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中外历法种种

 where5 2014-06-19

  有名称可考的包括已颁行的和未颁行的中国古代历法,据汪曰桢《历代长术考》、朱文鑫《历法通志》、毋茍先生《中国历法制度沿革史》三书记载,有115种。

1

黄帝历

31

正光历

61

正元历    

91

知微历

2

颛顼历

32

兴和历

62

观象历    

92

乙未元历

3

夏历

33

大同历

63

宣明历    

93

五星再聚历

4

殷历

34

九宫行答历

64

崇元历    

94

会元历

5

周历

35

七曜律历

65

万分历    

95

统天历

6

鲁历

36

天保历

66

永昌历    

96

开禧历

7

历术甲子历

37

北周历

67

正象历    

97

西征戊午元历

8

太初历

38

灵宪历

68

调元历    

98

淳祐历

9

三统历

39

天和历

69

中正历    

99

会天历

10

四分历

40

刘孝孙历

70

齐政历    

100

万元历

11

七曜术

41

甲寅元历

71

明元历    

101

成天历

12

乾象历

42

孟宾历

72

钦天历    

102

本天历

13

黄初历

43

大象历    

73

应天历    

103

授时历

14

太和历     

44

开皇历    

74

乾元历    

104

宝鉴历

15

景初历

45

七曜新术  

75

至道历    

105

回回历

16

泰始历

46

张胄玄历  

76

辽大明历  

106

大统历

17

刘智历   

47

皇极历    

77

仪天历

107

圣寿万年历

18

乾度历

48

大业历    

78

乾兴历

108

黄钟历

19

通历

49

戊寅元历  

79

崇天历    

109

西域历

20

永和历

50

符天历    

80

明天历

110

新法历

21

三纪甲子历

51

麟德历    

81

奉元历

111

晓庵历

22

玄始历

52

经纬历    

82

十二气历

112

顺治历

23

永初历 

53

光宅历    

83

观天历

113

时宪历

24

三宣元历

54

神龙历    

84

占天历

114

癸卯元历

25

既往七曜历

55

九执历    

85

纪元历

115

天历

26

元嘉历

56

大衍历    

86

大明历

 

 

27

建元历

57

千岁历    

87

大明历

 

 

28

大明历

58

七曜历    

88

统元历

 

 

29

景明历

59

至德历    

89

乾道历

 

 

30

神龟历

60

五纪历    

90

淳熙历

 

 

 

中国古代历法发展

  所谓历法,简单说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中国古代天文学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历法改革史。

  纵观中国古代历法,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致说来包括推算朔望、二十四节气、安置闰月以及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的计算等。当然,这些内容是随着天文学的发展逐步充实到历法中去的,而且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如果再将这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细分的话,大致又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古历时期:汉武帝太初元年以前所采用的历法;中法时期:从汉太初元年以后,到清代初期改历为止。这期间制订历法者有七十余家,均有成文载于二十四史的《历志》或《律历志》中。诸家历法虽多有改革,但其原则却没有大的改变;中西合法时期:从清代期苏会传教士汤若望上呈《新法历书》到辛亥革命为止;公历时期:辛亥革命之后,于1912年孙中山先生宣布采用格里高历(即公历,又称阳历),即进入了公历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采用公历的同时,考虑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还颁发中国传统的农历。

夏代历法

  在我国,根据传说,在黄帝时代就已经有了历法,但不足为凭。帝尧时代有粗疏历法的传说,可能还稍有根据,据成书于春秋时代的典籍《尚书·尧典》所载,帝尧曾经组织了一批天文官员到东、南、西、北四方去观测星象,用来编制历法、预报季节,但有关历法的材料至今尚未发现。

  成书年代不晚于春秋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夏·小正》按12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了当月星象、气象、物候,以及应该从事的农业和其他活动。例如,书中记载道:

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
三月,参则伏。
四月,昴则见,初昏南门正。
五月,参则见,初昏大火中。
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
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乡,斗柄悬在下则旦。
八月,辰则伏,参中则旦。
九月,内火,辰系于日。
十月,初昏南门见,织女正北乡则旦。

  由《夏小正》给出的记述可以推知,夏代历法的基本轮廓是,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除二月、十一月、十二月之外,每月均以某些显著星象的昏、旦中天,晨见、夕伏来表示节候,这虽然不能算是科学的历法,但称它为物候历和天文历的结合体可以的,或更确切地说,在观象授时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尚书·尧典》中也记载了古人利用显著星象于黄昏出现在正南天空来预报季节的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四仲中星”,书中说:“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推求可知,“四仲中星”至晚是商末周初时代的实际天象,可见,至迟在商末周初人们利用星象预报季节已经有相当把握了。

  夏代已经有天干纪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周而复始地记日,夏朝末代的几个帝王有胤甲、履癸等名称就是佐证

商、周历法

  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发展为干支纪日,即将甲、乙、丙、丁……十天干和子、丑、寅、卯……十二地支顺序配对,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干支,六十日一周循环使用,在出土的商代武乙时的一块牛胛骨上面刻着完整的六十天干地支,两个月共计60天,这也许就是当时的日历。还发现,有一组胛骨卜辞记着两个月共计59天,这证明商代已经有大、小月之分了,即大月30日,小月29日。另外,卜辞中还有分一年为13个月的多次记载,这又证明商代已经用闰月来调整节气和历法的关系了。从大量干支纪日的材料分析,学者们对商代历法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商代使用干支纪日、数字记月;月有大、小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有闰月,亦有连大月;闰月置于年终,称为十三月;季节和月份有较为固定的关系。

  周代在继承和发展商代观象授时成果的基础上,将制订历法的工作推进了一步。周代(大允是春秋中叶,即公元前600年左右)已经发明了用土圭测日影来确定冬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长的日子)和夏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日子)等重要节气的方法,这样再加上推算,就可以将回归年的长度定得更准确了。周代的天文学家已经掌握了推算日月全朔的方法,并能够定出朔日,这可以从反映周代乃至周代以前资料的《诗经》中得到证实,该书的《小雅· 十月之交》中记载到:“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朔月”二字在我国典籍中这是首次出现,也是我国第一次明确地记载日期(周幽王六年,即公元前776年)的一次日食。周代历法的第三个进展是,到春秋末至战国时代,已经定出回归年长为365日,并发现了19年设置7个闰月的方法。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诞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科学历法——四分历。在欧洲,罗马人在公元前43年采用的儒略历中,也用365日这个数据,但比我国晚了大约500年左右。19年7闰法,古代希腊人默冬在公元前432年才发现,比我国也晚大约100年。四分历的问世,标志我国历法已经进入了相当成熟的时期。当时各诸侯国分别使用的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即人们所统称的古六历,其实都是四分历。

汉代历法

  四分历问世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历代编历家屡有改革,遂使中国古代历法不断完善,内容亦日趋丰富起来。对四分历的第一次改革,当属西汉武帝时期由邓平、落下闳等人提出的八十一分律历。由于汉武帝下令造新历是在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故把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并规定以十二月底为太初元年终,以后每年都从孟春正月开始,到季冬十二月年终。这部历法即叫做《太初历》。这部历法朔望长为29日,故称八十一分法,或八十一分律历。

  《太初历》是中国有完整资料的第一部传世历法,与四分历相比其进步之处有三点:以正月为岁首,将我国独创的二十四节气分配于十二个月中,并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从而使月份与季节配合得更合理;行星的会合周期测得较准确,如水星为115.87日,比现在测量值115.88日仅小0.01日;采用135个月的交食周期,即一食年为346.66日,比今测值只在0.04日。

  东汉末年刘洪(公元158-167年)制订的《乾象历》,首次将回归年的尾数降至1/4以下,成为365.2462日;他第一次将月球运行有快、慢变化引入历法,成为第一部载有定朔算法的历法,这部历法还给出了黄道和白道的交角数值为六度左右,并且由此推断,只有月球距黄、白道交点在十五度以内时,才有可能发生日食,这实际上提出了“食限”的概念。


