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 我们还是来说说地坛公园吧。地坛公园当然不能与天坛公园比,票价便宜,仅三元。比天坛小多了,也没有天坛那么闹热。 我们直奔主题,先说地坛那个祭坛吧。 地坛又名方泽坛,因坛台周围有方形泽渠,故也称为方泽坛。地坛平面呈方形,中心坛台分上下两层。坛周围有两重低矮的围墙,此围墙称为“壝”。围墙也是祭坛的组成部分。方泽坛为两重方壝。壝墙黄琉璃瓦顶。壝墙四面正中各有汉白玉筑成的棂星门。 从棂星门进入。才发现地坛内只有我一人。 步入第二道棂星门 方形祭坛,上面只有一个方鼎 祭坛的角,还可以看到祭坛周围的两层围墙 两层围墙中的部分 离开祭坛,步入对门的皇祇室 皇祇室 皇祇室,是地坛的主要建筑,殿内供奉着皇地祇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等神祇的神版。 地坛周围有许多古树。如果说帝王们是祭祀时,关心的是天神与地神保不保佑的话;那么,当我们默默注视着这些几百年前种下的古树时,看着苍劲的枝干上苍翠而繁茂的细枝绿叶的时候,真的为这些生命的顽强与坚韧而感到惊奇!他们是明清时代的生命,他们眼中看到了太多的朝代更迭和悲欢离合,但他们的青枝绿叶却依然显现出对生命的乐观与进取。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生物景观,也让人莫来由的倍增出对生命的勇气!
我们在地坛里转了一圈,感到如今的地坛,与史铁生笔下荒芜的地坛相比,已经焕然一新,朝气蓬勃了。 园内兴建了“中药养生文化园”,还很有些极美的景观;地坛公园的绿化也搞得很好,我很喜欢这个没有天坛热闹而较为寂寞的公园。
天坛和地坛里均有斋宫,斋宫是皇帝举行祭祀大典前进行斋戒的场所。走到天坛斋宫前,我们已非常疲倦;地坛的斋宫不对外开放,我们均没有看成。地坛的斋宫门内照壁上的四个大字颇有骨力,甚喜。 斋宫照壁上的大字“厚德载物” 远望斋宫内的建筑,亦颇有气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