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有大孤山、小孤山之分,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县北、安徽宿公县东的江中,大孤山则位于今鄱阳湖中。《大孤山》乃仿效古风之作,描写了诗人登临大孤山见到的空深清冷的景象,抒发了其行役奔波的深沉苦闷的情感。全诗直接从大孤山写起:大小孤山相距上百里,好像都立于水流正中间,没有其它的凭靠。“匪独形胜殊,气亦变昏旦”,是诗人对大孤山特点的概括:不单单是地理位置和形状特殊,而且景色变换,朝夕不同。全诗接下来就着重描写“气亦变昏旦”之景:登山的台阶好像天梯一样,只有鬼斧才能凿出这样的台阶,可以想见山路之高之险;山上庙宇中灯火点点,若隐若现,寒鸦飞动,愈见凄清幽谧。“昭昭云月辉”至“恍惚度银汉”诸句甚有唐人气象:从山上向天空望去,洁白的月光映在云朵上,灿烂的星辰在夜空里愈发清晰可见;从山上向湖中望去,湖水澄澈空明,水波微动,浮光凌乱。夜风吹来,诗人仿佛有飘然出尘之意,天上水中相映照,恍惚之中诗人好像度过了银河。但是“未有归与情”,诗人因为自己还有未竟的事业和理想,无法做到“归与”,只能在这空静深幽的景色中叹息。全诗一方面写大孤山之高险幽冷,一方面也写了在山上所见景色的空明美丽,实际上是代表着诗人入世与出世、抗争与随流的不同心境的交织争战,寄寓了诗人强烈的人生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