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认知学习示范:以TED为例

 Neil张 2014-06-13
昨日帖子里面,提供了上千个TED视频下载。这是个练习元认知学习技能的好机会。当今社会,经常面临庞大的信息量,如何将它们缩减与内化之后,为自己所用,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才能。所以,心智工具箱开篇第一篇写主题学习、第二篇、第三篇写元认知。

简单介绍一下步骤:

## 第一步:组块学习

刚开始面对庞大信息量,常常不知道如何归类,此时,采用社会推荐体系是一个方法。

我们查阅TED官方网站,发现恰巧他们也有playlist功能,比尔盖茨等人都分享了喜欢的TED视频。好的,按照自己兴趣,去翻阅一些列表:

[TED | Playlists | Browse all](http://www./playlists/browse?filter=&sort=views&type=thumb)

在这里,列出了TED最受欢迎的列表。我们发现,名人创建33个;TED创建的104个。

OK,元学习的第一步完成:建立组块。

我们将上千个世界级的知识点分解为更小的组块了-----从1400个视频到33个列表或者104个列表。

## 第二步:主题学习

虽然已经精简到百位数以下了,值得学习的TED视频仍然很多?怎么办?这也是当今时代,学习常常面临的情景:小的知识点实在太多了。光是一个体系之下的组块就常常上百。此时,我们需要进一步精简,这就是主题学习法:一次集中攻一个主题。

比如,这月只看跟自我提升相关的视频,如这些列表:

* [A better you | TED Playlists | TED](http://www./playlists/8/a_better_you.html)
* [Work smarter | TED Playlists | TED](http://www./playlists/60/work_smarter.html)

下一个月,我们只看心理学与脑科学的:

* [What makes us happy? | TED Playlists | TED](http://www./playlists/4/what_makes_us_happy.html)
* [Our brains: predictably irrational | TED Playlists | TED](http://www./playlists/74/our_brains_predictably_irrati.html)
* [How does my brain work? | TED Playlists | TED](http://www./playlists/1/how_does_my_brain_work.html)

当然,我的职业是这块,所以举例集中在此,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写作、讲述故事、公益创业、艺术、儿童教育等等。。。

在主题学习时,此时,就需要做更多的体力活,比如,写笔记、创建列表等等。你可以采取一个这样的步骤。

### 创建播放列表

在iTunes中创建一个列表,导入自己本月重点学习的主题列表。如下图所示:



然后将该列表同步到自己的其它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学习。

## 第三步:深度学习

请格外注意,社会化推荐机制只是建立组块方法之一,它并不一定就是最佳方法。我经常碰到这种情况,专业地位很高、干货多的好书,在豆瓣上经常评分很差;相反,一些伪科学图书,却是高分。所以,在通过社会化机制建立对体系一个初步认知之后,此时,深度学习更重要。

简而言之,如果我们知识与技能的习得,看做一个树形结构。在学习早期,需要执行广度优先搜索,了解牛人牛刊里程碑的知识点在哪;在学习中后期,需要深度优先搜索。此时再执行广度优先搜索,则会陷入一个典型的中国人思维弊端,容易长期停留在学习的平台期,对较肤浅的知识了解极多,但是难以迈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日本剑道的守破离、从小兵到专家的德雷福斯模型说的都是这回事。在打破规则之前,先遵循练习。同样,友邻 @M. Tong 这篇书评[登峰造极的艺术 (评论: Mastery)](http://book.douban.com/review/4975394/)说的还是这个道理:

> 本书中谈到,登峰造极的是分一个一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有长期的平台期,在这段平台期你要面对新的不熟悉的内容,通过稳定、长期的训练将它们内化(刻意练习)。只有你将基础的内容内化之后,面对高阶的内容你才能应付自如。这和初学象棋的人不可能有策略是一样的道理--首先得知道基本的走法,然后知道一些简单战术的搭配--不断往上提升组块的抽象程度,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每一个阶段都要做到“内化”是必要条件。我相信学习数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都抱怨数学太抽象,没有太直接的实际用途--但惟有内化这些思维方式,你才可能在更高的角度上看待问题,理解更深刻的理论结果。

