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会将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分开吗?如果是,你是如何做到的?如何掌握二者的平衡?

 pgl147258 2014-06-15

虚拟世界,特指互联网

你会将互联网上的朋友带入到你平常的生活圈子吗?

pansz的回答(11票)】:

并不存在,现实生活也并不存在。

你在互联网上说了一句话,这件事情是真实的,你在原地用嗓子吼了一句话,这也是真实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真实的。这是我的世界观。网上,网外,没有任何区别。互联网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是互联网的一部分。

你的“现实生活”实际是你大脑接受到的脑电波的投影,你的“互联网生活”也同样是你大脑接受到的脑电波,两者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你的大脑信息输入是被接管的,那么他们就都是虚拟的。——这个世界并不客观存在,它只存在于我的大脑中——嗯,这就是黑客帝国中的世界观。

【樱大力?的回答(4票)】:

1、你会将互联网上的朋友带入到你平常的生活圈子吗

一直在这样做,热衷于将线上网友发展为线下朋友

2、你会将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分开吗?

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觉得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就是一致的,也是不可分割的

3、如何掌握二者的平衡?

 现实和网络从来都没有刻意去平衡,不管是网友还是现实中的朋友,尽量尊重包容,以及不强求,开心就好

【李米的回答(4票)】:

谢小柔邀,拖了两天才回答,一定回答个认真的。

  • 你会将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分开吗?

首先,我能分开吗?

小时候看电视剧,里面的人物悲欢离合,情到深处虽不是很懂,也会跟着掉下眼泪。一集结束,父亲关掉电视,起身的时候总会有种恍惚感,继续沉浸于剧情。此时去刷牙叠被,似乎是在现实生活中做着一些琐事,而作为人的核心的大脑却依旧停留在他人编织的虚拟情节中。

现在将虚拟世界推到互联网,也只是从“一个人编织的虚拟情节”变成了多人编织的,是真是假,更需要自己去判断。而所谓的“现实生活”,只是判断的难易程度低一些罢了。

所以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太模糊了。你可以看见现实世界中美丽的女人,却分不清楚她脸上妆容的厚度,甚至她之前的性别。同样的,你可以读到卖春少女写的从业日记,却听不到她甩在比她后面入行的女孩脸上的巴掌声。你想分清楚,可是你不行。

那么我应该分开吗?

双重身份的人,当然需要分开。生活中认识一个姑娘,珠圆玉润又才华横溢;于此同时,她在微博上扮演另一个角色——一个都市的隐居者——每天如蚕般不断吐出丝一样的箴言,受粉丝追捧。在我们面前,她形容自己的微博是“丢死人”,而在粉丝面前,她俨然已是精神教主的模样。我相信聪明的她永远不会把自己的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联系在一起。如果真的要偶尔图个新鲜,在那些粉丝面前也要竭力掩饰——或者,竭力将自己的形象和微博上的形象贴合。这对于一个没什么经验到处扮演的单一身份者,实在是费时费力的一件事。

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愿意将虚拟世界的人带入现实。我信仰友人之间的交流无论是以何种媒介,都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我愿意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与人诚心交流上,而非塑造一个不存在的自己。当然,对于虚拟世界中更容易流窜的欺诈与挑衅,在虚拟世界里徘徊了这么多年的自己早已产生了免疫一样的东西——事实上,若非知乎,我纯从网络上认识的人只有3个。

  • 如何掌握二者平衡?

如果和我一样是个单一身份的人,二者的平衡就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摆正自己的位置就好。因为如果不费心去塑造一个不一样的自己,那么根本没有必要为了维持莫须有的关系而耗费更多的精力。虚拟和现实是一样的世界,称一块蛋糕上左右两边的重量,这显然不是个明智的决策。

如果你是一个隐蔽在网络上的多面手,那么这个问题你一定比我更明白怎样平衡。

————————————————随便写点的分界线————————————————

上个礼拜买的《新周刊》,鲜艳的封面上几个大字:喧嚣的孤独——为什么我们更依赖科技而不是彼此?专题里面描述了从南京高铁车站候车厅里盯着手机的旅客到坐单人深潜器潜入马里亚纳海沟的美国导演卡梅隆——他们的区别只是孤独的种类不一样罢了。

我一直觉得如果将虚拟世界对待成现实世界,就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因为即使依赖“科技”,本质上还是依赖人。媒介永远只是中间的道路,殊途也终会同归。

【李俊佼的回答(3票)】:

虚拟的世界不是真实的吗?真实的世界不是虚拟的吗? 你很确定吗?你要是100%确定,你应该去看心理医生了。

【大树的回答(3票)】:

1. 没有办法把互联网和现实生活完全划开界限。因为不管网上网下我们都是同一个人。

2. 会将互联网的朋友带入平常生活圈子。很显然,现在互联网是交到新朋友的方式。以前不是还有笔友么?

