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温色釉”概述

 zlf翔峰 2014-06-19

“高温色釉”概述

 (2009-06-21 22:19:00)

这里讲的“高温色釉”,其外延是指一种新瓷种,内涵不同于“高温颜色釉”或“颜色釉”。虽然目前理论界仍无明确的命名,但发展之势已成滚滚洪流,定命是迟早的事。本文对这一“红似朝霞初上时”的新瓷种的概况做初步探讨。

一、“高温色釉”的历史沉淀

高温颜色釉装饰,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史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的影青瓷,有“冰肌玉骨”之美誉。其所用“影青釉”,高温流动性好,能融于坯体花纹的凹面,因此,陷入凹进花纹的釉层较厚,发色较深,平面上的釉层较薄,发色浅淡。这种素雅釉色的浓淡对比,显示出玉质般的非凡神韵,成为青瓷艺术历史上的一座高峰。明代有了较大发展,宣德年间烧制的“祭红釉”,胎釉结合融洽完美,釉色浑厚滋润鲜红。清代康熙至乾隆三朝,高温颜色釉瓷器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那时,可以烧制出集红釉、青釉、钧釉、哥釉、窑变釉和釉下青花等于一身的大件瓷器,发色鲜艳明亮,其显示出的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堪称中国古代颜色釉装饰的历史顶峰。古代高温颜色釉装饰的巨大成就,为现代高温颜色釉装饰的发展积累了宝贵财富,并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高温色釉”的奠基

1950年后,景德镇高温颜色釉装饰得到恢复和发展,研究出许多新的颜色釉品种,并且逐步运用到釉下装饰艺术中。这时期的创新型实验,为“高温色釉”的诞生提供了历史舞台。

潘文复(1938-2001),“高温色釉”奠基人。1962年,年轻的潘氏大学毕业,不久即研制出高温色釉彩绘这一新技法、新工艺。经过反复不断地摸索实践,至1970年代初,已能娴熟驾驭技艺,创作出许多风格自然隽美,意境恬淡高远的佳作,从而开拓出陶瓷装饰的新语言。1978年,为表彰其突出贡献,景德镇市政府颁发其“陶瓷美术家”荣誉称号。可以这样讲,潘文复另辟蹊径所开辟的以釉料为色料的新语汇,为以后“高温色釉”的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在景德镇陶瓷装饰史上,这是一个伟大的划时代的创举。

三、“高温色釉”的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后,景德镇艺术氛围重新活跃起来。1980年代,“梭式窑”的推广应用,使得陶艺家在运用高温颜色釉于釉下装饰时更能得心应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新的实践创造了工艺条件。

1980年代,周国桢(1931-)在瓷绘和陶艺上应用,并柔和了现代艺术观念。
    同期,年仅20多岁的胡景文(1959-)展示了非凡的艺术天分,在陶瓷材质的自然肌理中发掘现代美感,其著名的“秋韵”在1990年被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重金购藏(5万美元),轰动一时。2000年后,任法国留尼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2006年回国后开始运用现代艺术理念,在高温色釉的虚实关系、层次关系和空间关系等深层领域进行大胆尝试,采用刻画结合,题材立意高远(远古、城市、大自然、人与自然、海洋、冰川、火山等系列),成就斐然。
    1987年,宁勤征(1957-)创新“高温釉上青花颜色釉”,多以煤窑烧制,虽显粗旷,但意趣丛生;1998年,更首创“高温釉上亚光颜色釉”,其特点是:要求充分运用各种色釉在高温中的流动性和发色效果,也要求充分掌握利用色釉相应渗透后的发色变化及膨胀系数的不同,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在驾驭红、兰、绿三种烧成难度极大的色釉方面,几达运用自如程度;绘、填、堆、涂多种技法的创新性综合应用,更凭添其历史价值。这一创举使其自2000年始,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连获三届金奖。

李菊生(1944-),1985年调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在随后的十几年里不断探索,最终创制出“釉中高温色釉”新工艺,即:在坯体上先罩上一层底釉,在上面用青花、釉里红和各种颜色釉以及烟黑暧褐色油料进行彩绘装饰,完成后再吹上一层透明釉,用1320度左右还原焰烧成。题材上,描写人物、衣裙、山石、羽毛、走兽(马、牛、驴、鸡、虎),均为突破之举,从工艺角度看,他偶有表现人物脸部过渡色的绝品,堪称史上经典,非人为所能复制。

这一时期,郭文连(1942-)创办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颜色釉实验室,各种色釉配方“试照”多达上百种,掌握了各种色釉在熔融过程中产生的奇妙的肌理效果。其“釉下高温色釉”(一称之“釉下五彩”)作品,将工艺美术的装饰性、工艺性、艺术性完美结合,虽用笔不多,但传神达意,十分和谐。

同期先行者,还有方复。2000年前后,将颜色釉运用于创作中,乌金釉画荷,珊红釉绘莲,令人叫绝。潘文复夫人田彗棣,在色釉葡萄等题材上表现出色。

在景德镇陶瓷学院,陆军、钟莲生、李林洪均涉猎其中。陆军常以色釉表现“陆氏童”题材,具有个性化的心象符号;李林洪巧妙运用色釉的凝重特性,将黄宾虹焦、重、浓的画意融入山水瓷艺里,意蕴绵长;钟莲生表现人物的色釉作品,动感强劲。

在工艺方面有所突破的,有程云、乐穹两位副教授。

程云(1957-)在色釉的渐变色上成就非凡,他所表现的天空中的霞光和古宅墙壁的斑驳及水中投影,是“高温色釉”表现力的巨大突破。

乐穹(1946-)首创“釉下泼彩窑变”,在人物表现上是史无前例的。

在新晋升的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里,李一新、徐江云、俞军、胡景文、喻冬华、方文贤、喻冬华均有建树。

李一新(1948-)确立了“釉下高温色釉”方向。不同于李菊生的是,他是在素胎上直接绘画。徐江云描写景物的洪荒之美,是审美视角的一个进步。俞军佛教“色釉窑变”,巧夺天工。方文贤在渐变色方面表现不俗。

综上所述,“高温色釉”正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着,这会不会是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艺术振兴的冲锋号呢?

四、“高温色釉”的基本特点

1.不易磨损,不易退色;

2.无铅无毒,环保利民;

3.色彩丰富,颜色艳丽;

4.不易掌控,成功率低;

5.不可复制,件件孤品。

五、“高温色釉”的发展走向与历史评价

1.发展走向

“高温色釉”发展到今天,是在继承传统陶瓷艺术精髓的同时,不断接受新的科技手段及科研成果,引领时代生活气息的形式美的结果。它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是还远没有达到至善至美的程度。从技术和艺术两方面进行更好的熔合,将是未来发展的基本取向。
(1)技术工艺上(色釉配方、烧制工艺)需要下大力气解决。景德镇目前多为“单兵作战”体制,在研究能力、条件和经费方面具有先天的不足,制约其向前发展的步伐。这是必由之路,也是发展的瓶颈。

(2)艺术上,将会是在表现彩釉的流动抽象美基础上,加大具象美的表现力,充分利用材料对比、色彩对比、质地对比、视觉空间对比,使作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历史评价

“高温色釉”从奠基至今,短短不到四十年,但它所放射的光芒,足够令同室汗颜了。纵观景德镇陶瓷艺术史,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温色釉”是最具时代性的新瓷种,它的诞生是最值得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骄傲的事情。

                                              [本文写于2007年11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