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客文学,我写我心

 昵称13800233 2014-06-17
马新朝博客截图

□本报记者 王 平

2000年,博客进入中国,并迅速发展;2005年,国内各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纷纷加入博客阵营,开始进入博客的春秋战国时代。

从2005年6月14日第一个国际博客日到现在,10年过去了,一度火热的博客们,在当下的微信微博时代,活得若何?6月14日是国际博客日,这几天,记者随机打开部分南阳作家的博客主页,看到他们依然有滋有味地在网上过着自己的日子。
透过博客看生活态度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作家马新朝的博客里,有诗歌,有散文,还有评论和他钟爱的书法。作家亦农的博客比较庞杂,有长篇小说、小小说、中篇小说,还有随笔、日志、杂谈。诗人一地雪的博客,名为“不明真相”,她的博客里,主要是诗歌……他们多从2005年开通博客,至今十年过去了,博客已成为他们与读者、粉丝交流的主要平台,他们的博客,有些访问量已近百万人次。

再浏览莫言、余华等国内知名作家的博客,网络的神奇更加明显。本来,他们是遥远的,原来只是读他们已经出版的小说,他们的名字只是一个个概念性的名字,但看了他们的博客,这些概念化的抽象的名字变得感性起来,透过这些文字,就好像窥见了他们的寻常生活,感觉距离一下子近了。

不只是作家们,一些平常人的博客,也有着强大的粉丝团。根据读者的推荐,记者打开天涯社区一个名为“欣欣然”的博客,乍一看里面都是家长里短的事情,但读起来,却是十分的有味道。据说博主是位各方面都很完美的女人,读她的博客,有人为了了解关于孕期及教子的知识,有人喜欢她和孩子的温馨,有人喜欢她给创业杂志写的专栏,有人喜欢看她和孩子用了多少名牌。从2005年到现在,她的博客点击量已2800多万人次。网友们说,她吸引人的不仅仅是有钱的生活,而是种生活态度,看上去就很幸福温情。

博客,依然无可替代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曾经,写博客很时尚,在博客里,可以想写就写,想唱就唱,而且还可以写得尽情,写得奔放。虽然,当下最流行的是微信、微博,但博客,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张骁也有一块博客“自留地”。自从有了博客,他每天乐此不疲地书写网络日志、把自己见报的文章贴到上面,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几年下来,他的博客人气渐旺,每天打理博客成了他最快乐的时刻。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微博、微信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甚至表达自己的观点,张骁也不例外,但他认为,微博、微信社交媒体的属性注定了其主要功能是进行互动和交流,而博客的定位是表达作者思想和观点的,在这一点上,微博、微信很难替代博客。

沉默但不沉溺,在思索中成长,在反省中超越,用文字记录心灵的历程。采访中,博友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在文字面前,人会渐渐地心平气和,从不谙世事到洞悉万物,从任性刁蛮到沉着隐忍,这些都是文字给予的改变,生活也由此变得格外精彩。

人人都能成为作家的时代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没有博客之前,若想发表篇什么东西,总要规规矩矩地写得工工整整,交到编辑手中,听候裁决。而博客使写作变成一项日常工作,随时随地可写,写的也是真实的日常生活、工作;同时,一个只要能写字的人,只要他愿意把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写给别人看,就可以成为博客作家。“博客文学”对“文学”的传统定义已形成一个挑战,有人甚至说,真正的文学高手蕴藏在网络上。

6月14日博客日当天,记者采访了著名作家亦农。他说,与传统文学相比,博客文学在传播模式和写作上具有明显的自我性,它并不主动寻求读者的认同,也不追求读者的数量,同时,在文字表现上更加随意。博客文学时代其实就是一个人人都可能成为作家的时代,因为载体已不成为问题,读者也或多或少会有,写作因此真的成为人人可以参与的大众狂欢。同时,“博客”被整理出书的也越来越多。他就经常将自己写的书在博客上贴出一部分,当然,博客上发的大都是初稿,最后出书时,还会有大的修改。④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