> 作者谈到登峰造极之路上的三种人--其实或多或少就是我们自己。

* 浅尝辄止者(Dabbler): 每投入一个新领域,看一本新书,新工作,新感情都兴奋不已,但从来没有做出深度。他们不能接受平台期,一遇到平台期他们的激情就消失殆尽,于是开始寻找新的领域,新的书,新的感情来重新点燃他们的激情。
* 偏执狂(Obsessive):对得到结果很执著,急于通过大量努力来快速提升自己,忽略基本功,寻找捷径,不断地学习具体、高级、直接的技术。同样地不能忍受平台期,一发现自己进步不了,就更加努力地学习。在感情方面,不能忍受平淡,通过不断地制造浪漫来保持高潮。
* 骇客(Hacker): 愿意一直待在平台期,常常忽略登峰造极过程中的关键过程,迟到早退,不愿意接受新的挑战。 这三种人是登峰造极的敌人,也是我们需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的部分。

目前了解一个新学科体系,较快的方法是通过维基百科与各个专业学会的分会设置。在前一阶段对TED视频的学习,结合查阅相关维基百科,我们基本会对某个领域形成较深入的认识。但是,此时,还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准。

可以做些什么?可以这么来进行深度学习:

1、增加知识树的抽象水平: 从视频到博文到专业教材再到论文

依次递增。视频往往给出一个最有趣的方向,但是并不清楚作者处在知识树中什么样的位置。此时,查阅作者原著与相关学科领域的论文,会更清楚作者的历史地位以及不足。
t
2、精细加工:做笔记等等都是精细加工的方法,不要投机,有很多体力活是终身受益,构成了学科基石,如心理科学的实验心理学与心理科学方法论。

3、意义编码:比如,刚开始对这个演讲者很陌生,慢慢地,查阅她、他更多材料,就对她、他形成了更丰富的认识。

4、情景学习:更多参见老文:[心智工具箱(12):刻意练习](http://www.douban.com/note/260623954/)

5、有反馈的测验:测验的重要性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对别人复述是个测验、写出来是个测验、参加正规考试也是个测验!这样,慢慢地,学会提出自己的目标,再到评估自己执行目标如何,如此反复,元认知能力逐步提高很多了!

深度学习时,会常常遭遇平台期。广度优先搜索侧重高阶抽象能力,因为符合人类天性,容易培养;但深度优先搜索,将遭遇很多平台期,不容易培养。别无他法,硬扛着过去。如此反复反复。慢慢地,元认知学习能力就会提升。

## 第四步:创作

做点什么吧,干货总是比吹牛更重要。正如Paul Graham在【如何才能去做喜欢的事情】中所写道:

>要想工作得快乐,不仅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是令人佩服的事,是那种做完可以说“哇,太酷了”的工作。不一定非得制造点什么出来,学会开滑翔机,说一口流利的外语,都足以让人感觉很酷,至少是那一刻。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测试自己。

>我认为读书就不符合这一标准。除了某些数学书或者实用科学书籍,很难准确说读完一本书后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读书和工作不太一样。只有在实践中运用了读到的知识,才会感觉有收获。Gino Lee告诉过我一个好方法――做一件能让你的朋友说“哇”的事情。但这可能不适用于22岁以下的人,因为他们认识的人太少,碰不到真正的朋友。

比如,假设你是一位开发者,通过上述文章的讲述过程,我们马上会产生一些想法:

1、既然TED官方网站的播放列表很有用,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创建一个用于记录自己播放列表、学习进展的小的app呢?它不仅支持TED,还支持其它类似于courera等网站呢?

2、这个牛人讲了这么有趣的故事,我能不能写一封邮件给她,看大家有什么合作可能性呢?或者,纯粹地就是一个致敬?练习一下英文写作技能?

如此循环,慢慢地,我们更容易:

* 更快速地处理大信息输入
* 更高阶的思维抽象能力
* 更开阔的视野
* 更好地元认知技能

我常用的一个技巧就是,在进入某个领域时,会用写维基的形式,假设自己要写一本书。那么,这本书的体系会是什么样?有哪些打动我的地方呢?请注意,书成没成稿、写没写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书这种形式带来了这样的好处:

* 通过纲节目的树形结构逼自己思考体系问题,所谓爬树与跃迁
* 通过打动自己的地方思考这个领域最创新与最核心的干货是什么,所谓初心

## 本文相关知识点

* 元认知
* 情景学习
* [心智工具箱(12):刻意练习](http://www.douban.com/note/260623954/)


感谢@OliverDing 根据此文整理的教程:

[TED深度学习四步法](http:///lesson/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