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渊如之<<兰花>>全本 (五)

 山水郎11235 2014-06-20

沈渊如《兰花》之十七兰花的栽培与管理(2)

      在室内养兰期间,尤其在严寒季节,对盆栽兰花的干湿度必须特别注意。此时盆土可比露天栽培时略带干些。何时需要浇水,可视盆面上翠云草是否显得苍翠挺拔,或者看盆面表层泥土如呈粉末松散状态时,将盆兰搬下,座放地上,沿着盆面沿口水漕浇水(切忌沾湿叶部或侵入叶束内),或搬去室外向阳避风处,用长颈细口水壶浇水,也可把兰盆放在水缸中浅浸数分钟(以浸及盆腰为限)。在浇水时,如沾湿叶片或侵入叶鞘中,应及时用干布揩抹水痕或让阳光晒干后方能搬回室内。由于长期放在室内培养,叶面常沾有灰尘,有碍呼吸作用,可选择晴暖天气(气温在6--7℃以上,在中午时,分批逐盆搬去室外阳光下,用细孔喷壶喷洒叶丛,洗涤尘垢。待水渍干后,再搬回兰室中去,这是十分重要之点,否则,沾湿部位,容易发生焦黑,枯萎而死。

      在加温期间,往往引起室内湿度不够,叶丛显得干燥现象,翠云草嫩叶憔悴,这时,说明室内湿度不够,就应及时在通道和墙上喷洒清水,或用毛巾布之类一头浸入容水器中,另一头悬挂起,通过布上水分散发,增加室内湿度,借以减少植株有机体内水分蒸发。总之,在室内养兰时,盆栽兰草和盆面上所缀翠云草始终要象在室外培养时一样葱绿苍翠,这样方有利于生长。

      (四)兰室

      兰室一般仅作地生兰的过冬御寒用,另外亦可利用它作为开花期间陈列名种展览室。地生兰对温度要求不高,一般情况下,室温能保持10℃左右即可。

      1.位置  首先要选择高燥、通风向阳地点,以朝东南向最为理想,室后靠北一侧要多种树木或有高墙,便于阻挡凛冽北风。无论业余爱好者或公共园林、苗圃的兰室都应建造在庭园一角或丛密的树木前面,这样即可避免寒风吹袭,又不碍观瞻。另外,还要注意远离烟囱,避免煤气和烟灰对兰花的侵害。

      2.兰室的形式和结构  兰室,可分为普通瓦房、玻璃温室,和简易靠墙单斜地箱三种。建造时主要注意保温和通风,所以,结构应严密并敷设加温设备,借以调节室温,前后窗户可以灵活开关。

      我国传统兰室都采用具有保暖性强的瓦房或有泥墁平顶的房屋。如用玻璃温室,室温不宜过高(以在15℃左右最为理想),根据近代实践经验,在玻璃温室中越冬,由于温湿度好,兰草生长比普通兰室中生长得健壮,但是,要加强开窗通风,否则玻璃屋面内汽水滴凝聚过多,容易滴落及叶丛引起腐烂或焦斑。至于夏兰、秋兰、寒兰和报岁兰等虽然具有保暖性强的普通瓦房中亦能安全过冬,但由于它们对温度要求比春兰和蕙兰稍高,故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最好用温室养护过冬。民间业余养兰者们培养盆栽数量少,如系老式住房,必须把门窗隙缝糊上纸条,防止寒气侵入。如系专门泥墁平顶兰室,朝南正面应多设长窗,便于阳光透入,并在前后窗户上端开小气窗,利于通风对流作用。

      为了保持室内湿度,在专用兰室的兰台架下地表,应铺设粗沙砾,以便排除日常浇水过程中漏下水分,亦能保持一定湿度。如考虑到日后兼作陈列室使用,可铺成砖地,至于水泥地坪,因不易排水,又隔除地气,并不理想。

      兰室内的花台,有木架、铁架或用水泥制成,这些台架除专用固定形式外,也可利用原有在室外栽培时的装置搬回室内使用。兰台形式,最好采用平台式,因为在日常管理操作时比较方便;阶梯式虽然受光好,只是利用面积浪费些,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总以受阳光多、上下便于空气流通为目的。

