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中天中华史》第八卷《汉武的帝国》上市

 蒹葭微霜 2014-06-19

[摘要]在汉武大帝的不世之功后面,有着怎样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他又将给我们留下什么遗产,引发哪些反思?试看易中天《汉武的帝国》,给我们不一样的叙述与不一样的解读。

《易中天中华史》第八卷《汉武的帝国》上市

当今中国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学者易中天,选择再折腾一次,颠覆传统史书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将用五到六年时间,写作36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近日,第八卷《汉武的帝国》正式上市。

《汉武的帝国》全书分为《帝国之初》《独尊儒术》《高度集权》《官治天下》《是非功过》五章:刘彻在十七岁那年登上皇位时,年轻的帝国刚刚从建国之初的阵痛中复苏过来。靠着自己的雄才大略和雷厉风行,汉武帝大刀阔斧地厉行改革,政治上加强集权,思想上独尊儒术,经济上盐铁官营,军事上东征西讨,从而变秦制为汉制,化夷狄为华夏,成功地完成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型,为今后的中华帝国奠定了万世基业。那么,他是怎样做到的?在他的不世之功后面,有着怎样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他又将给我们留下什么遗产,引发哪些反思?请看易中天不一样的叙述和不一样的解读。

易中天历来治学严谨,一直强调“细节决定成败”。关于第八卷的创作历程,他说:“第八卷第一章我开了四五次头,感觉不对,最后换了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切入点。我一个字一个字读《史记》,找到一个被史学界忽略的人物,就是汉惠帝刘盈,他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西汉的第二个皇帝。我在史料中发现一个问题。据史料记载,汉惠帝当了四年皇帝,才举行成年礼;相比之下,汉武帝刘彻十六岁登基,比汉惠帝还小一岁,但是在登基前几天加冠举行了成年礼,也就是说他父亲汉景帝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就为这个未成年的儿子刘彻提前举行了成年礼,让他直接当皇帝。从常理上说,惠帝登基以后要给他加冠,要行冠礼,为什么拖了四年?这是没有人注意到的问题。”这样的写作细节也应证了他的创作初衷:“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

易中天对话刘东华:企业家精神与命运

虚心请教读者齐心纠正汉武帝“轮台罪己诏”错误说法

易中天说:“任何由文字构建的历史,都是拥有话语权的人在书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也一定是统治阶级的。而我写中华史,是从小人物出发,和他们一起去看过去的时间发生的事情。所有的历史都是鲜活的、有生命的。”写作时,他全部只用第一手最原始的史料,写到春秋就是《国语》,写到战国就要用《史记》,一定要尽量做到客观,“即使是很讨厌这个人还是很客观的写。”“努力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进入他的心灵。当做历史评价的时候要离开他,要跳开。”他说:“毕竟是后人写前人,后人写前人一定要比前人看自己看得清楚,这是一个铁的规律。”

在第八卷《汉武的帝国》里,他提出种种疑问:如“心狠手辣、连韩信都敢杀的吕后,也会蒙冤吗?”“汉武帝做了一个影响后世两千年的重要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然而大汉皇帝们真的尊崇儒家吗?”“‘汉之飞将军’李广为何被逼自杀? ”针对这些疑问,他在书里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和解答。但是“有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在写作过程里一直困扰他,那就是汉武帝的“轮台罪己”。

“轮台罪己”发生在公元前89年,桑弘羊等人建议招募青壮不怕死的农民,到轮台(今新疆轮台县)屯垦戍边,被武帝否决,汉武帝在诏书中自我批评。尽管汉武帝“轮台罪己”历来被视为史实,而且评价甚高,但易中天认为“此案可疑”。并在后记里虚心向读者请教:“请博览群书者有以教我。”

每个人都有了解历史的权利

易中天认为:“未来的世界将是西方、伊斯兰、中华三大文明三分天下”,在热议“中国梦”的今天,只有“正本溯源、寻找中华根,才能弄清楚我们为什么是中国人,也才能知道在新的时代,该怎样建立‘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他甚至直言道:“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必须重写中华史,从根本上改变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他写作《易中天中华史》是希望这套书可以造福一般的读者。“每个人都有了解历史的权利,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像学者一样去了解历史,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角度去了解它。”

为使《中华史》成为零门槛阅读的作品,易中天采用多样的表现手法,“我强调亲临现场感,甚至将侦探小说的悬疑写法运用到写作中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这与学术的严谨并不矛盾。”《中华史》2014年还将推出全彩印刷图文本典藏版。

在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纪录片《客从何处来》中,易中天还说起写中华史与他的曾祖父遗著的缘分,他感叹:“当时在图书馆,我第一次看到曾祖父的遗著,他当然不会说我的子孙应该有人写文化史,不会细到这个程度;但他说希望我的子孙当中有人要做一件事情,这个事就是我现在做的,而两年前我和路金波决定做这事的时候,并不知道曾祖父有此遗训”。

三千七百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

中华民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比方说,为什么在史前时代,我们跟世界各民族走着相同的道路,一到文明时代就分道扬镳了呢?走上独特道路的中华,为什么会在其他古代和古典文明陨落之后或之时,反倒如日中天登峰造极,然后又盛极而衰却衰而不竭呢?是什么在导引着我们的步伐,又是什么在顽强地支持和维系着这古老的文明?如果我们的道路命中注定有如黄河九曲十八弯,那么,大海在哪里,又是什么样?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三千七百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

跟随三十六卷《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吗?先秦诸子都是谁?魏晋风度长什么样?盛唐之音你听见过吗?当旅程结束时,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审视“世界文明中的中华文明”,找到“中华文明中的共同价值”,明白“未来世界中的责任担当”,也才能看清文明的意志,找到中华的位置。这就是《易中天中华史》的任务。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总销量已突破110万册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上市后备受读者欢迎,再度掀起“全民读史”风潮,在各大网店历史频道热卖榜上囊括前几名,迄今销量总计已突破110万册,成为本年度口碑第一的历史畅销书系列。

2013年5月16日,北大百年讲堂,“易中天中华史”卷一《祖先》及卷二《国家》首发,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业界甚至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但伴随着前几卷的发布,质疑的声音逐渐消退,易中天以其颠覆性的见解,“启发式”的写作手法再次赢得的读者们的支持。

7月22日香港书展,8月15日上海书展,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卷三《奠基者》及卷四《青春志》亮相读者。10月30日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12月5日成都—中国作家富豪榜,卷五《从春秋到战国》卷六《百家争鸣》上市。2014年4月15日,卷七《秦并天下》在西安首发。卷八《汉武的帝国》最新上市。波澜壮阔的历史之旅,徐徐展开。在这“一个人的战斗”中,易中天说,自己并不孤独。返回腾讯网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