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liuzy56 2014-06-19

 

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上多有建树,他所作的《中国建筑史》、《清式营造则例》等书,至今仍是人们了解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参考书。他不仅是一位古代建筑的研究者,而且还为其保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梁思成先生为保护北京城墙所做的种种努力。他的相关主张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对于我们今天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要了解梁思成关于保护北京城墙的种种主张,首先需要介绍的是他与陈占祥合写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即所谓“梁陈方案”)。在这篇写于19502月的文章中,梁思成认为北京未来的建设应当合理分配不同工作区域。具体而言,“政府行政中心区域”设在明清北京城城墙以内的旧城区是不合理的,其“最合理的位置是西郊月坛以西,公主坟以东的地区”。而旧城区“最主要的为博物馆及纪念性的文物区,旧苑坛庙所改的公园休息区,和特殊文娱庆典中心的大广场”。梁思成吸取了近代以来欧美大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因而在对于北京城未来发展的设计中,提出了“分区”的主张。他在《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一文中,对“分区”的必要性作了如下说明:

“自从十八、十九世纪以来,欧美的大都市因为工商业无计划,无秩序,无限制的发展,城市本身也跟着演成了野草蔓延式的滋长状态。工业,商业,住宅起先便都混杂在市中心,到市中心积渐地密集起来时,住宅区便向四郊展开。因此工商业随着又向外移。到了四郊又渐形密集时,居民则又向外展移,工商业又追踪而去。结果,市区被密集的建筑物重重包围。在伦敦、纽约等市中心区居住的人,要坐三刻钟乃至一小时以上的地道车才能达到郊野。市内之枯燥嘈杂,既不适于居住,也渐不适于工作,游息的空地都被密集的建筑物和街道所侵占,人民无处游息,各种行动都忍受交通的拥挤和困难。所以现代的都市计划,为市民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为解除无限制蔓延的密集,便设法采取了将城市划分为若干较小的区域的办法。小区域之间要用一个园林地带来隔离。这种分区法的目的在使居民能在本区内有工作的方便,每日经常和必要的行动距离合理化,交通方便及安全化;同时使居民很容易接触附近郊野田园之乐,在大自然里休息;而对于行政管理方面,也易于掌握。北京在二十年后,人口可能增加到四百万人以上,分区方法是必须采用的。”

在梁思成看来,发展新城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益处:

1)文物保护的需要。梁思成认为:“在新建设的计划上,必须兼顾北京原来的布局及体形的作风,我们有特殊责任尽力保护北京城的精华,不但消极的避免直接破坏文物,亦须积极的计划避免间接因新旧作风不同而破坏文物的主要环境。”他指出:如果行政中心区的建筑“放弃自己合理的安排及秩序,而去夹杂在北京原有文物的布局或旧市中间”,会“损失旧城体形的和谐,或侵占市内不易得的文物风景区”,不利于保护旧城内的文物。总而言之,在旧城之外建立行政中心区,是为了“保全北京旧城中心的文物环境”。梁先生特别强调:“为北京文物的单面着想,它的环境布局极为可贵,不应该稍受伤毁。现在事实上已是博物院,公园,庆典中心,更不该把它改变成为繁杂密集的外国街型的区域。静穆庄严的文物风景,不应被重要的忙碌的工作机关所围绕,被各种川流不息的车辆所侵扰,是很明显的道理。”

2)将行政中心区建立在旧城之外,也有利于新城区本身的发展。梁思成的观点是:如果新旧混杂,旧城区会对新城区的发展形成羁绊,因为前者的面积是极其有限的。首先,旧城区“布局的紧凑”,使得“今日北京城内没有虚隙地址”,因而要“适当的安置另有中心性质的,尤其是要适合现代便利的大工作地区”。其次,“北京的城墙是适应当时防御的需要而产生的,无形中它便约束了市区的面积”。“今日城区的拥挤,人口密度之高,空地之缺乏,园林之稀少,街道宽度之未合标准,房荒之甚,一切事实都显示着必须发展郊区的政策”。

3)疏散人口的需要。梁思成指出:“旧城内人口密度太高,而又有房荒的问题。解决它们当然不能在原区界以内增加房屋,而必是先增加新区域,然后在新区内增加房屋,然后在旧区内清除改建,全面来调整,全面来解决。”反之,“在已密集的旧市区内增添新工作所需要的建筑,不但压迫已拥挤的城内交通,且工作者为要接近工作,大部会在附近住区拥挤着而直接加增人口密度”。

