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杨澄甫式太极拳21式拳解

 木立 2014-06-19

    

 

传统精简套路卧牛之地足矣适合白领人士的群体习练。

拳谱  1、太极起势;2、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楼膝傲步;7、海底针;8、闪通背;9、翻身白蛇吐信;10、玉女穿梭;11、打虎式;12、双风贯耳;13、野马分鬃;14、下式;15、金鸡独立;16、倒撵猴;17、云手;18、单鞭;19、高探马穿掌;20、十字手;21、合太极。

太极图解:1、太极起势(以面向南为例):自然开立步,两脚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两手自然附于两胯两侧旁边,两臂自然下垂。整个人犹如一棵大树生长在大地上的形态和神态,可谓无极桩也。由无极转为有极,两手上起时好比手背上放着东西,不能让东西掉下来,把手背上的东西向前向上挑出去,从物理学角度上讲,符合杠杆原理。肢体只是力的传输体,我的根是力源而对方的根方是力要到达的终点。第二、好像两手从脚掌向上拉出一根“丝”来,要有向上向前提的意识,两手抬起的高度与肩同高。第三、两手掌下落时,犹如手掌向下压弹簧一样,落至两胯旁坐腕,掌根朝脚跟方向弧线下踩。气贯手掌至指尖部,手有麻和撑涨的感觉。两手上抬时劲点在手背;下落时劲点在手掌。

练习要领:含胸拔背、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全身放松、周身一家,完整一气。心在先而身在后,打通经络、疏通气血、气贯四稍。

注意事项:太极起式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双掌上抬,手掌不可以上下摆动。,要意识手背上放着一个东西,上抬时不能掉下来,所以手掌如果摇头就把东西给掉下来了。,手掌向脚跟的方向压弹簧,向脚跟的方向弧线压去。目光平视,身子直立须要贯穿练习要领而不可以低头哈腰,常言道:低头与哈腰,技艺终难高。

防御战术:两手上台和下落的目标都是对方的根,拔掉对方的根吾方能击倒对方。设对方按住己手,我要利用杠杆的原理双掌向上向前把对方的脚掌翘起来,把对方豁出去。当我踩住对方双手时,粘住对方双手向自己的脚根方向弧线下踩使对方倒下。如果对方挣扎想往回撤,这是我就瞬间借对方回撤之力将对方豁出去。

2、揽雀尾 由起势双掌落至两胯旁时屈膝下蹲,上身平移,把重心移至左腿,转腰以右脚跟为轴带脚掌,两手随身转动,转之向西南角方向。然后上身向西南方向移动,重心移至右腿,左掌随腰带变掌心向内在小腹前,左脚直向南上步踏实弓左腿棚左手转腰至正南是横劲,此时右手有下踩之意,两手相通。下盘成左弓步。左棚手劲点在小臂或河谷骨一侧;右手劲点在手掌。

 接左棚手腰向后直拉,把重心移到右腿腰带左手和左脚掌向右转至西南方向踏实,左掌心内扣向下,然后再把重心移到左腿下沉生根,这里有“顺提正放、空中转腰”要做出来,右腿向正西方向上步踏实弓腿棚右手,这是正棚,此时左手未动,两手相通,下盘成右弓步。腰向右转带双小臂转变履式,右臂在右腿外侧,右手掌向内扣是斜扣掌,左手向外转至手心斜向上,双手成阴阳掌,双手之间的距离是一小臂长短的距离,腰想后直拉向左圆转,此时双手未动,腰转到头为止。履势的劲点左掌在掌背;右掌在手掌。

  腰向带双掌右转至正西搭挤势,左掌心搭在右手腕内缘,用后脚送挤手,向前用腰直线挤出。劲点在右手腕或小臂外缘,成右弓步。

  接上式双手平分与肩同宽,腰向后拉,重心后移至后腿至脚跟。松肩坠肘双手坡掌回至胸前,气下沉,然后用后脚送双掌坐腕直线按出,成右弓步。劲点在双掌。

练习要领:全套拳掌形的虎口都要张开,底盘稳固,手和脚要左右上下相通。履时双手要粘住对方的腕和肘,杨振基宗师《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中强调“管活不管死”。回拉腰时,臀部往后坐,重心移到后脚跟上。履势和履势变挤势是很明显靠腰带的动作,一定要把腰转起来,腰要转在腰圈里面。要贯穿“用意不用力”借力打力乃“四两拨千斤”也。

