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史上的今天——6月14日

 老庄. 2014-06-14

  • 1992年6月14日

    《21世纪议程》- 地球高峰会议闭幕

       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的海滨城市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183个国家派代表团参加大会,102位国家元首和政论首脑与会,故此次会议又被称为“地球高峰会议。”
          会议宗旨是回顾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后20年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敦促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合作,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而共同努力。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并签署了联合国《气侯变化框架公约》、联合 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尤其是《21世纪议程》已经成为指导世界各国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为新 世纪人和自然的发展,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新方向。从此以后“可持续发展”观念受到各国政府、企业与知识界的高度重 视,各国政府先后制定了自己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股绿色的浪潮向世界蔓延开来,尽管在某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不少分 岐,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整体的地球意识与环境意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 1924年6月14日

    治疗心绞痛-苏格兰药理学家布拉克出生

       1924年6月14日,苏格兰药理学家詹姆士·怀特·布拉克(Sir James Whyte Black,1924、6、14-2010、3、22)出生。他发明药物心得安(Propranolol)和合成出甲氰咪胍,布拉克爵士在科学界甚有贡 献,当中尤以心脏病学为最。他发明的治疗心绞痛的对抗药心得安和合成甲氰咪胍,被认为是20世纪对药理学起最大贡献的药物之一,因而获得1988年诺贝尔 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 1868年6月14日

    兰德斯坦纳-人类主要血型系统发现者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因为这一天是人类主要血型系统发现者、美籍奥地利病理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 ,1868、6、14-1943、6、26)的生日。他因发现人的主要血型系统而获193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著有免疫学经典《血清学反应的特异 性》。1896年后将化学方法引入血清研究。1908-1919年用恒河猴等动物研究脊髓灰质炎,与同事设计出一套血清诊断程序和保存病毒的方 法,1921年发现半抗原,促进免疫学的发展。

      兰德斯坦纳1930-1932年与合作者成功地分离出流行性斑疹的病原体普氏立克次氏体。








  • 1856年6月14日

    马尔可夫出生-彼得堡数学学派代表人物

       1856年6月14日,俄国数学家、彼得堡数学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可夫(Andrey Andreyevich Markov,1856、6、14-1922、7、20)出生。他最出名的是后来称为马尔可夫链和马尔可夫过程的无后效性随机过程。在数论方面,他研究了 连分数和二次不定式理论,解决了许多难题;在概率论中,他发展了矩法,扩大了大数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范围。1890年,马可可夫及其弟弗拉基米尔 (Vladimir Andreevich Markov,1871、5、8 –1897、1、18)一起证明了马尔可夫兄弟不等式。(可惜其弟年仅25岁即去世。)
      他的儿子,安德烈·马尔可夫(1903 - 1979),也是俄国著名的数学家,在数学和递归函数理论作出建设性的贡献。






  • 1746年6月14日

    麦克劳林-最年轻的教授

       1746年6月14日,苏格兰数学家麦克劳林(Colin Maclaurin ,1698、2-1746、6、14)去世。他九岁前成为孤儿,由叔叔抚养教育,十一岁进格拉斯格大学。1717年,麦克劳林19岁时,在一个为期十天的 数学比赛后,被选为阿伯丁大学的数学教授,这个世上最年轻的教授记录一直保持到2008年2月由美国材料学家艾莉娅·莎堡(Alia Sabur,1989、2、22—— ) 接替。1725年,在牛顿的欣赏和推荐下任爱丁堡大学教授。
      麦克劳林最有影响的著作《流数论》是分 析形式化的先驱。书中提出了级数收敛性的积分判别准则,并给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麦克劳林级数,这个级数是泰勒定理的特例;书中对转动液体平衡问题的讨 论,是他早年论文《论潮汐》理论的发展,对18世界关于地球形状的研究的重要影响。因《论潮汐》他与L.欧拉、伯努利共获1740年法国科学院奖。
      作为18世纪英国数学界最后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麦克劳林维护了牛顿的学说,但也助长了英国学术界对牛顿传统的保守倾向。在他之后,英国数学日益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








  • 1736年6月14日

    库仑定律-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出生

       1736年6月14日是法国物理学家库仑(Charles-Augustin de Coulomb,1736、6、14 – 1806、8、23)生日。库仑在应用力学、扭力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是人类工程学(测量人在不同工作条件年作的功)的第一个尝试者。
       库仑于1785-1789年发现库仑定律,电荷的单位以他的姓氏命名。他提出一种可以精确测量微小力的扭秤。1785年他用扭秤非常精确地测量了静电力 和静磁力,总结为“库仑定律”,即表示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定律: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它们所带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 间的距离成反比,方向在两个电电荷的连线上。可用数学式表示:f=k*q1*q2/(r^2),其中f是作用力,通常称为库仑力,q1 q2分别为两个点电荷所带的电量,r是两点电荷的距离 是电荷所在介质中的介电常数。若用正、负号来表示电荷的正负,则作用力为正值时表示为斥力,f为负值是表示为引力。
      库仑是米、千克、秒、安培制中的电量单位,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物理量单位。定义为1秒内1安培电流传输的电荷量,约等于6.24*10^8个电子。







  • 1726年6月14日

    火成学派创始人赫顿出生

       1726年6月14日,英国地质学家、火成学派创始人赫顿(James Hutton,1726、6、14 – 1797、3、26) 出生。他从爱丁堡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转而从事医药学研究,1749年获莱登医学博士学位。1768年后专门从事地质学研究,1788年他在爱丁堡皇家学会 会报上发表《地球的理论》,反对水成论观点,提出了火和水两者都对地壳地层系统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导致火成论者和水成论者在爱丁堡的大论战。
       他在《地球的理论、证据和解说》一文中奠定了现代地质学的基础。他强调地质时代的无限性;确认地质系统之间的不整合现象的事实与意义,提出地球的发展存 在着平静的沉积时期和激烈的抬升时期交替的地质旋回概念;发现了花岗岩同其他岩石的接触带有接触变质现象,花岗岩并非最古老的岩石系;地质构造的变化和陆 地抬升是地内热力作用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