      专用兰室大小可根据所养盆数和发展前景而定。兰台长短、阔狭亦可根据室内面积灵活布置,但总以操作方便、通风透光为宜。

      如业余养兰者因居住条件所限,可利用室外朝南向阳沿墙处,一面借墙,另三面用砖砌成单斜式地箱,面积大小,按盆钵多少而定。地箱上面,斜盖灵活关闭的木框玻璃窗或塑料薄膜窗。兰叶长而高的应座放在倒置空花盆上或叠成有合适高度的砖块、条木、水泥板上,低矮的逐行向前排列,所有叶尖或环叶顶部都不能触及窗面。在严寒季节,每当气温过低或风雪日子里,斜窗上必须覆盖足够防止寒气侵入的草帘或其他遮盖物。在天气晴和时,尤当立春以后,当阳光普照时,应及早揭除御寒遮盖物。临近中午,靠墙一端窗沿用木块或其他物体搁起,露有寸余隙缝。如天气晴和无风,可将盖窗全部揭除或半掩着,以便寒气侵入。日常还要注意窗内玻璃面上不能凝聚过多水滴,否则滴下叶丛后,沾湿部位,会发生烂斑,逐渐枯死。

      3.加温设备  主要在数九寒天,气温过低时,为了确保兰花正常生长所必要温度而附设的。

      (1)明火  这是最简易的方法,适合于业余养兰者或盆数少,以及受条件限住地区使用。使用时,先在兰室内适当地方设置火盆(有铁制或陶质缸等)。加温前,先在容器底层放些冷灰,如用陶质火缸,灰层要厚些。然后把燃旺的炭基(由炭屑拌和少许泥土经模压制成的圆柱状形体)放入数个,接着在上面添加一层未经燃着的炭基,根据火候,不断添加;亦可用散块炭放在火盆中燃烧加温。但这种方法,因火苗乱窜,持续时间又短,必须有专人看守,并且要远离兰台,以免发生灼伤靠近兰草。用炭基火炭块燃烧加温,虽然没有煤气发生,但由于直接在室内明火燃烧,势必影响湿度,这是缺点。

      (2)火龙  在兰室墙外设置一付火灶,灶上放一水锅,水灶烟道接通兰室中地面上的烟道(用砖块砌成或水泥涵筒衔接成),通向另一端室外的烟囱。利用烟道散发出热量达到加温目的。这种加温设备,特别要注意烟道不能漏烟。

      (3)暖气  利用锅炉房热水通过管道散发出热量。由于依靠机械控制,随时可以调节合适温度,且散热均匀,故兰室内不易发生干燥现象,是最理想的加温设备,只是费用较大;仅适于大型温室使用。有家庭暖气或暖炉时,可利用使兰花安全过冬,一举两得。

        至于近代空调设备和各种电热、红外线取暖器等装置,对植物发育非常有利,但费用高昂。

沈渊如《兰花》之十八兰花的栽培与管理(3)

      (五)棚架和兰台

      兰花习性喜爱阴凉、透风之处,假如没有适当庇荫,任其受阳光不断曝晒,叶片发黄、粗糙,尤其在炎热季节,更易晒焦叶尖,甚至枯萎死亡。为此,必须按照兰花庇荫习性,设置荫棚设备。搭设荫棚,可根据所在场地大小和周围环境而定。如系私人庭园,四周有围墙,荫棚高度有三米左右便够了,总之,以通风透光为主。荫棚结构所用材料,有用粗毛竹或耐烂树材,也有用角铁、水泥柱的,后者比较经久耐用。搭好后,棚顶放上遮荫帘子,可依棚架大小、长短编制,多采用棕线编成,有单扇或多扇联接而成。用草绳编制芦帘经不起日晒雨淋,很不耐用。如荫棚面积短小,亦可用竹丝帘,不过造价较高,颇不合算。

      帘子可分稀、密二种,根据兰花在不同季节要求的光线强度而定,在春秋两季可使用稀帘,盛夏炎热期间使用密帘。使用时又可分为灵活式和绳卷式两种,前一种仅用手或竹杆将帘子挑铺展平,二端用绳索临时缚住固定,当日落前,收拢园轴状,留放在棚顶一端或搬回室内,避免夜露雨淋,以延长帘子使用寿命,操作比较麻烦;后一种,先在帘子两头各缚上一根细竹杆,一端先用细绳将其固定在棚顶横梁上,在另一端横梁上按一定开阔距离缚上二只定滑轮(俗称葫芦),再用二根足够收放帘子的粗棕绳分别通过定滑轮,沿着帘子圈绕过去接牢另一端的帘子竹杆上。这样就可以将帘子展开和卷上,运用自如,灵活方便。