注意事项:棚手的高度在嘴巴和鼻尖的中间,棚手要与后脚相通。棚手的过程就是后退伸直的过程,是同时的。重心转换要彻底,分清虚实,重心的脚要生根,准备上步的腿要用腰带很轻松的向前迈出,脚跟先着地,脚掌逐步踏实。换重心时一定要往即将变为承载重量腿的脚尖方向弓腿,全身放松下沉,脚掌要实实在在的踏在地面上与地面成为一体。俗话说:气下沉,脚生根,全身谓可松也。棚、履、挤、按四种打法一定要做到沾、连、粘、随四种练法。

防御战术:棚手防御之手,随时可以变化为进攻之手。杨家称之“棚手”为总手,随机应变,可以变栵手,可以变挤手,可以变靠,可以上档和下踩等。设敌方左拳打我上半身,我将棚左手接挡对方来力,顺势贴粘敌方左臂,我右手背贴住敌方腕,随即我右手贴在敌方肘部,借打我来之力向我身左侧履之。如对方不让履反而回撤,那我瞬间两手相合成挤手或按手在得机得势时将对方送出。当对方拿住我双手时,我腰部向后直拉,双手有上提之意向后拉对方,此时对方定要回撤,瞬间借对方回车之力我双掌坐腕向前按出,将对方送出丈外。

     接按手松腕变坡掌腰向后用腰直拉把重心移至左腿到脚跟,以右脚跟为轴,腰带右脚掌向左转至东南角方向踏实,重心移至右腿再向右转腰至西南方向,右手变勾手,左手变棚手摆腰向正东方向上步,弓腿翻单鞭掌坐腕向前打出。单鞭掌劲点在掌根部;勾手是反擒拿,劲点在手腕外缘。

练习要领:当棚右手时气下沉右脚生根,要做到把上身上下拔开,左棚手变按掌的过程是由胸前向上向前弧线打出,整个过程左掌画了180度坐腕打出。

注意事项:我们所说的生根是生桩根,以右半身为轴是阳,腰带左半身上步翻掌,右半身为阴。单鞭掌要和右勾手息息相通,上盘和下盘相通支撑八面。要做到:虚实分清、迈步如猫行。

健身效果  揽雀尾变单鞭的过程腰部的转动量很大,左右协调,桩功很显然,能增加腿部肌肉弹性,增加腿的力量,延续青春活力。俗话说:人老先从腿老。

防御战术:设敌方从身后用左手击过来,我速将左手变棚手翻压敌方手臂向敌方胸部击掌。右手是反擒拿,击打对方下巴额部位。

提手上势  接上式腰向后直拉左脚掌离开地面以脚跟为轴向右转至东南角方向,然后把重心移到左腿生根,用腰把右腿带起来,向正南方向上半步脚跟接地,脚掌离开地面,右勾手变掌与右掌相合,劲点在双掌。

练习要领:此式是双掌是相对的合力,双手掌前后距离是对方小臂长的距离。,双掌和双脚上下要合住意、要通话。因为双掌的力源在双脚。常言道:直起背竖起脊,双掌方能出合力。

注意事项:双掌是横向的合力而不是前后的合力,而是相对的力,底盘稳固,方能从下边往上传意和灌气,气灌手掌满了就有力了。这个合力很容易犯错,把力的劲路走乱了,也就不符合提手上势的技击含义了。

防御战术:设对方迎面向我击来,我速将单鞭掌贴在对方腕处,勾手变掌贴在对方肘处,我双掌横向用合力折伤对方手臂致残。

白鹤亮翅  接前式转腰带双掌右转至右掌心向下、左掌心向上成阴阳掌向下履至两胯旁,右手掌在小腹前,左掌向前向上画180度立掌在左胸前,此时右脚换步和左脚成平行步形,向正南靠出。然后右掌由腹前上提至额头上方,左掌下踩至胯旁,重心移向右腿,转腰带左腿向正东上步脚掌接地,翻右掌掌心向前,左掌随转腰带至左胯旁掌心向下。右掌劲点在小拇指一侧;左掌劲点手掌。

练习要领  此时的履手、靠一直到定式的过程全是腰带运动而成,腰动在先而其他部位动在后。上掌劲点在小拇指一侧,下踩掌劲点在手掌。

注意事项:此式有“靠”的打法,靠劲必须演练出来,否则我们没有练完这套拳。双掌上下分开时必须把脊柱上下拔开,右脚生根腰胯松,转腰上步定轻灵,右掌上提要有大拇指往上领之意,掌心向内,等左脚掌踏在地面以后(而脚跟离开地面就可以,不宜太高,如太高就会出现三紧即脚、膝、跨都会紧),右小臂向外翻转至掌心朝前是用腰向上翻的,与后脚有相通之意,右掌上提和翻掌定式的过程中与左下掌有一根线连着,和下盘相通。

