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家口一中刘宁:“让心灵远行”作文导写

 张家口刘宁老师 2014-06-17

让心灵远行

刘宁

新题绽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当我们叹息于物质的困扰,时间的限制,环境的阻碍;当我们以种种理由拒绝远行,拒绝让青春,让心灵远行。可知我们错失了的不仅是壮丽的风景、丰富的机遇,更失去了心灵成长,生命厚重的机遇。

让心灵远行吧,让心灵在跋涉的路上栉风沐雨。在平川旷野中让心灵肆意伸展;在巍巍高山上,使心灵与天地同齐;在漠漠黄沙中让心灵遭遇磨砺,启悟人生。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提示

引导考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主题,题中的材料恰恰是要求考生思考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态,让学生对社会或者生活现象以及为人处世的某种认知内化,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审读材料提示语,我们不难归纳材料隐含的以下观点:当今社会,许多人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乐的基础,只有物质享受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于是人们被物质困扰,被时间限制,被环境阻碍。而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呢?材料的第二段为我们提供了答案“让心灵远行吧,让心灵在跋涉的路上栉风沐雨”,也就是解放自己的心灵,不要让自己的心灵让现实生活物质所束缚。所以,我们可以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让心灵远行吧,让心灵在跋涉的路上栉风沐雨”从而立意出“心灵的远行”。

如何写“心灵的远行”话题作文呢?乍一看,“心灵的远行”有点类似于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如果有的同学在审题时将这两个话题等同起来,大谈特谈心灵的选择,这样的审题就未免太草率。其实只要对话题的短语结构稍作分析就可知道,“心灵的远行”和“心灵的选择”虽然都属于定中结构的短语,定语都是“心灵”,但两者的侧重点显然是不同的,一个侧重“远行”,一个侧重“选择”。当然,仅仅这样理解“心灵的远行”还是不够的,我们对这个话题内涵的把握还是相当抽象和模糊的,就此写下去必然会因为话题太过笼统而难以操作,出现或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我们在了解了话题和写作要求后,我们就应该把审题的重点放在研究材料提示语的内容上,积极寻找题目中的重要信息,正如前面所说材料告诉我们,我们是在遇到被物质困扰,被时间限制,被环境阻碍的问题的情况下,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让心灵远行。这样便明了写作范围,确定写作角度。

“心灵的远行”指的是一种强烈的丰富的内心活动、精神活动。 可以是对崇高、纯洁的心灵的追寻,可以是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所蕴涵的情感和精神的体味、顿悟,可以是对成长经历中的人与事的心灵感悟,可以是对现世人生或未来世界的心灵体察,由此而引发出的内心深层感受。

由此,可以找到几种切合话题的写作角度了:可以是厌倦现实世界物质生活的追求,或者为物质追求所累,我们开始对崇高、纯洁的心灵的追寻;可以是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所蕴涵的情感和精神的体味、顿悟;可以是对成长经历中的人与事的心灵感悟,可以是对现世人生或未来世界的心灵体察……

在文体选择上,本题适合写不同的体裁。学生要善于选择能发挥自己特长的文体,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选写记叙文,要尽可能做到选材不落俗套,可以从心灵远行的具体过程、办法以及结果等方面着笔。我们能也可以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分析心灵远行的原因,阐述让心灵远行的重要意义,进而指出该怎样让心灵远行;还可以由话题引出自己对心灵远行的感想或深层次的思考,并进一步揭示出心灵远行的紧迫性,以唤起人们对这个话题的广泛关注和思考,这是很重要的一点。题目思路很宽,或写自己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或谈社会生活实际,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深入剖析现象,努力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只要与"心灵的远行"这个话题有联系,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反映这个话题,都是题目所允许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