      遮荫芦帘,除作为日常庇荫外,在早春和晚秋夜间,亦可防止霜害。另在兰花花蕊含苞待放前,必须有适度散射日光照射否则花色黯淡,所以亦可作为花期养护之用。

      除芦帘荫棚外,又需备有一种人字形布幔。在黄梅霪雨期间,雨水过多,湿度过高,兰草容易发生黑斑病,或造成新叶徒长孱弱。又如盛夏期间,常有雷暴雨侵袭,雨滴大而急,容易冲坏盆面泥层(主要指具有高盆面形式),露出兰根,此时恰值新根滋长,如来不及补土壅培,受暑热蒸晒,极易受伤。为此,最好在兰棚设置一个可随时收敛的人字形布幔作为暂时庇护场用,一待雨过天晴仍需随时收去,改遮密廉。这种布幔除有上述作用外,在蕙兰等大排铃时,可避免受雨淋而影响花品的良好养护设施。

      兰花台架,可分为阶梯式和平台式。另一种最简单的办法是把盆栽兰花就地座放在地上或倒置的空花盆底上,或放在由砖块、石条砌成的台阶上。这种仅供业余养兰爱好者使用,但设备简陋既不雅观,又因离地太远,通风差,容易遭受虫害,更易受暑热蒸害。所以,一般都采用远离地面的平台式兰架,其高度以一米左右较为理想,台面宽以1--1.5米为宜,过宽,在日常浇水、施肥、除草、除虫等操作管理时不方便。各平台之间必须留有通道。搭置台架时,先用砖石砌成4--6个牢固台脚,或用水泥管作为台柱,然后横搁上足以负重的粗木或水泥条,再将粗约7--8公分的方木条或阔约20公分水泥板(最好在板中央有一条纵向宽缝,便于泄水和促使上下空气对流),逐一搁在上面。每根木条或水泥板之间都应留5--7公分间距,便于兰盆底孔对准缝隙,利用通风、对流和泄水作用。安放盆兰时应避开棚顶横、纵梁木,否则和重新添植翠云草等手续,浪费工时。

      另一种为日本流行的吊架式。先用木料或其他材料制成狭长形框架,盆兰悬座在框架中间。每个框架都是只容单行排列。这种吊架式以私人玩植少数盆兰时使用为妥。它的特点,通风透气性强,又可作为兰花开花时作为架设观赏之用。

      上述各种台架,除作为日常露天置放盆兰外,越冬期间亦可移置室内。为使耐用,所有木质条、板必须要能更换,并用桐油涂抹,以便在进房或出房时分批洗汰干净,达到防腐保护作用。水泥板虽然经久耐用,但在炎热季节不易散热,又当雷暴雨后蒸散出的热气大,对兰草有影响,所以在条件许可下,以木条作台面比较理想。

      (六))兰花盆钵

      培养兰花,除露地栽培外,为了便于管理和欣赏,需要有合适的容器,既能起到美观作用,又要符合兰花习性的要求。按我国的习惯,用各式各样的花钵,按花钵的材料,主要有下列几种:

      1.瓦盆  这类盆钵,是用一般粘土坯烧成的,吸湿性较大,透气性强,排水良好,常用于盆栽花木。在烧制时没有印过水的为红色,质地松脆,经常年使用后,盆体表层时常自然驳蚀,不耐久用,牢固性较差;另一种盆,是经过印水的,呈灰黑色,质地比红色坚实,瓦盆形式有敞口、高腰、小底等多种。口径由5--30厘米不等。这类盆虽属价廉物美,但因形色不美观,如当作室内观赏或陈列展览时,应另外套上形式优美、色彩相宜的盆钵,借以衬托出兰花的秀姿神韵。

      2.瓷盆  由瓷土制坯烧成,质地细腻,色泽光亮,有青花、宝兰、均红、全白、乳黄、豆青等色泽以及冰纹等等。形式有喇叭口、斗方、签筒、鼓形、圆碗形,以及海棠和多角形等。这类瓷盆,由于质地紧密,透气性极差,又不易散发水分,故一般多作装饰套盆之用。

      3.釉盆  这类盆是先由陶土制坯,再在外围涂抹上彩釉烧成。其色泽光润多彩,以均釉、白釉、兰釉等最为常见。形式繁多,且有贴花、半釉、彩绘、浮雕等。为养兰盆钵中使用最多之物。