防御战术:设对方双掌击我上盘,我用上下掌用上棚劲和下踩劲分开来力转腰化解对方力量,用左脚向对方腹部或裆部蹬去或左掌向对方胸部击掌将对方打出。白鹤亮翅一式是暗藏杀机,要随机应变,得机得势时进攻。

楼膝傲步  接上式右掌心向前翻至右掌掌心向上,然后向下向后轮转一圈到耳根,下踩掌随身转动,重心在右腿,左腿向前迈出一步踏实,腰向左转带双掌,左掌带楼至左胯旁,右掌由耳根下落到右胸前坐腕直线推出。左楼膝掌的劲点在小拇指一侧,右推掌的劲点在掌根。

练习要领:轮翻右掌的时候先转腰和闪腰让开地方然后划一圈到耳根。全是腰带运动,等腰带楼膝掌转至正东的过程就是有耳根掌落至胸前的过程,杨澄甫体用全书强调“松肩坠肘、含胸拔背,欲前向有后,欲左先有右,欲上先有下”。

注意事项:先把气下沉,右腿栽桩生根然后在上步,否则会迈步不稳。右手掌在胸前是直线推出时右肩丢在后边而不能跟着向前走,否则掌推不出去。

防御战术  当对方拳或腿击我上盘或中盘时,我转腰带左掌将对方来力楼开,然后右掌击打对方胸部或面部。杨式太极拳家传练法用的是连防带打、先防后打的练法,每一招一式都含有攻防意识。

    接前式重心向前移,后脚向前移动一脚印的距离,接着腰向后拉,重心移到后腿,前脚掌向后收回一脚印的距离,左掌随身动,右掌变插掌折腰向下插出。左手劲点在手掌。右手劲点在虎口。

练习要领:右推掌变平掌,腰向后直线拉而不转腰,重心移到后腿成左虚步定式以后,右插掌折腰用背脊的力量向下插出。

注意事项:收前脚和变插掌是同时的,插掌时要向前看,不可以弯腰,后背是平的。整套拳的脊柱没有弯的动作,把脊柱骨关节松开,促使血液循环,这样对恢复颈椎和腰椎的劳损很有帮助的。

防御战术  设对方拿住我右手时,我及时向后拉坐拔掉对方的根向下插将对方击倒在地。

    接前式弓腰把插掌直向上挑起来,左掌靠腰带,左脚上步脚跟接地,脚掌踏实在地面的同时翻右掌心向外,左掌提至胸前直线按出,成左弓步。右上拉掌的劲点在手掌,左推掌的劲点在掌根。

练习要领:用背脊拉开双掌,弓腰时插掌和右脚相通,从左虚脚下向上拉出一根绳出来,插掌和推掌有对拉之意,犹如“拉弓射箭”之形。定式时上盘双掌的形状犹如一条阴阳鱼,左掌是鱼尾而右掌是鱼头。而下盘的弓腿也是一条阴阳鱼,前弓腿是鱼头而后腿是鱼尾,上盘和下盘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太极图。太极阴阳颠倒理“阳不离阴而阴不离阳,阴阳相济”。实质上我们杨式太极拳的每一个式子里都有太极图在里面浮现,请大家慢慢发现和体会太极之理练之。

注意事项:右掌先拉,左掌再推出,但是几乎是同时,没有转腰的动作。上盘和下盘成整体运动,练出整劲及长劲,故拉掌和前脚相通,推掌和后脚相通。可谓是:上下通及左右通,拉弓射箭即成形。

防御战术  设对方右手击我上盘,我速将插掌接住来力防住对方,借助来力右掌向后拉对方,左掌瞬间向对方的肋部击去。此式要伤人的,不能随意用,严重者能把肋骨击断。

翻身白蛇吐信  接前式后坐,同时右拉掌握拳下压至小腹前,左掌上托至头上方,然后重心移至左腿,左掌落至耳根以后,翻身把右拳变掌轮转至正西方向,弓右腿推左掌。劲点一、下压的右拳劲点在拳心,上托掌的劲点在虎口。劲点二、此定式的右掌的劲点在掌背或小臂,左推掌的劲点在掌根。