中气和十二个月的对应关系

月份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中气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黄经

330°

30°

60°

90°

120°

月份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气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黄经

150°

180°

210°

240°

270°

300°

南北朝、隋、唐时代历法

  南北朝时代的祖冲之,首次将东晋虞喜(公元281-356年)发现的岁差引用到他编制的《大明历》中,并且定出了四十五年十一个月差一度的岁差值,这个数值虽然偏大,但首创之业绩是伟大的。祖冲之测定的交点月长为27.21223日,与今测值仅差十万分之一。到了隋代,刘焯(公元544-610年)在制订《皇极历》时,他采用的岁差值较为精确,是七十五年差一度。刘焯制订的《皇极历》还考虑了太阳和月亮运行的不均匀性,为推得朔的准确时刻,他创立了等间距的二次差内插法的公式,这一创造,不仅在中国制历史上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数学史上亦占重要地位。

   唐代值得介绍的历法还有《大衍历》和《宣明历》。

  唐代一行在大规模天体测量的基础上,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撰成《大衍历》的初稿,一行去世后,由张说和陈玄景等人整理成书。

  《大衍历》用定气编制太阳运动表,一行为完成这项计算,发明了不等间二次差内插法。《大衍历》还用了具有正弦函数性质的表格和含有三次差的近似内插法,来处理行星运动的不均性问题。《大衍历》以其革新号称“唐历之冠”,又以其条理清楚而成为后代历法的典范。

  徐昂制订的《宣明历》颁发实行于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是继《大衍历》之后,唐代的又一部优良历法,它给出的近点月以及交点月日数分别为27.55455日(今测值27.5545503日)和27.2122日(今测值27.2122206日);它尤以提出日食三差,即时差、气差、刻差而著称,这就提高了推算日食的准确度。

宋代历法

  宋代在三百余年内颁发过18种历法,其中以南宋杨忠辅制定的《统天历》最优。《统天历》取回归年长为365.2425日,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欧洲著名的《格里高历》,即当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其回归年长亦取365.2425日(公元1582年颁发),但比《统天历》晚了383年。《统天历》还指出了回归年的长度在逐渐变化,其数值是古大今小。

  宋代最富有革新的历法,莫过于北宋时期沈括提出的十二气历。我国历代颁发的历法,均将十二个月分配于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如遇闰月,所含闰月之季即四个月;而天文学上又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令,做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所以,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历法上难以统一。针对这一弊端,沈括提出了以“十二气”为一年的历法,后世称它为《十二气历》。沈括在他的名著《梦溪笔谈》中写道:“直以立春之日为孟春之一日,惊蛰为仲春之一日,大尽三十一日,小尽三十日;岁岁齐尽,永无闰月。十二气常一大一小相间,纵有两小相并,一岁不过一次。”《十二气历》实为一种阳历,它既与实际星象和季节相合,又能更简便地服务于生产活动,可惜,由于传统习惯势力太大而未能颁发实行。

中国近代历法

  中国古代历法,历经各代制历家的改革,至元代郭守敬、王恂等人制订的《授时历》达到了高峰。郭守敬、王恂等人在制订《授时历》过程中,既总结、借鉴前人的经验,又研制大批观天仪器;在此基础上郭守敬主持并参加了全国规模的天文观测,他在全国建立了27个观测点,其分布范围是空前的,南起北纬15°,北至北纬65°;东边起东经138°,西至东经102°。这些地点的观测成果为制订优良的《授时历》奠定了基础。《授时历》博采众家之长,如朔望月、近点月、交点月等数值,采用了金代赵之微《重修大明历》的数据;回归年长则取《统天历》的数值等。《授时历》创新之处颇多,如废弃了沿用已久的上元积年;取消了用分数表示天文数据尾数的旧飞;创三次差内插法求取太阳每日在黄道上的视运行速度和月球每日绕地球的运转速度;用类似于球面三角的弧矢割圆术,由太阳的黄经求其赤经、赤纬,推算白赤交角等。

  《授时历》于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制成,次年正式颁发实行,一直延用到明亡(公元1644年),长达363年,足见《授时历》的精密。

  明代末年,一批懂天文学的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传教,中国学者向他们学习了欧洲天文学的计算方法。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和崇祯二年五月乙酉朔(公元1629年6月21日)日食,钦天监预报有错,而徐光启按西法预报均得应验。于是,崇祯皇帝接受礼部建议,授权徐光启组织历局,修订历法。徐光启除选用中国制历家之外,还聘用了耶稣会士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等人来历局工作。历经五年的努力,撰成46种137卷的《崇祯历书》,该历书引进了欧洲天文学知识、计算方法和度量单位等,例如采用了第谷的宇宙体系和几何学的计算体系;引入了圆形地球、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的明确概念;引入了球面和平面的三角学的准确公式;采用欧洲通用的度量单位,分圆周为360°,分一日为96刻,24小时,度、时以下60进位制等。徐光启的编历,不仅是中国古代制历的一次大改革,也为中国天文学由古代向现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崇祯历书》撰完后,明已近灭亡,未能用来编历。清初,汤若望将《崇祯历书》删改为103卷,连同他编撰的新历本一起上呈清政府,得到颁发实行。新历本定名为《时宪书》。删改后的《崇祯历书》更名为《西洋新法历书》。

 

 

中国古今十种重要历法简介

夏历

夏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称为农历、阴历、殷历、古历、旧历等。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有阴历的成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使用夏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农历(夏历)采用“定朔法”——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既反映了太阳热力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又反映了以月亮为主,加上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共振的周期变化,融阴月阳年为一体,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因年久失修,大小月无定序,不时有2-4个大月、2-3个小月相邻,以缺中气之月为闰月,闰月游移不定,各年同名节气在格里历(简称格历)3-4天里波动,不便推算、记忆和使用。傣历来源于古代夏历,19年7闰,采用“平朔法”——单月大,双月小,固定闰九月大,大小月相间定序,约5年改1个八月大,方便记忆和使用[1]。本方案返扑归真,借鉴傣历,并加以创新,使阴月阳年更加规范。

 

阴历

以太阳视运动为依据设置的历法叫“太阳历”,简称“阳历”;月亮为“太阴”,以月亮的视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

阴历—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积累的一种历法。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年所需之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因朔望月较之回归年易于观测,远古的历法几乎都是阴历;但阴历无法正确表现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季节变化,故现存的历法中几乎已无阴历,“硕果仅存”的只有伊斯兰历一种(且伊斯兰历中另设一种阳历指导世俗生活,阴历主要指导宗教节日等)。

我国旧历(农历)的俗称。但农历并非真正的阴历,实为一种阴阳历。

 

四分历

亦称“后汉四分历”。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实施的历法。编欣、李梵等创制。规定一年(回归年)为365/4日,一月(朔望月)为29 499/940日,19个太阴年插入7个闰月,因岁余为四分之一日,故名。其数据均比太初历准确。《后汉书.律历志中》:“四分历本起图谶,最得其正。”

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中国天文学史》第五章一:“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开始采用张盛、景防、鲍业等以四分法所推算的弦望和月食时刻。元和二年(公元85年)正式颁布编欣、李梵等人编的四分历。它以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十一月夜半朔旦冬至为历元。由此推算,东汉四分历的交气、合朔时刻比太初历提前了四分之三日,从而有利于太初历历法后天现象的校正。其后又经贾逵等人共同讨论和修订,总结了几十年来的观测记录,取得了更显著的进步。这个历法后世一般称为后汉四分历。”

按:四分历名称来源为岁余四分之一日(回归年取365.25日),但古六历也采用四分法,为区别而称古六历为“古四分历”,而称四分历为“后汉四分历”。

 

太初历

《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它的朔望月和回归年的数据虽然不比四分历精确,但有以下显著进步:以正月为岁首,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使月份与季节配合得更合理;将行星的会合周期测得很准,如水星为115.87日,比今测值只小0.01日;采用135个月的交食周期,一周期中太阳通过黄白交点23次,两次为一食年,即1食年=346.66日,比今测值大不到0.04日。太初历还把二十四节气第一次收入历法,这对于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太初历》的编制是中国历法史上的第一次大改革。

