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分析化学 第三版(不含仪器分析)
2014-06-18 | 阅:  转:  |  分享 
  
分析化学第三版

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分类

a有机分析、无机分析;b化学分析、仪器分析;c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d例行分析(指一般化学实验室配合生产的日常分析,也称常规分析在不同单位对争议时,要求进行准确的分析,以原分析结果的分析方法名称 常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固态试样质量/g 1~0.1 0.1~0.01 <0.01 液态试样体积/mL 10~1 1~0.01 <0.01 方法误差4.数据处理X表示测试值,T表示真实值











μ表示总体平均值



(1)将各数据按递增顺数排列:X1,X2,X3,…,Xn-1,Xn。

(2)求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极差)XmaxXmin.

(3)求出可疑值与其最相邻数据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4)求出。

(5)根据测定次数n和要求的置信水平(如95%)查表(见P13)得到值

(6)判断:若计算Q>Q表,则舍去可疑值,否则应予保留。

6.有效数字

分析天平:四位有效数字0.1000g、1.001g

浓度:四位有效数字0.1420mol/L、0.01098mol/L

滴定管、移液管:四位有效数字18.34mL

百分含量:小数点后两位23.67%、0.05%

pH:两位有效数字4.30、11.05



7.修约规则



运算



9.名词解释

1.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2.滴定:滴加溶液的操作过程

3.化学计量点:当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定量反应完全时的一点

4.滴定终点:指示剂颜色突变而停止滴定操作的一点

5.终点误差:实际分析操作中滴定终点与理论上的化学计量点之间存在很小的差别,由此而引起的误差

10.滴定反应条件(问答题)

1.反应要有确切的定量关系;2.反应速度要快;3.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11.滴定方式: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

滴定方法: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12.什么是基准物质,满足什么条件?

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也称标准物质。

基准物质应符合下列要求:(1)物质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其纯度要求≥99.9%,通常用基准试剂或优级纯物质;(2)物质的组成(包括结晶水含量)应与化学式完全相符;(3)试剂性质稳定;(4)基准物质要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小称量时的相对误差。

13.标准溶液的配制



滴定度:1mL滴定剂溶液相当于的被测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

用T待测物/滴定剂表示,单位为:g/mL。

15.滴定分析计算

1、准确移取25.00mLH2SO4溶液,用0.09026mol/LNaOH溶液滴定,到达化学计量点时,消耗NaOH溶液滴体积是24.93mL,问H2SO4溶液的浓度为多少?













2、



3、测定工业用纯碱中Na2CO3的含量时,称取0.2648g试样,用c(HCl)=0.1970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以甲基橙指示终点,用去盐酸标准溶液24.45ml。求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解:













16.酸碱质子理论

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在酸碱电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凡是可以释放质子(氢离子,H+)的物质为酸(布朗斯特酸),凡是能接受氢离子的物质则为碱(布朗斯特碱)。

酸碱解离平衡

一元共轭酸碱对Ka和Kb的关系:

(25℃)

计算公式 使用条件(允许相对误差±5%) 强酸 [H+]=c

[H+]= c≥4.7×10-7mol/L

c≤1.0×10-8mol/L 一元弱酸 [H+]= c/Ka≥105cKa≥10Kw 二元弱酸 [H+]= cKa1≥10Kwc/Ka1≥105

2Ka2/[H+]<<1 两性物质 [H+]= cKa2≥10Kwc/Ka1≥10 18.什么是缓冲溶液?由什么组成?有何作用?怎么选择?何时最强?

能够抵抗外加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其自身pH不发生显著变化的性质,称为缓冲作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一般由浓度较大的弱酸(或弱碱)及其共轭碱(或共轭酸)组成。

各种缓冲溶液具有不同的缓冲能力,其大小可用缓冲容量来衡量。

缓冲溶液pH的缓冲范围是pH=pKa±1

选用缓冲溶液应对分析过程没有干扰,所需控制的pH应在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内,有足够大的缓冲能力(或缓冲容量)。

19.酸碱指示剂&金属指示剂の作用原理

酸碱指示剂:指示剂结构变化引起颜色变化

金属指示剂:指示剂与滴定剂形成配合物而变色

指示剂 酸式色 碱式色 pKa 变色范围pH 甲基橙 红色 橙色 黄色 3.4 3.1~4.4 甲基红 红色 黄色 5.2 4.4~6.2 酚酞 无色 无色 粉红色 9.1 8.0~9.6 20.一元酸碱滴定

滴定突跃:在化学计量点前后0.1%,滴定曲线上出现了一段垂直线。

正确选择指示剂的原则:选取变色范围处于或部分处于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能够准确地指示滴定终点。

21.酸碱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混合碱分析

(详情P61,技能操作题)

22.什么是EDTA?存在形式有几种?有效形式是什么?

