箭矢,劲力胜于前代。据今人的分析研究,多弓床弩的结构非常巧妙,弓弦的张设可能利用了滑轮。北宋的<武经总要>载有多种多弓床弩,其中最为强劲的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需百余人绞轴张弦,箭矢“木干铁翎”世称“一枪三剑箭”,大概状如标枪,三片铁翎就像三把剑一样。床弩也可发射“踏橛箭”,成排成行地钉在城墙上。攻城兵士藉以攀缘而上。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5年),魏丕曾对床弩作了改进,射程又大为提高。 <宋史·魏丕传>记:“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有1536米,这是古代射远武器所达到的射程最高纪录之一。

  三弓床弩

  据<武经总要>记载,床弩以槌击牙发射,瞄准和击发都有专人负责。使用床弩的士兵,在宋军中是专门的一类,称为“床子弩手”。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战,宋军在城头安设床子弩。辽军攻城。守弩兵士惊,匆忙中击牙发弩,箭矢雷动而出,不意正中军阵内的主将萧挞览,登时毙命,辽人因主将殒命,无心恋战,遂与北宋议和。

  南宋时期,中国的床弩也传播到了印度支那。今天在柬埔寨著名的吴哥窟中,我们还能够见到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占婆人使用床弩作战的石雕图像。占婆人的一个创造是把多弓床弩架设于大象的背上。

  灭亡了宋朝的蒙古军则大力搜罗宋军中的床子弩手来他们服务。当蒙古军西征的时候,他们就大量使用了汉族匠师制造而且也由汉人操纵的床弩。波斯史家志费尼在其名著<世界征服者史>中记叙1256年旭烈兀汗攻克位于厄尔布尔士山的坚固的穆斯林城堡麦门底司时,曾有这样的描写:“当无策可施时,契丹(按指汉地)匠人制造的一种牛弩,其射程为2500步,被对准那些蠢货。流星似的射弹烧伤了魔鬼般的异教徒的许多士兵……”阿拉伯人称床弩为牛弩,应是源于汉人固有的“八牛弩”一类名称。据认为,阿拉伯的2500步约合一公里。这时,床弩显然已被用于发射燃烧性的火器,它有可能是一些燃烧性的球弹,也有可能是箭端绑缚纵火物或火药球的火箭。宋代兵书<行军须知>中就记载:“用床子弩放火箭及火炮烧填濠柴草。”火炮是宋人对燃烧性球弹的习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