它是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至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实施的历法。以天象实测和多年天文记录为依据,规定一回归年为365.25016日,一朔望月等于29.53086日,武帝以司马迁、星官射姓、历官邓平和民间历算家唐都、落下闳等二十余人修改历法。太初历原著已失传。

 

大明历

亦称“甲子元历”。南北朝一部先进的历法。祖冲之创制。成历于刘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祖冲之时年33岁。规定一回归年为365.2428日,是我国赵宋统天历(公元1199年)以前最理想的一个数据。在制历时首先考虑岁差。所谓“岁差”就是由于地球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其他天体的吸引作用,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发生缓慢而微小的变化。因此从这一年的冬至到下一年的冬至,从地球上看,太阳并没有回到原来的位置,而是岁岁后移,这也就引起了24节气位置的变动祖冲之确定每45年11月差1°,这个“岁差值”虽很不精确,但引进“岁差”编制历法,是历法有了更科学的基础,而且在天文学中“回归年”和“恒星年”2个概念被区分开来。

这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二次大改革。又改进闰法,把旧历中每19年7闰改为每391年144闰,使之更符合天象的实际。在我国首次求出历法中通常称为“交点月”的日数为27.21223日,与近代测得的数据(27.21222)极其相近。所谓“交点月”就是月亮在天体上运行的路线有2个交点(也叫黄白交点),月亮2次经过同一交点的时间叫交月点。历成后上表给宋孝武帝刘骏,却遭到宠臣戴法兴之流的压制和反对。祖著《历议》一文予以驳斥。祖死后十年即天监九年(公元510年)得以施行,达八十年之久。《南齐书.文学传》:“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历,比古十一家为密,总之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大明历)。”《隋书.律历志中》:“至九年正月用祖冲之所造甲子元历颁朔......陈氏历梁,亦用祖冲之历,更无所创改。”

 

皇极历

公元 600 年,皇太子杨广征召全国的历算专家,都集中在东宫,共同商议历法的事情。

刘焯也在杨广这次征召的人员之内,这回他献上了经过几十年研究的皇极历,并且驳正张胄玄历法的错误。

刘焯在他的皇极历中,给出了一批十分精确的天文数据,在他以前各历法所取近点 月长度值的误差多大 5秒左右。甚至有达 10 多秒的,而他所取的值为27 1255 日,误差0.8 秒,精度远远地超过前人。

 

大衍历

亦称“开元大衍历”。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施行二十九年的历法。一行撰。因立法依据《易》象大衍之数而得名。一行测各地纬度,南至交州北尽铁勒,并步九服日晷,定各地见食分数,复测见恒星移动。十五年而历成。共分七篇,包括平朔望和平气、七十二候,日月每天的位置与运动、每天见到的星象和昼夜时刻、日食、月食和五大行星的位置。后世历家遂相沿袭用其格式来编历。《新唐书.历志一》:“唐终始二百九十馀年,而历八改。初曰戊寅元历,曰麟德甲子元历,曰开元大衍历。”又《历志三上》:“开元九年,麟德历署日蚀不效,诏僧一行作新历,推大衍数立术以应之,较经史所书气朔、日名,宿度可考者皆合。十五年,草成而一行卒,诏特进张说与历官陈玄景等次为《历术》七篇、《略例》一篇、《历议》十篇,玄宗顾访者则称制旨。”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六编第二章五:“一行在梁令瓒和南宫说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编撰了大衍历;当时很少经过这样充分准备而后编造的历法,因而大衍历被称为唐历之冠,列为好历,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

 

十二气历

北宋科学家沈括创制的一种与现今阳历相似的历法。我国传统的历法有两大缺点。一是以12个月配春夏秋冬四时,一时3月,有闰月则一时为4个月,太不整齐。二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等节气,在月中什么时候并没有规律,一般人无法掌握。针对上述情况,沈括提出的新的历法“十二气历”:实行阳历,不用闰月;不以月亮的朔望定月,而以节气定月。就是把一年分为12气,取消12月,“直以立春为孟春(正月)之一日,惊蜇为仲春(二月)之一日,大尽(大月)三十一日,小尽(小月)三十日,岁岁齐尽,永无闰余。十二气常一大一小相间,纵有两小相并,一年不过一次”。就是有“两小相并”的年为365日,没有“两小相并”的年为366日,这和现今和阳历是一样的。十二气历即可以和天文实际相吻合,又便利了农时的掌握和安排,因此是一种很有科学价值和实用意义的历法。但是,“十二气历”遭到封建势力的诋毁,并未行用。

 

授时历

《授时历》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也是行用时间最长的历法。从元代颁布开始,历经整个明代,一直到清初的360多年中,行用的历法实际上都是《授时历》,只是名称有所变化而已。

《授时历》之所以沿用这么长时间,和它的计算精度非常高有很大关系。首先,它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精确的天文资料,如它的回归年的长度365.2425日,这和现行的公历所采用的数值是一样的;其次,它吸收了《统天历》首先发现回归年的长度在逐渐变小的观点,规定一百年中回归年的长度减小0.0001日,虽然这个数值有点大,但它与《统天历》相比,还是要精确一些。

另外,《授时历》废除了沿用了上千年的上元积年和用复杂分数表示天文资料的办法,不仅大大简少了计算量,也保证了计算精度。《授时历》在计算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创新,如为了对太阳、月亮的不均匀运动进行改正创造了三次插内插法;为了进行黄道和赤道宿度之间的转化以及太阳视赤纬的转化,而创立了类似球面三角法的数学方法。

时宪历

现在所说的“农历”,是顺治二年颁行的由汤若望等人编制的《时宪历》,它后来有两个修订版本。一是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历象考成》编成后用该书中所译第谷的数据做岁实来修订,叫做《甲子元历》;二是乾隆七年(1742)年重修,以雍正元年(癸卯,1723)为元,用牛顿的数据做岁实来修订,叫《癸卯元历》。以后的若干小修订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所说的农历叫时宪历,是合适的说法。例如现在民间还有人将历书叫时宪书。 

当今中外使用历法

阳历(太阳历)

   “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
  
  我国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

  阳历(太阳历)年有三种:
  恒星年——地球绕日一周,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时九分九秒,谓之“恒星年”;
  近点年——太阳过近地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近地点,历三百六十五日六时十三分四十八秒,谓之“近点年”;
  回归年——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春分点,历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谓之“回归年”,亦称“岁实”。

  因二分点(春分点秋分点)每年沿黄道向西逆行约五十秒,故回归年较恒星年之时间为短,相差二十分二十三秒,谓之“岁差”。此三种年之时间不同,欲使每年之节气寒暑不变,故取回归年为制历之年。

  对于回归年之时间,有记住之必要,为便于记忆,编一歌诀如下:
  地球绕日一周年,
  要知时间有多少?
  三六五日加五小,
  四十八分四六秒。(即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

  由一月一日至次年一月一日谓之一年,年长本应与岁实相等,然而一年之日数,必须是整数,不便将奇零之时数计入,故以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每年余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至四年约满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为闰日,谓之“闰年”。

  无闰日之年,谓之“平年”,平年三百六十五日,闰年三百六十六日。但四年之闰余,仅二十三时十五分四秒,今闰一日,未免过多,超过之四十四分五十六秒,积至二十五闰,为十七时五十八分二十四秒,约合一日之四分之三,故每满百年废一闰,至第四百年又不废。如是每四年置一闰,每四百年减三闰,计超过二小时五十三分二十秒,须八个四百年后,即三千二百年后,始补足此一日之差。

 

 

 

阴历(月亮历)


