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偏旁(部首)读音知多少

 白术散 2014-06-16

偏旁(部首)读音知多少

gǔn上下贯通。

jué钩子。

丿piě古同,汉字主要笔画之一,自右上向左下斜。

zhé汉字部首。

乚:①háo古同。②,古同

zhǔ,①古人读书时断句的符号。古同

bāo古同,裹。

bīng古同,用作部首。俗称两点水

dāo,用作部首。 

 fāng,①古代一种盛放东西的方形器物。量词,一斗。祭名。

。俗称左耳刀旁,又称左包耳。从它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可以看出,它是一层层的台阶,或是一层一层的山崖。它作为部由它做偏旁的字大多都与阶梯、山阶、登山、升降、地名等有关。例如:“阿”本义是大的山陵。陶潜《挽歌诗》:“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险”本义山路难行。《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陟”,本义为登山。《资治通鉴·淝水之战》: “安遂游陟,至夜乃还。”(谢安于是去登山游玩,到夜才归。”“限”本义被山丘阻隔。《战国策·秦策一》:“南有巫山,黔中有限。”“降”本义从高坡往下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降一级而辞焉。”这个“降一级”不是降低一等,而是“走下一层台阶”之义。还有:“阳”(山南面)、“除”(殿阶)、“队”(从山崖上掉下来)等等。

yì,同“邑”。俗称“右耳朵”,它的甲骨文和金文的上部都是一个代表围墙的方框,而下面都是面朝左跪着的人,整个字是表示上古之人聚居之地。用它作为部首字,用在汉字的右边,由它做偏旁的字大多都与城镇、地名、国名、都市等有关。例如:“邦”,古代诸侯的封国。《诗经·大雅·皇矣》:“王此大邦。” (意思是统治这个大国)“郑”,周代诸侯国名。《左传·隐公四年》:“秋,诸侯复伐郑”。“鄙”,边邑。《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贰于已。”“邮”,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汉书·京房传》:“房意愈恐,去至新丰,因邮上封事。”“郭”,外城。《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还有: “郊”, (离京城百里日郊),“邯郸”(都邑名),“都(城邑),“邺”(古地名)等等。

古同,一般用作偏旁。

jié古同

jiōng城外,郊外,野外。

古同,覆盖。

kǎn古同

rén。用作偏旁。俗称单人旁

tóu汉字部首。

掩藏。

kàn      máo     guāng     cāng       qīng

fēi      fǎn     xiàng     wǔ         gòng

jiū,古同

xùn,古同

,握持。

kǎo,①气要舒出的样子。②古同

shàng,古同

xià,古同

冘:①yín,多人行进。②yóu,〔冘豫〕古同犹豫,犹豫不定。  shēn,古同

yín,众立的样子。

wēi,①古同。②仰。③装在屋檐口的横木。

讠(訁)yán

yǐn,①古同,开弓。长行。

ǎo  cǎo,同

chè草木刚长出来。

chì〔彳亍(chù)〕慢慢走,走走停停的样子。

く 读作quǎn(),象形字,似田间沟流。奇怪的是《说文》并无一字从其部。

巜 读作kuài(),古同“浍”,田间水沟。如波光粼粼的“粼”右侧为“巜”“巜”在《说文》属于部首,而如今则被排除在外。

巛 读作chuān(),古同“川”,今不作部首,但仍是偏旁。“巛”独立成字时写作“川”,作为偏旁时写作“巛”或流水的“流”字的最后三画。 

凡由“巛”组成的字大都与水流有关,如“邕”等。有些字其楷书结构中虽含有“巛”的部分,却与水无关。如“巢”字,其下部的“木”为“树”,中部的“田”为鸟窝,上部的“巛”为三只小鸟。

