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聊伤寒:一症一方一主药(10) | 不二

 johnney908 2014-06-18

今天聊一症:痰热互结。一方:小陷胸汤。
一药:半夏。
吸烟多了会生痰。咯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痰的产生除了与肺脏本身有关外,中医理论认为,痰的产生责于正气不足,外邪入侵或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虽“五脏之病,皆能生痰”,但尤以脾气为主。脾主运化,若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布化,从而内生痰浊;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则聚而生痰,故有“脾无留湿不生痰”,“脾为生痰之源”之说。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出自清·李用粹《证治汇补·痰症》,该理论揭示了痰的产生形成机制同时也表明了脾与肺的相关性,指出了脾脏在肺系痰证的发病、病机及治疗中的重要性。现在医学书店,卖的会有《痰病论》,多个版本的。是专题研究关于痰的问题。

中医有一句话叫。学会二陈汤,钱往兜里装。什么意思呢。二陈汤是治痰的。只要懂得这一个方子,会治痰,那么就不愁挣不到钱了。可见痰病之广。中医痰的概念,有有形和无形之分。吐出来的,看得见的是有形之痰。在身体里,看不见的,津液瘀积在一起,也叫痰,有时有定处,有时无定处。这个叫无形之痰。
中医九种体质辩证。其中之一是痰湿体质。这种人,体形较胖。脾虚。不爱动。他身体里是常有无形之痰。
这个概念宽泛到,西医里说的三高。尤其是血脂高。中医怎么调啊。就去痰。化浊。今天不聊那么复杂,就聊感冒多日之后,病邪入里化热。机体升降出入有碍,痰与热互结的症状。

请看伤寒论原文。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按心下之处,注疏家有谓在膈上者,有谓在膈下者,以理推之实以膈上为对。按之则痛,表明实邪之象。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兼症,可以辅助诊断。比如舌苔。应该是厚、腻、红。脉象浮滑,尤其是滑,多表明痰湿。此证乃心君之火炽盛,铄耗心下水饮结为热痰。停滞于心下为痞满,以杜塞心下经络,俾不流通,是以按之作痛也。西医的胃脘痛,急慢性胃炎,有一些多与之相类似。这个病症突出两点。一点痰,二是热。心下痛,是他的位置。这三点是关键。对症治疗,用什么方子呢。它症状叫小结胸,那么方子对应叫小陷胸。
你结,我陷。就像打仗,你守城,我攻城。你结在一块。我使您陷落。散去。那么这个病就好了。

小陷胸汤组成:
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汤洗,栝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渣,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
现代成人参考用量:黄连6克 半夏12克(洗) 栝楼实(大者)30克
【用法】上药三味,以水1.2升,先煮栝楼取600毫升,去滓,再入诸药,煮取5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小结胸病。痰热互结,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成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者。
痰黄稠表明里有热。如果痰清稀则表明有寒。万不可用这个方子了。
【方论】方中黄连清热泻火,半夏化痰开结,二药合用,辛开苦降,善治痰热内阻。更以栝楼实荡热涤痰,宽胸散结。三药共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
主治:1.治伤寒误下,小结胸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2.及痰热塞胸。
下面看两个医案。
  1。陈某,男。患者一个月前因发热,泛酸,恶心欲呕,右胁下痛而在其他医院就医,经西医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反流性食管炎,收入院治疗。好转出院后,患者仍有胃痛等不适,在当地卫生所经中西药治疗后少效,遂来我院要求中医治疗。患者自诉胃痛不喜温按,伴泛酸,恶心欲呕,口苦而粘,不欲饮水,心烦纳少,寐差,食用过多油腻食物后右胁有胀痛不适感,无寒热,汗出,头身痛等不适。舌暗红,苔黄腻,脉沉滑。查其前服之药,西医皆制酸止痛及抗生素类,中药汤剂以大柴胡及柴胡疏肝之类。此中医为之前西医诊断所误矣。临床每见所谓中医以西医诊断为依据,一见胆囊炎诊断变投以大柴胡之辈,以为便利,此大谬也。胃者,正在心下,不喜温按得无乃病在心下,按之则痛之论乎,且舌脉均为湿热之象,正当以小陷胸汤主之尔。前医诊治之法可谓不中不西,吾不知其可也。以小陷胸汤原方投之,5剂而愈
医案2..张某,女。患者自诉近日自觉胃部满痛,伴见恶心,不欲饮食,当地诊所对症处理无效,体重下降较快。近日患者自诉胃部有一异物,约一拳大小,压之痛。因亲属有患胃癌者,患者精神紧张,以为患不治之症,要求全面检查,于行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仍坚信自己胃部有病变,要求进一步检查。观其舌红苔黄,脉滑有力,神色紧张无失神之象。结合西医检查,此非胃部肿瘤,乃湿热痰饮轻结于胃之症。遂告知患者不必紧张,吾能根除其病,以小陷胸汤予之。患者见是中药汤剂,且药仅三味,明显有不信之色。吾告知曰,可暂服之何妨。服用三剂,复诊,喜形于色,自诉服后胃部“肿物”全消,胀痛大减,已有食欲。嘱其不可肆意过食,以温胆汤加减调理痊愈。药仅三药。只要对症,对路。效果很好。
下面重点介绍中药半夏。
这个是中药里的常用药。去痰,降逆是其主要功用。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全株有毒,其中块茎毒性较大,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对口腔、喉头、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强烈刺激;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多量则烧痛肿胀、不能发声、流涎、呕吐、全身麻木、呼吸迟缓而不整、痉挛、呼吸困难,最后麻痹而死。有因服生半夏多量而永久失音者。中药所用半夏就是经过炮制过的。根据不同的炮制方法,其用法,功效也有差异。

【生半夏】:
  半夏-炮制后拣去杂质,筛去灰屑。
由于生半夏毒性强,炮制后毒性会减弱,适宜口服。
【法半夏】:取净半夏,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其颗粒大小,斟酌调整浸泡日数。泡至10日后,如起白沫时,每半夏100斤加白矾2斤,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略晾。另取甘草碾成粗块,加水煎汤,用甘草汤泡石灰块,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搅拌,使其颜色均匀,至黄色已浸透,内无白心为度。捞出,阴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2斤,甘草16斤,石灰块20斤)
【竹沥半夏】:半夏或法半夏,竹沥拌透阴干。温燥大减,适于胃热呕吐,肺热痰黄稠粘,痰热内闭中风不语。
【姜半夏】:姜矾煮或腌制或蒸制,或姜炒。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形如清半夏,薄片,表面有光泽,透明,片面灰黄色或淡黄色,角质样,质脆。微有辣味,微具姜气。
【清半夏】:白矾浸泡或煮或腌制。消除了辛辣刺喉的副作用,降低了毒性,以燥湿化痰为主。类圆形或肾形厚片,直径6~18mm,表面乳白色,周边黄棕色,中间隐现黄白色筋脉点。气微辣涩。
从上可知,不同的炮制方法,使他的性味完全发生变化。
清半夏燥湿化痰,而姜半着则温化寒痰。所以,要有所鉴别。服药有风险,须正规医疗机构,真大夫咨询。不可貌然。
宏嘴(1113219015) 11:50:03
今天就聊到这里了。祝大家开心!快乐!

本文固定链接: http:///2013/03/02/%e7%be%a4%e8%81%8a%e4%bc%a4%e5%af%92%ef%bc%9a%e4%b8%80%e7%97%87%e4%b8%80%e6%96%b9%e4%b8%80%e4%b8%bb%e8%8d%af%ef%bc%8810%ef%bc%89/ | 不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