  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因为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又有太阴历、月亮历之称,是纯粹的阴历,我国使用"农历",一般人叫它"阴历",那是不对的。农历不是一种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阴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29·59059天),12个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一个朔望月,是29天12时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为方便,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实际上,一个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的平均数--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个朔望月实际上要比354天多8小时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阴历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闰年,每逢闰年就在12个月多加一天。阴历的闰年是355天。这样,阴历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长度是354天8小时48分。它的一年比回归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个多月,17年就要短6个多月了。所以使用这种历时,新年不一定在冬天过,它可以在春天过,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过。它的惟一好处就是阴历上的每一个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状。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

  阴历包括:希腊历、回历、藏历、傣历等

 

 

农 历

  现在所说的农历,是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的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

  西汉以前,我国使用的六种古历法。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传说以黄帝时创造的历法为最古。唐朝诗人卢照邻《中和乐·歌登封章》:“炎国丧宝,黄历开睿”黄历就是黄帝历的简称,所以人们习惯把历书称为黄历。后来的黄历,往往掺杂了许多宣扬吉凶忌讳的内容,迷信色彩很浓,黄历使成了旧历书的代名。
  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9世纪初的唐皇朝曾下令:历书必须经皇帝亲自审定后才能颁布,并且规定了只许官方印,不准私人印刷。 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关于“皇历”一词,据说与宋太宗有关,宋太宗每年到了岁晚,都给文武百富各送历书一本这本历书里刻有农历日期节令,以及在耕作种植方面的普通知识。因为历书是皇帝所送,故此叫它做”皇历”。

  “皇历”中所记历法,一般是以一年为限,第二年变更,如果拿起去年的皇历来查看今年的历法,就一定是错误的,因此“老皇历”就有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意思。

  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20世纪60年代中叶,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从大破“四旧”开始,黄历、皇历等自然属于必破对象,“农历”应运而生,属于大办农业的产物,意思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历书。1970年以后我国正式改称为"农历"。现在我们来解释"农历"一名的由来,只能说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实际上,"农历"一名很不准确,请看本人所撰《对“农历”称谓的改革建议》 一文。

  农历,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应该是一种特殊的阴阳合历。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

  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3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因此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

  农历没有第十三月的称谓,闰月按照历法规则,排放在从二月到十月的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这个月为闰月,如四月过后的闰月称为闰四月。

  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

  闰月加到哪个月,以农历历法规则推断,主要依照与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相符合来确定;

  农历的闰月天数与正常月份天数一样,为29或30天。

  农历所谓“闰”的说法,只有闰年和闰月称谓,公历也有闰年的称谓。

  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正月、隅月、孟月、端月、始春、元春;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早春;

三月:病月、桃月、季春、炳月、三春、阳春、暮春;

四月:余月、清和月、桃月、孟夏;

五月:榴月、薄月、仲夏;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七月:相月、巧月、霜月、孟秋、桐月;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月:

九月:亥月、菊月、季秋;

十月:阳月、小阳春、孟冬;

十一月:辜月、葭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腊月、嘉平月,季冬。

  农历的一个月的前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初日,如农历的一月二日称为正月初二,当然说1月2日也是对的。

  农历的正月(一年的第一个月)的开始都是在公元纪年的1月20日后至2月底之前。如农历的正月初一可能是1月21日,也可能是2月20日;反之,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公元纪年的1月20日至2月底前。

  农历纪年

  对应于公元纪年(西元纪年),就是中国的传统纪年,公元纪年没有重复,但是中国农历使用干支纪年,因此出现每60年重复。如公元1931年,称为辛未年,公元1991年也为辛未年。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皇帝年号与天干地支同时使用,这样避免的重复。如清同治三年,甲子年(公元1864年)

十二个月气象歌
正月:岁朝宜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
    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二月: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月中但得缝三卯,到处棉花豆麦宜。
三月: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
    清明风若从南起,定是丰年大有收。
四月:立夏东风少病祸,晴逢初一果生多;
    雷鸣甲子庚辰日,须防蝗虫侵稻禾。
五月: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
    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果园受熬煎。
六月:三伏之中逢酷热,五谷田中多不结;
    此时若不见灾厄,谨防三冬多雨雪。
七月:立秋无雨事堪忧,万物从来只半收,
    处署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八月:秋分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
    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九月:霜降南风五谷丰,重阳无雨晴一冬;
    霜降若逢天下雨,抢收稻谷回仓中。
十月: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
    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处处损人丁。
十一月:初一西风多疾病,若兼大雪病更多;
     冬至天晴无雨色,明年定唱太平歌。
十二月:小寒下雨大寒晴,大寒有雨沤出正;
     初一若逢天晴好,下岁农夫放下心。

 

 

 

 

现行农历(紫金历法)历法简述

  中国现行农历历法已和清代的历法有所不同,不仅在精度上提高,而且还吸收利用了一些现代天文计算理论成果,所以它不同于清《时宪历》。

  中华农历是直接利用天体位置定义的历法(区别于利用固定的天体时间平周期定义的历法,如格里历,回历等),它是现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天文年历性质的历法(其它的如日本的《天保历》等,这些历法大多数也属于中华历法体系),它和一些重要天象是一一对应的。
  现行农历历法(紫金历法)简述:

  一、定义节气和候(24定气和72定候即和年有关天象)

  (一)黄道一周为360度,以春分点为黄经0度,每隔15度一个节气,即以春分点为黄经0度,其黄经度数能被30整除的是中气,不能被30整除但能被15整除的是节气,节气和中气合称为气;能被5整除的就是农历的七十二定候,候名见下面的表格。

  (二)从立春起分别为:立春(315),雨水(330),惊蛰(345),春分(0),清明(15),谷雨(30),立夏(45),小满(60),忙种(75),夏至(90),小暑(105),大暑(120),立秋(135),处暑(150),白露(165),秋分(180),寒露(195),霜降(210),立冬(225),小雪(240),大雪(255),冬至(270),小寒(285),大寒(300)。
  节气以立春为民用首节气.以冬至历算首中气.

  (七)包含24节气各点的历日为农历的特殊历日;
  民国初年规定在制定日历表(即公/农历及星期的对照表)时,在标有农历历日序数(农历日期)的地方,遇到节气的,不标农历历日序数而标节气名称就是因为节气是农历的特殊历日,这也是农历的阴阳合历的充分体现。
7.
  (八)以东经120度子午圈为计算子午线。

  (九)季节划分"四立"节气划分为四季即为春夏秋冬,气候上以候平均气温为10摄氏度以下为冬季,以22摄氏度以上为夏季,在冬季后期以气温在10度以上22度以下为春季,在夏季后期以气温在22度以下10度以上为秋季;在有些地区还分为干雨风三季的应地方气候划分.

  (十)干动态纪年月日时

  1、干支历的年干支,如果立春日在农历正月初一日前(在农历上一年末),则年干支取农历下一年的历年干支;如果立春日在农历正月中,则取本年历年干支;
  2、干支历的月干支,取农历对应月建的干支;月建的地支对应十二个月是固定的,寅月的天干和年天干对应关系表:
年天干(寅月天干):甲己(丙),乙庚(戊),丙辛(庚),丁壬(壬),戊癸(甲);
  3、干支纪日是一种长期不间断的纪日方法;
  4、干支纪时十二时辰和十二地支对应不变,子时天干和所在日天干对应关系如下:
日天干(子时天干): 甲己(甲),乙庚(丙),丙辛(戊),丁壬(庚),戊癸(壬)。

  (十一)其它纪日法:二十八宿纪日和日干支一样也是一种长期纪日法,另外,二十八宿还和星期有对应关系。

  (十二)民国以前的农历历书中还包括五大行星运行情况,日月食的预报,各地太
阳出没,节日,黄道十二宫星图,天文常数等。

  (十三)农历还有潮汐时刻预报.

