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经网 广西经济门户 广西经济之窗

 老韦专用图书料 2014-06-18

2008年,广西以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努力克服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较快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明显加快,与全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明显加快

2008年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接近70%,比2000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从2006年的5.7个百分点,缩小到2007年的5.5个百分点,2008年进一步缩小到5.3个百分点。

(一)经济快速发展

2008年广西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51.7%,比2007年提高2.2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提高最快的年份。从反映经济发展的5项监测指标来看,2008年人均GDP为14966元,是 2000年的3.2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实现程度为34.1%;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大幅增加,2008年R&D经费支出是2000年的近4倍,实现程度为1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7.4%,比2000年略有下降,实现程度为74.8%;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28.2%提高到2008年的38.2%,平均每年提高1.25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63.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程度达到100%。

(二)社会和谐进一步改善

2008年广西社会和谐实现程度为66.6%,比2000年增加4.1个百分点。贫富差异程度有所减缓,2008基尼系数小幅下降,从2007年的0.458下降到0.457;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扩大,由2006年的3.57扩大到2007年的3.78,2008年进一步扩大到3.87,实现程度也由2007年的32.7%下降到2008年的25.8%;高中阶段毕业生系数实现程度从2007年的89.2%下降到2008年的87.4%;2000-2008年广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小康实现程度一直保持满分。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由2000年的9.2%提高到2008年的52.6%,提高了43.4个百分点。

(三)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

2008年生活质量实现程度为77.3%,比2000提高21.8个百分点,年均增2.7个百分点。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了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2000-2008年,广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年均增长9.4%;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与2000年相比,2008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了1.8个百分点;居民住房面积大幅度提升,人均住房面积从2000年的18.3平方米提高到2008年的28.3平方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由2000年的32.2‰下降到2008年的13.4‰;平均预期寿命有所增长,由2000年的71.3岁上升到2008年的75.3岁。

(四)民主法制显著增强

2008年民主法制的实现程度为92.7%,比2000年增加7.9个百分点。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进程的推进,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逐年上升,2008年实现程度达到88.9%,比2000年增加22.2个百分点;城乡社会生活总体上安全有序,社会安全指数96%,基本达到全面小康标准。

(五)文化教育逐步繁荣

2008年文化教育实现程度为64.4%,比2000年提高14.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逐步繁荣,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由2000年的0.89%提高到2008年的2.74 %;由于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减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0年的12.4 %,下降到2008年的7.9%;人均受教育年限继续提高,由2000年的7.75年上升到2008年的8.31年。

(六)资源环境保护良好

2008年广西资源环境实现程度为87%,比2000年提高5.1个百分点。2000年以来,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单位GDP能耗起伏变化。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单位GDP能耗由2000年的1.28吨标准煤/万元,上升到2005年的1.43吨标准煤/万元,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 2006年、2007年、2008年全区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分别下降到1.40吨标准煤/万元、1.35吨标准煤/万元和1.3吨标准煤/万元;环境质量逐步优化,2008年环境质量指数为97.2,高于全国24.9个百分点。城市空气达标率达到97.2%,地表水达标率达到96.4%,森林覆盖绿到达54.2%。

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凸显五大亮点

(一)两个方面7项指标实现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统计监测的六大方面来看,按实现程度快慢排序依次为民主法制、资源环境、生活质量、社会和谐、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分别为92.7%、87.0%、77.3%、66.6%、64.1%和51.7%。其中民主法制和资源环境两方面的实现程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

从23个分项指标来看,有5个指标已经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值,分别是城镇失业率、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均预期寿命、耕地面积指数;有 6个指标实现程度在80%-100%之间,分别是:环境质量指数、社会安全指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恩格尔系数;有 5个指标的实现程度在60%-80%之间,分别是平均受教育年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尼系数、单位GDP能耗、城镇人口比重;有7个指标的实现程度在60%以下,分别是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比、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在23项监测指标中7项指标实现程度高于全国,分别是基尼系数、人均住房面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社会安全指数、单位GDP能耗、环境质量指数。有4项指标进程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分别是城镇失业率、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公民自身民主权力满意度、耕地面积指数等。