按照梁思成的观点,如果在北京的城市建设中不采取“分区”的办法,会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比如:“行政区自己没有区域,没有范围,长列在干道的两旁,由东城至西城,没有一个集中点,且绕着故宫和广场,增加了很大距离。它的区域就是其他区域间的交通孔道,也是不妥当的。”各个政府机关分散在城区的不同位置,一方面会产生交通问题,另一方面也会给人们办事造成很大的不便。此外,梁先生还谈到了因住宅区到办公地点的距离而产生的交通问题:

“因为行政区设在城中,政府干部住宅所需面积甚大,势必不能在城内解决,所以必在郊外。因此住宿区同办公地点的距离便大到不合实际。更可怕的是每早每晚可以多到七八万至十五万人在政府办公地点与郊外住宿区间的往返奔驰,产生大量用交通工具运输他们的问题。且城内已繁荣的商业地区,如东单,王府井大街等又将更加繁荣,造成不平衡的发展,街上经常的。人口车辆都要过度拥挤,且发生大量停车困难。到了北京主要干道不足用时,唯一补救办法就要想到地道车一类的工程。一一重复近来欧美大城已发现的痛苦,而需要不断耗费地用近代技术去纠正的。这不是经济,而是耗费的计划。”

每当读到“梁陈方案”的这些文字时,我总是十分佩服梁思成先生的远见卓识。如果它当年能够被采纳,今天北京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或许就可以避免。比如交通堵塞、城里缺乏停车位;又比如,现在北京市旧城区内的许多文物保护单位都被机关单位所占用,导致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行政区与旧城区没有分开。旧城区内的面积本来就有限,政府机关要想在其中办公,就不得不去占用文物古迹,甚至不惜去拆除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建筑。因而,最有利的保护文物的办法,就是梁思成先生当年所提出的旧城区与新城区分开发展。可惜的是它现在已经不具备实行的条件了。

梁思成主张保护北京城墙,首先是基于城墙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他对此表述道:

“北京城内城外无数的文物建筑……都普遍地受到人们的赞美。但是一件极重要而珍贵的文物,竟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乃至被人忽视,那就是伟大的北京城墙。它的产生,它的变动,它的平面形成凸字形的沿革,盛满了历史意义,是一个历史现象辩证的发展的卓越标本……至于它的朴实雄厚的壁垒,宏丽嶙峋的城门楼、箭楼、角楼,也正是北京体形环境中不可分离的艺术构成部分……苏联人民称斯摩棱斯克的城墙为苏联的项链,我们北京的城墙,加上那些美丽的城楼,更应称为一串光彩耀目的中华人民的璎珞了。”(见梁思成《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北京城之所以为艺术文物而著名,就是因为它原是有计划的壮美城市,而到现在仍然很完整的保存着。除却历史价值外,北京的建筑形体,同它的街道区域的秩序都有极大的艺术价值,非常完美。所以北京旧城区是保留着中国古代规制,具有都市计划传统的完整艺术实物。”(见梁思成、陈占祥《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

同时,城墙也具有“有利的现代作用”(见梁思成《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在谈到城墙的现代作用时,梁思成首先就指出城墙作为“现代的区间的隔离物是很方便的”(见梁思成《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即它可以起到划分功能区的作用。可见,梁思成反对拆除北京城墙,同他主张城市建设要实行“分区”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2)梁思成鉴于“北京城内本来很缺乏公园用地”(见梁思成《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的情况,提出了将北京城墙建设成为“环城立体公园”的设想,以满足人们工作之余放松休闲的需求。他对于这个设想的描述,颇富诗意:

“城墙外面有一道护城河,河与墙之间有一带相当宽的地,现在城东、南、北三面,这地带上都筑了环城铁路。环城铁路因为太近城墙,阻碍城门口的交通,应该拆除向较远的地方展移。拆除后的地带,同护城河一起,可以做成极好的‘绿带’公园。护城河在明正统年间,曾经‘两涯甃以砖石’,将来也可以如此做。将来引导永定河水一部分流入护城河的计划成功之后,河内可以放舟钓鱼,冬天又是一个很好的溜冰场。不唯如此,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十公尺以上,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或铺些草地,种植草花,再安放些园椅。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的纳凉游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还有城楼角楼等可以辟为陈列馆,阅览室,茶点铺。这样一带环城的文娱圈,环城立体公园,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古老的城墙正在等候着负起新的任务,它很方便地在城的四面,等候着为人民服务,休息他们的疲劳筋骨,培养他们的优美情绪,以民族文物及自然景色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见梁思成《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