 

 

傣历归类

傣历是阴阳历

月设置

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闰月规定为九月

日设置

单月30天,双月29天,闰月30天

闰月设置原则

与汉历同:十九年七闰

纪年法

干支纪年,与汉历一致

纪月

按月相分上下两个半月,上半月第一天称一日,第二天称二日,直至十四日,月中望日称“登柄”;下半月第一天称下一日,直至月下十四日。

纪日

七日纪日制度:周一相当于公历的星期日,周七相当于星期六

特殊置闰

每隔三到六年使八月多加一天变成30天,叫做“八月满月”

傣历纪元

从公历639年3月21日开始

傣历岁首

以六月为岁首

  傣族的传统历法。傣语称祖腊萨哈,意即小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其起源可上溯至周秦之际,现行傣历则始于明代以前。吸收了汉历的优点,结合本民族的特点指定的。它的年长度为 365.25875 日,月长度为29.530583日,以公元638年3月22日(唐贞观十二年戊戌闰二月初二辛巳)为历元,累计至1980年4月15日泼水节末一日满 1342年。每年分冷、热、雨3季,平年皆12月,月序由6月始,顺序至 5月止。它的正月相当于《夏历》的10月。

  单月为大月30天,双月为小月29天,隔4~5年有一次8 月大月。每月又分“ 月出 ”与“ 月下 ”两个半月,望日(十五日)之后称“月下一日”,顺序数至晦日,并使用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五星)纪日的周日法。19年置7个闰月,皆置闰于9月,傣语称闰年为双九月之年。泼水节是送旧迎新的节日,末一日为新年,固定在傣历6月6日~7月6日之间推移,具体日期根据太阳运行位置决定,与月相变化无关。傣历中使用一种自建元以来逐日累计的纪元积日数,用来安排历书和计算日月行星的运行位置,甚为方便。

  傣历月份一般比汉族夏历早 3 个月,置闰之年比夏历早一年。由于采用早朔,月出一日(初一)不一定是日月合朔的日子,故与夏历日序有时有一日之差。傣历又吸收汉族夏历中干支纪时的方法,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得60个数首尾循环,用以纪年和纪日,用12地支纪月,并使用12属相纪年岁。傣历干支约于东汉时由汉地传入,使用年代早于纪元纪时的方法。

  《傣历》规定太阳进入金牛宫(即每年的四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谷雨节开始)的那一天为“泼水节”。即新年。

 

 

 

 

 

藏历归类

藏历是阴阳历

月设置

一年分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每两年半到三年加一个闰月,用以调节月份和季节的关系。

纪年法

用干支纪年法,干支以下二表形式出现:

干支循环

六十年一循环,藏历叫“迥登”。“迥登”藏语意为“木鼠”,表示循环从木鼠年起算

 

 

藏历天干与农历的区别(将农历的天干以五行取代)

藏历天干

农历天干

 

 


  藏历是藏族古代天文历算学的重要成果,是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藏族最古老的历法是物候历。根据古藏文史料记载,吐蕃王朝时期采用生肖纪年法,即以12种动物名称纪年,12年为一周期,循环往复。后来,伴随着西藏与周边民族的文化交流,从印度引进时轮历,从中原引进时宪历。

  自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生肖纪年与阴阳、五行相配的纪年法基本确定,并一直沿用至今。这种纪年法与农历的甲子纪年法极相似,显然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藏历中的五行,依次指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别各配阴阳,合为十项,可与农历十天干相对应;十二届相则与汉地的十二地支有严整的对应关系,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与阴阳、五行配组五次为一个周期,共60年,称作一个“绕迥”(或译作胜生、胜生周),与农历的“甲子”含义相当。表示纪年时,藏历以饶迥序数。例如公元2000年,农历庚辰年,藏历表述为第十七绕迥(从1027年算起)阳金龙年,简称时称作金龙年。

  藏历虽与农历相近,但具体算法有所不同。藏历规定,1年为个12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两年半到三年加一个闰月,用以调整月份和季节的关系。因此,藏历新年与农历春节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但不外乎四种情况:日子完全相同;藏历晚一天;藏历迟一个月;藏历迟一个月零一天。


藏历--独特的藏族历法

从有关文献史料及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藏族已经拥有历法。从上古藏族物候历中观察,吐蕃统一高原之前各地主要流行的历法有阴历成分也有阳历成分。《山南雅拉香波纺织老妇人之月算》基本上是按日月天象以计时的阳历。其中提到的句天”(7天为一周)计时段对藏族天文历算非常重要,也是藏族历法中最重要的数据。在内陆上古时代,古人就以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为七曜,亦作七耀。东晋范宁《榖梁传序》中就有七曜为之“盈宿”的记载。敦煌发现的藏文卷中,七曜的名称是藏族至今通用的藏文名称,依次是: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用七曜记月。雅拉香波纺织老妇人讲的“七天算法”的阳历一与敦煌藏文卷中的“七曜月”极其相似:一个用数计,一个以曜名。除阴历之外,当时还有阳历推算法。上文曾提到《象雄老人口算法》就是比较典型的阳历,一年共计365天,当然它还处在自然历阶段。

吐蕃王朝时期,从汉地引进生肖、五行推算法等知识,在古老的自然阴历、自然阳历及七曜历基础上,发展为独特的阴阳合历历法。《白琉璃》中说;这一时期,藏族历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已形成一种独特的记日、记月和记年的方法。如将生肖、五行。阴阳组合起来的记年法,在842年的“唐蕃会盟碑”上就有载录。后来随着弘佛灭本,许多本教大算者受到迫害,本教经典大量被毁,保存在本教文化中的吐蕃古代天文历算知识因而失传,现代人已很难通晓当时的历法。

不过,人们还能从民间流传的天文历算知识,以及残存的极珍贵的文献(如巴黎图书馆藏的敦煌藏文卷P.T.76、1、82、83、85和P.T.55的80、中国)中溯源,以窥吐蕃历法的一斑。藏族天文历算者和民间有此知识者,均肯定这样的数字:一个是7分,一个是4个定点。这应该在吐蕃历法中就已定型。正由于记月时的4个7,引出了以后藏族历法中的独无二的闰日和差日;用4分点法分出运算太阳时的四点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按高原气候变化分为四季。若依照本教传统说法,在吐蕃时代已有琼丹纪60周年的推算方法。这些都说明,吐蕃时代藏族历法已比较完备了。

自11世纪从印度传入《时轮经》历法以后.虽然藏地仍有多种多样的纪年、年首设置及闰月设置方法在流传,但藏族天文历法的计算基本是依据时轮历的。由于藏传时轮历既有藏族古老历法的基础,又从汉族地区不断吸收有用的内容予以调整和完善,所以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印度的时轮历。

藏传时轮历具有阴阳合历的特征。以月相圆缺的变化周期为一月,以季节变化的周期为一年;由于年、月的长度不成整数比例,除每个平年设置12个太阴月(即朔望月)以外,还要设置闰月来调整季节变化;同时,它又拥有一套独特的原理和数据系统,以推算预报夭象,日、月食和预报一天中28宿和五星的方位,以及预报日、一月食的各个项目等。

藏传时轮历中计算时间的单位有7个:息(呼吸顷),6息为一分(漏分)60分为一刻(漏刻)60刻为一日,30日为一月,12个月为一年。其中“息”的测计方法为健康的壮年男子一呼一吸所需的时间,约等于一个太阳日的1/21600;一刻相当于24分钟。

