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蓝图

 智慧旅游519 2014-06-18

    在“美丽中国和新型城镇化及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依据国家、省和武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精神,长寿村景区步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投资主体增强,规模扩大,立足打造高端旅游业,坚持可持续发展,以生态建设和保护为基础,构建大旅游、多业态、多关联的旅游产业链体系,以旅游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业和旅游业相互促进,协调快速发展。2013年制定的《武安市长寿村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2013年—2023年,共10年,建设总投资为112685万元人民币,以“避暑养生休闲度假旅游为核心”,突出“长寿文化中原板块度假避暑胜地”,打造“中国最具魅力的养生景区”,创建国家AAAAA景区。

    制定了景区十年发展规划

    太行长寿村景区地处武安革命老区,无论从优良的地理条件、独特丰厚的资源优势,还是从市场及社会发展前景预测,长寿村景区的建设提升必将有力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可观的社会效益。

    2013年,立足新一轮的发展平台,景区制定了《武安市长寿村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确立了总体目标

    打造“中国寿乡、养生天堂”山水生态养生乐园的休闲度假胜地。

    景区以长寿文化为核心,建设一个美丽多姿的太行风情景区,一方绝缘雾霾的中原净土,一个产业布局合理的高山生态有机健康产业园,一个休闲养生、强健体魄的生活乐园,一个交通便捷、设施完善、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多功能度假小镇。

    分解了两步走的阶段目标:

    1。近期(2013-2015):重点建设阶段:对景区旅游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完善基础设施与综合服务设施,按照“国家AAAAA级景区”和“国内养生养老旅游示范基地”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重点项目建设。

    2。中远期(2016-2023):稳步发展阶段:完善景区的产品体系,加强营销力度,不断完善服务配套设施,长寿村景区品牌形象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产品、营销与服务达到国内一流水准,突出“中国寿乡、养生天堂”的旅游品牌形象。

    规划了长寿村旅游景区总体布局:“四带十区”

    四带:避暑休闲度假带(马会台至东岭峪五公里)、长寿村文化体验带(景区大门至风情街到通天峡)、原生态自然氧吧带(通天峡到长寿园至红石庄园)、红色旅游带(南就水、南大岭、通天峡)四条自然和人文景观带。

    十区:通过规划地空间结构分析,基于规划地的资源分布、功能特色、旅游发展等特点,形成度假小镇核心区,山区婚俗风情体验区,果蔬采摘区,长寿文化体验区,古十八盘、峻极关艰苦创业体验区,天然氧吧体验区,摩天岭祈福风景观光区,长寿健康产品工业区,红色旅游体验区,春秋大义凄美爱情体验区十个功能区。

    明确了三个经济增长点

    景区建设——吃、住、行、游、购、娱;

    综合经济——水、有机农业、山珍、野味、中草药;

    养生·休闲·度假——养生度假、旅游地产。

    提出了未来十年的经济目

    标与社会目标

    经济目标——旅游产业规模:到2015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0.8亿元;到2020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和产业总收入达1.8亿元;到2023年,接待游客95万人次,旅游及产业总收入达2.75亿元。

    社会目标——实现“绿色崛起、持续经营”,景区建设、产业开发、旅游富民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目标。通过长寿村景区的开发建设,带动全村170余户400人口脱贫致富,农户从事旅游服务业,大小农家宾馆饭店50余家,土特产山货摊点100余个,年增收1200万元。

    目前,新长寿村景区南进山西,北入邢台,面积覆盖方圆80平方公里;山西、邢台道路接通,红石庄园动土,休闲度假小镇一街四巷奠基,滑雪场加紧施工,规划项目快速施建。长寿村景区立足于现代旅游业的制高点,把“景民共建,主客共享”、构建和谐风景名胜区作为提升建设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以“大旅游”推动“大农业”,切实贯彻景区建设、产业开发、旅游富民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大政方针,全新的“中国寿乡、养生天堂”——新长寿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丽,一颗骄视苍穹的明珠将璀璨夺目地闪耀在雄伟的太行之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