“北京峋峙着许多壮观的城楼角楼,站在上面俯瞰城郊,远览风景,可以供人娱心悦目,舒畅襟怀。但在过去封建年代里,因人民不得登临,事实上是等于放弃了它的一个可贵的作用。今后我们必须好好利用它为广大人民服务。现在前门箭楼早已恰当地作为文娱之用。在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中,又有人建议用崇文门、宣武门两个城楼做陈列馆,以后不但各城楼都可以同样的利用,并且我们应该把城墙上面的全部面积整理出来,尽量使它发挥它所具有的特长。城墙上面面积宽敞,可以布置花池,栽种花草,安设公园椅,每隔若干距离的敌台上可建凉亭,供人游息。由城墙或城楼上俯视护城河,与郊外平原,远望西山远景或禁城宫殿。它将是世界上最特殊公园之一——一个全长达三九·七五公里的立体环城公园!”(见梁思成《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然而,遗憾的是,梁思成的这些建议并没有被当时的决策者采纳。北京的城墙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陆续拆除。如今只有正阳门城楼及箭楼、德胜门箭楼、内城东南角楼和复兴门以南、东南角楼附近的两段城墙被保存下来。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城墙的保护开始受到政府的重视。正阳门城楼及箭楼、内城东南角楼、德胜门箭楼相继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两段明城墙遗址也被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并得到整修,被辟为公园供人们游览参观。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北京市于2003年开始重建于1957年被拆毁的永定门城楼,并于2005年国庆节前竣工。其目的是:“保护和恢复北京城完整的中轴线,突出永定门作为南中轴起点的意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梁思成当年关于北京城墙“环城立体公园”的设计,被部分的应用到西安城墙的保护与维修上。现存的西安城墙始建于明代,以后经过多次修缮,并完整保存至今。西安城墙现已全部开放,其下设有大量绿化带,可供当地市民休憩散步;其上则设有供行人休息的座椅等。这些都与梁思成“环城立体公园”的设想相契合。每当夕阳西下之时,漫步于空旷的城墙之上,总能令人产生无尽的感慨与遐想,或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或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此时此刻,我感到十分惬意。然而,我始终不能忘怀的是梁思成以及被拆毁的北京城墙。我想:北京城墙之恢宏壮丽,十倍于西安城墙。而西安城墙尚且都能够带给人们如此美妙的感受,更何况北京城墙?可是,我们再也无法见到完整的北京城墙了!念及此,却又令人感到痛心疾首。不过幸运的是,西安城墙还完整保存,并已经成为一座“环城立体公园”。我们在这里还可以细细品味城墙,感受它的种种魅力与迷人之处。

 

 

图1:正阳门城楼1。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2:正阳门城楼2。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3:德胜门箭楼。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4:北京内城东南角楼。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5:明城墙遗址(东南角楼北侧)。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6:明城墙遗址(崇文门东侧)1。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7:明城墙遗址(崇文门东侧)2。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8:明城墙遗址(崇文门东侧)3。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9:明城墙遗址(崇文门东侧)4。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10:明城墙遗址(崇文门东侧)5。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11:明城墙遗址(崇文门东侧)6。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12:永定门城楼(复建)1。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13:永定门城楼(复建)2。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14:永定门城楼前的“永定门广场建设纪事”碑。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15:永定门城楼(复建)的斗拱及匾额。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16:城门上镶嵌有“永定门”三字刻石。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17:永定门城楼南望。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18:永定门城楼北望。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19:北京外城城墙护城河。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20:西安城西门箭楼1。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21:西安城西门箭楼2。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22:西安城西门城楼1。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23:西安城西门箭楼2。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24:西安城南门。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25:西安城墙敌楼。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26:西安城墙。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27:西安城墙西南角。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28:西安城墙马道。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29:西安城墙。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30:西安城墙上的灯笼。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31:西安城墙上供游人休息的座椅。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32:西安城墙上的垃圾桶。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33:西安城墙上的指路牌1。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34:西安城墙上的指路牌2。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35:西安城墙上的提示牌。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36:西安城墙上卖饮料的摊位。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37:西安城墙上租自行车的地方。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38:西安城墙上的电瓶车,可搭载乘客环绕城墙一周。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39:紧贴西安城墙的公园。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图40:紧靠西安城墙的茶馆,在这里喝茶一定是别有一番滋味。
老北京的记忆(25):梁思成与北京城墙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