练习要领  重心后移至左腿右拳下压和左掌上托同时进行,压和托是分不开的,运用的物理原理“杠杆定义”。伸左臂送推掌是左腿伸直,右掌贴回和左掌推出是同时的,拳论曰:“有进必有出,有上必有下也”。

注意事项  左掌上托完以后重心移到左腿时是后坐而不转腰。右掌是用腰轮出去的,要和左脚相通。左掌推出时也要和左脚相通。有一点要记住,整套拳都是根要动在稍的前面,根部传给稍的是意和气,而不是拙劲。

防御战术  战术一、设对方右拳击我,我用右手接住来力下压,同时左掌插在对方裆部或腋下上托,翻身将对方抛扔在我身右侧击出;

战术二、设对方从身后用左手击我上盘,我用右掌贴住来力叠回,同时左掌坐腕击对方胸部或面部。

玉女穿梭  (左式)接上式重心后移至左腿,转右腰带右脚掌转至西北方向,同时左掌下落至腹前和右掌上提至胸前,双掌相合,掌心相对的,但是没有正对。重心前移至右腿,左脚向西南方向上步踏实后左掌上提至额头上方,翻左掌心向前,右掌推出,成左弓步。左掌的劲点在小拇指一侧或小臂;右推掌的劲点在掌根。

(右式)接上式重心前移至左腿,同时双掌下落在胸前相合,然后摆腰带右脚向西北方向上步,右掌向上提至额头上方,翻掌心向前,腰向右转带左掌推出,成右弓步。右掌的劲点在小拇指一侧或小臂;左推掌的劲点在掌根。

练习要领  重心后移之后转腰摆脚尖和双掌相合是同时的,翻左掌和推右掌是同时的。

注意事项  此式须要贯穿“腰、脚、手”的联动关系,要做到“周身一家,完整一气”。

防御战术  设对方从左侧面击我,右掌先接防对方来力,上托掌翻转把对方引进我圈内,推掌击打对方胸部或肋部。俗话说:远脚、近拳、贴身摔。

    接上式腰后拉将重心移至左腿,双掌下落至腰间,向左转腰至西南方向,重心再移到右腿生根,摆腰带左脚向东南方向上步踏实,向东南方转腰带双手下履,然后双掌变拳弓腿轮打,下盘成左弓步。此定式左右拳的劲点都在拳面。

练习要领  双掌下落时掌心都是向下,上左步时左掌翻掌心翻至向上,双掌成履手。双拳轮打时犹如在使用船舵,在一个圆圈的弧线上打出。拳论曰:“其根在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而形于手指”。

注意事项  底盘重心的转换必须清楚,不能拖泥带水,否则步伐滞重劳累。弓腿和轮打双拳是同时的,是用腰打出去的,当然也离不开脚,力是由脚而发出的。故双拳与脚要通,整劲发出,否则打虎气势未出。

防御战术  设对方从身后击我,我速左转身履开来力,瞬间双掌变拳击打对方。左拳打头部,右拳打中路,两边夹击,必伤无疑。

双风贯耳  接前式后坐移重心至右腿,转腰带左脚尖至正西方向,再向后坐把重心移到左腿,摆腰带右脚向西北方向上步踏实,双拳变掌下叠在右腿膝盖两旁,弓腿向上轮双掌至额头上方,成弓步。双拳的劲点在食指第二节处。

练习要领  接前式重心移到右腿时上盘不变随腰带转动。轮双拳至额头上方的路线是犹如从下到上面画括号的过程,大臂几乎未动,双小臂同时向内翻转。

注意事项  要注意承载重心的腿必须生根方可做下个动作,双拳轮打时要松肩坠肘,肘尖就是轮拳划弧线的中心点。不许抬大臂,否则会出现肩紧、气滞上浮,从而违背了太极之理,拳论曰:“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也”。

防御战术  设对方双拳从身后击来,我速转身用双掌贴住对方双臂下叠,接着双掌变拳向上轮打对方太阳穴部位。此式慎用,会严重伤人,导致对方七窍出血甚至死亡。

野马分鬃  接前式腰向后拉重心移至左后腿,双拳变坡掌,腰带右脚掌至东南方向,后坐把重心移至右腿,双掌在胸前相合左脚向正东方向上步,弓腿分开双掌,左手靠腰带向左转挒出,成左弓步。左挒掌的劲点在大拇指河谷骨一侧或小臂;右踩掌的劲点在掌面或虎口。