3. 平衡就是我发自内心的判断。如果我足够相信某一人,某一事我会让天平朝他倾斜。

【薄锦的回答(3票)】:

灺妖。

 

我在虚拟世界中结识的人,一定都是有某种因由或交集的,比如知乎上的知友也是其中一种。

其中又有少部分,在长期交流中让我看到他身上某种令我欣赏的品质,或是脾性相投,再加上某种机缘巧合,便会在保持网上联系的同时,也开始发展出线下的往来。

待建立起一定的熟悉和信任基础后,我就会逐渐用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友人的态度来对待对方。

这整个过程跟我在现实生活中结交友朋的模式没什么差别。

 

至于话不投机或者引不起我太大兴趣甚或八杆子打不着的人么……熟悉我的人就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都是个对人态度普遍冷淡、聊天技能匮乏、对结交无缘无故的陌生人也严重缺乏兴趣的家伙,对于虚拟世界中让我无从「具象化」对方、或者引不起我强烈兴趣或好感的终端用户,我无法理解有什么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必要= =

 

总而言之,互联网什么的,在我而言只是一种工具,就跟信件、电话什么的没两样。

加上我情商比较低,处世技能简陋到到哪都是那101套。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我面对人群和社交的态度与准则都不曾有丝毫改变,所以无所谓分开与否。

【袁达翔的回答(2票)】:

我觉得虚拟世界只是现实生活的另一个存在形态,我们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介认识了解其他人,成为朋友,带进你的生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我们觉得虚拟之所以虚拟之是因为你不能确定他对你是否欺骗,但是,就算是站在你面前的朋友对你说话,你也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他没有欺骗你啊。

【蘑菇dee的回答(1票)】:

我觉得所谓的“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我也有可能会将互联网上的朋友带入平常的生活圈子。

因为在社交平台上出现的我,与现实生活中的我并无多大区别,所以也没有彻底区分开的必要。甚至在网络游戏中,虽已经明明白白地建立了一个“虚拟形象”,但很多时候我还是会不自觉地从这个“虚拟形象”中抽离出来,理清自己和这个形象的关系。

如果有人非要将“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彻底区分开来的话,那大概是他/她在“虚拟世界”里,自觉或不自觉的给自己建立了一个与现实中不同的“虚拟形象”?

【李白的回答(1票)】:

我是线上线下分的很清楚的人,可以说没有交集。

网络,是我的二次元人生。

人还是要活的现实点,网络只是消遣的地方。

嗯,在虚拟世界里,千万别当真,当真就输了。

【徐珊珊的回答(0票)】:

正常人都应该会,不会区分就是异常状态,持续不会区分开就需要寻求治疗了。

【鼓鼓的回答(0票)】:

好吧 我最好的哥们就是twitter上认识的 

【钢盅郭子的回答(0票)】:

平衡点是——「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李卿的回答(0票)】:

以前没分开,现在终于分开了,或者说,比较勉强的分开了。

刚开始混网上社区的时候我用的 ID 是 @24磅羽球新手,那时也一直觉得网上的 ID 和现实中的人不是一个概念,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区分开,但很快发现了自己的肤浅。

随着慢慢的深入网络,发现自己在网络上留下的蛛丝马迹实在是太多,基本不可能和现实生活隔离开来,于是索性主动 “实名” ,把 @24磅羽球新手 变成了 @李卿 的同义词。

也就是说,不论是 @24磅羽球新手 还是 @李卿 都是真实世界的我。不管是网络上的社交关系,还是网络上的一言一行,都和真实世界的我是统一的。

虽然很多行为是在网上进行的(例如回答这个问题),但这些的主体实质都是现实世界的我,这只是现实世界的延伸而已,绝非 “虚拟世界” 。

除此之外,我开始大量的使用 “马甲” ,这些马甲绝非水军使用的那种连头像都懒得搞的马甲,这些马甲完全依附于我自己虚拟出的其它 “人” ,“他” 有自己的现实生活,有自己的感情状态,有自己爱玩儿的网络社区,甚至于在网络上和真实的我有交集,会和我在微博中吵架,会和我在 Q 群里讨论。

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虚拟世界,一个完全 “虚拟化” ,完全属于 “另一个我” 的世界。

我们现在说 “虚拟世界” 的时候,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纯粹,人肉技术的发展让每个 ID 的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其实这只是 “现实世界” 在网络上的延伸而已,算不得 “虚拟世界” 。

真正的虚拟世界,就是完完全全的另一个世界,全新的环境,全新的人,这样有新世界的范儿,才是 “虚拟” 和 “现实” 的区别。

认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无法分开的人,在我看来,你们只是把网络当作了一个新的茶馆,一个新的公园,这样当然无法和现实分割开来。

补充:我非常肯定我自己没有精神分裂 = =、

【代威的回答(0票)】:

现实是你必须面对的,现实中你要承担责任和义务,所以也要求你必须真真实实的活在现实中。而虚拟世界,从感官角度来讲你只能通过简单的言语和图片来表现你的行为,当然对于别人和你自己都只是以你的一部分在参与,你可以以藏匿你的弱点,只表现你想要表现的优点,当然你也应该明白别人在这之中也是以同样的状态存在其中。

【陈小槑的回答(0票)】:

互联网只不过是现实生活的延伸,谈何对立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