藏传时轮历的计算方法也很独特。它测定每个太明月为29.53058太阳日,但又规定每个太阴月为30个整太阴日。为了相应地配合太阳日与太阴日之间的日序。便出现了“闰日和差日”,月的大小就依据同日和差日来解决。有差日无闰日或差日多于闰日的月份为小月,每月29天;闰差相抵或无闰日无差日的月份为大月,每月30天。闰日与基日根据什么法则来规定呢?藏族学者自己编著的《时轮历精要》归纳出了简明扼要的口诀,即“重者去大,缺者重小”。两句话的第四个字表示天文历算中给出的日曜(星期)序数,第三个字代表历书中的日期,第四个字代表先后两天太阻日结束时刻数值的大小。日曜次序出现重复者就要把太阳日序去掉一个,日曜次序出现短缺者就增补一个太阳日序,主要依据日曜序数来保持日期的连续性。藏传时轮历法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五要素”和“三日算”。五要素或称为“五括”:①曜(指太阴日结束的时刻);②日期(指日期与喜、善、胜、定、满五名称的配合);③星宿(指太阳日月宿,也就是当天太阳日开始时月亮所在之宿);④“会合“(由定日与月宿舍和而成);⑤“作用”(指作用的前后分)。①②③是历算中的科学成分;④⑤与占卜之术有关。“三日算”指太阳日(从头天天明到第二日天明为一完整太阳日)、太阴日(指月亮运行白分、黑分弧长的各1/15所需的时间长度)、宫日(指太阳通过一宫所需的135弧刻时间长度的1/30)。以上的“闰日和差日”设置、五括和三日算,是藏传时轮历法计算的最根本基础,被称为“历算要害”。其中“三日算”在推算五星运行时,往往3种算法同时进行,起到相互复核的作用。

时轮历还有3种年、月、日,各有太阳、太阴、宫的名称,其比例关系是:
1太阳年=12太阳月=360太阳日
1太阴年=12太阴月=360太阴日
1宫年=12宫月=360宫日
65宫日=67太阴日
64太阻日≈63太阳日

时轮历中所说的宫年就是现代所说的恒星年。在时轮历中恒星年与回归年不分,只用宫年。在实际推算中,作用最大的是宫年、太阳日、太阴月和太阴日四要素,而时轮历中的太阳年和太阳月在天文学上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时轮历中不仅有七曜,还有两个假想的天体,即罗睺、劫火(罗睺尾)。再加长尾彗星。它们也称为“曜”,共为“10曜”。五星的各个周期同现代科学测出的数据相同或近似。时轮历中视罗睺与其他天体一样,有自己的运行周期,不同的是只有数而无“象”,是个“隐曜”。它的运动周期为30个太阴月,合计6792.04太阳日,已相当精确(今测为6793.460日)。罗睺的方位以黄经表示,以周长27宿相减,所得结果在时轮历中称为“罗睺头”,与之相对的称“罗睺尾”,相当于天文学上的黄白升交点和降交点。时轮历中的长尾彗星就是九曜中的计都。

藏传时轮历中预报日、月食的方法,计算简明扼要而方便,并有一定准确性。推算过程是:先由积月除以罗睺的周期,商余化成日数,然后若推算日食加30日,推算月食加15日,再乘以罗睺每日运行的度数得到罗睺头数值(在此数值上以半周相加,则得到罗睺尾的数值);接着求出太阳、月亮的黄经,以太阳、凡亮的黄经与罗睺头、尾数值中最为接近者相减;最后以所得差数来判断有无日、月食。这对于日、月食发生时刻进行预报是很方便的。因为时轮历的运算法则规定:当白月完结时,也就是第15个太阴日结束时,这时日、月黄经正好相差半周,因而月食永远发生在第15个太阴日结束之时;当黑月完结时,也就是当月的最后一天的大阴日结束时,日、月正好同经。日食也只能发生在这一时刻。如此,就能比较容易地预测日、月食是否发生,并能计定食甚时刻。总之,藏传时轮历已拥有一套系统的日、月食推算方法,能够判断食限的数值、交食发生的时刻、食延时间、入食方向。食分大小等。这些对于古代天文学来说,已是一种相当先进的方法了。

对于藏传时轮历法而言,在推算回归年和朔望月的长度、安排大小月、设置闰月这些最基本的历法内容方面,都曾吸收了汉族历法的先进知识而使其更加准确。典型的如以汉族历法中的“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的原则调整时轮历。在推算过程中以某月的中气出现在该月的最后一天以定下月为闰月。藏族历算家称此为“聪明人的办法”,而加以采用。当然在实际推算中中气仍沿用时轮历的数据,所以闰月的设置仍与汉族农历有别。

藏族独特的天文历法体系,不仅能较准确推算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还可根据物候、星辰等现象和数据预报西藏地区天气和地震等情况。如天气预报方面就有短期(一天)、中期(一季)和长期(从当年到次年)。这些都是在广大藏族人民创造的基础上,又不断地沿用、吸收和借鉴来自印度、内陆及别的地区的天文知识,而逐渐发展形成为现在的规模和系统的。

 

 

 

 

天文年历

编制单位

中国紫金山天文台

用途

天文观测、大地测量、航海、航空专用,测量队利用其决定所测地点的经纬度,海船和飞机利用其确定在海上和空中的位置

出版书籍

《天文年历》、《航海年历》、《航空年历》

天文年历内容

刊载一年内太阳、月亮、各大行星和数百颗恒星在不同时刻的精确位置,日食月食发生时间和出没时间等

tianwen nianli
天文年历
astronomical ephemeris


  按年度出版、反映天体运动规律的历表。编算天文年历是 <>的任务之一。

  内容 主要有:①太阳、月球、各大行星和千百颗基本恒星在一年内不同时刻的各种精确位置;②日食月食、月掩星、行星动态、日月出没和 <>等天象的预报;③用于天体各种坐标之间换算的必要数据,如<>、<>等。此外,还有天体物理观测历表、天然卫星历表以及辅助性用表和资料等等。这些历表和数据直接用于天文大地测量(测定地面经、纬度和方位角)、天体测量和天体物理的一些观测和计算,也为天文、气象、<>等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航海天文年历和航空天文年历曾经是天文年历的组成部分,现在已经单独出版,成为远洋船舰和远程飞机<>从事定位的主要资料。此外,特殊天体历表,如小行星冲日历表等,也按年度出版,单独成书。有些国家还出版供业余天文爱好者和一般读者使用的简易天文年历,内容除精度较低的历表外,还有指导业余天文观测的文字说明。年历除印刷成书的形式以外,近年来还出现一种新的历表形式──磁带式年历。

  编算简史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是法国在1679年出版的称为《关于时间和天体运动的 知识》的年历,随后是1767年开始逐年出版的《英国天文年历》。1776年开始,逐年出版《德国天文年历》(已于1959年停刊)。《美国天文年历》虽然迟至1855年才开始出版,但在十九世纪末由<>主持编历工作以后,很快就成为国际上最出色的天文年历。苏联在1922年利用外国资料首次出版1925年的《俄罗斯天文年历》。苏联第一本独立编算的年历是1941年出版的《苏联天文年历》。早期的天文年历主要是为适应航海定位的需要编算的,后来天文年历的编算则着重于天文观测和研究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远洋商船和军舰的迅速发展,要求有专用于海上定位的历书。1914年英国第一本《航海天文年历》出版。以后十年中各大国也相继出版航海天文年历。

  中国年历编算 中国编算出版历书已有悠久的 历史。流传到现在的清代钦天监编算的七政缠度经纬历,内容包括日、月、五星的位置以及日月食等特殊天象。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初,中国只出版民用历书。天文年历的出版时断时续。中央观象台曾出版过1915年和1917年的《观象岁书》。以后,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等单位曾出版过1930年1931年1931938年1939年、1940年、1941年和1948年的天文年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紫金山天文台自1950年起每年编算出版天文年历;1954年编算出版航海天文历;1955年又编算出版航空天文历。1966年紫金山天文台开始独立编算1969年和1970年的天文年历,以后每年正式出版《中国天文年历》和《中国天文年历(测绘专用)》。《航海天文历》的编算工作也有所改进。紫金山天文台和北京天文馆在1977年开始合编普及天文知识和指导业余观测用的《天文普及年历》。

 国际交流和合作 为了统一各国天文年历的基本内容和避免重复计算,各国编历机构经常进行广泛的联系和合作。早在1896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基本恒星会议,通过各国天文年历共同采用统一的 <>,即纽康所确定的章动、光行差、<>和岁差值。以后又多次召开国际性会议,讨论年历的计算分工,历表的精度要求,采用新天文常数系统以及新基本参考系统和时间系统等问题。国际交流导致各国天文年历编算工作的合作。1953年英国和美国在航空天文年历的编算工作方面进行合作;1958年两国合刊航海天文年历;1960年两国又联合出版天文年历。《德国天文年历》在1959年停刊后,接着出版《基本恒星视位置表》。历表计算也有分工,例如太阳、月球和大行星历表由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编历局计算,各国编历机构可以向编历局索取有关资料。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我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公元前身是儒略历,1582年罗马天主教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把全面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格列历10月15日,中间销去10天。同时修改了儒略历置闰法则。