      4.砂盆  由于质地不同,有紫砂、红砂、白砂、乌砂、铁砂和梨皮泥等。形式有金钟式、海棠边形、锅底形、喇叭形口等。砂盆色泽古雅,质地坚实,比瓷、釉等花盆透气性强,是艺兰界广泛采用的盆钵之一。

沈渊如《兰花》之十九兰花的栽培与管理(4)


      5.蛇木钵  由蛇木树干材制成。蛇木树盛产我国台湾省山岳中海拔二千五百米地带,学名为Alsophlia pustulosa,Christ,又名兰盆树或笔筒树,属沙罗科(Cyatheaceae),是一种羊齿植树,树高可达二丈左右,最大直径可达二尺多。干材中空如竹,截成段,挖除其中残留木质部,再经刨光加底,即制成兰盆。新的蛇木盆因组织疏松,通气性良好,又容易排水,最适宜种气生兰。用过几年后的蛇木盆,适宜于种植地生兰类。此种蛇木钵在台湾广泛采用。

      上述各种兰花盆,虽各有特点,但在培养名种兰花时应用最广泛者,当推砂盆和釉盆二类。盆的形式,以喇叭形、高腰敞口圆盆、锅底圆盆、金钟式等最为适用,因盆呈圆形后,兰花花蕊无论生在哪一方位,均可随其转换,作为正面观赏,又不影响盆体形式的美观。兰花根为好气性肉质根,需要具有透气、泄水强的环境,所以盆底座宜高足鼎立,以便加强空气对流作用。盆脚高度一般以3--5厘米,盆底泄水孔直径应有3--5厘米大。

      春兰根系比较细短,可用喇叭形、圆形盆;蕙兰根系粗长,宜用高腰金钟形、深锅底圆盆或高深多角形盆为好。其他地生兰类根系更为粗壮长大、密集,应以大号高深或圆阔之盆种植,而且宜大不宜小,以便有充分的土壤容积,便于根系舒展。

      所有各种盆钵,在未使用前必须先放入清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待其吸足水分和消除火气后再使用为好。

      (七)培养土

      我国传统栽培兰花,大多采用疏松细软,又不粘结的腐殖质土。这种土壤俗称为兰花泥,系采取盛产地生兰山区一带的土壤。挖取时先将表层苔藓、杂草之类除去,选取厚的数寸的泥层,或从山崖岩石上、石隙间挖取。这种兰花泥数量较少,但质地优良。如因受地理条件限制,一时找不到这种良好的腐殖土,也可利用附近山区的疏松土壤或采用田土、砂质土、掺杂腐熟绿肥、油粕等配制而成,亦能使用。但对含有盐碱性渍土和重粘性土壤,因不适于兰草生长习性,则不能采用。为了能适合培养各种地生兰类生长要求,必须祥加选择,现分别介绍如下:

        1.腐殖土  即俗称为兰花泥或山泥。呈弱酸性。按我国江南一带习惯,大多采用浙江余姚的燕窝岭富阳的石牛山,杭州保叔塔周围的山泥,亦有江苏宜兴铜管山,南通军山泥,常熟虞山子游泥等。这些泥质疏松,握在手中呈团块状,松手摊开微加抖动,即松散开。泥的颜色以棕黑色和黑色者为优,带褐色或紫赤色者较次。无论何种颜色山泥,总以质地疏松、泄水性较快为佳。但,如泥质过分细微似粉末状,受水后,容易造成盆面泥层有裂缝或盆沿泥层与盆壁间发生隙缝状(俗称脱壳),这种过细泥土并不理想。泥质好坏与适用与否,简单检验法是,用手指细捻,如有砂质感,或掷入水中,绝大部分沉下,有少量微尘埃状漂浮水面,这种兰花泥比较合乎要求。如轻浮水面多,质量定差,使用时必须掺和一些从兰花泥中筛出的细砂粒状碎土。当然,这仅是直感试测,无论哪种泥,还要通过实际应用,方能断其优劣。优质兰花不是全山都有,最合乎理想的,可从丛生兰草地带选取。运回兰泥先平薄摊在地上,让阳光照晒,并逐层翻晒数日,达到日光消毒杀菌作用。然后用细筛逐一分批过筛,浮在筛面泥上的零碎树根、杂草、细石等随手拣出。筛下的泥土和存在筛中的细粒泥分别储藏在室内的缸中,勿受雨淋。

