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颜之乐——儒家的幸福观

 yagi1 2014-06-19

资料来源:《净土》    作者: 朱景东

追求幸福与快乐,远离痛苦与烦恼,是每一个生命本能性的行为模式。无始以来,人类一直都在努力获致幸福,不过,成果似乎不佳。近些时日,关于幸福的话题方兴未艾。朋友见面,往往调侃几句:“您幸福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获奖后,也被问及这个话题,他苦笑作答:“我不知道。”

笔者突发奇想,“孔夫子幸福吗?”

孔夫子幸福吗?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孔子对这个问题的答复是:“吃粗饭,喝凉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里面也有快乐啊。不正当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由此看来,孔子的幸福指数不低。

不止于孔子,他的弟子们似乎也都很快乐,譬如孔子很赞叹的颜回: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孔子说:“真有修养啊,颜回!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中,他人难以忍受其忧苦,而颜回却能不改变他本有的快乐。真有修养啊,颜回!”

读到此处,相信很多人都会奇怪,这与世人常情不符啊!物质决定意识,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一般人过几天穷苦日子,头都会抬不起来,怎么还会欢天喜地呢?

其实,这个疑问千百年来一直被人提出来,甚至成为一个被学者们津津乐道的学术公案!

儒家的幸福观

生命的历程,实为苦乐人生。虽竭力营求离苦得乐,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常有八九,苦多乐少。儒家关注现实的生命状态,肯定人生对于追求快乐的合理性,对于如何获致幸福与喜悦,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那么,追求幸福快乐有哪些途径呢?孔子认为,有两条途径: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

对于这句话,人们往往有极大的误解。按字面来理解,意思是古时的学者,是为自己而学的;现今的学者,是为了他人而学的。似乎为自己有点自私自利,为他人则比较高尚。其实,这并非孔子的本意。那么,这句话的真实内涵是什么呢?

沙滩上的幸福大厦—今之学者为人

一般人普遍地认为,人类有两种根本需要,即安全感与价值感的需要,而需要的满足就是幸福。因此,幸福有两个基本要素,即安全感的满足与价值感的满足。

同时,人们还普遍地认为,外在的富贵可以给我带来幸福。于是向外追求,通过外部的财富来给予自己安全感,通过他人的重视、社会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为了获得富与贵,只好深陷名利场中,不得不勤苦奔波,阿谀奉承,主观上好像是为了自己的幸福,事实上却是为物所累,仰人鼻息,故称之为“为人”。就像如今的一些大学生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是以这个专业在社会上是否吃香,以后是否容易找工作,以此作为唯一做选择的标准,全然不考虑自己是否喜欢这个专业。这就是典型的“今之学者为人”。

其实,这种情况,乃是人类社会的常情。中外古今,概莫能外。兹举战国苏秦、李斯的例子为证。

苏秦年轻时初次游说诸侯失败,“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及至再次游说诸侯成功,挂六国相印,而家人的态度则有天壤之别。“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匍匐,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秦喟然叹曰: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在世,势位富贵,岂可忽乎哉!”(《战国策》)

“人生在世,势位富贵,岂可忽乎哉!”苏秦的这千古之叹,难道不响彻在时下芸芸众生的心头吗?

秦始皇时期,煊赫一时的宰相李斯,“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便是李斯的“老鼠哲学”,一个人能否成功,要看他在哪个“圈子”和“平台”上。于是他便很快到了秦国这个“大仓库”,努力钻营,终为秦相。可是好景不常,秦始皇死后,他的死期也到了。在宦官赵高的陷害下,被腰斩于咸阳。“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史记》)

可见,这种外在的幸福是不稳定的,会变化的,如浮云一般。而向外追求幸福的过程,都是苦恼的,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向外寻求幸福,不是究竟的办法。

那么,幸福的真正源泉在哪里呢?

幸福的天空—古之学者为己

快乐与幸福的源泉来自于内心。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礼记·乐记》)

既然快乐来自于内心,我们便要如实地观察自己的内心。而一旦我们决定静下来观察自己的内心,便会感到失望。我们会看到内心的妄念纷飞,杂乱不堪。就像窗外一束阳光照进室内,我们便看到了无数飞舞的灰尘。这些舞动的尘念,使我们感到有压力、焦虑,烦恼不堪,哪里有什么幸福与喜悦的影子呢?

慢慢来!为了帮助大家如实地观察内心世界,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哪个是真正的自己?打个譬喻吧。大家都有待客的经验,您能分得清楚谁是客人,谁是主人吧?那些来了又去了的,是客人;而一直留在这里,招待客人的便是主人翁了。

好,我们把这个譬喻用来观照内心,您能分清楚哪些是客人,哪个是主人吗?那些憧憧往来的念头,那些喜怒哀乐的情绪,是主人呢,还是客人呢?是客人对吧,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来来往往,不会长久停留。既然它们是客人,可是为什么,当生气的时候,您会说“我”生气了呢?是不是错把客人当主人了呢?

我们一直在自我欺骗,您发现了吗?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大学》)

要想如实地认识内心,先要区分清楚“主人与客人”。妄念与烦恼乃是客人,而了知烦恼与妄念的觉性,才是真主人。虚空与灰尘,不可混为一谈。否则,就是自欺。

看清楚了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再来仔细观察内心的种种“需要”。“我需要安全感”,我真的需要吗?“我需要价值感”,我真的需要吗?

“需要”的背后是自我的错误认知,认为自己匮乏,对自己不满意,给自己贴上种种负面的标签。事实真相是,我们并非如我们自己所认为的那样。所以,要发现真正的自己,认识真正的自己,此谓之“为己”。

兹以譬喻说明此理,有一大富长者的儿子,舍父逃逸,抛家浪走,大富长者知此子暂时难以回心转意,特于其子衣中秘密缝藏一颗宝珠。浪子流浪日久,穷困潦倒,不知衣中价值连城的宝珠尚在,而枉受贫苦。若能发现本具的宝珠,则顿然富贵。

那么,如何才能发现内在本具的富贵,体验内心本具的快乐与幸福呢?还是先以譬喻说明。

天空与浮云的譬喻是孔子用来启发后学的,譬如此时天空乌云密布,很多人便会说,这是阴天。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天空何尝会阴呢?坐过飞机的人都有这个经验,在地上看,确实是阴云蔽日;而冲破云层后俯视,依然是晴空万里,朵朵白云点缀在下方。浮云是飘忽不定,聚而复散,散而复聚的,而天空却是亘古如是,未曾变迁。

以这个譬喻来观照内心的世界,我们是否可以看清楚,哪些是浮云,哪个是天空吗?

王阳明先生有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指的便是性天,心性的天空;有善有恶意之动,指的便是浮云;知善知恶是良知,指的是性天之觉性;为善去恶是格物,指的是觉性之功能。

看清楚了这个事实真相,便能知道我们种种的“需要”,其实并非“我”的需要,例如需要安全感,需要价值感,对富贵的追求等等,都仅仅是心性天空中的几朵浮云而已。放下执著的浮云,就会了知幸福的天空一直在这里,便可体验到性天之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