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十大即将消失的人间美景

 真友书屋 2014-06-21

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美景亦然,倘若能在消逝之前再看上一眼,至少会少一些遗憾吧。

1、 金沙江——血脉不再通畅

“一条大河是有生命的”,这是中国国家地理图书《最后的漂流》一书中,当时参与队员的最大感慨。我们调侃说“还没去过三峡,三峡却被淹了……”其实不止三峡,越来越多大江峡谷在水电大坝的建设下,被截成一段段,失去了完整的生命力。金沙江是一条从重重万山中奔腾而来的大江,裹挟着数不清的黄金矿砂。而经济至上,资源大开发的时代,林木被大肆砍伐,矿山被粗暴开挖,岩渣碎屑被随意丢弃,污水被直排入江。梯级电站大坝一个个上马,原始的峡谷风景一个个消失。不知在水电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博弈下,像虎跳峡这样的大峡谷我们还能欣赏多少。壮美的大峡谷,赶紧去吧。

2、鄂温克——最后的使鹿部落

“我只想回到驯鹿身边”,使鹿鄂温克部落最后一任女酋长玛利亚-索望着森林深处说道。从迟子建著述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到诸多媒体的报道,使鹿鄂温克部落也被越来越多人知晓。但这个弱小的边境民族却面临着诸多发展的挑战。部落的猎枪也被收走了,就像把他们的饭碗打碎了,大兴安岭的森林砍伐了,放驯鹿群的地方也 都没有了。没有猎枪,没有森林,使鹿鄂温克部落会走向何方?愿他们在定居和迁徙的钟摆岁月中走出一条道路来。

3、皖南古民居——小楼里的精致生活

旅行者大概都在烦恼,每个古村古镇都长得几乎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现状也确实是这样。传统的古村落生态文化正在渐渐地被现代文化蚕食,代表了人民几千年来生活、劳作、繁衍生息的原生态体系正在瓦解。过度开发和不重视保护,是古民居原生态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皖南不止西递宏村,还有很多的原汁原味的古村落。 这些古村因为旅游业没有很好发展起来,正在面临消失。抓紧时间去,能经历一场原生态的古村生活。

4、海螺沟冰川——冰川向左,温泉向右

在四川西部,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中,掩映着一个如梦似幻的童话世界,这就是以冰川闻名的海螺沟,被人称作中国最后的十处世外桃源之一。最奇特的是在冰川旁边还有高达79℃的高温温泉和茂密的原始森林。但由于气候变暖,这个美丽的冰川正在慢慢消退。冰川向左,温泉向右,海螺沟不要再错过。

5、西双版纳——哭泣的雨林

在遥远的15、16世纪,从探险家和航海家的信件和日记中不断传来关于热带丛林的离奇故事:他们看到了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看到神奇丰富的物种。这些景象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也存在着。只是一场厄运正在侵蚀着中国仅有的这些热带雨林。直至今日,大片的雨林已经被橡胶种植园所取代。丰富的物种和复杂的植被结构正在慢慢消失,而许多还没来得及发现和命名。且行且珍惜,只愿消失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6、莫高窟——垂暮的绝代佳人

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敦煌发现了一个藏满古物的洞窟,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至此被推开。如果真的可以穿越时光,回到千年之前,由衷希望可以去往敦煌,看一眼美轮美奂的莫高窟,看一眼这位“绝代佳人”风华正茂时的模样。但在千百年的历程中,莫高窟在大自然风吹沙侵、阳光曝晒及人为的破坏下,早已受到了各种伤害,这 位曾经的绝代佳人,今天已经步入老年。而今,希望研究人员最大程度抢救保护,能让莫高窟湮没那一天迟一点到来。

7、东川红土地――上帝将收回遗落人间的画板

东川从小江源头到金沙江之间,分布着泥石流沟渠107条。水土流失已成为东川严重的问题,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进一步恶化,云南省政府已名文规定“退耕还林”,退耕后,将禁止在某些区域继续种庄稼,而恢复在山坡上种植松树,估计多年后,随着红土地上的庄稼慢慢停止种植,这一美景将会从人间消失。

8、怒江――将被水电站湮灭的奇观

怒江之美在于怒江流经云南段长达300多公里的峡谷美,及其大峡谷地带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美。怒江大峡谷平均深度为2000米,被称为“东方大峡谷”。峡谷呈南北走向,东西两侧有4000米以上高峰20余座,两山南北逶迤,雪峰环抱,雄奇壮观。特别是双纳瓦底、齐那桶一带两岸陡壁直立,山两边原始森林一望无际。国务院已正式公布将在怒江建水电基地,未来随着水电大坝的建设,怒江奇观将不复存在。

9、湿地——隐隐作痛的地球之肾

我们调侃某些二货割肾换iphone的时候,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湿地让步于经济发展,我们“地球之肾”一点点被割掉。从大兴安岭森林湿地到绵绵海岸线的滨海湿地再到湖泊湿地,一片接着一片遭遇填埋消失。肾不好,怎么能站得直呢?地理君推荐一些我国重点湿地,看到美和生态价值,就会更加珍惜。嫩江源头区湿地,黄河三角洲和莱洲湾湿地,洞庭湖湿地,纳帕海湿地,珠江三角洲湿地……

10、青海湖――赶在沧海变桑田前

早期青海湖的鸟岛露出水平面的面积只有0.11平方公里,如今面积不断扩大,现在已高出水平面7米左右。这说明由于气候干旱变暖,以及人类活动加剧等原因,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据专家预测,如果按现在的速度不断萎缩,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将在200年后完全消失。而青海湖水位下降的总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