        腐殖土由于价格较贵,主要用作栽培细种兰花。根据春兰性喜微润,宜用稍细泥粒种之。蕙兰喜润中带干,可以用稍粗泥土栽植。至于其他类兰花因要求透气性较强。根系粗壮发达,泥质更粗些亦无妨。

        2.田土  即田间土壤,但必须选取疏松表土。并掺入少许砂质土或少量砻糠灰,再加入些腐熟堆肥或发酵腐热的豆饼、菜籽饼肥等有机肥料,促使改良土壤结构,加强肥效。经过多次逐层翻堆拌匀后,再分批过筛,粗细泥分开,存放在不受雨淋的地方。这种泥土由于泥质微呈中性,没有腐殖土那样良好,所以只能在没有合适的腐殖土或山林间砂质壤土时勉强使用,大半只适用于作为栽培粗种兰花之用。

        3.牛粪土  将发酵后的干牛粪敲碎研细,混入砂质土壤或田土,以1:3比例配制成。最好选取冬季吃干饲料的牛粪,因干草料经反后,虽然纤维细碎,但是仍富有弹性,又是植物纤维,含有一定养分。这种牛粪土松软多肥,极适合兰根好气习性。我国台湾省艺兰界常采用这种牛粪土作为培养地生兰类的填充材料,效果良好。

        4.蛇木屑土  用栽种过气生兰的蛇木屑,混杂碎苔和少量砂质土壤、田土等配制而成。蛇木屑中虽不含有特殊养分,但因属植物纤维质地,混杂泥土中,能起松疏土壤,可加强通气、排水性能。据台湾省艺兰界长期实践证明,它与栽植在土壤中的地生兰的生长情况相比较,生长在蛇木屑土中的植株不仅茁壮茂盛,最显著的花期能延长?--?时间。蛇木屑土,以培养报岁兰和寒兰最见成效。

        5.烤土  先挖取田间表土或山林地带丛生杂草的土壤,构成小堆,把它中间挖空,焚火烤烧。由于经过火烤,一方面泥中虫卵等都被杀死,土质又变松;但另一方面,土中一些富有肥效的有机物,也几乎全被焚化。所以,应添加入一些有机肥料(切不能掺入人粪肥),方能有利于兰花生长。这种烤土,一般只适宜于栽培秋兰、寒兰和报岁兰等。

        6.浸泥  将挖回的山泥先放入稻草制成的围窝中,向泥中微洒些清水,逐层拌匀,然后盖上草盖,任其自然发热,以便把混杂在泥中的虫卵、土蚕等杀死。经过十多天,把泥取出,倒入水缸中,灌满清水,翌日捞去漂浮水面的残根枯草等杂屑之物,间隔数日再翻搅一次,接着换水。经十多天后,将泥倒出,摊在地上,受日晒风吹,待泥质干后,随即灌浇腐熟的绿肥。如百草汁和烂成泥浆状的沉淀物,拌匀研细,堆放在避雨之处火容器中。这种调制成的浸泥,仅省掉过筛和利用水浸消除虫卵、草籽等杂物而已,是我国古时养兰常用的培养土之一,今天大都不采用了。

沈渊如《兰花》之二十兰花的栽培与管理(5)

      (八)浇水

      兰花习性喜爱生长在阴凉湿润环境中,所谓湿润决不是说必须在土壤中浇灌大量水分,而是给予其适合生长的必要湿度。兰花类叶片较厚,被有角质层,又有肥大假球茎和肉质根,它们除能贮藏一定养分外,亦能蓄积一定水分,以备在短暂干燥时自行调节,不易很快干死。但泥土过干,假球茎干瘪或其他组织因失水而影响代谢作用。如水分过多,造成土壤积水,透气性差,阻塞根部透气性,并影响吸收水分,容易引起烂根。另外,组织中细胞壁充水,叶面气孔张开,又引起内含养分淡薄,造成组织纤弱,生长不良,由此极易发生病害。

      通过艺兰爱好者们和园艺家们长期实践和研究,认为兰花一般需要的湿度约为40-65%。地生兰类在生长期间,如遇气温高时所需湿度,白天为百分之70--80%,夜间因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加,这时湿度可达百分之80--90%。依照这些科学测定,掌握兰花在生长期间各个阶段中对于湿度要求,因地制宜,灵活管理。

