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克·哈登与这个精神失常的世界:读《老爸终于精神失常了!》

 昵称535749 2014-06-15
2014-06-14 23:16 

今夏首次游英国前,兴奋地发现竟然有机会看到最爱的马克·哈登作品《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改编的舞台剧。

它从英国国家剧院最小的舞台开始,后来因为超高人气移师伦敦西区,在阿波罗剧院开始长期公演,但仍然几乎场场爆满。在戏票预订期短至一月长可达半年的英国,临时起意的观光客脑残粉也只好被斩那“温柔一刀”了。

这部舞台剧也是今年英国戏剧最高荣誉“奥利弗奖”的大赢家,包揽了最佳男演员、最佳新剧,和灯光、音响等一系列奖项,足足七座。它用不算复杂但设计极富巧思的立体舞台,再现了《深夜小狗》中自闭少年的内心世界:立方体的舞台布满数学小方格,各种符号公式随着剧情在背景中滚动;在舞蹈演员的帮助下主角们时而飞檐走壁,进入少年头脑中的异想世界。然而身为这本原著的书迷,也许更能理解它的成功:马克·哈登对“精神异常者”的细腻把握被出色地具象化表现了。

在一个由各种准则和竞争硬生生构筑的世界里,我们反而越来越难区分“正常”和“异常”。于是这就讲到了哈登的这本新中文版《老爸终于精神失常了!》。腰封上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善良而不够世故”。是的,这在今天不已经基本就和说一个人“精神失常”没大差别了吗。然而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真正的善良又是那么难、那么复杂,于是,哪怕有那么一些自我要求的人,似乎只能在“善”与“恶”两极间努力摇摆、挣扎,也难怪都成了“神经病”。马克·哈登不是第一个探讨这个问题的作家,但他在“不正常”的世界里找到了不少特别细腻动人的小肌理小角落,让你开怀大笑的同时,又像被扎了针似的刺痛。这对我来说几乎就是最宝贵的情感体验了,也是脑残粉之所以为脑残粉的原因。

《老爸》中的老爸乔治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形象,辛辛苦苦工作三十五年的工薪阶层,面对一大堆生活问题,突然又发现自己好像得了绝症——这一切没有菲茨杰拉德笔下的美国二十年代那么遥远,老爸也不是盖茨比那样对美与梦想有那么高的追求,他只是“不想制造麻烦”,“不让人讨厌”。为了这个单纯的“善”,他才做出了各种不可思议的疯狂举动,甚至想到用剪刀给自己的疑似病斑做手术。

然而正像我们前面说过的,这个时代已经无法迎合一些简单的善意,无法让它们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因此作为子女很多时候也无法理解父母的举动,“老爸”周遭人的生活因此也跟着一起脱离了正轨。《深夜小狗》里马克·哈登写了一个与妻子感情破裂后独自抚养自闭症儿子的单亲父亲,因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扮演一个总是嚷嚷总是撒谎的坏爸爸,但他这么做只是为了保护因为阿兹伯格综合征,心底澄澈到完全不可能“世故”起来的儿子。舞台剧中有一幕,总是责备儿子不懂事不听话的爸爸给病得迷迷糊糊的儿子换衣服。伴随着父亲缓慢的动作,这部始终比较”热闹“的剧突然安静下来,只剩舞台中央的一束灯光,一贯强硬得有些粗暴的父亲动作缓慢轻柔,一点一点。读到过太多“屏息凝神”、“静得仿佛一根针掉下都听得见”的描述,在那一刻才知道,安静并不是空虚,安静仿佛是由台上台下许多小心翼翼的呼吸编织而成的。这样的时刻,是这个“精神失常”的世界里我们真正能读懂“爱”的时刻。(《老爸终于精神失常了!》书评/路克等学长新专)

推荐阅读:做一个精神和物质都很强大的女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