(二)总体进程在西部位居前列。2008年广西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为69.3%,高于西部10.3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中位居第4。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六大方面的实现程度来看,广西分别高于西部 2.8、8.1、15.2、13.6、9.6和21.7个百分点。

(三)资源环境优势明显。秀美的山川是大自然赋予广西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广西更加注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环境优势更加明显。2008年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为97.2%,地表水达标率为96.4%,国土绿化达标率为100%,资源环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7%,分别高于全国、西部13个百分点和21.7个百分点。其中,耕地面积指数实现程度为100%,环境质量指数实现程度为97.5%,单位GDP能耗实现程度为64.8%。

(四)民生指标增长较快。反映城乡居民收入状况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2980元增加到2008年的6142元,增长了1.06倍,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19.9%,上升到40.9%,提高21个百分点。反映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状况的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由2000年的9.8%提高到2008年的52.6%,提高42.8个百分点。反映居民居住条件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从2000年的18.3平方米,提高到2008年的28.3平方米,8年间增加了10平方米,同期全国增加6.9平方米,高于全国3.1平方米。

(五)民主法制实现程度较高。2008年民主法制的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92.7%,在监测的6方面指标中位居第一,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标准。社会安全指数达96%,高于全国、西部平均水平。

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广西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均取得长足发展,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广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起点低、基础差,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经济发展水平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2008年,广西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51.7%,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6方面监测指标中实现程度最低,比全国低16.1个百分点,比东部、中部、东北部低31.2、 5.9和 23.5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已成为广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软肋。一是人口多,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2008年人均GDP为14966元,在全国排第25位,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位居第8,实现程度仅34.1%,比全国低17.7个百分点。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少,2008年广西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仅为0.47%,低于全国1.07    个百分点,小康实现程度仅为18.7%,实现程度在23个小类指标中最低。三是城镇化水平不高,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为38.2%,比全国低7.5个百分点。

(二)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收入差距扩大。200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41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90元,分别比全国低1635元和1071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40.9%,低于全国12.7个百分点。同时,居民收入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200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3,2005年扩大到3.57,2008年进一步扩大到3.83,超出全面小康建设2.8的目标值,也高于全国3.54 的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小康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92.5%下降到2008年的25.8%。2008年广西基尼系数为0.457,超过0.4的小康标准值,小康实现程度比2000年回落33.1个百分点,表明越来越多的收入集中到越来越少的人手中。

(三)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不高,社会保障工作任务繁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 2008年广西的社会保障工作实现了新跨越,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已经超过50%,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5.8%的差距,与全面小康要求相比有近40%的差距,社会保障工作任务非常繁重。

(四)文化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节能减排任务艰巨。2008年广西文化教育实现程度为64.1%,低于全国3.2个百分点。一是文化产业规模偏小,占GDP比重偏低。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2.74%,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54.8%;二是居民接受教育的水平以及居民用于精神文明方面的支出不高。与全国相比较,居民文教娱乐服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低 2.32个百分点,平均受教育年限低0.17   年。

2008年广西单位GDP能耗为1.30吨标准煤/万元,比全面小康标准值0.84吨标准煤/万元高45.2%,节能减排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

四、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建议

广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经济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一)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壮大经济实力。当前要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增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扩大投资是当前拉动全区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途径。坚决把中央关于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大突破。推动产业优先发展,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帮助企业尽快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加快培育重大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努力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份额。第二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三是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下大力气做好稳定低生育水平工作,有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切实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全面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稳步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二是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便捷、有利条件。四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严格执行按保护价收购政策,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落实好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措施,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拓展就业空间。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三)加强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快涉及民生问题的制度建设,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一是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二是要稳步提高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对象待遇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进一步提高供养标准。三是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努力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华侨农场职工、农民工等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抓好职工医疗保险,引导鼓励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加快城乡医疗求助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四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加大扶贫投入,减少绝对贫困人口。五是优先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加大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尤其要下大力气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扶持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示范企业。要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制度化的便利条件和技术支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桂战略,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高技术人才和新型农村实用型人才。继续推进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推动全民创新,在全社会培养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培养和发展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开放包容、崇尚竞争的创新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