      “立春”以后,气候逐渐转暖,兰花转入正常生长阶段,花蕊渐渐抽长,这时土壤应保持湿润。在天气晴和的中午,把盆栽兰花分批搬在室外阳光下,用带有细孔喷头的长颈喷壶逐盆喷浇,冲刷掉叶面存积尘垢,以免阻塞气孔,另借此保持盆面泥层湿润(尤其高盆面式,泥层高出盆口,容易干燥)。如发现盆面泥层过于发白,就必须多浇几遍,直至盆底泄水孔有水漏出为止。其后必定要待叶面和叶鞘内水渍吹干后方能搬回室内。在此期间,一般情况下,每隔四五天喷水一次。“惊蛰”后,无花春兰和蕙兰刚由室内移出露天栽培,受风吹日晒,盆土容易干燥,尤其根系的新根尖和芽点开始萌动,所以日常浇水宜勤,但水量不能太多。如遇久雨时,盆中切忌积水,以防烂根。“立夏”以后,春兰和蕙兰的花期已过,凡属开花过后的盆兰(包括寒兰、报岁兰),在这个时候土壤湿度应比一般盆栽兰花稍干些,因为在花后,大多有短暂的半休眠时期,生长缓慢,叶面蒸发少。六月起,天气渐热,子草(即幼芽)成长速度加快,开始逐步破土而出,此时,要多加注意土壤湿度,经常用清水喷洒叶片,并淋湿兰台,构成一定湿润微域气候,有利于子草抽长放叶,但当进入黄梅雨季时,经常霉雨连绵,造成湿度过高,此时相反要控制浇水或甚至移放避雨之处,否则,叶面上常发生黑色斑点、块(俗称鹧鸪斑),这种病状在春兰中肥环草和素心瓣型的叶片上最易受害。入伏后,转入高温炎热时期,除加强遮荫外,还要经常细心保持土壤一定湿度。在每日日出前用清水喷洒叶片和盆面,以湿透盆面为止。假如发现荫棚内湿度不够,盆面容易暗自,翠云草长得苍老、垂软,那必须在兰台上下和人行步道或邻近墙壁上洒水,以增加湿气,减少兰草体内水分消耗。盛夏期间,常有雷暴雨发生,如在中午前后,雨后空气反而显得闷热异常,及时用清水喷洒淋湿盆面,清除湿热。白露后,气温渐转秋凉,又有夜露滋润,新草长势已停,兰蕊破土成长缓慢,此时可减少灌水量,但如发现盆泥干燥时必须浇水至湿润为度,余外可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而定。在这一阶段天气常有久晴天热情况,俗称为“木樨蒸”,仍要细心注意干湿度,以防过干。中秋后,气温亦常有偏高现象,空气过于干燥,如浇水不足,盆内泥层常常发生细微裂缝或盆壁脱壳等,这种现象在江南一带俗称“菱角燥”,盆兰最易受伤,影响生长,花蕊受萎,或来年花开僵硬,花梗缩短。所以,这时除早晚浇水外,还须喷叶水一二次。晚秋期间,盆兰新草已由新绿转旧浓,花蕊大衣壳俱见,如遇久雨多湿,新叶上最易发生黑斑点,且花蕊常有“烂衣”(即苞壳腐烂)现象。这时应设法避雨,或减少灌水量,多受阳光照射。及至气候渐转寒凉时,可间隔数日浇水一次,并让其受全日阳光照射。

      周年浇水程度,还应根据各地季节实际气温高低,盆钵大小,植株多少,品种特性,因地制宜。

      浇水时间,一般来讲,春秋二季在早晨进行,盛夏炎热期间应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时为宜,初冬和早春时期可在日出当顶,气温稍暖后浇水。进房过冬期间,必须在晴天中午前后浇水,但应注意避免沾湿叶面或侵入叶鞘内。

      浇灌用水最好利用积聚的雨水,如用自来水应事前存放在水缸中,待其中消毒剂分解后再使用。用河水亦要注意附近有否工厂大量排出废水,以免受污染毒害。井水往往含有盐分,不宜作浇灌用水。总之,用水以中性为佳。

      容水器最好半截埋在土中,尤其在炎热期间,更需有遮荫,使水温不致过高,否则骤然冷热刺激,有伤根、叶。

      浇水工具,以带有细孔长颈喷头(俗称莲蓬头)水壶浇水为好,因喷出水滴细小,不易冲散盆面泥层,喷洒面积大而匀。在室内养护期间浇水,只能用细口水壶浇水,以免洒及叶部。另如盆面上没有铺设翠云草或苔草掩护时,在日常浇水时,除用细孔喷头水壶浇水外,应把长颈嘴口凑近盆面浇,或将水浇在置于盆面泥层上的瓦片上,使散流开,这样可以减少对疏松腐殖土被水冲刷露出根部之患。

