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響全球氣候區分布的因素

 FOXLIU 2014-06-16

 

 

影響全球氣候區分布的因素

一、氣溫:

  各地氣溫高低不同,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1.緯度

   地球上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輻射。一地的太陽照射角度愈大,所得的熱量就愈多,氣溫也愈高。低緯度地區的太陽光線接近直射,所以到達地表的光線較集中,地表單位面積所接受的熱量較多,故氣溫較高;反之,高緯度地區則較低,氣溫隨緯度的增加而降低。

  地球由於氣溫的變化,按緯度高低大致劃分為三個氣候帶:赤道至回歸線的低緯度區為熱帶;回歸線至極圈的中緯度區為溫帶;極圈以內的高緯度區為寒帶。

2.高度

  空氣所含的熱量,主要是來自地表吸收太陽輻射後,轉化成的地面輻射。因此,愈接近地表愈溫暖,愈遠離地表則愈寒冷。

3.距海遠近

  陸地和海洋的性質明顯不同。陸地比熱小,而且只有表層吸收熱量,因此增溫快,降溫也快,所以陸地上的氣溫變化很大。海洋為龐大的水體,比熱大,因此增溫慢,降溫也慢,所以海面上氣溫變化小。

  一般而言,距海愈遠的內陸地區,受大陸影響愈深,年溫差愈大。沿海地區則深受海洋調節,冬暖夏涼,年溫差較小。

4.風

  一地的氣溫也會受盛行風向的影響。若盛行風來自海上,更能發揮海洋調節氣溫的效果,有冬暖夏涼、年溫差小的特色;反之,如果盛行風來自內陸,即使位於沿海地帶,則氣溫仍深受大陸的影響,冬寒夏熱,年溫差大。 (見下圖所示)

5.洋流

  沿海地區的氣溫也深受洋流性質的影響。暖流經過的沿岸地帶,通常較同緯度的其他地方溫暖,冬季的差別尤其顯著。寒流所經的沿岸地帶,則較同緯度的其他地方寒冷。(見下圖所示)


 

二 、氣壓:


  空氣分子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有重量,地表所承受的空氣重量,稱為氣壓,通常以百帕(hPa)為單位。而氣壓會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少。在同樣的高度,氣壓會隨著氣溫的增加而下降。這是因為空氣受熱,體積膨脹,密度變小,氣壓便降低;反之,若空氣冷卻收縮,則密度增加,氣壓便升高。

  例如,赤道地區,日照強烈,終年高溫,熱空氣不斷上升,形成低氣壓,而常伴有局部性陣雨。稱為赤道低壓帶。但在赤道受熱上升的氣流,升至對流層上部後,分向兩極方向移動,逐漸冷卻,在南、北緯30度附近進行沈降,而形成副熱帶高壓帶。(見下圖所示)

三、降水:

  降水的特徵指標主要計有:

1.降水多寡

  一般而言,年雨量在500公釐以下者屬乾燥區;年雨量在1,500公釐以上者為多雨區;介於二者之間的為溼潤區。

2.季節分布

  降水的季節分布各地不同。赤道附近、熱帶大陸的東岸及溫帶大陸的西岸為全年有雨地區;沙漠地區,則全年無雨季;地中海沿岸及其他緯度在30度到40度附近的大陸西岸地區,為以冬雨為主的地中海型氣候;其他地區則雨季多以夏季為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