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通风设施管理及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试行)
2014-06-15 | 阅:  转:  |  分享 
  
附件:

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通风设施管理及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矿井通风设施的管理,保证通风设施的质量并发挥其作用,根据国家及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所有参建单位。



第二章风门质量标准



第三条定义:用以切断风流并能行人或通过车辆的通风设施。

第四条种类:按服务年限分为永久风门和临时风门。服务年限超过1年的为永久风门,服务年限不足1年为临时风门。

第五条技术管理及要求

(一)设施周围5m内巷道支护良好,无杂物、积水、淤泥。

(二)必须按设计图纸施工,永久风门墙体用不燃性材料砌筑,一般厚度应不小于0.8m,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

(三)砂浆灰砂比例为1:3,水泥标号不小于325号。

(四)砌缝要用砂浆填满填实,不准出现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重缝、空缝、假缝。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不得大于12mm,也不得小于8mm。

(五)墙体周边掏槽,要见硬顶、硬帮、硬底,与煤岩接实;墙体四周要有不小于0.1m的裙边;岩巷、锚喷、砌碹巷道可不掏槽,但要在顶、帮与墙体间设置拉筋,拉筋可用Ф18×1800mm的锚杆(或用等强度的其它材料)外露500~600mm,埋入岩体深度不得小于600mm。

(六)墙体要垂直,墙面要平整(1m内凸凹不大于10mm,料石墙体的勾缝除外);水沟要设挡风帘或反水池。

(七)永久风门一组不少于两道,能自动关闭,并装有联锁装置的风门。门及门框要包边沿口,有垫衬,四周接触严密,门扇平整不漏风;门扇与门框的接触宽度不得小于40~50mm,接触处要用可缩性材料作衬垫(如海绵、毛毡等),确保不漏风。其宽度不得小于50mm。施工后门框两对角线必须相交并相等,否则必须进行修整。行车风门门扇底边与轨面间距不得大于20mm,并设挡风帘。

(八)永久风门所在巷道需排水时,其墙体要设反水沟。

(九)需要在风门墙上通过电缆、管路等时,在砌墙时应预留孔口(孔位),当不用时可将其堵住。

(十)临时风门的墙体可用木板鱼鳞搭接,墙面用灰浆满抹或勾缝。

(十一)风门施工完毕,要悬挂说明牌,内容包括:设施名称、地点、施工日期、构筑材料、建筑负责人、验收人等。



第三章密闭墙质量标准



第六条定义:为了切断风流,又不需要行人或通过车辆的通风设施,又称挡风墙。

第七条种类:一般以服务时间超过6个月的为永久密闭墙,否则为临时密闭墙。

第八条技术管理及要求

(一)位置:墙体距巷道端口不超过6m为准,以不形成盲巷为原则。

(二)墙体掏槽、墙体质量及墙体附近支护状况与永久风门墙的要求相同。墙面平整,抹灰刷白。

(三)墙体采用料石、红砖、水泥砂浆等不燃性材料砌筑,墙厚不小于370mm。

(四)一般密闭上部要设观测孔;密闭内有水的要设反水池或反水管;自燃发火煤层的采空区密闭要设观测孔、措施孔。观测孔孔径宜选用15~25mm,密闭墙两侧外露长度为100~150mm;措施孔直径不小于108mm,孔口应伸入闭内,距闭墙不小于0.5m且要吊挂牢固,外口距离闭墙至少1.0~1.5m,外口要设阀门,不用时保持关闭。

