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刹海地区以作坊命名的胡同

 liuzy56 2014-06-19

 

    什刹海地区是历代王朝设立铸造、炼铁、石材、染织、枪械等加工制造之地。而民间亦有煤厂、毡子、帽子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坊。

     随着现代工业的逐步建立,这些原始的手工作坊和加工场地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惟有那些带有作坊名称的胡同能告诉我们曾经的过去。

    这里曾出现红箩炭、永乐大钟、“真如镜”似的漆器……还有许许多多未被历史典籍记录的杰作。

    由于文字记载有限,我们很难梳理清铁匠营、铜铁厂、枪厂等作坊的生产流程和制作工艺,还有许多未解的疑团。

    、后铁匠胡同位于地安门西大街北侧。根据侯仁之先生主编的《北京历史图集》一书标明,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1753——1644年),这里和“枪厂胡同”为惜薪司北厂和战车厂属地。《京师坊巷胡同集》载:“积庆坊四铺。有红罗厂、战车厂、惜薪司、嘉兴寺、半藏寺、兴化寺。注:战车厂、惜薪司无考”。

     到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才变成铁匠营和枪厂胡同。“铁匠营”,为制作铁器的大型作坊。

    1911年析为两条胡同,更名“前、后铁匠营”,1965年定名为前、后铁匠胡同。

    前铁匠胡同东西弯曲走向,东起德胜门内大街,西南至地安门西大街。全长135米,均宽3米。

    后铁匠胡同曲折走向,南起前铁匠胡同,北至护国寺街,北端东端岔巷折至前铁匠胡同。全长135米,均宽3米。

    油漆作胡同曲折走向。东起地安门内大街,西折北至西楼巷。全长80米,均宽3·5米。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载:“明内官监所属油漆作当作在此。”

    胡同形成于清代,初叫“油漆作”。1965年将安居里并入后,统称现名。

    胡同内曾住有清末代皇帝溥仪的英语老师庄士敦。

    东、西枪厂胡同,清代称“枪厂”,明代这里是制作刀枪之所。因地势低洼,又称“枪厂大坑”。1911年后大坑填平,后形成东西并列的两条胡同,俗称“枪厂大坑西段、东段”。1965年定为现名。

    东枪厂胡同南北弯曲走向,南起地安门西大街,北端西折至西枪厂胡同。全长280米,均宽4米。

    西枪厂胡同南北弯曲走向,南起地安门西大街,北端西折至护仓胡同。全长220米,均宽3米。

    铸钟胡同位于旧鼓楼大街西侧,曲折走向。东起旧鼓楼大街,西折南至鼓楼西大街。与西魏胡同、小黑虎胡同、后马厂胡同贯通。全长360米,均宽3米。

    明代为工部铸钟之所,故称“铸钟厂”。钟楼的大钟在此铸造完成,被称之为“中国第一钟”。1965年定为现名。

    铜铁厂胡同东西走向。东起柳荫街,西至松树街。全长170米,均宽3米。

    清代因设有铜铁作坊,故名“铜铁厂”。1949年后变更为现名。

    东、西煤厂胡同位于柳荫街西侧。清初因此地设有煤场,故把这里称为“煤场”。

    《京师坊巷志稿》载:“盖广福观之南,响闸之西,月桥之北,海潮寺之东,地名煤场。”

     胡同形成之后,把煤场东侧的胡同称为“东煤场”,把煤场西侧的胡同称为“煤场西胡同”,在宣统年间又改称“西煤场”。1965年变更为现名。

    东煤厂胡同曲折走向。南北两端均西折至毡子胡同,中有岔巷通向前井胡同。全长321米,均宽3·5米。

    原石油部长孙大光先生、中科院地质所所长侯德峰先生、著名编剧黄宗江先生、阮若珊女士、著名京剧编辑翁偶虹先生、北京人艺著名编导金犁先生等名人曾居住此处。

    中央民族歌舞团曾设在该胡同内,李焕之等人在此办公。

    西煤厂胡同东西弯曲走向,东起后海南沿,西至柳荫街,与小翔凤胡同相连。全长168米,均宽4米。

    帽局胡同可能是目前什刹海地区最短的胡同。

    胡同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端不通行。全长50米,均宽1米。

    胡同形成于民国时期,可能胡同内设有制作帽子的作坊,故名。

    毡子胡同位于前海西街北侧,南北曲折走向。南起前海西街,北至大翔凤胡同,与南官房胡同、东煤厂胡同相通。全长492米,均宽3米。

    胡同形成于清代。据传在胡同中曾设有毡子的作坊或仓库,故名“毡子房”。1965年将府夹道并入后统称现名。

    胡同中有阿拉善府,又称塔王府、罗王府。阿拉善府内有座叫“北极禅林”的道观。据专家推测,为明代供应厂太监们的办公之地。

    《西城梨园史料》载:“毡子胡同28号院为老生名家白家麟先生故居。此房产原为相声大师‘穷不怕’朱绍文宅院。朱病故后,家人将此宅转售给了白家麟先生”。

    杏花天胡同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东侧。据传胡同西口有个叫杏花天的酒坊,故名。

    大石作胡同位于景山前街于陟山门街之间,南北曲直走向。南起景山前街,北至陟山门街。全长380米,均宽3米。

    明代为内官监所掌石作旧址。清代称石作胡同,1911年析为大石作胡同、小石作胡同。1965年两条胡同合并,统称为大石作胡同。

    在北京图书馆西侧有条以石作命名的胡同,称之“西小石作”。

    原小石作8号为北京大学副校长汤用彤先生在此居住。

    大红罗厂街东西走向。东起爱民街,西至西四北大街,北有岔巷。与大拐棒胡同、红罗厂南巷、西什库大街、西黄城根北街相通。全长716米,均宽25米。

    胡同形成于明代。据《京城坊巷志稿》载:“宫中用炭皆易州产。按尺寸锯截,编小圆荆筐,用黄土刷筐盛之,名红箩炭。”故名“红罗厂街”,俗称“红罗厂”。

    清代析出两条胡同,分别为“大、小红罗厂”。1911年改称为“大红罗厂胡同”。1965年将后口袋胡同、东红罗厂、小红罗厂并入,统称为现名。

    1912年1月26日,在这条胡同中发生革命党人彭家珍刺杀清室顽固派首领良弼的政治事件。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后,追授彭家珍烈士为大将军军衔。

    真如镜胡同位于西安门大街北侧。据文字记载这里曾是明代内务府绦作、漆作等之所。

    《京师坊巷胡同集》载:“经场又西曰洗白厂,曰果园厂,曰西安里门。绦作即洗白厂。造兜罗绒各色五毒等绦。兜罗绒传自西域,无敢私造者”。

    延年胡同旧称馓子胡同,清时馓子坊在此。

    胡同东起松树街,西至德胜门内大街,全长248米,均宽4米。1911年定为现名。

    延年胡同位于庆王府北侧,民间亦有“庆王府后身”一说。

     据《西城梨园史料》载:“延年胡同原5号曾是中华戏曲学校武旦李金鸿先生早年住所”。

    大、小金丝胡同明代称织染所,职掌内承运库所用色绢。

    《明宫史》载:“其署向南,在德胜门里,内有空地,堪为苑囿。其染成之绢,赴内承运库交纳”。

    明代以后,织染所废弃,但作为地名保留下来。清《乾隆京师全图》在织染所位置上出现了金银丝绦胡同。民国时期,析为两条胡同,分称大、小金丝套。“套”从“绦”演化而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