      除用喷壶浇水外,尚有浸盆法,就是把兰盆浸入水中,让水通过盆底孔眼,徐徐渗透泥层。这种方法,虽然能使盆泥吸足水分,但如刚翻盆新栽的盆兰不宜浸入过深,仅齐盆腰即可。如过深及盆面,因受水的压力,盆中新土容易被渗入水分上浮,造成泥层松动,根系不能很好与土壤吻合。当呈饱和状态取出时,过多水分虽能逐渐排泄出,但泥垛已被松动,此时,必须用手指轻轻按捺表土,促使紧密些。如系过干老盆口,采用浸盆法补足湿度,还是理想的方法之一。

      我国有句民谚:“干兰湿菊”,对这句话应相对去理解和认识它的实质,这仅是指两种植物对水分要求不同程度而已。虽说兰花喜偏干,实则却是喜爱生长在干而不燥的湿润环境中。我国艺兰先辈们所说:“春喜润,夏秋喜微潮,冬须润中带干”,充分说明了兰花在不同时期内对干湿度要求的道理。

      (九)阳光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了光照对植物的重要性。兰花虽是喜阴性植物,但不等于不腰阳光,只是在各个季节范围内所需日光照射强弱和时间长短而言。一般来讲,兰花喜在散射光照下生长。由于人们对兰花习性好阴这点有片面的理解,在栽培时总爱把它安放在少见阳光的地方。由于在生长阶段中没有满足各个时期内所需的光照,所以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及其浓度不够(当然与施肥、浇水、除虫等亦有关系),造成茎叶瘦弱,植株往往不能生发花蕊,所以人们常有“养兰容易,复花难”的说法,说明阳光对兰花的重要性。

      由于兰花种类不同,对阳光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讲来,春兰喜偏阴,蕙兰、秋兰等可稍阳,但也要根据养兰场所周围环境因地制宜。如系狭小庭园、天井或有高墙围绕情况下,春兰类在“惊蛰”出房后至“清明”期间,除中午前后用疏帘遮荫外,一般可不必遮荫;蕙兰等在“谷雨”至“小满”期间临近中午时遮荫,午后当太阳稍偏,即可收帘。如此以后,生发子草壮大且多,优秋间生发花蕾亦多;蕙兰中尤其潘绿品种,在那个时期可不必遮荫,任其多受阳光,否则,虽然满盆繁茂兰草,还是不易生发花蕊。又如蕙兰中赤花一类在遮荫期间应放置早受阳光的一端台沿,以便及早受到朝阳,至于绿蕙类;尤其属肥环形兰草和素心瓣品种,就应放入兰棚中间位置,比一般品种少受些阳光为宜。如养兰场所较空旷,自春分开始,上午约九时起就要放帘遮荫,蕙兰等可在下午提早收帘。在江浙一带,自“小满”节气开始,上午起直至落日偏西时都必须遮荫。进入盛夏炎热期间,改用密帘遮荫,当朝阳初升,立即放帘及至傍晚前兰棚中晒不到阳光时方可揭除。

      凡在遮荫期间,如遇久雨,因湿度大,兰叶娇嫩,尤其在子芽发展成新草阶段中更要注意免受骤然骄阳烘灼,应及时放帘。在雷暴雨后更应注意这点。

      “白露”以后,天气渐转秋凉,新草都已长成,花蕾已破土长定。此时可不必遮荫,相反要多受阳光,促进光合作用,蓄积更多养料,有利于来年生长,花蕾亦可饱满挺拔。

      在进入室内过冬养护期间,窗户上的玻璃要经常保持清洁、明亮,使其充分透光。如在晴日当空,室外又不滴水冰冻时,在中午时,可虚掩窗户,迎入暖阳,既达到通风透光,又增加了室温。初春无风晴和之日,在中午前,可把盆兰分批放在阳光下多晒一会。总之,在初夏至早秋期间,切忌多受阳光直接曝晒。

      在培养兰花过程中,我国艺兰先辈们有着丰富实践经验,他们总结成“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谚语,也就是对水分、阳光在兰花各个生长阶段中不同需要程度,这些富有卓见和成效的知识和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