(五)密闭前无瓦斯积聚,要设栅栏、警标、说明牌板(内容参照风门说明牌)和检查箱(入、排风之间的挡风墙除外)。

(六)临时密闭墙材料可采用木板鱼鳞搭接,墙面用灰浆满抹或勾缝。



第四章调节风量窗质量标准



第九条定义:安装在风门或其他通风设施上风量的

第十条技术管理及要求

(一)位置:抽出式通风矿井原则上将其设在回风侧及岩巷中。

(二)调节风窗的过风能力必须能从零调到所需风量的1.2倍,且调节机构灵活自如。

(三)调节窗可用优质的木材(经防腐处理)或钢材制做。

(四)调节窗本身不得直接承受其上部墙体重量及井巷的压力。

(五)通过调节窗的风速不得超过25m/s。其调节面积应根据所需风量和额定风速计算得出。

(六)其墙体的构筑要求与风门墙体要求相同。

(七)井下硐室的调节风窗应在其进、回风口分别设置。

第五章测风站质量标准

第十一条定义:为了测定某一区域或某一地点的风量的、表面光滑、断面规整的一段平直巷道。

第十二条种类:一般以所处地点划分为永久测风站和临时测风站。永久测风站包括矿井、采区及其它主要用风地点的测风站,临时测风站包括采掘工作面和其它地点的测风站。

第十三条技术管理及要求

(一)永久测风站必须设在直线段巷道内,其长度不少于4m,其前后10m内无分支和拐弯,顶帮围岩压力稳定、断面无变化和变形。

(二)在支架支护巷道内的测风站,必须加固前后10m内的支架,顶帮背严,内侧顶帮要封严成光滑断面;测风站两端要成流线型,以降低阻力。

(三)测风站应设置测风记录牌板。其内容包括:地点名称、断面面积、风速、温度、风量、气压、测定日期及测定人等。

第六章风桥质量标准

第十四条定义:设在进、回风交叉处使进、回风互不混合

第十五条种类:按材料分为铁筒式、混凝土式和绕道式三种。凡进、回风流平面交叉的地点均需设置风桥。

第十六条技术管理及要求

(一)用不燃性材料构筑。其适用情况如下

序号 通过风量Q(m3/s) 采用种类 1 Q>20 绕道式 2 10≤Q≤20 混凝土或砌碹式 3 Q<10 铁筒式 (二)设置在围岩稳定、压力较小的地点,且必须设置在巷道上部。风桥两端接口严密,四周见实帮、实底,要填实、接实。

(三)风桥两端及隔墙不准设风门。

(四)风桥前后各5m范围内巷道支护良好,无杂物、积水、淤泥。

(五)铁筒式风桥其直径不得小于800mm,铁板厚度不得小于1.2~2mm。形状要做成流线状,接头必须加橡胶垫,用螺栓紧固,隔墙四周必须掏槽。

(六)砌筑的风桥其墙体厚度不小于450mm、掏槽深度在煤中不小于300mm,在岩中不少于200mm,掏槽要填实保证桥体与围岩间无缝隙,桥下巷道前后6m的支护要加固。

(七)风桥在巷道实帮实顶中呈流线型,坡度小于25°;风桥断面不得小于原巷道断面的80%;桥内侧光滑、平整,阻力损失不大于150Pa;不漏风或漏风率不得超过2%。(手触感觉不到漏风为准)。

第七章栅栏质量标准



第十七条定义:防止人员进入某一区域或空间又不影响通风,而设置的防护设施。

凡井下临时停风地点和长度超过6m的盲巷及其它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地点的入口均必须设置。

第十八条种类:按材料分为铁制、木制二种。

第十九条技术管理及要求

栅栏应用木板或钢筋等材料制作,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金属栅栏所用钢材宜选用直径不小于18mm的钢筋;木制栅栏所用板材其厚度不小于10mm、宽度不小于50mm。

(二)栅栏网孔为200mm×200mm方孔,栅栏高度不得小于2000mm。巷道高度不足2000mm时,栅栏高度要封闭巷道全断面。

(三)栅栏与巷道顶、帮之间应进行固定。并沿巷宽每间隔1.0m设1根牢固支柱。

(四)栅栏必须牢固,以不使用专用工具打不开、折不断为准。

(五)栅栏必须悬挂“禁止入内”的警示牌。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制度由公司通防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4-



-3-







献花(0)
+1
(本文系三棱锥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