chuò。用作偏旁。俗称走之旁,简称走之

gǒng两手捧物。今作

,①古同。②姓。

xuě曾作的简化字,后停用。

,①猪头。猬属。

mián,①深屋。覆盖。

quǎn。用作偏旁。俗称反犬旁

shān,①须毛和画饰的花纹。毛长。

饣(飠)shí。用作偏旁。

shǒu。用作偏旁。俗称提手旁

shuǐ。用作偏旁。俗称三点水

纟(糹)。用作偏旁。俗称绞丝旁

wéi古同

xīn,用作偏旁。俗称竖心旁,简称竖心

wāng,尪的本字;②yóu,姓。的古体。

zhǐ从后至。

huǒ古同

丱、卝guàn古代儿童将头发束成两角的样子。

胃里的气体从嘴里出来,并发出声音,即打嗝儿。

lǎo。用于偏旁部首。

古同。用作偏旁部首。

niú。用作偏旁。

pán,①劈开的成片的木柴。量词,指商店、田地、工厂等:一爿商店一爿水田  

pán,古同。用作偏旁。

,①轻轻地击打。古同,戒尺。

古同

shì。用作偏旁。俗称示字旁

shū,①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戟柄。古八体书之一:殳书(用于兵器上)。姓。

zhǎo。用作偏旁。

两足分张相背,行走不顺。

dǎi的今字。同

钅(釒)jīn。用作偏旁。

,①倚,靠着。病。

wǎng。用作偏旁。

疋:①。②yǎ ,同

。用作偏旁。俗称衣字旁

gèn,①八卦之一,代表山。古代指时辰:若依然葬书,多用乾、艮二时,并是近半夜,此即文与礼违指东北方:艮维姓。

虎皮上的斑纹。

,用作偏旁。

yuān,小虫。

,①细丝。微小。量词,丝的二分之一。  ,见

cháng古同。用作偏旁。

zhì,①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虫豸(虫子的通称)。〔獬豸〕见解决。

mǎo,古同

疌:①jié,古同,迅速。②qiè,姓。

jīn〔堇菜〕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弱,叶呈肾脏形,边缘有锯齿,春末开白花,有紫色条纹。果实椭圆形,全草可入药,亦称堇堇菜。〔堇色〕浅紫色。

guài,《易经》六十四卦的一个卦名。

tuō,旧时量词, 1乇等于1毫米汞柱的压强,合133.322帕。

chā,同

隹:zhuī,①短尾鸟的总称。②柘实;wéi,古同,助词,用于句首,表发端。

biāo毛发下垂的样子:斑鬓髟以承弁兮

〔鬲津河〕古水名,即今漳卫新河,是中国河北、山东两省的界河。

chàng,①古代祭祀用的酒,用郁金草酿黑黍而成。

zhǐ缝纫,刺绣:针黹

:①mǐn,②měng,均见

yuè,①古代乐器,形状像笛。古代容量单位,等于半合(ɡě)。

 

附:

偏旁与部首的区别

偏旁、部首不是同一个概念,但二者之间有联系,有重叠。

    什么是偏旁呢,偏旁就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我们知道,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合体字。由于汉字结构复杂,偏旁组合成字的方式多样,位置也不固定,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内或外,完全因字而异,这些组合成字的比笔画大的构字单位统统叫做偏旁。一个合体字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一个偏旁一般是由两画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如构成“戏”字的偏旁“又”和“戈”。也有少数偏旁只有一画,如“乱”字右边的“”。

    偏旁有两种。一种可以独立成字,称为成字偏旁,如构成“鸭”字的“甲”和“鸟”都是成字偏旁。另一种不能独立成字,称为不成字偏旁,如构成“影”字右边的偏旁“彡”就是不成字偏旁。

偏旁有单一的,也有复合的。如“做”,可以分解为“亻”和“故”两个偏旁,“亻”就是单一偏旁,“故”就是复合偏旁。“故”还可分解成“古”和“攵”,其中的“古”又可以再分解成“十”和“口”。

又因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它包括形旁(表意义)与声旁(表读音)两个部分,有时也叫义旁与音旁。

    什么是部首呢?顾名思义,部首就是一部之首,是用于查字典的。汉字有好几万,我们从字典上查一个字,总不能从头翻到底。要提高查字的效率,就得从字形上给汉字归归类。比如说,凡是带“日”的字放在一起,称为日部……属于哪个部首的字就要到哪个部里去查,这样速度就快多了。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就是用部首来给汉字归类的。许慎将九千多个汉字归为540部,于是也就有了540个部首。

    部首大都是取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每个字的意义范畴。如属于“水”部的字大都与水有关,属于“犬”部的字大都与兽类有关。又如“颖”字,在古代是指禾穗的末端,其形旁是“禾”,声旁是“顷”,在过去的字书中应属禾部。不少人误以为是“页”部,所以查不到。(也有少数部首并不表示意义范畴,是个例外,如丨、丿、乙等部)但《新华字典》、《新辞海》等工具书中,为了方便大多数人查字,对部首的设置作了一些改进。主要是不再拘泥于将同形旁的字归为一部,而是从实际字形着眼来分部。如“水、氵”“火,灬”均分设为两部。也有少数部首可以做声旁,如门部的“问、闷、闻”等字。同一个字可以分别收入几个部首中,如“颖”字,就不光能在禾部里查到,而且也能在页部里查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偏旁是就合体字的构成说的,凡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都可以称之为偏旁。部首则是偏旁中的一部分,人们利用这部分偏旁从字形上来给汉字分部,因为这部分偏旁位居各部之首,所以另给它们起了个名字——部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