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花蛇舌草

 修和 2014-06-15

   性味与归经

  微苦、微甘,微寒。归心、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水消肿。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喘咳,热淋涩痛,湿热黄疸,毒蛇咬伤,疮肿热痈。

  用法与用量

  15~30g。外用适量。


各家论述 

  1、《潮州志·物产志》:茎叶榨汁次服,治盲肠炎,又可治一切肠病。
2、《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毒蛇咬伤,癌肿。外治白泡疮,蛇癞疮。
3、《闽南民间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4、《泉州本草》:清热散瘀,消痈解毒。治痈疽疮疡,瘰疬。又能清肺火,泻肺热。治肺热喘促、嗽逆胸闷。
5、《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利尿。治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肝炎,痢疾,尿路感染,小儿疳积。
6、 《西中药志》:味苦甘,性温,无毒。
7、《闽南民间草药》:苦,平,无毒。
8、《泉州本草》:甘微酸,性寒。
9、《广东中药》Ⅱ:辛涩,寒,无毒。
10、《潮州志·物产志》:茎叶榨汁饮服,治盲肠炎,又可治一切肠病。
11、《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毒蛇咬伤,癌肿。外治白泡疮,蛇癞疮。
12、《闽南民间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13、《泉州本草》:清热散瘀,消痈解毒。 治痈疽疮疡,瘰疬。又能清肺火,泻肺热。 治肺热喘促、嗽逆胸闷。治疗毒蛇咬伤时,可取白花蛇舌草15克,白酒250克,煮沸3~5分钟,去渣,口服2/3(每日分2~3次服完),用1/3外敷伤口,敷药时先吸出伤口毒血,清洗消毒后用消毒棉垫覆盖包扎,然后用上述药酒浇湿敷料(以保持湿润为度)。若不能饮酒者,可用清水煮沸后再加入适量白酒,但以白酒煮为佳。
14、《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利尿。治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肝炎,痢疾,尿路感染,小儿疳积。

8 白花蛇舌草注射液 

  药品名称(包括商品名、通用名):白花蛇舌草注射液

  药理作用:是茜草科植物伴房花耳草的干燥全草,经提取有效成分制成棕色灭菌水溶液。药理研究证明,体外抗菌作用不显著,其抗菌消炎作用是通过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和增强吞噬细胞活力等因素所致。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是中医临床治疗肿瘤的常用药物。

  适应症:清热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胆囊炎,阑尾炎。
用量用法:肌内注射:常用量每次2~4mk,每日1~2次。
制剂:注射剂每支2mk。
用法用量:注射剂,肌肉注射,常用量一次2~4毫升,一日1~2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