  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19天(太阳年),按一年365天计算,每年少0.24219天,每隔4年少0.96876天,每隔400年则少96.876天,因此,400年中需置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加上一天全年366天。这样经过3333年才有一天的误差。

  年有三种:地球绕日一周,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时九分九秒,谓之“恒星年”;太阳过近地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近地点,历三百六十五日六时十三分四十八秒,谓之“近点年”;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春分点,历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谓之“回归年”,亦称“岁实”。

  因二分点(春分点秋分点)每年沿黄道向西逆行约五十秒,故回归年较恒星年之时间为短,相差二十分二十三秒,谓之“岁差”。此三种年之时间不同,欲使每年之节气寒暑不变,故取回归年为制历之年。

  对于回归年之时间,有记住之必要,为便于记忆,编一歌诀如下:
地球绕日一周年,要知时间有多少?三六五日加五小,四十八分四六秒。

  由一月一日至次年一月一日谓之一年,年长本应与岁实相等,然而一年之日数,必须是整数,不便将奇零之时数计入,故以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每年余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至四年约满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为闰日,谓之“闰年”。

  无闰日这年,谓之“平年”,平年三百六十五日,闰年三百六十六日。但四年之闰余,仅二十三时十五分四秒,今闰一日,未免过多,超过之四十四分五十六秒,积至二十五闰,为十七时五十八分二十四秒,约合一日之四分之三,故每满百年废一闰,至第四百年又不废。如是每四年置一闰,每四百年减三闰,计超过二小时五十三分二十秒,须八个四百年后,即三千二百年后,始补足此一日之差。

 儒略历

  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的前身,16世纪以前西方采用的一种历法。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儒略·凯撒采纳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意见制定儒略历。公元前8年其侄奥古斯都又作了调整。儒略历以回归年为历法基本单位,实质上是一种阳历。把一年分为12个月,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日;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日;2月平年为28日,闰年为29日。历年长度在平年为365日,在闰年为366日。凡公元年份数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即每4年置一闰,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比回归年要长0.0078日,到16世纪后期,累差已约10天;春分由3月21日提早到3月11日。后经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命人修订而成现今通行的公历。


  儒略历是由罗马独裁者儒略·恺撒采纳埃及亚历山大的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计算的历法,在公元前46年1月1日起执行,取代旧罗马历法的一种历法。设12个月,每年设365.25日,四年一闰,交替大小月。1500年后由于误差较大,被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善,变为格里历,即公历沿用至今。

  一月 Januarius 名字来自古罗马神话的神雅努斯。
  二月 Februarius 名字来自古罗马的节日Februa。
  三月 Martius 名字来自古罗马神话的战神玛尔斯。
  四月 Aprilis 名字来自古罗马的词aperire,意思为“开始”,意味着春天开始。
  五月 Maius 名字来自古罗马神话的花神玛亚。
  六月 Junius 名字来自古罗马共和国的创始人Junius。
  七月原名Quintilis,后改Julius。古罗马历只有10个月,这是第五月,原名是“第五”的意思,因为恺撒是这月出生的,经元老院一致通过,将此月改为恺撒的名字“儒略”。
  八月 原名Sextilis 后改Augustus。原名是“第六”的意思,因为后来独裁者屋大维是生于此月,元老院将此月改为他的称号“奥古斯都”,原来应排为小月,从二月中抽出一天补上,变为大月,将后面的月份重新排大小月。
  九月 September 拉丁语“第七”的意思。
  十月 October 拉丁语“第八”的意思。
  十一月 Novembris 拉丁语“第九”的意思。
  十二月 December 拉丁语“第十”的意思。

 

格里历 奥古斯都历

格里历

  格里历,即公历或格列高利历,是现行国际通行的历法,属于阳历的一种,通称阳历,其前身是奥古斯都历,而奥古斯都历的前身是儒略历。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365.2425日),划分为12个历月。是教皇格里高利13世(也译格雷果里)在公元1582年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儒略历的回归年为365.25,与实际的回归365.2422相差甚多,当时儒略历和地球实际位置的误差已达14天,格里历将误差纠正,确定所有整数世纪年除了可被400整除的外一律不设闰年,同时规定1582年10月4日之后的那天为1582年10月15日,但原有星期不变。新颁布的历法理论上可以达到两万年内误差不超过一天,但由于地球自转的变化,实际到公元4909年误差就可达一天。与儒略历相比,公历是新制定的历法,所以有时候,包括中华民国《中国国家标准》CNS 7648《数据元及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及时间的表示法》,又称新历。


奥古斯都历


  公元前9年罗马皇帝奥古斯古所颁行的历法。因儒略历在施行时错误理解,置闰较多,后由奥古斯都纠正。其历年与儒略历相同。但历月则有改动,以1、3、5、7、8、10、12为大月,各31日;4、6、9、11为小月,各30日;2月平年为28日,闰年为29日,一直延用至今。

奥古斯都

  光辉闪耀千年的罗马,给世界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也给历史留下了一个神圣的称号:“奥古斯都”。奥古斯都本名盖约·屋大维(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是罗马元首政制的开创者。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意为至尊至圣)的尊号,自此,这一称号成为罗马帝国皇帝,乃至后世西方帝王习用的头衔。

  奥古斯都是一位早熟的政治家,作为尤利乌斯·凯撒的侄孙和合法继承人,在凯撒遇刺后,19岁的他毅然决定放弃在希腊的留学生活,回到罗马,步入深不可测的罗马政坛。年轻的屋大维(当时还不能称他为奥古斯都)机智善断,谨慎稳健,纵横捭阖于各派势力之间,经过15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登上了罗马权力的最高峰。

  奥古斯都治下的罗马是罗马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在东方,他与强大的安息帝国和平相处;在西方,他彻底征服了动荡不定的西班牙;在北方,他制伏了野蛮好战的日耳曼诸族。在他去世的时候,帝国的版图已比布匿战争以前的罗马大了百倍。在奥古斯都的引领下,帝国政治稳定,人民安康,经济繁荣,整个地中海成为罗马世界联系紧密的内湖。奥古斯都把和平与繁荣还给了久经战乱的罗马人,帝国处处洋溢着和谐的气氛,长达200余年的“罗马的和平”时期由他拉开帷幕。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使帝国财富空前积聚,从而为奥古斯都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各种神庙、宫殿、凯旋门等高大建筑在帝国各地拔地而起———许多著名的建筑至今犹存;设计各异的公园、浴场、剧场等公用设施也在和谐的氛围中纷纷落成。面对自己的建设成就,晚年的奥古斯都不无自豪地说:“我接受的是一座砖木的罗马城,留下的却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

  在奥古斯都的大力扶持下,罗马的文化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文学方面,可以说进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代”。皇帝对诗人恩宠备至,诗人则竭其所能,高歌皇帝的丰功伟绩与罗马的和平昌盛。

  罗马民族素有勤俭、自制、勇敢、爱国著称;但随着财富的增加,人们的道德品德出现了严重的滑坡。面对繁荣以后的世风日下,奥古斯都冷静对待,严厉制止。他颁布法令,复兴古时的淳朴风尚,保护正常的家庭关系;反对淫乱纵欲,提倡节俭生活,力戒奢侈腐化。他执法严明,大义灭亲,甚至将违法的亲生女儿和外甥女都流放外地。在奥古斯都的督导下,罗马的社会风尚粲然一新。

