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浪理论学习

 真友书屋 2014-06-17

  8)C 浪——下跌的c 浪摧毁性极强。它们是第三浪,而且有第三浪的大部分特性。就是在这段跌势中,实际上除了现金以外无处可藏。投资者在浪A 和浪B 中持有的种种幻想都在此时灰飞烟灭,恐惧控制了一切。C 浪持续时间长,广泛性强。1930 至1932 年的走势是一个C 浪。1962 年的也是一个C 浪。1969 至1970 年的,以及1973 至1974 年的走势也可归类为C 浪。在大熊市中,向上调整浪中的上升C 浪强劲有力,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新一轮涨势的开始——尤其是因为它们以五浪方式展开。

  例如,1973 年10 月的反弹(见图1—37)就是一个颠倒的扩散平台形调整浪。

  9)D 浪——除了扩散三角形调整浪中的之外,所有的D 浪常常伴随成交量的放大。这很可能是因为非扩散三角形调整浪中的D 浪是一种混合物,是部分的调整浪,但因为它们跟在C 浪后面而且没有被完全回撤,所以又有第一浪的某些特征。在调整浪中上升的D 浪与B 浪一样都是假牛市。1970至1973 年的升市是循环浪级的浪Ⅳ中的浪(D)。此时,平庸的机构基金经理的“唯一决策”的自满情绪得到了最好的证明。参与的股票范围仍然很窄,这回是蓝筹股五十家和时兴股。1972 年,腾落指标就像运输股平均指数那样早早见顶,拒绝印证五十家蓝筹股授予的高得离谱的市盈率。为了准备总统选举,华盛顿在整个涨势中开足马力维持虚假的繁荣。就像对先前的浪(B)那样,“假牛市”是对浪D 的合适评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