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输入建筑工务署标题

 勿忘720 2014-06-17
 
编辑
建筑工务署,目前在我国大陆独深圳一家。建筑工务署这个机构是纪委防治工程腐败的“秘笈”。 过去,政府哪个部门要投资建设工程,都是“自家开作坊”,设立一个临时机构来管理项目。由于是自己投资、自己建设、自己管理、自己使用,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和超计划、超概算、超预算的“三超工程”多不胜数,工程腐败也在所难免。如何根治“工程上马,干部下马”,既让大楼建起来,又让干部不倒下?在广泛调研考察、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深圳市于去年成立了建筑工务署,把过去若干个政府部门分散管理的工程,变为由工务署集中统一管理。工务署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全署人员的工资福利与工程无关。
建筑工务署作为政府工程的常设管理机构,每年要完成数十亿的政府投资任务,面对几十个工程同时开工建设的情况。他们想到了工厂流水线生产的作业方法,把工程建设过程分为若干个环节,如前期准备、招标投标、施工监督、工程计量支付、竣工移交及跟踪服务等,全署人员打破行政隶属界限,围绕任务分为若干专业组和项目组,把多个工程变为批发作业。拿招标为例,每周召开的署招标会议都要审议十几项招投标事宜,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是否接受招投标专业组的建议和批出标书,既保证了公平,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工务署每半月一次的署务会议,则要听取各个环节的负责人汇报进度,协调各个环节的衔接。这样一来,整个工务署就好像一条专门产出工程项目的流水线,避免了非专业人员建设工程导致的“三边”、“三超”现象,提高了工程的建设效率和规模效应。[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