练习要领  双掌相合与往右脚移重心是同时的;弓腿与分双掌是同时的,下盘是大楼的地基而上盘是楼体,这样做出来的动作稳固是整劲。此乃“有内必有外,内外必相通也”。

注意事项  双掌要用腰劲分开,而不是手臂自己做的动作。左掌要与右脚通,挒出去的位置在左腿上方而没有在左腿之外,右掌是踩劲,在有胯前,从开始分开一直到挒出双掌始终是通着话的,并且整个身体的各个部位每时每刻都在互相通电话,可谓“经络通、劲路通也”。中医学有八字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防御战术  设对方用右拳击我后方,我即转身将左脚向对方身后上步,控制对方下盘,右掌踩住对方右腕处,借其来力将对方引进来,左掌分至对方右臂腋下将对方挒出我圈外,这里用的是分劲和挒劲。须右掌踩住以后再挒出,否则会丢掉对方。

      接前式右手边勾手而左掌变立掌,腰向后拉然后下蹲,随着腰拉左掌落至左腿内侧,成三点扑步形。右勾手的劲点在手腕外缘,左掌的劲点在手掌。

练习要领  下蹲时一定要把胯根打开,两腿就松开了。腰往后拉的同时右手边勾手和左掌变立掌,双手要通话。右腿的大腿和小腿要和谐要顺,下蹲以后左腿是有弯曲的而不是直腿,前脚掌不可以离开地面,整个脚掌踏在地面上,双腿的大腿要一样平,下去以后双腿要上下有弹性。

注意事项  腰向后拉完以后等下蹲的时候,上身直接下蹲就可以了,而不可以再向后拉,上身要直,保持脊柱骨关节的松,气灌顶,神要明。眼看前方,用余光看住左掌。

防御战术  设对方用右手击我后方,我即转身有左手接住来力向后向下拉踩拔掉对方的根,将对方打倒在地。同时右后方也有人击我,我借用身子向后拉之际贴近后方用右手腕外缘反击打对方嘴下巴。

金鸡独立  左式接前式重心向前移至左脚,左手掌向下踩,右勾手变掌通过腋下用腰向前向上托,带着右膝盖向上顶出,左脚独立桩,成左独立桩步。右掌劲点在虎口,左掌劲点在掌面,右腿的劲点在膝盖顶部。

右式  接前式右脚落地,右托掌变掌心向下下踩,左掌上托领着左膝盖向前顶出,成有独立桩步。劲点同左式。

练习要领  腰向左前移至东北方向,带左脚掌外摆东北方向,带右脚掌也一起内扣至东南方向,随即带右脚拔掉脚跟重心向前移动,移到左脚,右掌上托领着膝盖顶部向前向上顶出。须要做到全身放松,否则站立不稳。

 

注意事项  此动作作两个同时:1、右掌上托和左掌下踩是同时的;2、右掌上托和右膝上顶是同时的,但是有时间差,右托掌在先而右膝顶出在后,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把左脚的桩栽好,当右膝盖上定时而左脚踩向地球的中心,因为左脚是所有发力点的根源,地球的力量是无穷大,要借地球的力量。

防御战术  设对方右拳击我上盘,我速将左掌踩住右拳来力,其左拳接着又向我上盘打来,我将右勾手变掌上托其左拳来力防住袭击,导致对方上盘架空,瞬间我右膝盖出战顶其腹部或右脚向对方腹部(胸部)蹬去,使对方扬长而去。

    接前式闪腰带右掌由下后轮转耳根,上盘下蹲右脚向后退半步,左掌翻掌心朝上,腰向后拉带左掌用叠劲回拉的同时右掌向前直线推出,此时重心在后腿,成左虚步。右掌劲点在掌面,左掌劲点在掌背。

练习要领  当右掌向后轮时左掌向前伸,右掌轮至与肩平时和左掌合拍同时翻转,右掌翻转掌心向外而左掌翻转至掌心向上。在腰向后拉时带前脚掌磨转朝向正东方向,然后推拉双掌。

注意事项  这里有四个同时:1、右掌向下后轮转和左掌前伸是同时的;2、当轮至肩平时和左掌翻掌同时的;3、正前脚掌和耳根掌下落成立掌至胸前是同时的;4、左掌叠回和右掌前推是同时的,但是有时间差,先叠拉回然后再推出,要注意双掌和腰打通电话,协调一致。