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它的二钠盐Na2H2Y·2H2O一般也简称EDTA。存在形式七种。

存在形式 H6Y2+ H5Y+ H4Y H3Y- H2Y2- HY3- Y4-(有效形式) pH <1 1~1.6 1.6~2 2~2.7 2.7~6.2 6.2~10.3 >10.3



27.常用金属指示剂

指示剂 适用范围

pH 颜色变化 滴定的离子 In MIn K-B

酸性铬蓝T 8~10 蓝 红 Mg2+ 磺基水杨酸 1.5~2.5 无色 紫红 Fe3+ 钙指示剂 12~13 蓝 红 Ca2+ PAN 2~12 黄 紫红 Al3+ CMP 绿色荧光 Ca2+ [酚酞] 无色 粉红 Si 28.掩蔽法:配位掩蔽法、沉淀掩蔽法、氧化还原掩蔽法

用EDTA滴定水中Ca2+、Mg2+测定水硬度时,加入三乙醇胺使与Fe3+、Al3+生成更稳定的配合物,消除Fe3+、Al3+的干扰。

29.计算题【类似】

在PH=10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滴定100.0mlCa2+、Mg2+的水样,消耗0.01016mol/L的EDTA标准溶液15.28ml;另取100.0ml的水样,用NaOH处理,使Mg2+生成Mg(OH)2沉淀,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10.43ml,计算水样中CaCO3和MgCO3的含量(μg/mL)。

解:









30.能斯特方程







a表示活度



31.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注意滴定条件









32.K2Cr2O7易于提纯,120℃干燥至恒重后,可直接称量配制标准溶液

33.什么是重量分析法?分为哪几类?

重量分析,通常是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将试样中的待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然后用称量的方法该组分的含量。

类别:沉淀重量法、气化法(挥发法)、电解法

什么是称量形式、沉淀形式?各具有什么条件?

向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其与被测组分发生沉淀反应,所得的沉淀即为“沉淀形式”



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在适当的温度下烘干或灼烧,转化为用于称量的物质即为“称量形式”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①沉淀要完全,沉淀溶解度小,要求测量过程中沉淀溶解损失不超过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②纯度要高,易过滤、洗涤。③沉淀形式易转称量形式。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①称量形式的组分必须与化学式相符,这是计算的基本依椐。②称量形式要有足够的稳定性,不易吸收空气中CO2和H2O。③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以减小称量的相对误差,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35.重量分析法主要操作过程有哪些?

溶解→沉淀→过滤、洗涤→灼烧/烘干→称量至恒重

36.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

组成沉淀晶体的离子称为构晶离子。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向溶液中加入适当过量的含有某一构晶离子的试剂或溶液,则沉淀的溶解度减小,这种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对反应有利)

沉淀反应达到平衡时,由于强电解质的存在或加入其它强电解质,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盐效应。(对反应不利)

溶液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称为酸效应。通常应在较低的酸度下进行沉淀。(对反应不利)





若溶液中存在能与构晶离子生成可溶性配合物的配位剂,则可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甚至不产生沉淀,这种现象称为配位效应。(对反应不利)

37.什么是晶形沉淀的条件?什么是无定形沉淀的条件?

晶形沉淀

在适当稀、热溶液中进行(2)快搅慢加(3)陈化

无定形沉淀

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沉淀(2)在热溶液中及电解质存在下进行沉淀(3)趁热过滤洗涤,不需陈化

洗涤沉淀采用“少量多次”“尽量沥干”的洗涤原则。

溶解分为:酸溶法、碱溶法和熔融法。

40.沉淀滴定法

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法,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莫尔法主要用于测定Cl-、Br-和Ag+NH4SCN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或返滴定

法扬司法—吸附指示剂法

【详见P134~P136】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分析化学·复习资料

第三版





分析131





2NaOH+H2SO4====Na2SO4+2H2O







2HCl+Na2CO3====2NaCl+CO2+H2O

























献花(0)
+1
(本文系天弘睿恭明...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