  有人把奥古斯都看成是承继天才伟业的“非天才人才”,而正是这位“非天才人才”却完成了天才们没有完成的事业,结束了罗马的内乱,开启了罗马的和平。他为罗马人民带来了和平、安宁和幸福,为罗马更为辉煌的未来奠定了基础。他的政绩和仁慈赢得了罗马人民由衷的景仰和爱戴。晚年的他被人民尊戴为“祖国之父”。奥古斯都死后,被罗马元老院列入“神”的行列,受到万民的顶礼膜拜。

  奥古斯都或许并不像恺撒那样有过人的智力,但那个时期的世界或许更需要像奥古斯都那样的领袖。用罗马的时势来解释奥古斯都这位英雄的成就或许更符合历史的辩证法。

 

日本历

  日本历是日本使用的历法,以前日本一直使用中国农历。使用中国的元嘉历、麟德历(在日本叫做仪凤历)、大衍历、五纪历、宣明历。之后,使用日本独自作的贞享历、宝历历、寛政历、天保历。1882年明治维新后,废除天保历,改为使用格里历,废除旧历新年,但民间一些重要节日及春分上坟等一些民俗仍依照天保历。

  日本历和格里历的唯一不同是纪年法,日本仍然采用中国皇帝的帝位纪年法,每位新天皇即位更改年号,2006年是明仁天皇的“平成18年”。目前由于国际交往的增多,在商业和外交上也使用公元纪年,但钱币印刷、公文来往仍然使用天皇年号。


日本日历趣闻——转载


  我们中国有老黄历,就是某日宜什么忌什么,分得比较细,而日本的文化是继承了我国的衣钵,所以也有黄历。而他们的就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按顺序分成6个日子——先胜、友引、先负、佛灭、大安、赤口,循环往复,这叫"六曜",历史由来我就不介绍了,具体介绍下这6个日子吧。

  先胜(先胜)

  「先んずれば即ち胜つ」の意味。かつては「速喜」「即吉」とも书かれた。万事に急ぐことが良いとされ、また午前中は吉、午後は凶とも言われる。「せんかち」が一般的な読みだが、「せんしょう」「さきかち」とも読まれる。

  "先行即胜"的意思。曾经还写成"速喜""即吉".就是说任何事只要做得快就好,或者说上午为吉,下午以后为凶的意思。一般念"sen ka chi",也可以念作"sen shou""sa ki ka chi".

  友引

  「凶事に友を引く」の意味。かつては「胜负なき日と知るべし」と书かれていて、胜负事で何事も引分けになる日とされており、现在のような意味はなかった。阴阳道で、ある日ある方向に事を行うと灾いが友に及ぶとする「友引日」というものがあり、これが六曜の友引と混同されたものと考えられている。

  葬式·法事を行うと、友が暝土に引き寄せられる(すなわち死ぬ)との迷信があり、友引の日は火葬场を休业とする地域も多い。「ともびき」という読みが一般的となっているが、「ゆういん」と読むこともある。

  "不吉利的事情会拖朋友下水"的意思。以前写成"无关胜负之日",就是说这一天什么事都不分胜负或者说不分好坏,没有现在的意思。在"阴阳道"记载中,有于某日某方向作法事会牵连到朋友的所谓"友引日",可以认为是这种说法影响了现在的"友引"概念。有一种迷信说,在这天作葬礼、法事的话,就会使死人把一个朋友带走,所以"友引"日很多火葬场都不营业。(不过我听日本人说,这天相反结婚会很不错,因为会把喜气带给某个未婚的朋友,使他/她早日找到如意伴侣。所以这天一般是大安外,婚礼会场、酒店生意最好一天。)

  一般念作"to mo bi ki",不过也有人念"yuu in".

  先负(先负)

  「先んずれば即ち负ける」の意味。かつては「小吉」「周吉」と书かれ吉日とされていたが、字面に连られて现在のような解釈がされるようになった。万事に平静であることが良いとされ、胜负事や急用は避けるべきとされる。また、午前中は凶、午後は吉ともいう。

  「せんまけ」が一般的な読みだが、「せんぶ」「せんぷ」「さきまけ」とも読まれる。

  "先行即负"的意思。以前还写成"小吉""周吉",所以算是吉日,但是现在根据字面解释成了另一种意思。任何事都平和一点比较好,应该避开分胜负的事和紧急的事。另外,上午为凶时,而下午以后就是吉时了。

  一般念做"sen ma ke",也念做"sen bu""sen pu""sa ki ma ke".

  仏灭(佛灭)

  「仏も灭するような大凶日」の意味。元は「空亡」「虚亡」と言っていたが、これを全てが虚しいと解釈して「物灭」と呼ぶようになり、これに近年になって「佛(仏)」の字が当てられたものである。よって、仏陀(釈迦)の死んだ日とは无関系である。釈迦の死んだ日とされる2月15日は旧暦では必ず仏灭になるが、これは偶然そうなっただけである。

  この日は六曜の中で最も凶の日とされ、婚礼などの祝仪を忌む习惯がある。この日に结婚式を挙げる人は少ない。

  他の六曜は読みが复数あるが、仏灭は「ぶつめつ」としか読まれない。

  (又是一大段解释,汗死)

  "佛圆寂之大凶日"的意思。本来叫作"空亡""虚亡",因为这些全部解释为虚幻的,所以称之为"物灭",然后近年来改成了"佛"字。因此,其实这与释迦牟尼涅磐之日毫无关系。虽然释迦牟尼涅磐之日2月15日在旧历中一定会作"佛灭",但是,其实是碰巧而成的。

  这天是"六曜"中最凶的一天,所以,习惯上忌婚礼等的祝福仪式。在这天举行婚礼的人很少。(所以有些酒店在这天推出超低特价来吸引无神论者举行婚礼。)

  其他的六曜有好几种读法,而这个只有一种,就叫"bu tsu me tsu".

  大安

  「大いに安し」の意味。六曜の中で最も吉の日とされる。何事においても吉、成功しないことはない日とされ、特に婚礼は大安の日に行われることが多い。また、内阁组阁も大安の日を选んで行われるという。しかし、本来はこの日に何も行うべきではないとする说もある。

  「たいあん」が一般的な読みだが、「だいあん」とも読む。かつては「泰安」と书いていたので、「たいあん」の方が本来の読みということになる。

  (这个我喜欢的)

  "大吉"的意思。六曜中最大吉的一天。诸事皆宜,被认为是没有不成功的一天,尤其是最适合举行婚礼。另外,内阁组阁也一般选在大安日举行。不过,原来有说法,这天其实应该不适合做任何事。

  一般念成"tai an",也可念成"dai an",也曾经写成"泰安",所以"tai an"的读法是原来就有的,被认同的。

  赤口

  阴阳道の「赤目日」という凶日に由来する。六曜の中では唯一名称が変わっていない。

  午の刻(午前11时ごろから午後1时ごろまで)のみ吉で、それ以外は凶とされる。

  「しゃっく」と読むことが多いが、「じゃっく」「じゃっこう」「しゃっこう」「せきぐち」とも読む。

  (终于到最后一个了)

  它的由来是"阴阳道"中被称为"赤目日"的凶日。是六曜中唯一没有变过名称的。只有午时(上午11点左右到下午1点左右)是吉时,此外都是凶时。

  大多念做"sha kku",也念做"ja kku""ja kkou""sha kkou""se ki gu chi".

  接下来再教大家六曜的计算方法,以后你们自己也可以算了。

  很简单,公式:(月+日)/6=?……余数

  余数=0——大安

  1——赤口
   2——先胜
   3——友引
   4——先负
   5——佛灭

  例:

  十五夜(8月15日) : 8+15=23, 23÷6=3余数5→佛灭
   十三夜(9月13日) : 9+13=22, 22÷6=3余数4→先负
   七夕(7月7日): 7+7=14, 14÷6=2余数2→先胜
  当然,有些旧历的日子是有凶吉是有规定的,不在这个范围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一本日本的日历来看咯,有些日历和记事本上都会有凶吉注释的,日企里工作的朋友应该很有体会吧。

 

 

选自本人《日历网》http://www./_private/24lfzz/00gdlfzn.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