防御战术  设对方右拳击我上盘,我即将左掌叠粘住来力,借其前打之力引进我圈内,瞬间右掌向对方胸部击去。此式伤人太重,一般不用。“倒撵猴”前辈称之为“倒卷红”,这一掌是打到对方肝脏部位,能把对方肝脏震裂当场出血。

      接前式腰向右转带双掌,带左手上棚重心移到左腿,向左转腰至东南角方向时右掌上棚而左掌下落至小腹前,右脚收半步成骑马式。腰向右转至西南方向,右掌下落,棚左掌向正东拉腰把重心移到左脚,向左转腰,同样的过程连做两式。上棚手的劲点在大拇指河谷处,下棚手的劲点在虎口。

练习要领  腰向右转带双掌时,左掌由下向右向上棚起,右掌随腰带转动。双掌棚好以后转腰时其他部位不动,此式转腰最为明显。

注意事项  云手转腰往往有人还没有给腰找到根就转,最容易犯错。左掌棚好之后必须先拉腰把重心移到左腿以后方能再做下一动作。实际上先拉腰就是先给要找跟,有根了腰就活了。

防御战术  设对方从身后击来,我速转身用双掌接住来力向左云转化解对方。如果左边又有袭击,我在向左转要用双掌接住来力向右云转化解来力。云手是左右防守及进攻之式。

      接前式腰转至西南角方向时右掌变勾手,左掌上棚至胸前,重心移到右脚,摆腰左脚向正东方向上步,弓左腿,左棚手向上向前坐腕打出。成弓步,单鞭掌的劲点在掌根,勾手的劲点在腕部外侧。

练习要领  与前面的单鞭相同。

注意事项  与前面的单鞭相同。

防御战术  与前面的单鞭相同。

高探马穿掌  重心前移到左脚,勾手变掌轮转到耳根,后脚向前移动一个脚印的距离踏实,重心在移到右脚,单鞭掌变掌心向上随着重心向后移动叠回,腰左转带左脚回收一脚印的距离,上盘朝正东方向,耳根掌下落变横掌至胸前探出,上盘下沉带右掌下压,左脚向正东方向上步,左掌提至胸前弓腿向前穿出,成弓步。此定式右掌的劲点在掌心,左掌的劲点在掌稍。

练习要领  此式有三个同时的动作:勾手变掌和右脚接地是同时的;变掌以后轮转到耳根和左掌变掌心朝上是同时的;耳根掌和左脚收回正身是同时的;换而言之,身上的各个部位都是相通的,中医学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注意事项  身子调正以后横掌方可探出,探掌下压上步之后,左掌上提穿出。重心的前后移动和步伐的调整必须清清楚楚。

防御战术  设对方正面击我,我用右掌接住来力下压使对方上盘受控,瞬间用左掌直插向对方咽喉或面部,将对方致伤击倒。

    接前式腰向后拉回重心后移,腰带右掌由上方轮转至右侧变掌心向下,左掌同时掌心向下,双掌下压收右脚成骑马式步形,双脚栽桩,双掌由小腹前合十上翻至胸前。双掌的劲点在腕部。

练习要领  成骑马式步形以后上盘的右两脚平均分配,双掌合十及上翻在胸前的过程要贯穿“走手不走肘”,这是杨式太极拳的家传练法。定式要松腰胯、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和尾闾中正。杨班侯传讲道:“十字手法变不尽”,里面含有太极八法之变化,即棚、履、挤、按、采、挒、肘、靠也。

 注意事项  双手合十是用腰向上翻的,并且和双脚是通着话的,十字手的高度不可以超过鼻尖,右掌向右侧轮转时与左掌犹如拉着一根绳子的感觉,左掌要在左侧要撑住而不可以跟着向右走。双掌在小腹前合十是右掌在里面,上翻至胸前时右掌在外面。双掌上翻而那一个手掌在外面很容易出错,请大家注意。

防御战术  设对方从右侧击我,我速将右掌轮转过来贴住来力滚化对方劲路,或者双手合十挡住对方来力。十字手是以静制动,拳论曰:“彼不动,己不动,彼一动己先动。”

    接前式双脚站立,双掌向前伸开翻掌心向下,然后双掌下落收势。双掌的劲点在掌心。

练习要领  伸双臂和双腿直起是同时的,速度要慢、要均匀。双掌下落与起式要领相同。

注意事项  双掌向前伸开时是掌心朝上的,翻掌下落到两胯旁再由双掌左右外旋回到两跨两侧复位为无极式。

防御战术  与起式相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