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神奇!

 zhuang-jr 2014-06-14

超神奇!10部预见性最强的科幻电影

2014-06-12 九个头条网

美国好莱坞的科幻片以制作精湛、场面宏大、想象力丰富为观众所喜爱,而其最大的亮点则是预见性强。例如1997年的《变种异煞》、1981年的《冲锋飞车队》等电影中的内容,都在其后的现实中实现。下面,一起盘点预见性最强的10部电影,看看都是哪些?

  1. 《变种异煞》预见“基因识别技术”将被应用

该片1997年上映,描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经基因搭配孕育而成的人才是精英,而经自然繁衍的则被视为“病人”,影片主角文森特就是这样的病人。他为了能够参加一项太空计划而假装扮成精英成员的基因身份,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然而一桩谋杀案让事情节外生枝。

基因识别是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使用生物学实验或计算机等手段识别DNA序列上的、具有生物学特征的片段。如今,基因识别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比如说案件侦查、考古、亲子鉴定等等。

2.《少数派报告》预见“屏幕显示技术和无人驾驶车”

万人迷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少数派报告》2002年上映,曾是盛极一时的票房冠军。剧情从2054年展开,影片中,人类发明了能侦察人的脑电波的技术,它可以侦察出人的犯罪企图从而预防犯罪。

《少数派报告》的主人公面对屏幕用双手快速图片和数据的情形,令人联想到微软首款支持触摸屏的平板Surface或者苹果的iPhone手机。而实际上,在去年年初的CES展会上,某科技公司公布的3D显示技术也与电影中的一些情景有异曲同工之处。另外,影片中出现的无人驾驶车,事实上也已经在成为了现实。

3.《冲锋飞车队》 预见“能源战争”

1981年上映的《冲锋飞车队》,讲述的是整个澳大利亚陷入危机:一帮飞车恶徒在与代表正义的力量交战中获得阶段性胜利。他们不择手段抢夺因供应紧张而价格昂贵的汽油,最终,石油的短缺导致了全面的战争。

尽管当年的石油危机尚未完全显现出来,但是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大肆勘探石油,同时不遗余力地开发可代替的能源。早在2003年,美国国防部就提及资源的短缺可能会引发军事冲突,一些专家也表示:能源战争已经开始了,苏丹的达尔富尔军事冲突的根源就是石油。

4.《楚门的世界》预见“现实中的电视传媒业”

《楚门的世界》1998年上映,是一种电影嵌合体,介于虚幻和现实之间。该片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平凡的小人物是怎样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制造成闻名的电视明星,却完全被剥夺了自由、隐私乃至尊严,成为大众娱乐工业的牺牲品。

《楚门的世界》上映1年后,美国家喻户晓的电视真人秀《Big Brother》开播了,而看过《楚门的世界》的观众肯定会把两者联系到一起。、

5.《终点站月球》预见“太空飞行”

1950年上映的《终点站月球》确实绝对是一部经典的太空探索科幻电影。该片讲述的是4位美国宇航员成功登月,但是却发现没有足够燃油回到地球的故事。

该片中,宇航员在太空行走,以及太空漫游中宇航员出现的并发症,当飞船起飞时宇航员的面部因为物理加速作用出现痛苦的表情等,和实际情况一样或基本一致。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当太空飞船准备发射时,地面工作人员是从30秒开始倒计时的,这也和目前发射太空飞行器的情况一样。

6.《过关斩将》预见“现实中的娱乐节目”

1987年上映的《过关斩将》,剧情从2019年展开。影片中,21世纪的美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快速衰退、且独裁专职的国家。一名警察被诬陷遭到逮捕,后来他有了一个重获自由的机会——去参加一个收视率极高的电视台节目——“过关斩将”,并最终获胜。

《过关斩将》上映2年后,真人格斗电视娱乐节目《美国角斗士》开始登上银屏。该节目将业余运动员配对来进行比赛,每个参加比赛的“角斗士”可以给自己起一个名字,比如说“一触即发”、“冰”或者“激光” 等等,参加比赛的选手可以用网球拍来攻击对手。

7.《银翼杀手》预见“城市的发展趋势”

该片1982年上映,故事讲述了2019年的洛杉机,天空变得越来越糟,即使是向来阳光高照的南加利福尼亚的气候也变得难以捉摸。那时的人类甚至开始制造与真人无异的复制人,并为人类工作,而当这些复制人有了思想感情时就要将他们毁灭。此外,在曼哈顿的时代广场,在日本的新宿区,交通变得拥堵不堪。

如今,交通拥堵情况比影片中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实世界没有变的更清洁、更高效,而是在慢慢老去。

8. 《超世纪谍杀案》预见“全球气候变暖”

影片《超世纪谍杀案》1973年上映,描述的是人口过剩,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剧情从2022年展开,那时候,地球已经被过度工业化生产和过度人口污染破坏到一定程度。农村已经被污染的不能住人,人们只能挤在城市里。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开门见山,提到最关键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未来全球人口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污染,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气候变暖的程度将会比现在更严重。

9.《霹雳五号》预见“自主式军用地面机器人”

这部1986年上映的《霹雳五号》,虽然没有精彩的打斗场面,故事情节平淡无奇,却是选择了当时虽尚属概念阶段的武装机器人作为人物模型,而且事实证明,影片中的关于机器人很多虚构的东西“被”时间转变成了现实。

影片中的机器人用车轮行走,如今现实中美军UGV无人地面战车同样也是采用这种运行方式;另外,影片中机器人的大脑里植入了感应器,而当前美军规划中的MULE机器人同样在大脑中植入了类似的传感器。

10.《2001太空漫游》预见“太空旅行”

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游》,剧情从2001年展开。为了寻找黑石的根源,人类开展一项木星登陆计划。飞船上有冬眠的三名宇航员:大卫船长波曼、富兰克和还有一台名叫“HAL9000”的高智能电脑。HAL在宇宙飞行过程中发生错乱,令到富兰克和三名冬眠人员相继丧命,剩下波曼和这台电脑作战。

片中人物太空旅行的情景,相信当时的观众一定会用“难以想象”来形容。但是现在,太空旅行已经变成了现实,你不需要有强壮的身体,不需要做过多专业的训练,也能实现太空走一趟的梦想,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