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一读桂林古本伤寒论18

 johnney908 2014-06-21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10-20 18:23
  【11.27】少阴病,下利便脓血,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放入赤石脂末方寸匙,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11.28】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桃花汤主之。
  【11.29】少阴病,下利便脓血,可刺足阳明经。
  【11.30】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内热口干、手足扰动)欲死,吴茱萸汤主之。
  【11.31】少阴病,下利,咽痛,胸闷,心烦,猪肤汤主之。
  猪肤汤
  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炒香,和让其相溶,分温六服。(白粉即米粉)
  【11.32】少阴病,二三日咽中痛,可用甘草汤;不减轻,用桔梗汤。
  甘草汤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11.33】少阴病,咽中伤,生疮,疼痛连接到喉旁,不能语言,声不出,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去黄)一枚(放入上醋到鸡子壳中)
  上二味,加入半夏,放入醋中,把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减轻,再作三剂。
  【11.34】少阴病,咽中痛,脉反而浮脉,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
  半夏(洗) 桂枝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以后,合治之,米汤和服方寸匙,日三服。
  若不能散服,以水一升煎七沸,加入散两方寸匙,再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11.35】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白通汤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11.36】少阴病,下利,脉微,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后,脉暴出,死;微续,生。
  白通加猪胆汁汤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先煮三物,取一升,去滓,加入人尿,猪胆汁,和让其相溶,分温再服,若无胆汁也可用。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10-20 18:54
  【11.37】少阴病,二三日不愈,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生姜(切)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若咳嗽,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
  若小便不利,加茯苓一两;
  若下利,去芍药,加干姜二两;
  若呕,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11.38】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
  甘草(炙)二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 干姜三两 人参二两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愈。
  面色赤,加葱九茎;
  腹中痛,去葱,加芍药二两;
  呕,加生姜二两;咽痛,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利止,脉不出,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11.39】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肛门坠涨),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
  甘草(炙)二两 附子大一枚 干姜一两半 人参二两
  上四味,捣筛,米汤和服方寸匙。
  咳嗽去人参,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
  悸,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加茯苓五分;
  泄利下重(肛门坠涨),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两,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匙加入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11-03 22:30
  【11.40】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失眠),猪苓汤主之。
  【11.41】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1.42】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11.43】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1.44】少阴病,脉沉,急温之,宜四逆汤。
  四逆汤
  甘草(炙)二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大一枚 干姜二两半 人参二两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11.45】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或心中恶心欲吐,又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此胸中实,不可下,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不可吐,当温之,宜四逆汤。
  【11.46】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11-03 22:30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11.47】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11.48】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自愈;不浮,为未愈。
  【11.49】蹶阴欲解时,从丑至卯(凌晨1时至上午7时)上。
  【11.50】厥阴病,渴欲饮水,少少给予之,愈。
  【11.51】各种四逆厥冷,不可下之,虚病也这样。
  【11.52】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必自止;见厥,再利。
  【11.53】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恐为除中(消除中焦脾胃之气。中焦脾胃之气将绝的反常现象,为假神的一种表现,属病危);食以素饼,不发热,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怕暴热来出而又去。后日把脉,其热继续在,期之第二天夜半愈。所以这样,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又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也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第二天夜半愈。后三日把脉,而脉数,其热不解除,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
  【11.54】伤寒六七日,脉迟,而反与黄芩汤退其热,脉迟为寒,今用黄芩汤又除其热,腹中应冷,今反能食,此名除中(消除中焦脾胃之气。中焦脾胃之气将绝的反常现象,为假神的一种表现,属病危),必死。
  【11.55】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其喉不痹。
  【11.56】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必发热。前热,后必厥;厥深,热亦深;厥微脉,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必口伤烂赤。
  【11.57】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假设六日当又厥,不厥冷自愈;厥终不过五日,因为热五日,知自愈。
  【11.58】凡厥,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手足逆冷。
  【11.59】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肌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此为脏厥,非蛔厥。蛔厥,其人当吐蛔,今病静,而又经常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又止,得食而呕又烦,蛔闻食味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炮,去皮)六两 蜀椒(出汗)四两 桂枝(去皮)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上十味,除乌梅外,余药分别捣细筛末,然后混合研制。另把乌梅放入米醋中浸泡一晚上,去掉内核。再将乌梅放在蒸具内,上面覆盖一层大米共蒸,待米蒸熟后捣成泥状,与上药末混合均匀,放入药臼中,加入蜂蜜,用棒槌捣二千下,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次饭前吞服10粒丸药,日服3次。此后,再慢慢加量到每次服20粒药丸。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滑、有浓烈气味的食品。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11-03 22:31
  【11.60】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表情沉默不欲食,烦躁(内热口干、手足扰动),数日小便利色白,此是热除,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其后必便血。
  【11.61】病人手足厥冷,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此冷结在膀胱、关元穴。
  【11.62】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又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必便脓血。
  【11.63】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又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
  【11.64】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内热口干、手足扰动),灸厥阴经,厥不还,死。
  【11.65】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死。
  【11.66】伤寒,发热,下利特别厉害,厥不止,死。
  【11.67】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死。有阴无阳的缘故。
  【11.68】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柔软,脉虚,又厥,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则死。
  【11.69】伤寒,发热而厥,七日,下利,为难治。
  【11.70】伤寒,脉促,手足厥逆,不可灸之。
  【11.71】伤寒,脉滑而厥,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11-03 22:32
  【11.72】伤寒,手足厥逆,脉细欲绝,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主之。
  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
  当归三两 人参三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炙)二两 木通二两 大枣(劈)25枚 桂枝(去皮)三两 
  上九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
  吴茱萸二升 生姜半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炙)二两 木通二两 桂枝(去皮)三两 大枣(劈)25枚
  上十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1.7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四逆汤主之。
  【11.7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逆冷,四逆汤主之。
  【11.75】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邪结在胸中,心下闷而烦,饥不能食,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11.7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再治其厥,不然水侵入胃,必作利。
  茯苓甘草汤
  茯苓二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三两切 桂枝(去皮)二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